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四平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辦,吉林省音樂家協會、中共四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的以迎接建黨100周年「向人民匯報」為主題的中國音協新興音樂群體「輕騎兵」送歡樂下基層走進吉林四平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將在四平會堂盛大舉行。
當日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歌唱家、演奏家將用情表演,盡情展現,將黨的聲音和地域文化傳遞到百姓身邊,為四平人民送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視聽盛宴」。其中,由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著名詞作家劉新圈作詞,著名音樂人、詞曲作者、歌手、製作人郭永利作曲,著名蒙古族青年歌唱家烏蘭圖雅現場演唱的歌曲《沃土》,是一首結合四平「黑土地文化」「二人轉文化」和「四戰四平」等地域文化的獨特優勢專門為四平市創作的飽含深情的歌曲,寓意深遠、鼓舞人心。中國音協將這首《沃土》歌曲作為「優秀城市音樂名片」贈予四平市,旨在通過音樂的方式進行廣泛傳播,來推介四平、宣傳四平、擴大四平在全國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演出前夕,記者採訪了歌曲《沃土》的作詞人劉新圈、作曲人郭永利兩位老師,了解到詞曲創作人為更好地創作這首歌曲,帶著責任感和人文情懷,融入四平元素,進行實地採風,捕捉精神內涵和創作靈感,研磨曲風特點,在採風過程中對四平風土人情的感受頗深,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記者:《沃土》這首歌,兩位老師用了多長時間將詞曲創作完成的?
劉新圈:這首歌是中國音協新興音樂群體「輕騎兵」走進四平慰問演出活動其中的一個內容,時間緊,任務重。時間緊,是要在十天之內,完成詞、曲、編、唱所有工作;任務重,因為這是中國音協和四平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活動。歌曲的質量不能打折,這是我接到的壓力最大的一次任務。好在去了四平以後,很有感覺,寫作還比較順利,基本是兩三天時間,就完成了歌詞部分的初稿、修改、定稿這樣一個任務。
郭永利:因為這次的創作時間,比較緊張,任務也比較重,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採風時間,但是每天採風結束之後,我和劉老師都會在賓館裡溝通歌曲的創作方向和理念。我和劉老師合作了好多年,從最初的《套馬杆》,到《花橋流水》,再到《火紅的薩日朗》,我們溝通起來還是比較通暢的。所以,從四平回來以後,我們用了四天時間,就完成歌曲的創作。
記者:在創作過程中,有哪些讓二位老師印象深刻的事嗎?
劉新圈:印象深刻,莫過於四平各位領導和老師的熱情和真誠,被感動的同時,也知道這背後的期待!所以,我只能創作出最好的作品去回饋四平人民。四平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
記者:這首歌要表達的精神內涵是什麼?創作的靈感來自哪裡?
劉新圈:《沃土》是四平一首地域特徵十分明顯的作品,從滿族起源和民族性格,到四平戰役,以及農工業建設者。這首歌,以四平這塊英雄的沃土為主線,希望是一首沿著四平歷史脈絡,能體現出四平獨特氣質的一首讚歌。
郭永利:這首歌曲,要表達的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祝福,靈感是來源於黑土地和大糧倉的改變。
記者:劉老師,這首歌為什麼定名為《沃土》?在作詞方面重點要表達什麼?
劉新圈:《沃土》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東北黑土地、大平原、大糧倉這麼一個概念。再就是,這片土地,也是養育英雄的沃土,用沃土這個題目,我感覺最能代表四平。
記者:兩位老師是第一次來四平嗎?此次到四平採風感受如何?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劉新圈:我去過東北很多次,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東北的朋友,去四平還是第一次。四平,有大東北的概念,又有隻屬於四平的人文、歷史、文化等特點,大平原、黑土地、長白山,以及滿族文化、四平戰役、二人轉等等,這些都可作為豐富的創作素材。我希望,以《沃土》為推介,讓更多的人認識四平、了解四平、祝福四平。在新的歷史時期,創造更多輝煌、更多奇蹟,祝福四平的明天更加美好!
郭永利:我是第一次來四平,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就是,這個天氣真的是特別地冷。但是,在這寒冷的天氣裡,工作組的領導和老師們陪我們度過的每一天,又讓我們感受到了巨大的熱情。希望下次有機會,我們還會來四平,為四平創作出更好的音樂帶給大家,謝謝!(記者高鴻)
作詞人劉新圈簡介
劉新圈,1968年5月出生於河南葉縣,現居河北石家莊市,別名金手指,自由音樂人,中國著名詞作家,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2007年開始歌詞創作,先後發表原創歌曲五百餘首。
主要作品:
烏蘭託婭《套馬杆》、《我要去西藏》、《火紅的薩日朗》、鳳凰傳奇《天籟傳奇》、何靜《天邊的格桑花》、騰格爾《萬馬奔騰》、龐龍《向南的窗子》、劉和剛《金珠瑪米》、《最美的月亮》、《你還有多少老朋友》、金志文《一個人的城市》、蒙克《草原請你來》、張也《心向陽光》、陳思思《風到湘西會唱歌》等。其中,專輯《我要去西藏》獲「2009年第一季度最佳唱片獎」;歌曲【套馬杆】先後獲得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舉辦的【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歡的歌曲,由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中國音樂金榜聯合主辦的「中國流行音樂十年巡禮·原創10大金曲」,由美國DTS公司舉辦的「DTS10周年慶典」金曲獎,並登上馬年央視春晚,由文化部,農業部等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農歌會--我最喜愛的十首鄉村歌曲」。
作曲人郭永利簡介
郭永利,別名郭仔,著名音樂人、詞曲作者、歌手、製作人,北京雅江文化傳媒藝人,北京蔚藍時代文化傳媒音樂總監。曾經的搖滾樂隊主唱,人文音樂人。回歸草原音樂後,一首《套馬杆》推起了歌手烏蘭託婭,也帶起了音樂市場的草原風。
主要作品:
烏蘭託婭《套馬杆》、烏蘭託婭《火紅的薩日朗》、鳳凰傳奇《我從草原來》、騰格爾《萬馬奔騰》、阿佳組合《月光上行走》、呼斯楞《請到草原來》、黃英《燦爛的行走》、劉夢珂《幸福一點就好》、烏蘭圖雅《火辣辣的情歌》、烏蘭託婭《天邊的愛人》、烏蘭託婭《最後一次》、烏蘭託婭《塑料花》、烏蘭託婭《草原戀人》、烏蘭託婭《黑駿馬》、烏蘭託婭《大高原》、烏蘭託婭《夢高原》鳳凰傳奇《天籟傳奇》、鳳凰傳奇《光芒》、黃英《燦爛的行走》、阿佳組合《格桑阿佳》、阿佳組合《吉祥的拉薩》、呼斯楞《花開漂亮》、呼斯楞《塞北》、呼斯楞《醉鄉》、呼斯楞《蒙古漢》、呼斯楞《蒙古包》、呼斯楞《長調》、呼斯楞《天地吉祥》、琪琪格《我的呼和浩特戀人》、範海榮《草原我的天堂》、《家鄉》範海榮、《富饒》範海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