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原創繪本《咕嘰咕嘰》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國內外廣受好評。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11月9日報導:上海國際童書展這幾日正在上海世貿商城展覽館火熱舉行。10點鐘正式開展,9點半就已經有不少人在門外等候了。一位中年女子站在門外,手裡捧著一本原創繪本《雲一樣的巴哥》,她問面前的一位出版商:「對這樣的原創繪本你們感興趣嗎?」出版商搖搖頭,「原創繪本不敢搞,不好賣」。
記者湊上前去,與他們攀談。出版商說,「國內原創繪本文學性、哲理性都很好,就是缺少對兒童心理的把握,也就是說沒有為兒童把好脈。國內好的繪本太少,也難怪,國外繪本已經沉甸了一兩百年,國內才剛剛起步,差距肯定是大了。」中年女子接過話茬:「都不做原創繪本也不行啊,國外的東西再好,到中國也會有水土不服。」
兩個人的談話頗耐人尋味,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隨著人流進入展區。讓記者感到欣慰的是,國內出版商此次帶來不少原創繪本,而且不乏好的作品。在信誼展區,記者看到,展位上大部分上展示的都是原創繪本,只有少部分展位留給引進繪本。上海上誼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繆先生告訴記者,此次參展帶來30多種原創繪本,進口繪本只帶了10多種。
繆先生介紹說,上海上誼貿易公司從2008年開始,支持國內本創作,推出了《團圓》、《一園青菜成了精》等一批優秀原創作品。公司還推出了「信誼圖畫書獎」,專為促進原創圖畫書的發展,扶持本土原創新人新作的出版。像《團圓》、《咕嘰咕嘰》兩個繪本已經出口到四五個國家,在國內外都很受歡迎。
「說實話,我們做原創書總的來說是不賺錢的,現在基本是引進繪本賺的錢來養原創繪本。但我們希望培養一批自己的原創作者,現在正處於培育期。我相信,雖然現在原創繪本還不賺錢,但我想10年後15年後,一定能迎來原創繪本的春天。」繆先生說。
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展臺前,記者看到展出的數十本中國原創圖畫書。銷售部韓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書是按照中國傳統,結合國內文化底蘊創作的,上市之後銷售還不錯。韓先生告訴記者,出版商引進繪本更容易些,成本也更小一些。所以,不少出版商不願做原創繪本。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是中央直屬,具有半官性質。我們運作過程中,考慮的不只是利潤,同時也考慮原創使命。」韓先生指著一本名為《羽毛》的繪本說:「這是剛剛出版的一本具有收藏價值的精品繪本。如果單純考慮利潤,我們可能就不會出版這樣一本書。」
國內原創繪本仍處於初級階段,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如是說。「出版商的各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國原創繪本發展歷史還比較短。國內過去只是連環畫,或者文學書插畫多一些,用繪畫語言來講故事還是近些年的事。這幾年,國內大量引進國外繪本。我們也了解了國際創作的現狀和風格,也培養了讀者的欣賞水平。」
金波表示,國內如今要大膽的起步,要物色培養一批我們自己的兒童畫家和作家。最新出版的《羽毛》就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由國內兒童作家與巴西畫家合作,把圖畫書做到極致,做成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同時,出版商和創作者都要大膽探索,從創作到出版,要採用多種途徑多種形式。
金波說,我相信國內原創繪本的潛力巨大,市場也是巨大的。只要踏上開往春天的地鐵,中國原創繪本的春天就不會太遠。
上海國際童書展特別報導(下):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