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描寫農村寒食節的古詩,乃是一幅風俗畫

2020-12-15 老張侃詩詞

古代詩人就是如此,對於眼前所看到的這一切,都會自覺地用詩歌的體裁來表達出來。或許在當時的他們不過是隨意而為,但是對於今天的我們研究古代社會風俗卻有極大的幫助。

比如從這些古典詩詞當中,我們可以了解當時的風土人情;從這些古典詩詞當中,我們也可以曉得不同地域之間的風俗變化;從這些古典詩詞當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獨特的文化體系。

在社會文化發展的今天,寒食節似乎越來越不受重視。一方面這個節日和清明節幾乎存在重疊,另外一方面寒食節是要求禁火的,這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不過在古代社會當中,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而且其背後的歷史故事更代表了國人的價值觀念。

今天我們所帶來的這一首古詩,就是描寫宋朝時候的寒食節的景色。作者是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而且非常擅長描寫農村的景色。尤其是這首反映農村寒食節的40字古詩,就好像一幅風俗畫一般,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深村時節好,應為去年豐。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寒食郊行書事》,作者是宋代非常著名的詩人範成大。範成大和陸遊,楊萬裡尤袤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他很多的詩歌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而且追求現實主義,很有中唐白居易詩歌的風採。

這首古詩就是詩人對寒食節所看到農村風情畫的描繪。詩人在「野店」酒館喝完酒之後,行走在遍地垂柳的小河岸邊上。在他的視野當中,看到了「荒祠」荒廢的祠堂,也看到「苦竹」傘柄竹在這裡叢生。

再看河流之中,「鷺」眼睛盯著「蘆箔」也就是差在河流中捕捉魚蟹的網羅,尋找機會飽餐一頓。在看林中的小鳥,「啄紙錢」,在春風吹起之時,正在啄食不知誰家上墳用的祭品。春天清明節的時候就是如此,很多人都來祭祀親人,而這祭品,有不少都成為了小鳥們的口中餐。

接下來的兩句則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老太太引領著濃妝淡抹的女孩子,而小夥子則是攙扶著爛醉如泥的老翁。女孩子濃妝淡抹或許是準備相親了,而小夥子扶著老翁,則是因為寒食節不得生火,只能是到「野店」飲酒了。

如此的農村景象讓詩人很是感慨「時節好」,畢竟這種慢節奏的生活,讓他感覺到農村生活的自然和諧。每一個人都活出了最為快樂的生活,究其原因,「應為去年豐」,還是因為去年大家的收成都不錯。

範成大的這首古詩,其實就是描繪的寒食節之時,農村的一幅風情畫作。無論是這裡的生物,還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頗有幾分趣味。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南宋四大詩人詩詞鑑賞
    他一生的精力貫注在詩歌方面,成為南宋最傑出的詩人。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詞作的收穫量不如詩篇那麼巨大,今所傳《放翁詞》(一稱《渭南詞》)約一百三十首。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 自古雄才多磨難——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與「永嘉四靈」
    公元1127年,宋朝偏安江南,進入南宋時期。國家民族的恥辱和憂患,沉重地壓在人們心上,在愛國主義的情調籠罩下,文學家們開始了此間的詩詞創作。南宋前期的範成大、大詩人陸遊、後期的文天祥、汪元量等都是著名的愛國詩人。南宋詩人中,比較有特色的當屬「四大詩人」和「永嘉四靈」。
  • 南宋四大詩人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詩詞風格等簡介分析
    南宋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擺脫了當時"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了一批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
  • 兩首描寫寒食節的名作,千古傳誦,值得一讀
    寒食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般都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寒食節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就流傳了晉公子重耳與大臣介子推的故事,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為忠臣,就在這一天禁止煙火。很多詩人都創作過寒食節的作品,比如唐代的孟雲卿就有,「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宋代的李清照就有「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寒食節期間,民間有祭掃、踏青、蹴鞠、鬥雞等風俗,體現了一種民族的根祖文化,更豐富了百姓們的文化生活。下面就分享兩首描寫寒食節的名作,千古傳誦,值得一讀。
  • 六首描寫春花的古詩,首首傳誦千古,值得收藏
    ——《春日》這首詩的作者是朱熹,他是南宋著名哲學家、詩人,大家耳熟能詳的「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也是他寫的。詩歌描寫了泗水之濱的春日風光。那裡春回大地,百花正在爭奇鬥豔,萬紫千紅,每個人都能看到春天的美景。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 南宋一首古詩形式少見,對田園風格描寫卻很到位
    這是一段很特殊的雨季,千百年來更是激蕩了諸多詩人的才華,寫出了很多這一類主題的詩句。趙師秀有雲「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已經寫出了最為美麗的江南風光,把江南水鄉的迷離和勃勃生機都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但這樣的七言絕句我們已經見過太多,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是一首寫梅雨時節江南景色的六言絕句。
  • 中興四大詩人詩風各異,不滿江西詩派弊病,走出了一條新的詩路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中興四大詩人指南宋中期四位詩人:陸遊、範成大、楊萬裡、尤袤。陸遊,偉大的愛國詩人,平生詩作近萬首。題材廣闊,但基本特色在於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此外,他還有一些表現個人生活,描寫身邊景物的詩,也寫得自然圓熟,饒有意趣。陸詩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詩情澎湃,氣魄非凡,具有極為濃厚的浪漫色彩,如這樣的詩句:「手把白玉船,身遊水晶宮。方我吸酒時,江山入胸中。」(《醉歌》)寫當年宋軍北伐的聲勢,「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銀山動地來」(《出塞曲》),不能不使人讚佩他豪邁壯闊的心胸。
  • 古詩中的初夏田園風光,讓你的心平靜下來
    這首詩是《夏日田園雜興》(其一),在學習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詩人範成大。金黃的杏子好誘人詩人介紹:範成大,字至能,號稱石湖居士。南宋詩人。詩歌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著有《石湖集》等。詩歌主題:這首詩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等描寫初夏農村的自然景色及農人緊張的勞動氣氛,表現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熱愛之情。
  • 南宋詩人範成大《車遙遙篇》: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南宋有一個被稱為「中興四大詩人」的創作者群體,四人指的是範成大、楊萬裡、陸遊和尤袤。這裡邊前三位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最後的尤袤也許是作品流傳較少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導致他看起來仿佛是個來湊數的。今天要說的就是「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範成大的一首《車遙遙篇》。
  • 課文精講 | 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微課視頻+知識點+教學課件+同步練習
    二、詩人簡介範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主要作品:《石湖詩集》《石湖詞》《吳郡志》等。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
  • 部編版語文一年下《古詩二首》知識乾貨和積累擴展 值得收藏
    二、課文介紹1、整體介紹本課有兩首古詩,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五言絕句《池上》和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七言絕句《小池》。《池上》秉承白居易詩作通俗平易的敘事風格,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又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的形象。
  • 你知道「寒食節」嗎?古詩來告訴你
    寒食節這天,皇宮內院的柳枝在風中飄舞。黃昏時分,漢家的宮殿裡正向近臣們頒賜蠟燭。隨後,五侯之家升起一縷縷青煙。古詩中的寒食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寒食節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在清明節前一二日。這一天,家家戶戶不能點蠟燭,不能點油燈,不能燒柴火。全國嚴禁菸火,百姓們只能吃冷食。據說這是春秋時期延續下來的習俗。
  • 《古詩三首》教案設計
    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地位:南宋四大詩人之一,分別是楊萬裡、陸遊、尤袤(mào) 也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師:)師:好,我們已經知道「小導遊」的信息了,我們的小導遊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詩的作者。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三首》真實地再現了古代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