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馬齒莧,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馬齒莧是什麼東東?我見過嗎?」而當看到照片時才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它呀!」是的,馬齒莧的分布非常廣泛,從南到北,由東到西,田野路邊、庭院廢墟、阡陌小巷都有它的身影。「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很多人總迷信國外價格昂貴的保健品,花費幾千甚至上萬大洋,購買功效並不明確的保養品,卻對身邊實實在在的好東西視而不見。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見過它的人很多,但了解功效和作用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馬齒莧是藥食兼備的植物,中醫記載,有消腫解毒、生津止渴、消炎利尿的作用。就因為如此多的功效,因此它還有了「天然維生素」的綽號。
大部分人吃馬齒莧,可能最早都是跟著奶奶在田間採上一大把,回家涼拌或者做成包子吃。這個包子既美味可口,又能補益肝腎、解毒涼血、緩解便秘,聽到這兒,你是否後悔得一拍大腿,恨自己當初沒多吃點?
馬齒莧葉片厚厚的,葉面又小又圓,胖胖的它們辨識度極高,但因為它們個頭不高,普遍株高30釐米左右。仿佛在地上趴著一樣,所以存在感並不高,哈哈。馬齒莧的口感有點像莧菜,嫩脆爽滑,略微有點酸。與蔬菜中的其他兄弟姐妹比,它的口感並不算突出,但勝就勝在保健價值上。
馬齒莧性寒涼,可以明目、降血脂,入肝經,可以涼血、降肝火。經常對著電腦的白領,可能會眼乾眼澀,口乾口苦;還有些人,年紀輕輕就長白頭髮,這都是肝上火的症狀,如果能吃點馬齒莧,症狀可以得到緩解。此話並非吹牛哦,美國的研究機構也證實了這點。經過試驗發現,馬齒莧含有豐富的歐米茄3脂肪酸,絲毫不遜於海魚,歐米茄3脂肪酸進入人體後,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帶來福音。
馬齒莧可以入心經,清心火。也可以入肺經,散肺熱。對於有皮膚病的人,馬齒莧可是個寶貝。比如夏季起痱子,瘙癢難忍,我們可以把馬齒莧曬乾後放在洗澡水裡,每日一泡,痱子很快就能下去啦;皮膚有腫痛的地方,也可以把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可以迅速消腫。
馬齒莧還是腸道清潔工,是各種腸胃病的「頭號大敵」。特別對於熱證的腸胃病,馬齒莧「解毒、消炎、祛熱」三管齊下的功能就派上大用場啦。那麼,屬於熱證的腸胃病有哪些呢?比如便秘、痔瘡、細菌性痢疾、大便臭穢等。大部分的腸胃病都屬於熱證,如果你實在記不住,那麼還有個簡單的方法,除了受寒引發腹瀉,長期大便稀溏這兩個之外,都是熱證腸胃病。
馬齒莧雖然渾身是寶,但也不是人人適宜,有三類人還是要避免的。第一種,就是剛才說的,因為它寒涼滑利,所以受寒後容易腹瀉的人儘量不要吃;第二種,孕婦,特別是容易滑胎的孕婦,更是要禁食;第三,正在服用含有鱉甲中藥的人,中醫裡含有鱉甲的藥方很多,比如著名的治療腰痛的秘方「鱉甲散」,馬齒莧和鱉甲是相剋的食物,切忌一起食用。此外,如果之前沒有吃過馬齒莧的人,第一次也不要多吃,要逐漸加大量才對。
馬齒莧的吃法很多,涼拌吃,炒著吃都可以。最省事的是涼拌馬齒莧,做法是把新鮮的馬齒莧洗淨,放在開水早焯兩分鐘,之後撈出來,放涼後拌上蒜泥,撒上香菜,再根據個人口味加點香油和鹽就可以吃了。涼拌馬齒莧碧綠清香,新鮮可口,看著就非常有食慾哦~這道菜有清熱止痢的功效,所以有溼熱痢疾的人可以考慮作為食療。
涼拌雖好,但也不能天天吃涼的,那麼,馬齒莧還有什麼吃法呢?並且有什麼方法能遮蓋馬齒莧酸酸的味道呢?一起來看看:
一、馬齒莧包子大部分人第一次吃馬齒莧都是因為包子吧。首先把馬齒莧洗淨後切碎,和瘦肉餡一起攪拌,加入老抽、蔥末、薑末、鹽,雞精拌勻,做成包子餡。再把發好的麵粉揉成麵團,擀成麵皮,包上剛才準備的餡,做成包子,蒸熟後即可食用。包子餡裡也可以加進去豆腐,既能讓口感更好,也能讓滋補抗菌效果更上一層。
二、馬齒莧粥粥是養胃的好東東,清爽不油膩,專治各種不愛吃飯?而且做起來也不麻煩,採一些新鮮的馬齒莧,路邊的最好不要採,因為受尾氣汙染太厲害。做法是,先按照正常方法熬大米粥,把馬齒莧洗乾淨後切成小段,等到大米粥熬好了,把馬齒莧和白糖放進去就好了。但是記住不要放紅糖。
三、馬齒莧雞蛋煎餅馬齒莧不適宜孕婦吃,但適合產後吃,特別是對付產後惡露不淨,有利於淤血的排出。把馬齒莧洗淨後切碎,和麵粉、雞蛋、水、蔥花、少量鹽,一起攪勻,調成比較稀的麵糊,然後平底鍋燒熱放油,倒入麵糊,待到呈現透明狀態就可以翻面了,再煎一會兒就能出鍋了,當然如果喜歡,可以配上蒜汁或者醋哦。
四、馬齒莧豬肝湯剛才說了,馬齒莧可以入肝經,名目,那麼豬肝呢?更是養肝明目的聖品。二者的結合,宛如強強聯手。馬齒莧豬肝湯不僅美味鮮香,還有養肝明目的作用。具體做法是:準備馬齒莧,金針菇,豬肝和雞蛋。先把馬齒莧洗乾淨切斷,金針菇洗淨後,撕成一條一條的,豬肝洗淨後切成片。豬肝一定要洗乾淨,否則會有股酸味,加上馬齒莧的酸味,兩酸相加,這道湯的口感會很差哦。先把馬齒莧和金針菇一起放到鍋中煮,大約15分鐘後,加入豬肝,把雞蛋打進去,等水再次沸騰後,加鹽,香油等就可以了。
五、枸杞馬齒魚肚枸杞養肝補腎,馬齒莧解毒涼血,魚肚補精益血,因此它們三個的結合,能夠滋補肝腎,緩解腰膝酸軟,眼口乾澀等症狀。具體怎麼操作呢?步驟有些複雜,看好了哦。先準備原料:枸杞、馬齒莧、魚肚。先把馬齒莧洗淨切斷,炒鍋燒熱後倒入油,倒入馬齒莧,炒熟後放在盤子中備用;魚肚洗淨,放入涼水中,大火加熱,七成熟時放入枸杞,等到快熟的時候,加入溼澱粉勾芡,倒存檔子中間,剩下的汁液澆在剛才的馬齒莧上就可以了。
除了上述這些,還有蒜蓉馬齒莧、馬齒莧肉絲湯、蜂蜜馬齒莧汁、馬齒莧拌豆芽、馬齒莧綠豆薏仁湯、馬齒莧拌豆丁、馬齒莧炒肉絲等等,可以自行學習哦。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