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廈門多年,一直有想法寫下廈門該怎麼玩。這座文藝的海濱之城,每天都吸引著無數的人們慕名而來,旅遊似乎是這座城市擺脫不掉的話題。如果只有一天,該如何玩轉廈門?就讓呆在廈門十多年的偽廈門人帶你開啟廈門一日遊的正確方式。
清晨,從早市開始。
臺灣歌手陳昇曾經拍過一組八市照片,這就是最具廈門本土特色的地方。
這裡是廈門最市井的街巷,每日一早攤販們開始忙碌,各種海鮮、蔬果、早古味小吃、日用品等等應有盡有,尤其是各種活蹦亂跳的海鮮,魚蝦蟹貝品種多到令人眼花繚亂。到這裡採購的不止有周圍的居民,還有許多大老遠搭車而來的本地人。
走在這條街上,沒有那些形容廈門的文藝小資,只有很生活化的市井民氣,簡單隨意的東張西望,或者買一盒剛剛出爐的早古味滿煎糕做早餐,享受走進廈門生活的自在感受。
穿過八市到達竹橫路,這裡連接著中山路步行街。很多人覺得中山路已經淪陷為遊客地,充斥著過分的商業化氣息,失去了原始的味道。但是作為廈門最老牌最古早味的商業街,它始終代表著廈門的繁華,富有和時代韻律。而且這條路是廈門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南洋騎樓建築獨具特色,特別修葺一新之後,襯著上午的廈門藍,格外清爽有朝氣。錯綜複雜小巷街坊間,還藏著南音迴響的閩南古厝。
逛到中華城,正好趕上網紅飲品鹿角巷開門,不必排隊等候太久,一杯網紅鹿丸輕鬆到手。
矮胖的杯子感覺萌萌噠,完全沒有招牌鹿子的英氣十足,如此反差也是十分可愛。當杯壁的黑糖漿遇到鮮奶,招牌鹿丸鮮奶自然呈現緩緩流下的琥珀色的紋理,好看極了。鮮奶香味濃鬱,黑糖珍珠熱乎乎的Q彈有嚼勁,杯量剛剛好不膩。
小憩之後,午餐正好在中華城解決,商場裡的餐飲多種多樣,非常推薦南區陽光街口的菡SUSHI。吃過菡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位於中山路的日料店竟有如此優質的食材。
作為廈門高端日料餐廳之一,菡所用的食材充分體現了「一期一會」的奧義,很多是進口的當季食材,因此人均並不低。但是中午128元的定食套餐就十分的物有所值。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定食套餐中最有儀式感的莫過於握壽司定食了。
壽司定食,一共八粒。師傅一粒一粒的現做呈上,7秒內品嘗,口感方能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魚生的順序由淺色至深色,口感由綿軟細膩,脆嫩有聲再到Q嫩飽滿。
北海道貝柱柔甜綿細入口即化,鹿兒島鰤魚、長崎真鯛、比目魚、金目鯛,油脂適中,口感鮮脆,咀嚼之間齒間迴響,斑節蝦彈牙回甘,
紐西蘭帝王鮭與藍鰭金槍魚油脂感爆裂卻不失有嚼頭的滑嫩。
主菜之外,套餐內還搭配了沙拉水果、小菜、味增湯、海鮮蒸蛋和餐後甜品。抹茶布丁細膩柔滑,伴著微苦的宇治抹茶醬,吃完還意猶未盡。
從菡Sushi出來,沿著思明南路往廈大方向一直走,可以從成功大道口拐入民族路,沙坡尾近在咫尺。
在這段老廈門居民與遊客往來的街道上,既有經營幾十年的老酒樓、接地氣的五金店鋪、方便居民的農貿市場,也有網紅ins風的甜品店文青包裝的傳統小吃、輕鬆隨性的咖啡館,還有可愛的喵星人。市井文化與文藝氣息的碰撞,就如同老舊的房屋被刷上豔麗的色彩一般,既衝突又有特別的韻味。
穿過鐵門走進沙坡尾避風塢一側,幾條舊船已經被拉到角落,留下的觀賞船色彩鮮豔,儼然成為一道風景線。沿著木棧道如今幾乎都是網紅範兒的商鋪,昔日的漁民已不再從此處出海勞作,只留下一旁的龍王廟、偶見三兩悠閒的背影和迎風飄舞的旗幟,還在默默的訴說這裡的過往。
俯瞰整座沙坡尾最佳的位置,莫過於正對著它的三層小樓,龍治漢堡沙坡尾店。
位於大學路靠近藝術西區的方向,店面穿透大學路和沙坡尾避風港,招牌芝心手打牛肉包是典型的美式漢堡,芝士香濃,使有嚼勁的肉餅更為潤滑,肉餅很厚,帶筋有嚼勁,一大片西紅柿爽口解膩。套餐搭配薯角和可續杯的可樂,現炸的薯角香軟可口。
面向避風港一側都是透明玻璃窗。午後的陽光灑進屋子,坐在窗邊,就著漢堡和可樂,靜靜地觀賞沙坡尾的景色和熙熙攘攘來往的行人遊客,應該是豔陽高照的午後欣賞沙坡尾最好的方式了,或者發發呆也不錯。
呆到傍晚5點左右,就可以去藝術西區轉一轉,每周六的集市模式已經開啟。各種手工藝品,精緻小巧,別出心裁。
逛過集市直接爬上藝術西區的頂樓天台,天氣晴好的黃昏時分,這裡正是欣賞日落和晚霞的最佳觀景點。從金燦渾圓輪廓清晰的落日墜下的金光蔓延到半邊天的緋紅,漫天的火燒雲染透天際,值得用相機記錄下此刻的壯觀。
靜靜欣賞完晚霞,雙子塔的燈光伴著夜色亮起,是時候小酌一番了。
鰻煙創作酒場位於大學路103號,看似不起眼的日式居酒屋,吃飯喝酒兩不誤。獨創的鰻魚三吃可是別處吃不到的哦。
一套鰻魚飯搭配十分豐富,除了份量十足的加蛋鰻魚蓋飯,還附有海鮮湯、海苔絲、山藥泥、芥末蔥,每一樣都有特殊的作用。
首先吃原味的烤鰻魚,只沾些許花椒粉,這樣的吃法還是第一次遇到。有別於蒲燒的鰻魚,這鰻魚的吃起來是現烤的口感,細嫩的魚肉,鹹甜之中帶著燻烤香氣,撒上花椒粉會有些微嗆,反而不覺得膩口。
第二種吃法是將海苔絲、山藥泥、芥末和蔥一起與鰻魚飯攪拌,絲絲相連的山藥泥潤滑清新,配合芥末的微微刺激和海苔絲的脆口, 鰻魚飯愈發滑嫩可口,滋味很特別。
第三種吃法是直接用海鮮湯泡鰻魚飯,類似茶泡飯,很有日本特色。
梅子酒據說是進口的,還特意點綴了兩朵楓葉酒瓶似乎落入一片詩情畫意之中。
甜甜的梅子酒搭配溫熱未消的八福串,趁著夜色,舉杯對月,圓滿這一日的廈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