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國際金融機構改革_直擊G20匹茲堡峰會_網易財經

2020-12-17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回到G20特別報導!這一時段我們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來介紹一下。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員院長張禮卿老師,您好。

張禮卿:您好。

網易財經:旁邊這位是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老師,您好。

李稻葵:您好。

網易財經:今天我們在這一時段將要討論的是關於「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的話題,實際上就是聚焦大家最關注的IMF的改革。首先想問一下兩位老師,我們看到大家特別想要IMF的配額,不知道為什麼?發展中國家希望發達國家給更多一些,5%到7%,發達國家很吝嗇不願意把配額分出來,IMF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為什麼大家都想要裡面的份額?

張禮卿:配額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如果持有了更大的配額的話,在IMF裡面就有更大的發言權。IMF的投票權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投票權,這是每個國家都有的,但是這部分的比重非常小,在IMF創建的時候大概佔11%。這些年因為另外一部分跟配額掛鈎的投票權不斷上升,所以這部分的投票權現在已經佔到整個投票權(與配額掛鈎的投票權)大概是95%以上。

網易財經:這個話語權為什麼這麼重要?中國要從IMF借錢的概率並不是這麼高?

張禮卿:因為IMF實際上是對全球的經濟事物有廣泛的影響的,並不是對於借債國有影響,當然,對借債國的影響是很大的,可以決定給不給你貸款、給你多少貸款等。但是在其他的很多事物上,比如在國際重大金融事件的處理,或者讓什麼樣的國家加入進去,是不是增加份額等等一系列事情有很大的影響力。

網易財經:李老師,您的觀點呢?

李稻葵:基本同意張院長的觀點,我做一點補充。第一,投票權的份額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地位和政治影響力的表現。其實如果仔細看一下IMF投票的過程的話,很少有真正投票的情況,大部分決議都是一致性通過的。所以這個投票權是有很大的政治象徵意義,這是我補充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是IMF很多決策的確是非常重要的,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賣黃金,IMF不是最近決定賣400噸黃金嗎?

網易財經:對,我覺得這個特別有意思。

李稻葵:這個事情的影響力挺廣的,假如咱們是南非的話,澳大利亞會很緊張,把黃金價格搞上來,對我們的影響我們不知道,所以他做出了賣黃金的決定,把儲備的黃金相當一部分拿出來賣挺出乎我的意料的,如果沒有金融危機的話,就做不了這個決定,這場金融危機讓IMF的決策更加積極了。因為正常情況下的話,IMF要做這個決策是要有爭議的。

還有一個事情更加重要,現在正在匹茲堡召開的G20會議,我之前看到的消息是他們要利用IMF對貿易順差國,對外匯儲備的積攢國制裁,這不是新說法,已經說了很長時間了。凱恩斯在設定IMF體系的時候,當時有一部分學者和專家提出,不僅是要對貿易赤字、出現危機的國家提供援助和監管,反過來對於像中國這樣的外貿順差,外匯積累很多,儲備了很多美元,稱之為國際稀缺貨幣的國家也要制裁。這是今年4月30號,IMF和世界銀行年會之前召開了小型的「MINI達沃斯」,46個學者和IMF一把手座談,其中兩個學者不能點名,他們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網易財經:那這個對我們很不利?

李稻葵:對,所以這次G20我個人認為對中國的壓力不小,稱之為「兩條路線鬥爭」,一條路線是治理全球的不均衡、不平衡,讓IMF發揮作用;另外一條路線是中國應該堅持的,就是先恢復經濟,先走出衰退才能夠談全球不平衡的問題。沒有增長、沒有恢復怎麼談不平衡?

網易財經:我一直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因為上次G20的時候兩位老師也來了,討論到IMF的時候,當時最後的決議是增加中國在IMF裡頭的配額,到底現在增加了沒有?這個決議通過了沒有?

李稻葵:我的理解不知道對不對,上次的G20會議至少對這個問題沒有做出任何的(決議),因為這個是越權了,要增加中國的份額是必須所有的國家同意的,IMF投票,不能20國集團就代表他們定了,憲法上講不符合IMF的章程。

張禮卿:只是可以向IMF提出建議,IMF採不採納是需要執董開會的。我推測,IMF對於這個事情肯定是要有所行動的,但是很可能到2011年,IMF要進行五一年次的重大機制調整,包括配額,包括對定植貨幣結構進行調整,這些事情都是五年調整一次,現在還沒有到調整的時候,各方等於還在做輿論來推動這個事情。現在根據多方面推測,2011年中國的份額肯定是要提高的。

而且我注意到IMF的總裁前兩天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了,下一次調整的時候,中國將會獲得最大幅度的調整。

網易財經:關鍵是我們的配額是誰來給的?

李稻葵:誰讓出的配額?

網易財經:誰能讓出這個配額給中國呢?

張禮卿:對,有可能各方就有不同的意見了。

網易財經:這也是G20商討的話題?

張禮卿:對,據分析美國是不讓的。

網易財經:因為美國也一票否決權,這是要命的問題。

張禮卿:對,如果美國85%的票決機制不變的話,美國仍然希望保留15%以上的投票權,現在是17%,如果他讓出一個點還可以,讓他讓出兩個點就麻煩了。所以美國毫無疑問是不願意讓出來的,因為他想控制這個機構,所以美國人很希望歐洲、法國、德國,特別是英國(讓出),現在看起來最容易出讓的是法國、英國這些經濟實力相對於中國來講已經在下降的國家。

網易財經:這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是嗎李老師?

李稻葵:對,我個人的看法是投票權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作為中國的戰略,我們應該看得更遠一點,越過投票權的話題。因為剛剛我說了,IMF很多的決策不是在硬碰硬的投票中決定的,很多決策是在內部討論的過程中決定的。所以我們中國有兩個發力點,第一個發力點要和利益相關的一些國家聯繫,跟他們團結在一塊,在討論過程中就把很多的話題決定了。第二個發力點要在內部職員、內部管理的層次上下工夫。

你去看一下IMF的工作人員,我跟他們比較熟了,也短期的工作過。那裡面是兩撥人主導的,一撥人是英國的,至少五、六年前,有一大批英國背景的經濟學家、高級職員,另一撥是德國,馬路對面是世界銀行,他們是巴基斯坦。

張禮卿:印巴幫,這是職員的層面。

李稻葵:到副總裁的層面,這一點我們要想辦法多有一點影響。

張禮卿:說白了就是現在IMF是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好象總裁這麼多年來一直是法國人,第一副總裁一定是美國人。世界銀行的行長一定是美國人,這兩大機構不知道當時有沒有口頭協定。

網易財經:據說,也許是成文的。

張禮卿:對,這也是很多年的。我相信這也是因為當時美國、歐洲在體系建設初期有絕對的控制力,所以一直延續了下來。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爭取讓這樣的局面慢慢改變,越快越好。將來是不是可以出一個文,明確說基金的總裁不一定必須是法國人。

網易財經:應該大家競選。

張禮卿:任何一個成員國都有機會推薦,並且有機會獲聘,這是一個。另外,如果這個格局暫時不能改變,能不能增加副總裁的名額?比如能不能增加幾個來自於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的副總裁,當不了總裁當副總裁也可以,至少影響力可以提高一點。

李稻葵:他的總裁一般是歐洲的,法國或者是德國,上一任是德國的。

網易財經:我今天看到這種文章,說應該讓亞洲人也(任命)。

李稻葵:日本有一個副總裁是政治任命的,好象是日本財政部的部長。

網易財經:相當於「空降兵」。

李稻葵:對,他是政治任命的,此人對於我們不錯,我們清華大學研究中心剛請他過來做過演講,這次世界銀行和IMF在土耳其開年會,他一早給我寫了郵件,想要聊一聊,這個人對中國還是不錯的。

網易財經:希望李稻葵老師把我們希望在IMF增加話語權的希望告訴他?

李稻葵:當然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他信息。

網易財經:我們知道同時也提到了放款金額增加的話題,我們知道新興國家力挺IMF,把放款金額擴增兩倍至7500億美元,這又是一個什麼信號?

張禮卿:這當然是希望IMF在危機救援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IMF的重要功能就是在一些國家發生國家收支危機的時候提供緊急援助,流動性貸款。因為IMF的資金來源一個是增加份額,另外一個是在國際市場上發債,但是總體是不夠的。當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常常就是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還有一個方面的問題就是我們以前經常談到的,IMF有時候有一些偏見,比如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期,IMF對於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發生問題以後反映比較冷漠,有錢不願意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他想做的時候沒有錢,現在為了更好的發揮IMF的作用,在這個方面要增加資金來源是必要的。

網易財經:關鍵是他要把他放款的額度增加至7500美元,增加的這些錢是誰給提供的?

李稻葵:現在出了一個新的機制,是從前從來沒有過的,是由主要的相關政府認購、發債,政府之間發債是第一次,是金融危機以後發生的第一次。剛才補充一點張院長的說法,IMF之前在營救各種危機國家的時候是犯了錯誤的,他們提出了過分苛刻的要求,火上澆油,往往是沒有救火,反而把經濟掐死了。他們的做法跟這次英國、美國的金融危機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本來是財政擴張,他卻要求這些國家財政收縮,本來需要金融擴張,他卻要求這些國家金融收縮。所以韓國、泰國對IMF非常的反感,但是有一個重要的點必須要清楚,也是上次日本的副行長來清華做演講的時候公開說的,他說IMF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7、8年,請了外面獨立經濟學家給做評估,這些獨立的評估說他們犯錯誤了,他們也承認,IMF承認犯錯誤了。所以這次金融危機一是增加了IMF的營救能力,資金擴大了,再一個認識上也增加了。

所以IMF這次7500億美元的資金,如果這些國家出現一些問題,IMF不僅能夠營救,而且能夠用比較合理的,至少比韓國更合理的方式營救。

網易財經:聽過李老師的介紹,我們發現IMF還是在不斷的反思和進步的過程當中。剛才您也提到了向各國政府發債,中國政府有沒有這個權利?或者我們能夠認購到多少這樣的債券?

張禮卿:前一段不是說了購買了500億。

網易財經:這個金額兩位覺得多不多?還能認購多一點嗎?

張禮卿:我覺得還是合理的。

李稻葵:我個人主張是再多買一點,而且更進而言之,最好用人民幣買,如果人民幣不介紹的話…

張禮卿:他是接受人民幣的。

李稻葵:我的建議是如果不接受的話退而求其次,不要用現金美元買,把美國的國債券劃撥給你就完了,反正以後IMF營救其他國家的時候也是用的美國國債券。

網易財經:為什麼不能用美元買呢?這是外匯儲備很好的輸出方式啊?

李稻葵:我個人認為咱們買美國的國債買多了,要下降。要把美國國債券價格下降,以及美元貶值的風險推給IMF(笑)。

網易財經:我們現在還有一個機會,現在IMF不是要賣黃金了嗎?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出手了?正好我們外匯儲備,另外我們的黃金儲備本來就少,這是不是一個好的機會?

李稻葵:我覺得從理論上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理論上我們應該跟IMF協商,你這個大機構賣黃金的話,肯定把黃金價格砍下來,我給你出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價格,你賣給我們,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就可以比國際市場上現行的黃金價格低一點的價位購進、買入,對於IMF也划得來,理論上是這樣的。

網易財經:行嗎張老師?

李稻葵:我覺得比較困難。

張禮卿:我覺得不一定能實現。

網易財經:您覺得為什麼不能實現?顧慮和障礙在什麼地方?

張禮卿:不知道現在購買的程序是怎樣的程序,有一些什麼樣的條件,怎麼樣才可以買,這個不知道。

網易財經:因為美國估計中國肯定要買的,因為沒有要求到底要怎樣才可以買。

李稻葵:對,我剛才講的是理論可能性,但是我完全知道這實際上不可能。剛剛我說那個是非常理性的經濟學的分析,按照這個分析的話,南非也高興,澳大利亞也高興,這麼搞的話市場之外交易了,不要衝擊黃金市場了。但是IMF這麼多的成員國,他們不信任你,不知道中國政府跟IMF、南非、澳大利亞玩兒的什麼貓膩,不知道市場價格是多少,也不知道最後成交的價格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的,講不清楚。所以我越來越覺得很多經濟問題、金融問題從理論上講模型很漂亮,但是一操作起來太難了。

張禮卿:理論是理論,操作是操作。

網易財經:但是我們看見IMF也表示,說黃金出售將以負責任、透明的方式進行,至少說了這兩個原則。

張禮卿:我們還是了解一下他具體的操作是怎樣的再說。

網易財經:當然我們希望認購。

張禮卿:對,但是即使買很多的話,相當於我們兩萬億的外匯儲備來講,這就一點點,解決不了大問題。如果有機會這是中國應該做的,多買一點黃金,用人民幣也好,或者美元也好替換一些國債,買這些東西。但是我覺得這對於減少兩萬億儲備來講意義不是很大,兩萬億的儲備是要好好研究的,究竟怎樣去管理、怎麼逐漸的有步驟的消化,這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網易財經:反正是不能再買美國國債了是嗎?我看李老師曾經有一個說法,讓中國把美國的國債借給IMF?

李稻葵:就是這個意思,轉撥給他,以某一個固定的價格,鎖定匯率,完全同意。我推測IMF最後賣黃金的方式還是在市場上賣,逐步的賣,唯有這種方式IMF才能夠對那些不完全知情的成員國有一個交代。因為完全透明的市場,你不能怪我,我是一點一點賣,不會對市場造成衝擊,這是政治邏輯,不是金融邏輯。

對於外匯儲備的管理,張老師咱們應該是一致的,總得來說,從長遠來看是要逐步交給民間投資的。

張禮卿:對,一個是貿易政策方面咱們應該適當調整,不要積攢太多貿易順差,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貿易不要走最初順差,從某種程度上,在某一個時期有可控的貿易逆差是可取的,意味著你可以利用國外的金融資源。如果好多貿易順差的話,實際上你的金融資源是被別人利用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缺資本,不應該是以貿易順差的方式把錢借給別人,而是以貿易逆差的方式借別人的錢,是這樣的觀點。

現在的問題是調整可能有一個過程,因為我們要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和就業等等影響,短期內不能抱以太大的希望。但是目標要明確,中國的國際收支應該朝那個方向發展,而不是繼續擴大。

第二個要適當地放寬對民間海外投資的限制,因為我覺得中國已經有這麼多錢了,這是事實,也不能指望他轉眼間就消失,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把官方持有的儲備性投資變成民間的海外投資,這可能是一個有利的轉換。因為儲備老放在人民銀行的手裡風險是很大的,不如人民銀行少持有一點,讓國有大企業,包括民營企業,甚至各種私募基金持有,他們願意到國外投資就去投好了,他們會對自己的錢負責的。但是總得來講,這種方式是更可取的。

網易財經:李老師是不是也是這種觀點?

李稻葵:對,大部分的學者在這一點上是比較一致的。關於貿易問題我再補充兩個說法,第一,的確大規模的貿易順差不可持續,尤其是對於有政治話語權的,像美國、歐盟這樣的國家,搞這麼多的貿易順差確實是國際政治上不可持續的。如果咱們談理論的話,寧可把貿易順差分散到一些「窮哥們兒」手裡,到非洲國家,也不能到美國人手裡。這從國際戰略上講是構成了我們的弱點。

張禮卿:對他們的依賴太大了。

李稻葵:對,書本上講,經濟學的道理是不用管貿易結構,只要是總平衡就好了。對張三國家有順差,對李四國家有逆差就行了,這是書本,現實不是這樣的。張三會抱怨,李四不抱怨,張三權利比李四大,我惹不起,是這樣的道理,跟經濟學又有一點差別。第二個還是書本的道理,貿易逆差是借錢,這是書本道理,但是我一直在琢磨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恐怕難以執行。如果一個窮國長期的貿易逆差,哪來的儲備和信用?沒有信用基礎,玩久了以後別人不跟你玩兒了,別人認為你的貨幣要貶值,認為你的國家要破產,不借給你錢了。跟剛畢業的大學生是一樣的,你沒有信用基礎,不借給你錢了。要保持一定的貿易小順差,但是不要給美國。當然,有可能現在中國已經在貿易儲備上畢業了,超過這個階段了。

網易財經:剛才兩位老師談的問題也是本屆歐巴馬政府要在G20上討論的議題,就是「全球經濟不平衡」的話題,究竟是不是存在著全球經濟不平衡呢?有沒有格局不平衡?

張禮卿:不平衡肯定是存在的,在這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這個問題就已經相當嚴重了。在2006年的時候,所謂的全球經濟失衡達到了最嚴重的地步。簡單地說,美國有大量的國際收支,特別是在2006年,美國經常項目的逆差佔經濟的比重達到了7%。2006年中國的經濟順差達到了10%左右。從標準的國際經濟學理論來講,美國的經常項目逆差和中國經常項目順差都是過多了,這就是所謂的不平衡。

這個不平衡就導致了很多問題,05、06年的時候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擔心美元會大幅度貶值,因為美元的國際收支逆差很大,上世紀80年代,美元兌日元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那個時候他的經常項目逆差佔GDP比重3%,比2006年小得多。2006年已經達到7%了,所以市場普遍感覺到美元要暴跌,就是「硬著陸」,「硬著陸」以後會產生整個國際金融的動蕩。這個事情沒有直接發生,但是另外一個事情發生了,就是全球金融危機。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全球經濟失衡的問題。因為美國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以後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老百姓自己也在削減開支,所以儲蓄率顯著上升。06年的時候大概居民儲蓄率接近0,到了08年危機之後有6%到7%,儲蓄率上升的同時也意味著他進口的減少。所以在08年下半年以後,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顯著減少,現在大概只佔GDP的3%以下。

這個情況在危機之前是更嚴重的,危機發生以後得到了強制的調整。現在要關心的是危機之後這種情況會不會再出現?他並沒有消失,只是程度上減緩了,危機之後會不會再重新出現,現在還要看這個問題。

網易財經:李老師好象也一直關注這個話題?

李稻葵:這個問題是對中國利益高度相關的話題,中國應該堅持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國際經濟的失衡不是金融危機的主因」,如果說的話只是外因,內因還是自己的金融體系出了問題,監管出了問題,貨幣政策出了問題,現在有關的貨幣體系出了問題。金融失衡是通過買基金,使得你的利息率下降,但是利息率下降不等於給沒有信用的人貸款買房子,不等於說放鬆對投資銀行的管制,這是你自己放鬆管制帶來的原因,我們只是外因,內因只是你自己。好象氣侯變冷了,並不是每個人感冒,體質弱的人感冒了,自己不照顧好自己的人感冒了,講清楚這個道理,不能把全球金融危機的責任推給中國,這是第一個說法。

第二點,在今天世界經濟剛剛恢復苗頭的時候,不能把全球再平衡作為主題討論,經濟還沒有恢復,經濟不恢復、不發展怎麼能談再平衡?如果美國經濟不恢復,怎麼增加生產效率,生產效率上不去怎麼搞出口?我們中國經濟不恢復怎麼增加進口?一切都是免談。今天的G20的主要任務,還是要推動全球經濟的恢復,怎麼保證恢復?自由貿易,不能用人為的對貿易限制的方式搞所謂的再平衡,這條路是死路一條,把全球推入了深淵,這是路線鬥爭,我很擔心,對不起我稍微「憤青」一點。

網易財經:混淆視聽!

李稻葵:本來不就是為了醫療改革嗎?不要找藉口了,我們都明白的道理,就是為了搞醫療改革,為了讓工會們高興高興,那高興了還不見得支持你,這還不知道呢,玩兒半天說不定還是輸的遊戲。不要把國內政治用全球再平衡的方式講出來,全球再平衡是長遠的話題,不能在今天討論這個話題,不是重點。堅持談全球各國政府團結一致,保障世界經濟的恢復,在恢復的過程中逐步擴大內需、減少順差,美國人減少赤字,我現在看來很著急,一定要講一講。

網易財經:還好今天通過網易的平臺把這個觀點傳達給了更多的網友。剛才說遠了,還是說到世界金融體系的改革話題上,還是關於IMF的,關於世界銀行的改革兩位老師有什麼觀點?

張禮卿:世界銀行的改革問題目前並不突出,不像國際貨幣存儲那麼受關注。要改的話首先也是領導人的問題,為什麼總是美國人?任何一個成員國都應該有機會推薦代表當行長。這其實在過去兩年裡邊,國外有一些比較左派的經濟學家呼籲這個事,搞籤名,當時也收到了要籤名的東西,相當於他們在另外一個「戰場」做這個事。

但是相比來說,因為這次金融危機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集中在IMF機構上,世界銀行並不突出。

網易財經:李老師的觀點呢?

李稻葵:確實是,由於金融危機,世界銀行的問題暫時退到了後臺,但是潛在還有幾個問題:一個問題是針對中國,中國是世界銀行第一大或者第二大的客戶貸款國,很多人說世界銀行為什麼有中國的貸款,中國有兩萬多億的外匯儲備不缺錢,但是實際上中國確實需要世界銀行的貸款。因為世界銀行不僅僅帶來的是資金,帶來的是管理方式和一套行之有效效的評估方式,這非常重要。很多項目是按照國際化的標準來搞監督的,這要學習。所以世界銀行對我的幫助不是現在沒有了,還是需要他。

反過來講世界銀行也說了,我們給中國貸款,我們也要賺錢的,不賺錢怎麼幫助非洲窮哥們兒?你得給我一個賺錢的機會,中國是我們最好的客戶。在這個問題上可能以後還有鬥爭,我們是最好的學生、最好的客戶,儘管現在畢業了,但是我們仍然會對世界銀行有貢獻,我們願意貢獻世界銀行為什麼不給錢?又不是拖著不給你還貸款,這是一個。

還有一個,世界銀行總講,現在我們來中國是為了從中國的發展中總結經驗,推廣到一些窮哥們兒那裡去,這一點西方人又不高興了,美國人又不高興了,中國有什麼經驗可談?華盛頓共識學習我們華盛頓就完了,又不高興了,這是相關的一個話題。

還有一個話題,很多西方人士認為,在世界銀行貸款過程當中不考慮政治因素,更多的考慮經濟因素,這一點我們應該警示。經濟不發展怎麼能夠推動世界改革,怎麼能夠推動政治的進一步開放?要防止他們把華盛頓共識通過貸款的方式打包進去了,這一點也是中國跟他們的不同之處。

網易財經:兩位老師有沒有發現,在這一次G20的峰會當中好象沒有提到超主權貨幣的話題討論?

張禮卿:這是上一次倫敦峰會上提出來的,而且在倫敦峰會之前,央行周小川行長以他個人名義寫了幾篇文章,其中一篇也提到了這個(超主權貨幣)。這就說明了主導權的重要性,因為議題都是大國家擺的,所以開始你討論的問題,配額為什麼那麼重要?配額重要是因為跟投票權對應,如果你有很多的配額,你就有很多的投票權,大事、小事都可以發表意見。包括這次會議選什麼主題,如果你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國家,你就可以選主題。當然,我不能說G20的峰會主題都是美國人定的,但是很顯然他有很大的影響力。

網易財經:這個是有路透社的報導的,路透社說是有一個內部消息人士說,這一次在G20的峰會上不討論匯率的問題,至少不要在美國的領土上討論這個問題,是有這麼一個說法?

張禮卿:匯率也是相當的敏感,每一次會議特別是峰會的議題都是精心挑選過的,在挑選過程中間可能有關各方還有很多平衡,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些交換。

李稻葵:據我了解是這樣的,他有幾個工作小組,以前是四個,這次不知道是幾個。這幾個工作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到兩個國家作為協調國,或者協調人進行協調。據我了解,中國沒有擔任任何小組協調國的作用,其實這個也是合理的,我們不需要挑頭幹這個事。但是我想講另外一個道理,誰是做這個的?據我了解韓國是某一個小組的協調國,澳大利亞好象也是某一個小組的協調國。那麼協調國的投票權雖然不多,但是他通過自己的運作能力、談判能力、協調能力、外交能力或者協作能力,他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就跟他的軟實力有關了,所以談到中國的國際地位,一是靠投票權,硬實力,還有很多軟實力在裡面,這一點我們比較缺乏。

張禮卿:這是需要人才的。

李稻葵:對,一是培養人才,還有一條是用好人才。

張禮卿:沒錯。

李稻葵:其實中國這麼多人,不缺人。

網易財經:我們不缺人才。

李稻葵:13億人按比例算,我們承認不如別人,按比例算成一個小係數也比別人高啊!關鍵是要用好人才,這個很重要的。

網易財經:想問一下兩位老師,在那麼多的議題當中,你們最關注的是哪一個議題?張老師。

張禮卿:因為我也沒有看到原始文件,這次主要是三個題目,一個是全球經濟的復甦問題,再平衡只是其中的子課題,首先主要是保證全球經濟進一步復甦。第二個是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第三個是金融監管。有一些消息說金融監管主要討論的是金融部門高官的薪酬限制問題,不知道是不是。總之大概是這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我個人認為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個是現在最緊迫的問題,因為今年以來各國的經濟回升、走出衰退做得不錯,貨幣基金組織和很多國際上的經濟專家都不斷的調整他們的預測。最新的預測,09年是-1.1%,比全球大大改善,明年可能要調高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不確定的地方,一個是就業率還在很差的水平,失業率很高,還需要提高就業崗位。

另外是怎麼應對前期的準備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導致的資產泡沫重新出現產生的影響,要關注他。所以這個話題我認為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這次最重要的話題是保證全球經濟能夠繼續平穩復甦,不要有波折。當然好多人說會出現二次探底等等,應該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而且要關注其他的負面影響,比如對資產價格的衝擊。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也非常重要,這次可能主要是IMF改革,所以你剛才說的為什麼超主權貨幣的議題沒有列入,這次說是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但是其實主要指的是IMF的改革,他要為IMF兩年以後可能出現的五年一次調整做準備,超主權貨幣的問題是貨幣體系的改革,還沒有納入他們(IMF)的視野,我覺得也許過幾年會討論。

第三個問題是這次金融危機中反映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金融監管的問題,不知道僅限於高官的薪酬限制,如果僅限於這個的話還是很遺憾的。金融監管的面很寬,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網易財經:李老師呢?

李稻葵:我最關心的是第一個話題,如何充分保證世界經濟比較迅速地恢復,要保護好恢復的苗頭,繼續培養恢復的潛力,這是我最關心的。我稱之為「路線鬥爭」,一條路線是要談全球失衡如何再平衡,另一條就是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我個人認為,對於中國而言,如果我們達到一個目的就成功了。就是要利用這個平臺,要在最後的聯合公報裡面,在最明顯的位置上加上極力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這是最傷害全球經濟的,對我們的利益而言又是最相關的一條,其他的國際組織改革、貨幣改革,我個人長期的觀點,這種改革談判是談不出來的,今天的情況,2009年和1944年7月份完全不同,1944年7月份二戰即將結束,誰是老大,誰是老二一清二楚,凱恩斯再能幹英國人是老二,美國人是老大,那個時候沒有什麼意義,籤一個協議就完了。今天的情況誰也不服誰,美國人闖的禍,有什麼資格談這個?美國人搞貿易保護有什麼資格談這個?誰也說服不了誰。我個人認為談判都可以參加,是輿論的場所,但是不能指望他談出有任何約束力的新框架,最後還是拼實力。

人民幣厲不厲害?如果能保持逐步的上升,中國的金融如果逐步穩定,中國的金融資產的質量如果逐步提高,那麼人民幣就是國際化了,以後你就成了老大,可以跟美國、歐洲人談判了,所以談判是造輿論,短期內談判的最大任務就是造輿論,不要讓印度、土耳其這些國家做任何的空想,搞貿易保護主義想都別想,不能學美國,在輿論層面上打掉,徹底的幹掉,這是我最關心的問題。

網易財經:我們也希望這一次關於貿易保護方面能夠取得一些實質性的進展,而不要口頭上說一說,檯面上擺一擺而已。

張禮卿:對,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現在世界經濟雖然

相關焦點

  • 歷屆g20峰會舉辦地一覽 舉辦權是怎麼選出來的?
    首次峰會  2008年11月15日,G20首次領導人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G20財長會首次提升為領導人會議級別。  成果:在五個領域達成共識應對危機。通過應對金融危機的3600字《華盛頓聲明》。分析了危機產生的根源、說明各國採取並將採取的行動、闡述改革金融市場的原則,承諾各國將繼續致力於對開放的全球經濟。
  • 2016年杭州g20峰會是第幾屆?g20峰會是什麼?
    中方將從創新增長方式、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等4個重點領域進行峰會籌備工作。  習近平強調,二十國集團是每個成員的二十國集團。中方將保持開放、透明、包容姿態,同各成員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把二十國集團維護好、建設好、發展好。相信2016年峰會將呈現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
  • 科銳國際成功主辦首屆金融影響力論壇暨財經內容創作者大會
    北京2020年12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由美信數科、科銳國際和融睿誠通聯合主辦,小黑板MCN機構和投顧星球協辦,華泰證券、富途證券、國信證券、騰訊雲和埃孚歐學院共同支持的金融影響力論壇暨首屆財經內容創作者大會於北京隆重舉行。
  • 第八屆中國財經峰會,花蝦金融斬獲「2019匠心品質大獎」
    7月11日,第八屆中國財經峰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屆峰會以「新時代:大變局與新動力」為主題,華夏信財旗下網際網路平臺花蝦金融(以下簡稱:花蝦金融)受邀與商界、政界、學界、傳媒以及文化藝術等領域眾多重量級嘉賓共同參加此次峰會。
  • 2019日本大阪G20期間能去旅遊嗎 大阪g20峰會交通管制時間
    g20峰會馬上就要知日本大阪這裡舉辦了,這場有關經濟的峰會很是重要,屆時很多地方都會進行著交通管制,而且還有很多的景點也會關閉,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2019日本大阪g20峰會交通管制   隨著G20大阪峰會的舉辦,計劃於2019年6月27日(四)至6月30日(日)期間,對包括機場聯絡橋的高速公路和機場島內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交通管制。請乘坐不易受交通管制影響的鐵路交通。
  • G20峰會有哪些關注點
        今天早上雅虎財經文章中說,上周在華盛頓舉行了G20峰會,世界上經濟大國的高層領導和決策者們探討全球經濟熱點。非常規貨幣政策、貿易政策、全球金融改革、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加強與新興市場合作等。    全球經濟增長復甦表現緩慢,儘管一些新興國家增速放緩,但新興國家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
  •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訪談實錄
    回到演播室,我們本時段解讀的主題是IMF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老師,張老師歡迎您,跟網友朋友們打個招呼吧。張禮卿:網友朋友們大家好。網易財經:張老師,我們知道匯率問題G20每次都會提高,美國參議院也在此前通過了人民幣匯率的法案,施壓人民幣升值,您預計本次峰會是否會在匯率方面出現強制性和達成態度明確的結論呢?
  • G20峰會前美國吹風 人民幣連獲背書衝刺SDR
    適逢二十國集團(G20)峰會15日~16日在土耳其召開,IMF最大股東美國選擇此時放風,預示人民幣有望在峰會上獲得進一步背書。  對於種種積極跡象,中國央行有關負責人14日表示,中方希望各方支持人民幣加入SDR,期待並尊重11月30日執董會討論的結果,今後中方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穩步推動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
  • 金色財經CEO安鑫鑫對話AXIA8 林維浩|ABS2020爐邊對話 聚焦區塊鏈...
    2020年7月18日,金色財經CEO安鑫鑫應邀,主持了2020亞洲區塊鏈峰會(ABS2020)的爐邊對話環節。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的亞洲區塊鏈峰會改由線上進行,區塊鏈各領域傑出代表共同探討區塊鏈的應用發展。
  • 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財富合作,北京峰會聚焦全球資產配置新格局
    (原標題:世界金融論壇與匯中財富合作,北京峰會聚焦全球資產配置新格局)
  • 中國方案照亮務實合作前路——習近平主席G20峰會開幕辭贏得全球...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國際財經聚焦:中國方案照亮務實合作前路——習近平主席G20峰會開幕辭贏得全球讚譽  新華社記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致開幕辭時,直擊世界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戰,提出中國主張,呼籲二十國集團與時俱進、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濟,為世界經濟繁榮穩定把握好大方向,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
  • 博鰲•健康界峰會大咖秀 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盛情邀請
    國際、前瞻、權威、開放,是健康界峰會的一貫風格,作為2018博鰲·健康界峰會的國際合作機構之一,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醫學中心(下稱「UPMC」)將在4月28日上午特別開設UPMC專場,以下是來自UPMC執行副總裁Charles E. Bogosta先生的問候。
  • 一文讀懂:2016杭州G20是一個什麼樣的峰會?
    ====推薦閱讀====       2016年G20杭州峰會倒計時 本峰會要實現三個目標       g20是什麼意思?2016杭州峰會放 假時間區域安排        2016年G20 峰會在中國杭州舉辦 意義幾何?
  • 圖文: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  和訊銀行消息 2013年11月1日,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學術峰會暨2013年《國際金融研究》論壇(秋季)在京舉行,和訊網對本次論壇進行全程圖文報導。圖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主持論壇並發表致辭。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確認出席2020搜狐財經峰會並...
    2020搜狐財經峰會將於11月2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務院參事時殷弘將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時殷弘,著名美國問題學者,長期從事國際關係理論思想、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政治和戰略、美國和中國的對外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於2011年2月被聘請為國務院參事。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牽動著全球的目光,而隨著美國大選終局的抵近,此前複雜多變的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
  • 五大主線掘金G20峰會 G20峰會概念股龍頭一覽
    外交部長王毅此前介紹,本屆G20峰會將安排迄今規模最大的工商峰會與領導人峰會背靠背舉行,屆時習近平主席將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此外,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前,將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峰會後,習近平主席還將舉行中外記者會,介紹峰會成果。G20峰會對我國來說意義重大,對杭州也影響深遠。
  • G20倫敦峰會-新聞頻道-和訊網
    ; * 加強金融機構以重建信任; * 融資和改革國際金融機構,以克服當前危機和避免未來危機; * 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摒棄貿易保護主義,鞏固經濟繁榮的基礎; * 增進全面的、綠色的以及可持續性的經濟復甦。
  • 20餘位政商學界精英齊聚,2020年搜狐財經峰會即將啟幕
    聚焦中國經濟韌性與變革中的國際形勢第一環節的主題演講,主要聚焦在中國經濟的韌性。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首次轉正,IMF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中國經濟實現相對較快復甦,表現出獨有的成長韌性。
  • 日本大阪進入「G20時間」!2分鐘視頻,央視主播帶你360°看峰會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今年的二十國集團首腦第十四次峰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G20,將於6月28日到29日在日本大阪召開。這次G20有何值得我們關注的內容,在目前全球貿易戰的背景下,G20的召開又有什麼樣的意義?下面讓我的同事李斯璇來給您介紹下。
  • G20峰會晚宴座次有考究 "合縱連橫"顯端倪(圖)
    7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巴西新當選總統羅塞夫分坐餐桌的短端。   中國立場  關於匯率  商務部國際司司長餘建華表示,中美兩國元首今年9月會晤時已經達成共識,雙方將努力尋找共同點,以友好的方式解決問題,不要把匯率問題政治化,不要把國內問題國際化,「自己生病不要讓別人吃藥」,更不要把雙邊問題多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