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東北來看雪?那估計要先測試下自己的承壓能力。近日,一篇《雪鄉的雪再白也掩蓋不掉純黑的人心!別再去雪鄉了!》的爆款文章,揭露了有著「中國雪鄉」美譽的黑龍江牡丹江市雙峰林場的各種坑人套路,簡直讓人笑哭了。
在文章裡,作者即便提前做足了功課,試圖躲過各種旅遊陷阱,但還是沒想到從一進入雪鄉就開始被設計,有些坑人手法聞所未聞,根本讓人防不勝防。比如為了省錢,作者早早就預定了房間,結果一到旅店,店老闆就要求只能住一晚。因為預訂價不到三百元,而當日入住的價格是千兒八百元。不住退錢呢,且不說外面天寒地凍的,老闆還強行要求給好評了三天後才能退款。難怪這家旅店在攜程上都是「好評」。
事後,當地有關部門確認該旅店存在價格欺詐行為,按規定責令其整改並處罰5.9萬元。攜程也對這家旅店做出下架處理。但說實話,如果不是文章引起強烈反響,恐怕也不會得到如此迅速高效的解決。對於當地的旅遊亂象,網友也多有吐槽,有人說是碰上了「刁民」,甚至不乏上升到地域攻擊的情形。
當地民眾的旅遊觀念滯後,服務觀念有待提升,這自然不用多說,但雪鄉變成黑村,難道只是「刁民」的問題?不妨回憶一下,旅遊業在各地剛興起的時候,類似這種店大欺客、坑蒙拐騙的行為還少嗎?甚至可以說,旅遊業從野蠻生長到逐漸規範有序,這幾乎是國內多數旅遊城市、風景名勝的必由之路。
當然,野蠻生長是共相,規範有序卻不是很快就能抵達的終點。在這其中,如何補上規範化管理的短板,才是各地旅遊業發展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環節。換言之,部門監督和行業管理的水平決定了一個地方旅遊市場的治亂之道。但凡地方政府部門下決心、花力氣做好行業管理,這個地方的旅遊服務水平就不會差到哪裡去,而如果政府部門治理無方,營商環境糟糕,也別指望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得到提高。無論是青島大蝦事件,還是麗江頻頻曝光的旅遊陷阱,乃至三亞「治不完、理還亂」的旅遊亂象,都說明了這個道理。
近日,距離雙峰林場不到100公裡的亞布力也被人揭了老底。亞布力陽光度假村董事長毛振華在網上發視頻控訴當地管委會「非法侵佔」其土地,多次遭到執法機構威脅,沒有享受到地方政府支持企業的政策。此事多大程度上屬實另說,但這確實可以反映當地的營商環境優劣。
再看雙峰林場所在的有關部門一方面對涉事旅店進行處理,另一方面還表示要對網帖中存在不實信息「考慮走法律途徑解決」,也不難感受其管理風格之「彪悍」。顧客原本是去看風光無限的林海雪原,結果灰頭土臉打道回府,哪怕說幾句過頭話,有關部門首先也該反思自己哪裡存在問題和不足,而不應急於挑細節問題進行反擊。照這樣的管理思維,能不能管好當地旅遊業,不能不打個大大的問號。
就在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指出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17)》預測,未來中國冰雪旅遊將迎來黃金時代,預計2021-2022年冰雪季中國冰雪旅遊人數將達到3.4億人次,收入達到6700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蛋糕,更應從提高管理服務水平上去優化旅遊市場與環境,否則類似雪鄉變黑村的亂象,就會成為籠罩在白茫茫雪海上空的烏雲。
原標題:錢江晚報:雪鄉旅遊野蠻生長,該問責何方
責任編輯:朱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