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木林鄉以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為抓手,採取四項措施,強力推進農村黨組織專職化管理,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建設活力創新法治幸福美麗新木林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是深化理論學習,加強政治建設。堅持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堅持每周二、四集中學、個人自學和研討交流學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讀原文、悟原理。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7(場)次,組織10個支部開展集中學習70(場)次,舉辦村幹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2期110人(次),充分利用「一委一號」、「一支一群」、甘肅黨建等新興媒體推送黨建工作動態、典型案例、學習資料等內容500餘條,村「兩委」班子的整治理論素養明顯提升。
利用召開黨員大會的時機,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二是夯實組織基礎,提升服務能力。結合掃黑除惡問題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以農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抓手,紮實開展村「兩委」任職資格聯審,通過縣紀委監委、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和縣信訪局6個部門對全鄉9個行政村96名村「兩委」成員任職資格進行了審查,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人清理出村「兩委」班子隊伍。目前,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7月底可達到100%。按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要求,19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培養入黨積極分子9人,發展對象7人,年內計劃發展黨員8名。新培育「三個帶頭人」18名,累計培育152名。按照「四個一」要求,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個,亮化改造村級黨群服務中心9個,健全完善服務功能,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選舉村委會主任、副主任
成立了村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三是健全制度機制,激發組織活力。按照「定崗定責、全日全職、全心全意」的要求,明確村幹部坐班值班的主要內容、基本職責和工作紀律,實現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落實村組幹部報酬和村級辦公經費穩定增長機制,以「基本報酬+績效考核獎勵」模式兌現落實村組幹部報酬,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完善「小微權力」運行、議事決策程序,規範組織生活等機制,落實在職村幹部養老保險和正常離任村幹部生活補助制度。用制度固化全面從嚴治黨、推進作風建設成效,進一步激發黨組織活力。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黨員幹部帶頭講解身邊的移風易俗先進典型事跡。
新開發的公益性崗位---愛心理髮師,為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等免費理髮。
四是發展農村經濟,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底,全鄉剩餘貧困人口10戶36人,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專職化戰鬥堡壘作用,深入推進「3+1」衝刺清零和「5+1」專項提升行動,精準落實「一戶一策」幫扶計劃,按照「四個不摘」要求,下足「繡花」工夫,堅持一手抓剩餘脫貧人口的全部清零,一手抓已脫貧人口的鞏固提升。不斷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將金龍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10萬元入股縣農投公司,按照8%的比例分紅,年收入增加0.8萬元,針對村級集體經濟1萬元以下的木林村和馬家溝村將村集體發展項目資金20萬元入股村級紅牛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分紅0.32萬元,2020年底,收入將達到1.24萬元,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為全面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聯繫縣興隴職業培訓學校,為貧困群眾提供牛肉拉麵技能培訓。
召集農村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參與村上環境整治、衛生改廁等工作。
來源:木林鄉黨建
審核:縣融媒體中心/鄒 磊
編輯:縣融媒體中心/王雅昕 李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