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黃肇達:「追求卓越」重在提升效能

2020-12-14 政協頭條

黃肇達 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曾任中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巡視員垃圾分類回收利用、ETC提質增效、LNG冷能進一步利用,黃肇達細細分享他多年來對這些事宜的觀察、思考和建議。談及作為政協之友社社員的履職擔當,他呼籲要更加重視社情民意信息,特別是微信,「各種年齡段的人們都在用微信,這裡的輿情工作還有提升空間,希望有關部門在分析輿情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相信,從根子上解決問題,立足治本、凝聚人心,才是長治久安之策」。「三屆市政協委員」「市經信委老領導」……初識上海市政協之友社社員,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市政協委員黃肇達,曾設想過採訪從哪個話題開始,沒想到,這次採訪竟從他的微信頭像開始。細看,原來是一塊瓷板,畫面是大人帶著孩子下了船,走向遠方的家。「這是景德鎮瓷器上的圖案?不過看著像國外的……」記者不解地問道。「這是塊德國生產的瓷板畫。」黃肇達答道。「德國也做瓷器?」記者露了「怯」。「技與藝比之我國,有過之無不及。」黃肇達耐心地從薩克森選帝侯波蘭王奧古斯都說起,因迷戀中國瓷器而逼迫鍊金術士約翰·弗裡德裡希·伯特格爾研製白瓷。直到1709年,德國邁森率先做出歐洲第一套瓷器開始,回顧了德國瓷器製作演變歷史,分析其中特色,「技術上不斷革新、追求更高標準,同時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使德國瓷器如今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高於我國的瓷器,這其中,真正打動顧客的,還是過硬的品質」。說到這裡,黃肇達停頓了一刻,緩緩地說:「我把這塊德國瓷板畫設置為微信頭像,就是想讓關注我的朋友知道,英語『CHINA』既指瓷器也指中國,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影響力,及維護中國瓷器聲譽的重要性。」「冷靜觀察、獨立思考,睜眼看世界,一心為祖國」,從微信頭像開始的對話貫穿著整場的採訪。「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什麼?」冷不丁,黃肇達出了題。「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幸好,這是基本功。「那麼,聊聊我對實踐上海城市精神中的『追求卓越』繼而提升能效的思考。」翻開筆記本,密密麻麻記了大半本,黃肇達侃侃而談。先談改進垃圾分類。黃肇達遞來一份列印稿,這是2018年12月3日深夜,他發給向市民徵求有關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意見建議郵箱的郵件,兩千多字,對條例徵求意見稿的許多條文提出建議。可惜,這封郵件沒有得到回音。如今,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已經一年有餘,不折不扣遵守條例要求做好垃圾分類的黃肇達,繼續深入思考著如何完善這項工作。「垃圾分類,最初出發點是『減量』,這不全面。垃圾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啊,落腳點應該是回收利用;只有把回收利用的道路闢通,才能全面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工作。」好在,條例明確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黃肇達很感欣慰,但也冷靜地提出,「關鍵在落實,由於分類的牽強,資源循環利用方面仍顯薄弱,尚無法體現分類的實際意義」。何謂「分類的牽強」?黃肇達提出,條例規定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四分法:「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這四個概念具有交叉關係。劃分不清給實際生活中的垃圾投放帶來了很大困惑:大家都熟悉,豬大骨歸為「幹垃圾」。但其實,煉一爐高碳鋼做成刀具,鋼鐵都能粉碎,粉碎豬大骨「小菜一碟」,再加上生物降解,不會妨礙豬大骨或者果殼作為「溼垃圾」回收;再比如「幹垃圾」,這類垃圾終極處理方式是焚燒,利用的是其熱值,目前的「幹垃圾」中實際會混入不少無法產生熱值的建築垃圾……「離真正做到循環利用尚有很大距離。關鍵,是不夠細化」。提出問題,更提出建議。退休後,黃肇達每年有一段時間在德國居住。德國在2013年就實現了生活垃圾83%的回收率,其中65%被循環利用,另外18%通過焚燒實現了能源回收,具有相當豐富的成功經驗。那裡施行了飲料瓶罐的押金並回收償付機制——超市銷售日常生活瓶裝飲料都要加押金0.25歐元,退瓶可到任何一家超市,退瓶機自動識別後即刻收入並粉碎同時給出0.25歐元收據,退瓶者可以憑收據在超市購物或兌換現金。「這不失為生活垃圾減量化的一個有效辦法!」黃肇達感到,這樣的機制建立起來並不難,主要是生產廠家須給飲料瓶罐印上特定的標籤並規定銷售企業設置回收機制。因此,他建議在修訂條例時不妨嘗試建立這類機制。同時,黃肇達特別關注「細化分類」,他了解到上海有的企業在工業危廢處置方面已經能做到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依靠的則是固體物、油類和廢水的細化分類回收加專業運輸及其法規的有力支持。「這類企業的實踐經驗,很值得生活垃圾分類參考。」黃肇達建議居民小區專門設置溼垃圾、廢紙、廢塑料垃圾桶,盛裝溼垃圾的塑膠袋中把溼垃圾扔完後,隨手就可扔進塑料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不必包含廢金屬和廢玻璃。目前條例可回收物標準分類所含物品太雜,很難想像回收利用時二次分揀的成本。建議對城區、社區和小區,對機關、居民、遊客的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設施作出更有針對性的規定。因為垃圾分類的標準越貼近生活實際,越方便群眾,就越便於資源的回收利用,貫徹落實條例的實效才能顯現出來。」此外,黃肇達還建議對生活中的建築垃圾的回收作出明確規定。2011年,市政協全會期間,黃肇達曾提交關於高速公路ETC通行率的提案,引發媒體關注。近10年來,他依然保持對ETC系統運行情況的觀察。「目前ETC不停車收費系統道口感應的車速只有20碼左右,通過率有明顯限制。這項技術的初衷是大幅提升通行效率,如今這種情況,亟待改進!」如何改進,在德國居住期間,黃肇達時常駕車穿行歐洲各國,在奧地利,他看到當地門架式收費系統頗值得上海借鑑——門架對應車道設置,車輛可以在100公裡時速穿過門架,「『嘀』的一聲,收付完成,真正實現不停車收費。而且,能節省大量的收費口建設用地,以及道口設置人工成本」。那麼,這種技術我國能實現嗎?「能實現!10年前已經有這類技術了。」黃肇達介紹說,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便採用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實現了門禁「世博芯」的大規模高效應用。如今,只要把ETC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進行結合,就可以在不停車收費方面實現明顯的提速增效。「善用技術、實現初心,這才是追求卓越。」還有一點他一直在關心的,則是LNG冷能的進一步利用——LNG液化天然氣是靠每噸耗電800多度製冷到負160多攝氏度形成的。據統計,我國在2018年前5個月,LNG進口量就達到3490萬噸,意味著製成這些液化天然氣,生產方至少已經耗費了290多億度電能。而按上海LNG接收站的處理方式,耗費290多億度電能轉化的冷能基本在東海釋放。「就這樣在大海中『溜』走了。這不又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嗎?!」冷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目前利用方式包括冷能發電、冷能空分、製取液氧或乾冰等,可以用於大型建築的溫控,還可用作大型車輛的動力燃料。根據陝西重汽多年利用冷能的經驗,可比使用柴油節省費用三分之一以上,還可明顯減少對大氣的汙染。「看到那麼多冷能白白浪費,實在於心不忍。如果實現梯級利用、綜合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利用LNG冷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垃圾分類回收利用、ETC提質增效、LNG冷能進一步利用,黃肇達細細分享他多年來對這些事宜的觀察、思考和建議。談及作為政協之友社社員的履職擔當,他特別呼籲要更加重視社情民意信息,關注社會動向,特別是微信,「各種年齡段的人都在用微信,這裡的輿情工作還有提升空間,希望有關部門重視其中反映出的『情緒』特別是一些『負能量』,冷靜分析這些現象背後的成因、隱藏的問題,主動作為,及時反映,並作正面引導。而真正重要的是在分析輿情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相信,從根子上解決問題,立足治本、凝聚人心,才是長治久安之策」。採訪最後,黃肇達動情地表示,自己退休多年,依然嚴格要求自己,以「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為指引冷靜觀察思考那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細節」,希望自己的思考能為人民城市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相關焦點

  • 松江區政協之友社舉行五屆四次社員大會
    6月28日下午,松江區政協之友社舉行五屆四次社員大會。區政協主席劉其龍出席會議並講話。劉其龍主席充分肯定了區政協之友社一年來的工作成績。他指出,一年來,區政協之友社理事會秉持「學習、聯誼、康健」的宗旨和「有益、有序、有度」的活動原則,緊跟時代步伐、緊扣政協工作,緊密聯繫社員,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開展了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各類活動,為促進松江經濟社會發展和區政協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政協事業延伸和統一戰線工作拓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浦東新區政協之友社六屆四次社員大會圓滿召開!
    浦東新區政協之友社六屆四次社員大會圓滿召開!2019年,區政協之友社理事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區政協黨組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社員,圍繞全區改革發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始終把組織學習凝聚共識作為首要任務;始終把反映民意建言獻策作為履職重點;始終把團結聯誼愉悅身心作為活動常態;始終把自身建設組織活力作為關鍵支撐,繼續發揮了政協之友社應有作用,做到了「有記憶、有磁性、有溫度」團結民主的政協之友社。
  • 訪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萬雯娟:她建議命名「碧雲國際社區」
    萬雯娟 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 曾任愛建集團房地產公司總經理去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市政協舉辦的文藝演出舞臺上,政協之友社歌詠組隊列整齊,意氣風發,嘹亮的歌聲贏得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
  • 上海政協之友社召開學習組組長會議,通報相關工作情況
    上海政協之友社召開學習組組長會議,通報相關工作情況 2020-10-13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上海政協之友社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幕
    2020上海政協之友社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幕 2020-12-03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訪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餘小萍:用堅持與行動詮釋「醫者仁心」
    5月8日,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餘小萍在書房裡對記者說。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她深入上海傳染病醫院,是衝在第一線的逆行者。靠牆的一個大書架上,擺滿了各類中醫理論的書籍;書桌上,一臺電腦中一篇有關中醫方面的學術論文正在撰寫中……伴著一杯清茶,餘小萍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
  • 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楊金坤:傾力中醫治療癌症
    楊金坤 龍華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腫瘤學學科帶頭人,第十一屆、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惡性腫瘤治療,是世界醫學界的難題。如何使中醫藥在這一難題的破解中發揮作用,也是許多中醫藥專家學者鍥而不捨追求的目標。多年來,作為龍華醫院腫瘤科的中醫專家,楊金坤一直在這一領域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愛心,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 2020上海市政協書畫展 牡丹天使小孟林作品為黨獻禮100周年_綜合...
    (展覽現場)除了展出上海政協之友社社員作品外,展覽還特邀了部分長期支持上海政協之友社書畫活動的書畫老師和上海閔行區部分書畫家提供作品共同展出。
  • 浙江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換屆,孫文友任新一屆社理事長,葛慧君提出...
    今天,第七屆浙江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社友大會在杭州召開
  • 美辯社 日文社 模擬政協 模擬聯合國 EDC社
    2015年成立,現任社長陳玉昕,指導教師王玥,目前社員9人。社團宗旨是提升英語水平,提升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社團主要活動是學習美式辯論相關知識,鍛鍊聽說能力,分析辯題並組織社內賽。在學習知識和提升能力的同時兼顧趣味性,不會讓社團活動過於枯燥。
  • 我與政協|楊容:傳承「政協世家」精神,義診30餘年
    楊榮:第七、八、九屆上海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全國先進個人,上海市政協之友社社員,上海浦東新區方厚賢楊容名中醫工作室導師,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她來自一個中醫世家,祖父自創非遺針灸療法,父親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到了第三代另闢蹊徑,結合中藥醫理在傳承中創新發展。這也是一個「政協世家」,一門三代,都是政協委員;一任三屆,履職盡責。
  • 省政協友報兩度點讚瀋陽市政協「智慧政協」工作!
    編者註:2021年1月15日,友報刊發《用「智慧政協」賦能政協工作提質增效》一文,對瀋陽市政協「智慧政協」工作予以報導。這是繼2021年1月1日,友報以《思想永遠在線 智慧時刻連線——瀋陽政協「智慧政協」平臺實現履職全程信息化》為題進行報導之後,新年伊始半個月之內連續兩次為瀋陽政協「智慧政協」工作點讚!現將全文轉發如下,請大家關注。進入新發展階段,政協組織須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智慧政協」平臺將如插雙翼,與政協履職實現同頻共振。
  • 校園文化,重在引導價值追求
    馬德秀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教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   人生與社會,理想與追求……在大學,校園文化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為此,學校始終堅持將文化提升作為發展主戰略之一,總結百年交大積澱的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凝練先進文化,提升交大人應有的精神風貌,確立共同的價值追求。   2.   校園文化,重在核心價值導向   記者:您覺得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在哪裡?   馬德秀: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重在對核心價值的導向。
  • 【走近社團之二】——上海楓葉日語社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一直在積極探索和強化學生社團建設。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社團課程中來,學校在廣泛徵求師生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通過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發掘教師專長,編排了同學們感興趣的社團課程內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本期社團介紹的社團——日語社。
  • 追求卓越績效 推動精益管理——江蘇產業人才「卓越績效模式和精益...
    自今年9月以來,江蘇省質量管理協會協已舉辦了9個班次的省「英才名匠」產業人才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其中卓越績效模式專題4個班次、精益管理專題5個班次,共有來自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中小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近1100人參加培訓,學員覆蓋了省內13個地級市,地區覆蓋率達到100%,行業覆蓋了機械、電子、冶金、化工、醫藥、輕工等工業製造業八大行業,培訓企業數超500家。
  • 上海16區政協「防疫」群像: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16區政協堅決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作為在危難險重工作中體現專門協商機構政治功能、協商職能、制度效能的直接檢驗,作為考驗我們初心使命、鬥爭精神的主戰場。
  • 閔行區政協六屆四次會議今天開幕!一批個人和單位受表彰!
    祝學軍代表區政協常委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2019年區政協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協商議政,做實調查研究,打造文化品牌,加強團結聯誼,實現各項工作創新發展、提質增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的第一年。
  • 全國政協委員張光奇:發揮FAST綜合效能提升中國射電天文世界綜合...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貴州省委會主委張光奇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發揮FAST綜合效能提升中國射電天文世界綜合競爭力」的提案。「FAST投入使用後,仍需要提升綜合效能,『國之重器』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能獲得更多科研成果,對拉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能發揮更大作用。」張光奇說。
  • 2017年「清華之友-上海華誼獎學金」頒獎會舉行
    2017年「清華之友-上海華誼獎學金」頒獎會舉行清華新聞網11月17日電(通訊員 呂婷)11月15日下午,2017年「清華之友-上海華誼獎學金」頒獎會在清華大學新水利館舉行。楊斌代表學校感謝上海華誼集團對清華大學的人才培養工作的支持與關心,並對獲得首屆「清華之友-上海華誼獎學金」的同學們表示祝賀。楊斌表示,上海華誼集團作為行業排頭兵有著優良的歷史傳統,希望同學們在今天獲得的成績的鞭策下,既發揚清華風格,也體現華誼精神,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清華人,投身到新時代的新徵程當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 上海楊浦區政協建立委員之家:委員進社區不再是「臨時做客」
    8月27日,在楊浦區政協的指導下,新江灣城街道黨工委在全區率先建立 「政協委員之家」,以及面向灣谷科技園區的「政協委員聯絡站」,街道打造的線上平臺——「委員通道」同步開啟。19位楊浦區政協委員在新江灣城街道有了自己的「家」,為基層社區治理注入新能量。新江灣城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杜娟希望發揮「委員之家」平臺作用,提升基層協商效能,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