誰發明了近代麻將?

2020-12-13 百家號

麻將前身:從骰子到馬吊

麻將的前身來源於古老的博弈遊戲,麻將是骰子、宣和牌和馬弔紙牌相結合的產物。

骰子在唐朝就是一種流行的遊戲,據文獻記載,骰子是一個正方體,普遍使用獸骨牛角等雕琢。唐朝骰子已經將紅豆置於鏤空的骨頭內,使骰子的點數顯現分明。唐朝的骰子遊戲成型後,兩顆六面骰子組合,其中包括瓊花、渾花、浮圖和明瓊等多種花色。

到明清時期,兩顆骰子擲戲出現「天,地,斧頭,板凳」等民間叫法,成為一種通俗遊戲。

從今天來看,日本的骰子花色與中國一致,但「四」字仍然為黑色,可見骰子在唐玄宗改色之前,已經東渡一衣帶水的日本。

事實上,近代麻將的花樣一部分源於紙牌「馬吊」。

顧炎武《日知錄》中說:「萬曆之末,太平無事,士大夫無所用心,間有相從賭博者,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這說明社會太平,老百姓閒暇時間打馬吊娛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同一時期,寧波文人李鄴嗣有《馬吊說》,支持上述觀點。當時的馬弔紙牌已經有麻將的雛形,吸收骰子遊戲的精華,並在花色中有「萬字」、「索子」和「文錢」三種,打法琳琅滿目。

清朝社會穩定後,馬吊從江浙一帶北上擴展,並風靡全國,因賭博之風日重,馬吊的流行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陳魚門發明近代麻將

馬弔紙牌娛樂性強,卻有嚴重缺陷。首先當時流行的碰和馬吊牌,牌數有120張,一把紙牌捏在手裡十分不方便,容易磨損。其次,紙牌的玩家多為寧波在外的漁民和海上船工,以排解長途航行寂寞,但海上風大,紙牌容易被吹落,還容易受潮。

馬弔紙牌的不方便,引起寧波人陳魚門的注意,這位著名的寧波本土玩家開始著手改造馬吊牌。

陳魚門從小聰明,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貢,以功敘內閣中書,加三品銜。

因懂英語,陳魚門接受朝廷派遣,回到寧波處理五口通商的相關外交事宜。在太平天國席捲江南時,寧波因靠海而未受波及,但戰火也蔓延到寧波北部一帶,當時清政府財力空虛,陳魚門還想方設法從各方籌集鎮壓軍費。

當時的寧波沒有娛樂設施,籌集軍費的壓力和太平軍在寧波周邊城市襲擾的消息,也讓他坐立不安,這讓住過京城、「廣交遊,琴酒無虛日」的陳魚門感到苦悶。這位清瘦的寧波人開始想到發明一種新的娛樂方式,既能娛樂,還能與洋人商界玩到一起。

1846年,在寓居寧波江北岸同興街期間,陳魚門開始改造馬吊牌。他首先想到,製作一副類似骰子的馬吊牌,便用牛骨刻制。用骨牌替代紙牌後,繼承碰和牌中的萬、索、筒,共108張,易紅花為綠髮,白花為白板,老千為紅中,名「三箭」,各4張,共12張。

為增加趣味性,他又增「東、南、西、北」四風,各4張,共16張,由此形成了當時流行的136張一副的麻將牌。

在改良成硬牌麻將後,陳魚門又制定一系列的麻將和牌規則,並制定「臺頭」和「番」的概念,設定「中發白」和「東南西北」為「臺」,將「清一色」、「混一色」和「對對和」設成「番」,以此計算麻將和牌的大小,陳魚門還新創了「槓」、「吃」和用骰子定位的方法。經過陳魚門整合改造的麻將,其打法與馬吊相比,由繁到簡,一經問世,便風行寧波。

據文獻記載,當時陳魚門與英國駐寧波領事夏福禮有公務來往,私下裡是十分親密的麻友,雙方常常在寧波老外灘一帶打麻將。因夏福禮地位顯赫,陳魚門發明的麻將也成為寧波上流社會和商界的熱門娛樂活動。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一些寧波商賈因沉溺其中,事業荒廢,甚至傾家蕩產,陳魚門的這一娛樂發明,也被寧波人視為社會危險。為此,寧波民間將陳魚門稱為「屙老爺」,寧波有俗話,「屙老爺,造麻將」。

麻將中的寧波方言與航海文化

在寧波麻將博物館的大廳內,寫著「德和堂」三個字,寓意有德能和(念「hú」),博物館內,還有一副「三缺一」的雕塑,上位坐著長袍馬褂的陳魚門,摸到一把清一色,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左邊一位日本浪人眉頭緊鎖,似乎浪費掉一把好牌,另外一位是英國駐寧波領事夏福禮,他懊惱地看著自己手中的牌,但仍保持良好的風度。

這一群雕塑充分顯示麻將的遊戲精髓:麻將是享受過程的遊戲,要有耐性,運籌帷幄地把握全局,做到看上家,卡下家,盯對家,才能獲得成功。

雖然麻將在全國風行百年,已產生幾百種打法,但麻將牌中還是保留很多寧波的方言和航海文化。

據文獻記載,麻將原寫作麻雀,麻將是寧波話「麻雀」的讀音。此外,麻將和牌的「和」讀「胡」,也是寧波方言。

手中牌多於13張或少於13張,稱為相公,還有吃錯牌、碰錯牌,也是相公。相公,只有作陪打員資格,而沒有和牌資格。在寧波老話中,舊時稱應試生童曰考相公,久不中者為「老相公」。

此外,搓麻將即打麻將之意,為浙東一帶用語,如搓繩,寓意將瑣碎的東西,通過雙手連接起來。

陳魚門加入「東南西北」四張牌,寓意帆船時代航海業對風的依賴,七海揚帆皆受風之左右。「萬筒索」也有各自的寓意,「萬」字源於萬貫財富,對財富的渴望;「索」源於海船的繩索和漁網;「筒」則寓意為水桶,航海中淡水稀缺寶貴,水桶為生命象徵。取名「麻雀」為吉祥之意,航海中,看到麻雀落船,說明陸地不遠,行將到岸。

2001年,寧波麻將博物館開館,海內外麻將愛好者的捐贈了各式麻將上百副。在整個場館內,麻將捐贈數量,美國排第一。因美國多數人不認識漢字,美國麻將的「萬」字上面還標有數字,以提示區分。

(作者:黃柯傑。原載於《瞭望東方周刊》2011年52期,《看歷史》2013年4月刊轉載本文。)

有知識,你就來!百度知道日報開放入駐,還猶豫什麼,快來報名!http://zhidao.baidu.com/s/dailyRecruitment/index.html

相關焦點

  • 笑話:誰發明了麻將?
    02 「誰發明了麻將?」「是漁民。 」「為啥?」「漁民捕魚,論的是什麼?一條兩條三條九條。男:「誰叫你穿這麼少,一會回家添服!」這是己婚。女:「好冷。」男:「傻不傻呀,穿這麼少。」這是結婚七年了。女:「好冷。」男:「活該,咋不凍死你呢!」
  • 麻將經常玩,那你知道麻將是誰發明的嗎?還是古人聰明
    麻將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益智類遊戲形式。那麼,麻將到底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又是誰發明的?麻將的由來眾說紛紜,民間最廣為流傳的是由明三寶太監鄭和在航海之時發明的。那麼鄭和為何要發明麻將?這與他航海大又有什麼關係呢?
  • 麻將是誰發明的?為何設置「萬、條、餅、風等」?今天總算知道了
    說到麻將,大家並不陌生,閒來無事約上三個朋友組上一局,或者節假日家庭聚會,邊玩邊溝通感情。在中國,沒有一種娛樂活動能撼動麻將的地位。
  • 我們常玩的麻將,你知道是什麼時候由誰發明的嗎?原來是這樣!
    麻將是一種廣被人們喜歡的智益遊戲,那麼麻將是什麼時候出來的?是誰發明的?關於麻將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是隋朝發明的。但是民間最廣為流傳的是由明三保太監鄭和在航海時候發明的,那麼鄭和為何要發明麻將?這跟他的航海有多大關係?
  • 風靡街頭巷尾的麻將是誰發明的?是國外傳入還是本土國粹?
    撲克光毋庸置疑就知道這屬於外國貨、舶來品,那麼麻將呢,麻將是咱們中國人發明的還是外國傳入?中國是從啥時候開始有了麻將?您聽我慢慢給您介紹。首先麻將這玩意算是根正苗紅的國產貨,但這起源嘛,歷來卻說法不一。
  • 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新型英語道具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
    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新型英語道具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時間:2016-06-03 17:48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一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來源:中國青年網 2016年05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機投中學,中考即將來臨,機投中學的初三學生竟然在教室裡玩起了麻將。
  • 麻將起源考:並非鄭和發明,在寧波定型並走向全國
    在清道光五年刊印的李調元道《童山集》卷三十八《弄譜百詠》中就有麻雀這一遊戲:「分明射覆理難諳,只判陰陽北與南,誰是旋乾轉坤手,此中奇耦定能參。麻雀實即捻錢也。」但這首詩中的麻雀戲卻與現在麻將的玩法很難有聯繫。若無玩法則難以判斷十九世紀的麻雀與今日流行麻雀之間的傳承關係。而在清代張德彝所著《航海述奇·五述奇》中,則明確記載了他所遇見的麻將打法。
  • 麻將是誰發明的呢?為何只有「萬,條,餅」,今天總算知道了
    麻將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水滸說是比較有意思的一種。還有人說萬秉章又名萬餅條,根據葉子戲發明了麻將,並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萬、餅、條」。
  • 成都一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用以記單詞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英語麻將」的發明者,成都市機投中學校長田精耘反覆強調,這套麻將牌是「教具」,而非娛樂工具,將其引入校園的目的,則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田精耘的「發明」,得到了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英語麻將」在五月底走進教室的時候,也入選了由中國教育科學院組織的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初中學生社會實踐成果展示活動。
  • 為什麼中國發明的麻將, 上面卻是刻著日本的字? 有什麼歷史故事嗎
    臨近過年,久違的麻將又要回到大家的視線中了,麻將在中國算的上是一種國粹了,在中國的大媽大爺區,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麻將的身影,她們只要一碰上麻將,那就是一整天,沉浸在小賭的快樂中,現在中國就連十幾歲的小孩子都會。
  • 成都一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回應噱頭大於實質
    衝刺中考時 校長讓學生搓「英語麻將」    成都一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用牌拼單詞,拼得最多最長一方獲勝;正申報成都市級教育課題  距離2016年中考不到半個月,成都市機投中學初三的一間教室內,傳來陣陣麻將洗牌的聲音。學生們每四人圍成一桌,摸牌、打出,熟練而自然。
  • 成都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周鴻禕看懵
    據財新網報導,四川省成都市機投中學裡,校長從成都麻將「血戰到底」得到啟發,發明英語麻將。具體玩法是:根據英文單詞中各個字母出現的頻率進行統計,得出了每個字母出現的概率。比如:字母i一張牌裡有8張,字母b就只有兩張。學生們利用摸起來的牌組詞,組成的詞越高得分越高。
  • 成都一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胡牌方式很特別(組圖)(4/7)
    2016年05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機投中學,中考即將來臨,機投中學的初三學生竟然在教室裡玩起了「麻將」。原來學生們玩的「麻將」並非傳統麻將,而是校長田精耘發明的「英語麻將」。
  • 美國人發明「白人麻將」?嫌棄中國麻將,引發群嘲:醜的別出心裁
    麻將是我們相當熟悉的一個東西,在我國很多地區,其實都有打麻將的習慣,也是我國的代表性物品之一,隨著我國的發展,其實近幾年麻將也漸漸地傳到了其他的一些國家中,並且掀起了一股潮流。而我國的麻將也走出國門,對於外國人來說,學麻將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上面其實都是我們的文字,或者是其他極具中國特色的圖案,因此很多人在打麻將的時候,就會需要一個中英文參照,或者甚至有人去上了補習班。這些人其實是真的熱愛麻將,對於我們來說,是相當的歡迎的,同時也是將我國文化傳播出去的一個重要表現,顯然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傳出去的東西也總是會面臨著一些莫名其妙的改變。
  • 中國麻將歷史悠久,最近有人發明了「英語」麻將,真是別出心裁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之中,麻將遊戲非常常見,他幾乎成了老少皆宜的博弈項目。麻將的本質是四人骨牌博戲,最早起源於中國,是我國古人所發明的一種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麻將是由一種叫「馬吊牌」的紙牌遊戲演變而來,該紙牌遊戲產生於明代,一副紙牌共有60張。在鬥牌時,四家每人各取十張牌,接著依次取牌、出牌,直至最後出現勝利者。
  • 成都老師發明英語麻將 學生們組詞造句才能胡牌
    成都老師發明英語麻將 學生們組詞造句才能胡牌 【寓教於樂!成都一#成都老師發明英語麻將#:組詞造句才能胡牌】成都市機投中學,學生在校園裡玩起「英語麻將」。麻將由26個英文字母組成,學生們用牌組詞,將糊牌詞語組成句子和故事,牌局才算完。對此,也有人提出質疑。
  • 博弈遊戲麻將,風靡全國,它竟是鄭和下西洋為鼓舞士氣發明的?
    麻將,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遊戲,一般在竹子、骨頭或者塑料上刻有花紋或文字,在北方有136張,而在南方則多了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144張,現已經風靡全國,在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那它是如何發明的,又是怎樣流傳至今的呢?
  • 成都老師發明英語麻將 這種娛樂教育的方式有用嗎?
    原標題:四川老師發明「英語麻將」,組詞才能胡牌,網友:拿孩子喧譁取寵最近有一則新聞上了熱搜,四川省成都市機投中學的一名老師,發明了「英語麻將」。這幅麻將由26個英語字母組成,學生只有通過將這些字母組成句子或者是一個小故事,那麼牌局才能算是贏了。
  • 校長發明新型麻將,上課教學生玩,結果學生越玩英語越好!
    校長發明新型麻將,上課教學生玩,結果學生越玩英語越好!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打麻將是我們國家獨有的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作為一種益智類的博弈遊戲,距今也有著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很多人對於麻將的評價卻是不一而足,有的人認為打麻將能夠讓我們的大腦更加靈活,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打麻將只是玩物喪志而已。而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5位校長就發明了一種新型麻將,上課教學生玩,結果學生越玩學習越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萬萬沒想到,麻將竟然是蘇州人發明的!蘇州人真是太能玩啦~
    有一個答案是—▼為什麼說麻將是蘇州人發明的呀?原因是這樣噠~▼咦,小魚:他為什麼發明麻將遊戲啊?研究得出,馮夢龍的發明意圖很簡單啦~他只想發明4人玩的遊戲~那、那、那、馮夢龍是多少歲發明麻將的呀?大約在康熙以後,牌數不斷增加,並在清朝晚期出現了由紙質麻將向竹質或骨質麻將的演變;第五,中國麻將在名稱上曾經歷了從馬吊腳、到馬吊、再到麻將的演化過程。這個課題已被正式收錄入藏於蘇州體育博物館(籌),研究成果經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史學專家組7位成員專題評審通過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