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張薇演講: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2020-08-27 媽媽想一想

2019年7月7日上午,在清華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來自甘肅國家級貧困縣鎮原的張薇,讓不少在場的學生和家長印象深刻。

作為2019年的本科畢業生代表,她發表了《堅持和擔當》的感人演講。

這位高度自律、不言放棄的畢業生,用堅定的聲音告訴在場的幾千位觀眾:

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以下是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友、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工業工程系的張薇,非常榮幸能夠作為2019屆畢業生代表在這裡發言。

幾年前,因為清華園,我們遇見了彼此。不經意間,清芬園開張了,食堂的餐勺換了,學堂路兩旁的樹長出了新枝,我們也成長為了更好的我們。

我總覺得我們這屆學生是幸運的,我們共同見證了藝術博物館的落成,看到了蘇世民書院招收第一批學生,目睹了第一批00後進入校園,還認識了前不久發現的古墓「校友」……

幾年來的點點滴滴,在離別瞬間湧上心頭,此時此刻,首先想說的還是感謝,謝謝所有關懷我們、鼓勵支持我們的師長與親友們,謝謝你們!

一、聽從內心的召喚,突破現實的羈絆,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我來自甘肅鎮原——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國家級貧困縣,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相對落後。猶記得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我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我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短暫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經過高中三年的拼搏,我幸運地成為了這個園子裡的一份子。

邱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就告訴我們:「清華學生要具有理想主義精神」,要「聽從內心的召喚,突破現實的羈絆,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目標」。四年的大學生活告訴我,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是:能堅持、有擔當。

二、堅持,就是身處低谷仍心懷希望,困難重重仍堅定前行


因為基礎薄弱,我時常陷入自我懷疑。微積分作業要比別人多花三四倍的時間,競選班長不成功,報名實踐支隊長也失敗了,仰臥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說:「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淪!」

我們都曾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曾在漫漫長夜中苦苦思索,在無人的角落裡放聲大哭,但只要咬牙堅持,生活就會給你驚喜。後來,我參加了辯論賽,和小夥伴一起獲得了「辯論好聲音」的冠軍;我的仰臥起坐及格了,當上了班長也開始指導實踐支隊,還順利拿到了學業優秀獎學金。

我沒有辜負自己當時在日記中寫的那句話:「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決不許放棄。」

我們不會被困難打倒,咬著牙含著淚,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三、擔當,就是要銘記清華人的家國情懷,不忘初心,堅守理想


2017年在甘肅特困鎮殷家城的一間土窯洞裡,我遇到了1位母親和她的3個孩子。母親不識字,父親意外離世,家裡只有一張桌子,沒有檯燈,但姐弟仨卻學習得無比認真。

我至今忘不了母親的手足無措,忘不了孩子衣服上的破洞和眼睛裡的光,我知道我應該做些什麼。

經過我們的努力,這個困難家庭最終得到了北京一家公益組織的長期學業資金支持。

在過去四年裡,我曾前往甘肅、雲南、陝西、內蒙等多個省份開展了8次公益實踐。我開始意識到,清華人有責任去關注社會,我們的努力真的具有點燃星星之火的力量!

四、家國情懷體現在清華人堅定的畢業選擇上


教育研究院的沈曉東學長在畢業後前往安徽省金寨縣擔任小學校長,致力於困境兒童的救助和教育;今天和我們一同畢業的來自新聞學院的仁增頓珠走出青藏高原後又堅定回去,畢業後將在藏北草原當一名基層工作者;還有法學院的胡凱,毅然從軍入伍,誓要為強軍夢貢獻力量……

在萬千選擇面前,他們放棄了外人眼中的「最優解」,跳出了生活的「舒適區」,走向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我也始終記得曾經想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後,我決定延遲入學一年,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清華培養我們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飲水思源」,朋友們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歲月不居,未來可期。

我們不僅有堅定不移的決心,果敢剛毅的品格,更有家國天下的情懷和為理想不懈奮鬥的一腔熱血!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心底的熱愛與熱淚盈眶的感動。

感謝清華給我們更加有力的翅膀去翱翔天際,我們將不忘初心堅守信念,乘風破浪直濟滄海!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寒門女孩清華畢業典禮上發言: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
    每經編輯:張楊運7日上午的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工業工程系2015級本科生張薇同學代表畢業生發言。推研成功以後,她決定延遲入學一年,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我始終記得曾經想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懵懂初心。清華培養我們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飲水思源』,朋友們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 「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女孩畢業感言,打動了無數人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一位學生代表的發言讓不少在場學生和家長印象深刻。這位從甘肅國家級貧困縣走出來的大學生,柔弱但堅定地告訴在場的幾千位觀眾: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發言:用一年,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我也始終記得曾經想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後,我決定延遲1年入學,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清華培養我們成為『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飲水思源』,朋友們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1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慶陽籍女孩發言: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今天在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鎮原籍清華學生張薇代表2019屆畢業生發言我是工業工程系的張薇,非常榮幸能夠作為2019屆畢業生代表在這裡發言。幾年前,因為清華園,我們遇見了彼此。不經意間,清芬園開張了,食堂的餐勺換了,學堂路兩旁的樹長出了新枝,我們也成長為了更好的我們。
  • 每周一星|趙威: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在學院畢業典禮上,趙威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說:「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一年的時間很短,記憶卻會很長,影響會更深。」2017年7月,趙威帶領其他10名支教團成員前往貴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開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團員們的口號: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然而,真正的支教並沒有像團員們一開始想的那樣簡單。
  • 清華畢業典禮上發言的寒門女孩: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清華畢業典禮上發言的寒門女孩: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時間:2019-07-08 18:32:05  來源:人民日報
  •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然而,在支教團志願者們看來,支教是給孩子們帶去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副翅膀,讓他們可以用這雙眼睛、這對耳朵和這副翅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聽聽不一樣的聲音、放飛七彩的夢想;支教還是一種甘於奉獻的精神,是「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是對祖國、對西部教育事業的奉獻。
  • 青年之聲③ |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南京郵電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孫嘉寶  初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2018年4月,第一次了解到學校的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這一群體「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國家對於青年一代的期許,「我要努力成為支教團的一員,儘自己的全部心力去教書育人,堅定信念、支教扶貧,將青春之我奉獻今日之中國。」兩年前,我對自己說。  選擇——「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2019年9月,面對著人生的分叉口,我毅然地選擇了參加研究生支教團,成為一名光榮的青年支教志願者。
  • 黃土高原走出的清華女孩,畢業典禮演講震撼眾人…
    :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她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她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她說: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短暫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
  • 2019年清華大學畢業典禮—寒門學子張薇演講全稿
    我是工業工程系的張薇,非常榮幸能夠作為2019屆畢業生代表在這裡發言。幾年前,因為清華園,我們遇見了彼此。不經意間,清芬園開張了,食堂的餐勺換了,學堂路兩旁的樹長出了新枝,我們也成長為了更好的我們。猶記得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我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我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短暫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經過高中三年的拼搏,我幸運地成為了這個園子裡的一份子。
  • 在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上,這位從甘肅國家級貧困縣走出來的女孩這樣說
    在這場畢業典禮上,一位學生代表的發言讓不少在場的學生和家長印象深刻,這位從甘肅國家級貧困縣走出來的大學生,柔弱但堅定地告訴在場的幾千位觀眾: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這是張薇,她是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生。
  • 【青春的故事】王雅婷:用一年時間 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新華網 潘越攝)  新華網昆明4月24日電(劉馨蔚)「我,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了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雲南師範大學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王雅婷回憶起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  2014年8月3日,一場突如其來的6.5級地震給雲南魯甸帶來了沉重打擊,龍頭山鎮是地震中災情最嚴重的地方,鎮上的龍泉中學也沒能躲過此劫。
  • 寒門出身的清華女孩兒,畢業發言引人落淚,她說想為教育做件事
    去年七月一位名叫張薇的女孩兒,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的一席演講在網上火了,一時間被各大媒體轉發,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張薇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她在畢業典禮上的一段演講,字字質樸,但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情懷和擔當令不少家長和學生淚目。
  • 只要咬牙堅持,生活就會給你驚喜——清華學子張薇的畢業感言
    我是工業工程系的張薇,非常榮幸能夠作為2019屆畢業生代表在這裡發言。幾年前,因為清華園,我們遇見了彼此。不經意間,清芬園開張了,食堂的餐勺換了,學堂路兩旁的樹長出了新枝,我們也成長為了更好的我們。我來自甘肅鎮原——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國家級貧困縣,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相對落後。猶記得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實驗環節,我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我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異如此巨大,短暫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
  • 寒門女孩清華畢業感言,我聽出了人生三大真相
    女孩名叫張薇,來自甘肅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清華大學201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作為唯一一位本科畢業生代表進行發言。她舉止之間,透露著西北人的樸實;但言語之中,卻自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她堅定地告訴現場聽眾,決定將研究生入學時間推遲一年,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