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TS16949五大工具之測量系統分析MSA

2020-12-13 動力電池技術

測量系統分析MSA(Mesurment Systems Analysis)以數理統計為基礎,從穩定性、重複性、再現性、線性和偏倚五個方面綜合評價測量系統的性能,並分別設立對應的指標,有助於操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判斷測量系統的性能是不是符合生產製造的要求,還能及時地找出誤差的原因,調整測量系統。

1 測量系統的幾個基本概念

分辨力

即測量工具的最小讀數,是量具設計完成後就固化在量具上的固有特性,在測量單位上可以體現出來。解析度是指導針對特定需求選擇量具的一個基本原則,通常,使用「1:10經驗法則」,即測量設備的解析度至少能夠將產品公差(以及過程變差)分為10份,否則量具解析度帶來的誤差則會影響到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真值

被測參數的實際值,理論上只能無限接近但不能真正獲得。

偏差

指產品參數測量值與真值之間的差距,偏差是測量過程中產生的,與其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誤差一起,共同構成生產系統變差。

2 MSA方法可以在哪些情形下應用?

MSA 可以用來:

1)作為接受新測量設備的準則;

2)不同測量設備比較的依據;

3)評價計量量具的依據;

4)維修前後測量設備的比較手段;

5)計算過程誤差所需的方法,判斷生產過程可接受的水平

其適用的場合包括:

1)在正常儀器維護的條件下,測量誤差很大;

2)測量儀器進行了改裝,對重要的零部件進行了更換等;

3)對測量儀器進行了大修;

4)進行工序能力分析時,需要考慮測量儀器的測量能力;

5)在測量系統表現不穩定時;

6)測量結果波動比較大時;

7)決定是否接受一臺新的測量儀器時;

8)在測量儀器之間進行比較時。

3 怎樣進行測量系統評價MSA?

MSA進行評價主要從五個方面出發,穩定性、重複性、再現型、偏倚和線性。五個方面的特性被歸納如下: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測量系統從穩定性、重複性、再現型、偏倚和線性五個方面對測量系統展開分析評價。評價穩定性是評價其它特性的前提,對於不滿足穩定性要求的測量系統,其他方面的性能評價結果是沒有意義的。重複性和再現性反映測量系統的精確度,用來描述測量結果的波動情況。偏倚反映測量系統的正確性,用來描述測量結果平均值與真值之間的差異。線性描述測量系統在測量範圍內的偏倚分布情況。針對線性較好的系統,可根據線性回歸方程計算某處的偏倚情況。

3.1 穩定性

穩定性是指經過一段長期時間,用相同的測量系統對同一基準或零件的同一特性進行測量所獲得的總偏差,描述的是測量系統在時域上的變化特性,如下圖所示。影響穩定性的因素可能是下面一項或者幾項共同作用的結果:儀器缺少校準;儀器磨損、老化;儀器質量差;操作方法不當;環境因素,如溫度、振動等;

測量過程的穩定性是衡量測量系統其它特性的前提,非穩定系統評價其他特性是沒有意義的。測量過程可以看成生成數據的過程,因此用於判斷製造過程控制圖同樣可用來判斷測量系統的穩定性,通常使用均值-極差或均值-方差進行分析。影響穩定性的因素可能有:儀器需要校準、儀器磨損、量具變形、維護情況不佳、環境變化、操作狀況發生變化等。以均值-極差圖為例,均值X1,極差Ri,UCL 為控制上限,LCL 為控制下限。如下圖所示。

對於均值控制圖的控制上、下限為:

對於極差的控制上、下限分別為:

其中,D3,D4與樣本量有關,可查詢控制圖計算控制線係數表獲得。

正常情況下,樣本點在控制線內,說明系統穩定性較好,如果有樣本點超出上下控制線,說明測量系統存在異常,根據控制圖的異常模式,選擇不同改進方案加以改進。

3.2 重複性和再現性

重複性是指操作者使用同一套測量設備,對同一個測量部件的同一種特性在短時間內進行多次測量所得的一致性,用σRPT表示。再現性是指各種可能的測量條件下,對同一測量部件的統一特性進行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用σRPD表示表示。重複性和再現性分別從設備波動(Equipment Variation,EV)和操作人員波動(Appraiser Variation, AV)的角度描述測量系統的波動大小。通常兩者放在一起評價,統稱為量具的精確度分析,其中使用兩項非常重要的指標衡量:%PT和%GRR,它們分別描述測量系統的量精度和能力。

分析重複性和再現性的方法通常有極差法、均值極差法和方差分析法,這些方法的計算結果最終用於計算%PT 和%GRR 的值。現在使用的最廣泛的是方差分析法,本文主要介紹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主要分析測量系統的方差來源,測量過程的方差可以分為三類:量具本身的重複性、評價人、評價人和零件之間的交互作用方差。這裡用σ^2代表測量系統的總方差,σP^2代表零件方差,σm^2代表測量系統引起的方差,則:

其中,σm^2包含了σRPT^2和σRPD^2,而σe^2代表測量儀器本身的重複性方差σRPT^2。如果用σo^2代表評價人的引起的方差,用σop^2代表評價人和零件交互引起的方差,則σo^2和σop^2之和為再現性方差σRPD^2,那麼,可以得到測量系統的總方差為:

在進行測量系統測試時,選取 I 個評價人進行測量操作,S 個零件,每個評價人按照隨機的順序對所有零件測量R 次,第i 個評價人對第s 個零件進行第r 次測量的結果值為Xisr,建立以下計算公式:

其中,u 為總均值,Oi表示評價人引起的隨機變量,Ps表示零件引起的隨機變量,(OP)is表示評價人和零件交互作用引起的隨機變量,eisr表示測量誤差隨機變量。假設Ps~N(0, σp^2), Oi~N(0, σo^2),(OP)is~N(0, σop^2),eisr~N(0, σe^2),並且這四者相互獨立,方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根據上表的計算結果,可以得出各個波動源的方差量: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測量系統的重複性和再現性總標準差σm和測量過程總變差σ,從而得到衡量測量系統精確程度所用的兩個指標%PT和%GRR。

3.3 偏倚

偏倚是指多次測量的理論平均值與其參考值之間的差異。偏倚的計算一般選擇一個在測量範圍內的零件,指定為基準件,採用可靠的測量儀器大於10 次測量,取平均值,記為參考值Xr;然後,再指定一名評價人員對該基準件測量n 次,記錄結果Xi,它的均值為:

偏倚結果為:

3.4 線性

線性是指在測量系統與其量程範圍內,各點偏移參考值的線性關係。線性是衡量整個量程範圍內測量系統的偏倚情況。一般情況下,確定了測量系統偏倚在整個量程內成線性,那麼可以根據測量點的線性回歸方程式求出任意一處的偏倚值,從而對測量結果加以修正。選取i(大於5)個零件,尺寸較為均勻地分布在整個量程,操作人員隨機對每個零件進行j(大於10)次的測量,則每個零件的偏倚為:biasij=xij-xri,線性回歸方程y=ax+b,其中,斜率a 的計算公式和截距b 分別為:

4 測量系統誤差的接受準則

測量系統的穩定性和偏倚比較容易判斷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測量系統重複性和再現性偏差以指標 %GRR 和 %PT 評價。%GRR 主要評價測量系統對整個過程變異的測量情況,稱為測量系統的測量能力。%PT 著重評價測量系統對相關的產品規格的測量精度,稱為測量系統的測量精度。這兩個指標要同時使用,缺少任何一個對測量系統的評價都是不全面的。測量系統誤差的接受準則建議如下所示。

本文主要整理自下列文獻:

1 屠曉春,MSA在6Sigma項目中的應用;

2 嵇國光,TS16949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手冊;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公開資料)

相關焦點

  • 五大工具MSA測量系統分析詳細解讀!
    MSA(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測量系統分析,是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五大工具之一
  • 【乾貨】MSA測量系統分析課件.pptx
    ---測量系統分析(MSA),是AIAG五大核心工具之一,也是六西格瑪方法論中的基礎工具。---了解課程---本課程由討教大學金牌講師、CAQ&ASQ雙料黑帶、五大工具顧問級導師嶽老師精心設計並講授。通過圖表展示、動畫演示,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將深奧晦澀的知識點變得通俗易懂。在講解理論知識後,還有案例講解、課後作業、Teachback點評幫助學員完成從輸入到輸出、從原理到實戰的收穫。
  • 測量系統分析MSA-線性偏倚分析
    可以簡明扼要地說,偏倚是在你量具的測量範圍內單個點的「準確性」,那麼線性呢,線性就是說整個測量範圍各個點偏倚的表現情況。如果想了解質量圈對偏倚的理解,也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一起玩質量,測量系統分析MSA之偏倚BIAS(附贈EXCEL模板)》。
  • 一文讀懂 MSA (測量系統分析)
    這五大質量工具裡面,有四種小編都在往期圖文中有過介紹,其中FMEA和SPC涉及的比較多,但是MSA(測量系統分析)還未有過專文講解。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什麼是測量系統分析?
  • 什麼是MSA(測量系統分析)?
    根據個人的理解給大家舉個例子:初中化學課上,我們都學習過讀取試管中溶液量的時候,為確保讀取值的準確度我們需要讓視線與頁面平直,這是一個簡單的測量系統分析的問題。       測量系統分析英文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縮寫MSA,簡單地說測量系統分析就是「對測量系統所作的分析」。
  • APQP、FEMA、MSA、PPAP、SPC五大工具的關係,總結太好了!
    ,以此來推動五大工具的應用和推廣。確定過程的統計控制界限,判斷過程是否失控和過程是否有能力;為過程提供一個早期報警系統,及時監控過程的情況以防止廢品的發生;減少對常規檢驗的依賴性,定時的觀察以及系統的測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檢測和驗證工作 測量系統分析(MSA)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複讀數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評定測量系統的質量,判斷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
  • 一文讀懂MSA(測量系統分析)基礎篇
    「測量系統分析」什麼是測量系統分析?② 再看什麼是「分析」?其實,如果要較個真,我們可以說測量系統分析的根本對象不是測量系統,更不是零件,而是測量系統輸出的變差。所以也有用測量變差分析 Measurement Variation Staudy(MVS)替代測量系統分析MSA的。不管叫什麼名頭,這裡的「分析」都代表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關於具體方法,下文將介紹。
  • 一文讀懂質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之MSA!
    2、為什麼叫測量系統,而不是測量工具或測量儀器?我們知道測量就是一個對被測特性賦值的過程,測量系統其實就是這個賦值過程涉及到的儀器或量具、標準、操作、方法、夾具、軟體、人員、環境等要素的集合。系統中各個要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可能是獨立的,也可能是相互影響的(交互作用)。
  • 質量管理五大工具
    微信:18620111147  電話:186 2011 1147;點擊標題下方藍字「實驗室ISO17025」關注我們質量管理的五大工具在汽車領域用的比較多,特別是TS16949,其中MSA的過程也與ISO17025聯繫比較緊密,我們做實驗室的也可以了解下其他體系的質量管理工具,本篇帶大家了解質量管理的五大工具質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稱品管五大工具。
  • 小和尚教你做MSA測量系統重複性與再現性GR&R分析
    MSA測量系統分析是使用數理統計和圖表的方法對測量系統的解析度和誤差進行分析
  • 【直播】五大工具手冊:APQP/新版FMEA/SPC/MSA/PPAP 直播課程
    主題:五大工具手冊:APQP/新版FMEA/SPC/MSA/PPAP 直播課程
  • 手把手教你怎麼用Minitab 進行測量系統分析MSA
    為什麼要進行測量系統分析即使量具經過檢定或校準,由於人、機、料、法、環等五方面的原因,會帶來測量誤差。檢測設備的檢定或校準不能滿足實際測量的需要。滿足IATF16949:2016標準的要求:測量系統分析的目的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確定測量系統測量結果的變差(測量誤差),了解變差的來源。從而確定一個測量系統的質量,並且為測量系統的改進提供信息。
  • 《五月公開課》汽車業五大工具整合應用
    經過實踐證明,五大質量管理工具:APQP,FMEA, MSA, SPC, PPAP, 不但在汽車行業十分有效,且同樣適用於其它各製造行業。它們對預防和改善質量、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減少浪費和降低成本有著巨大作用。
  • 一文讀懂質量管理五大工具
    質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稱品管五大工具。其中設計FMEA和過程FMEA最為常用,其他的還有系統FMEA,應用FMEA,採購FMEA,服務FMEA。 3.測量系統分析(MSA) MSA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複讀數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評定測量系統的質量,判斷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
  • 工具丨MSA重複性和再現性的全過程
    測量系統分析是質量管理體系五大工具之一,而重複性和再現性是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的評價方式之一,在製造行業廣泛應用
  • MSA數據分析方法和應用案例
    如果不能科學地評價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的可靠性, 就無法對測量系統的有效性進行控制, 質量管理和控制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因此,在ISO/TS16949汽車行業質量體系標準中,測量系統分析(簡稱MSA)被列為該標準的五大工具之一。
  • MSA系統,為什麼這麼令人著迷?
    在日常生產中,我們經常根據獲得的過程加工部件的測量數據去分析過程的狀態、過程的能力和監控過程的變化;那麼,怎麼確保分析的結果是正確的呢?我們必須從兩方面來保證,一是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質量,使用測量系統分析(MSA)方法對獲得測量數據的測量系統進行評估;二是確保使用了合適的數據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試驗設計、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
  • 【暫定3月份】五大工具實戰培訓(新北)
    學完此課,再去運用五大工具,勢必遊刃有餘,再想提升,更可報名我們的六西格瑪綠帶實戰班。主要課程:IATF16949內審員培訓五大工具培訓精益生產培訓主要課程:IATF16949內審員培訓五大工具培訓精益生產培訓6s管理培訓班組長培訓
  • MSA量測系統分析中關於NDC與GRR的理解
    測量設備的分辨力用被測量零件公差要求的十分之一就夠了。現在質量提高了。譬如質量水平達到六西格瑪的話。也就是公差除以過程總變差得到的過程能力指數不是1,而是2。再用這個原則來確定分辨力。那麼測量得到的數值就很難像直方圖那樣分成好多數據組了。ndc值來表示就無法大於5。也就難以判定數據分布是否屬於正態分布。無法判定測量系統是否正常了。
  • 浦林成山輪胎舉辦質量體系五大工具及VDA相關標準培訓
    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為進一步深化 「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持續提升員工業務水平和意識,於近期組織所有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幹,進行為期4天的五大工具和VDA相關標準的培訓。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的五大質量工具:APQP、FMEA、MSA、SPC、 PPAP,它們對預防和改善質量、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減少浪費和降低成本有著巨大作用。另由於德國在世界汽車工業水平的地位,VDA標準代表著一種先進的汽車行業顧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