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兵團」在裡約桌球賽場「走得最遠」的是韓瑩,她將在女團決賽中代表德國隊對陣中國隊。
「海外兵團」中的荷蘭二李。左為成都妹子李潔。 陳甘露攝
「啊嘞,啊咧啊嘞啊嘞……」距離巴哈奧林匹克公園步行10分鐘的地方,就是裡約奧運會的桌球館,幾乎把球館坐滿的巴西觀眾,一直情緒高漲地唱著這首足球熱曲,在他們眼裡,遊泳也好、桌球也好、體操也好,加油的方式和足球沒什麼兩樣。來一點人浪,吼幾嗓子嗨歌,就是巴西人看桌球的打開方式。
看臺上是巴西人在嗨,而在桌球的賽場上,最嗨的卻是中國人,這並不是指代表中國隊參賽的中國隊員,而是賽場上處處都能看到「中國臉」。今年里約奧運的所有桌球項目,共有172人參賽,這裡面,華人選手就有39位,幾乎佔了1/4,難怪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裡約奧運會已成「全運會」。
今天是桌球團體賽的金牌日,裡約奧運會的桌球比賽也將就此落幕,華西都市報特派記者採訪了球場裡唯一的成都妹子——代表荷蘭隊出戰的李潔,聽她講述三屆奧運會的感受,當然,也聽聽她怎麼看「海外兵團」。
一大波「海外兵團」即將退役
下一屆奧運會「中國面孔」不會那麼多
球場裡,有一位成都女孩,她也是裡約奧運會唯一的成都妹子,儘管朱雨玲也坐在看臺上,但這位拿著國乒P卡的成都妹子卻無法在裡約登臺。
女子團體第一輪,荷蘭隊遭遇奧地利,兩隊的「配置」一模一樣——兩位「海外兵團」配一位本土選手。原本,作為歐洲冠軍,荷蘭隊的實力要強一些,不過,比賽打得非常不順利,李潔拿下第一場女單後,奧地利隊連贏後面三場逆轉,最後一場女單對話厄爾蘭德對劉佳,這位荷蘭小姑娘幾乎打哭了,臉熱得通紅,她好幾次救下局點、賽點,現場幾乎把桌球館地板踏破的加油聲,全是為她而來。
遺憾的是,荷蘭隊還是輸了,厄爾蘭德的眼淚立刻飆了出來,隊友李潔和李佼站在她身後,捏她的肩膀。
對於厄爾蘭德來說,她第一天亮相裡約就意味著結束,而對於隊裡年齡最大、同樣也是第一天亮相的李佼來說,這也真的是她在奧運賽場的最後一天。
混合採訪區,李潔的眼裡還是淚水,「實在是太遺憾了,真的太遺憾了。」女團首輪出局,她是想也沒有想過的。「我們這次其實沒有太看重單打,主要的心思都花在雙打上,因為我們團隊還是很默契,而且李佼姐的最後一屆奧運會,我們也想好好拼一下,爭取一個好名次。」抽籤結果出來後,李潔發現荷蘭隊完美地避開了中國隊,「我們還在想,也許這次有塊牌,但……」
雖然女團一開始就輸了,但李潔相比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幸福的,6歲開始打球時,參加奧運會就成為李潔的夢想,那時的她完全不知道,通往奧運舞臺的路會多艱難。16歲那年,似乎是人生中距離夢想最遠的時刻,選擇去荷蘭俱樂部打球的李潔,早就把這個夢想深埋了。在荷蘭漂泊了7年後,夢想似乎從天而降——2008年4月,她拿到了北京奧運會的門票,一年後,她帶領荷蘭隊拿到歐洲團體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她更進一步獲得女單8強。四年後的裡約,成績定格在女團首輪出局,這位已經打了26年球的老將,終於感到了一絲疲憊。
「佼姐肯定是最後一屆了,至於我可能回來還要好好想一下,現在的我很猶豫,因為我已經感覺不到打球的興奮了。」第一次奧運會之旅是2008年,那時的李潔激動得晚上都睡不著,在倫敦也是她職業生涯的黃金年代,「走進場至少聽得到自己的心跳,但現在在裡約,進來都沒啥感覺,按理說這麼大的球場、這樣的舞臺、這麼多觀眾,竟然沒有啥感覺,可能也是打疲了。」
第一次感到沒有興奮的爆點、更希望留在家裡陪陪孩子,球場上拴住李潔的東西越來越少,而家庭和未知的新世界對她來說,吸引更大。儘管她還在猶豫,但像李佼、何志文等海外兵團的元老已經下定了決心,裡約奧運會是他們職業生涯的終點站。
可以肯定的是,下一屆的東京奧運會,桌球場上的華人面孔會少一些,佔參賽選手四分之一的盛況也許將成為海外軍團的歷史巔峰。
狼沒有養大卻肥了「自己人」
桌球文化輸出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在中國的各支夢之隊裡,最不懼怕,甚至最歡迎「海外兵團」的就是中國桌球隊。唱著乒桌球乓天下無雙的同時,中國乒協還推出了「養狼計劃」,讓優秀的運動員、教練員到桌球不發達的地方去推廣、去播種,去培育出一匹匹能和中國隊較量的野狼。
事實證明,多年來的養狼最終肥了「自己人」,裡約奧運會上還是海外兵團的天下,而其他國家和地區自己培養的球員依然稀少。
就拿荷蘭隊來說,在荷蘭漂了十多年的李潔、快二十年的李佼,堅持到現在不退役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是,荷蘭沒有人。「我們也想退啊,如
果有打得好的本土的,我們也肯定高興,但真的沒有。」這支荷蘭隊的年齡構成可謂斷層分明——70後的李佼、80後的李潔、90後的厄爾蘭德,「荷蘭本土真的沒有可以打的球員,如果李佼退役了,我都不知道下一屆奧運會咋個打。」李佼其實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就轉型當了荷蘭國家隊男隊教練,但2015年又被迫復出參加裡約奧運會。「回去後,李佼姐肯定是要專心帶男隊了,但畢竟文化不一樣,帶起來太難了。」
沒有人的不僅僅是荷蘭,奧地利多年來依然這樣的配置,劉佳、李倩、搭檔一個老外;許多歐美女隊,也幾乎幾年不變地維持這樣的陣容。「桌球的推廣和發展,確實在其他國家不好,在荷蘭幾乎沒人玩桌球,玩是可以玩,但沒有當做職業的,他們最歡迎的運動還是足球、滑板等。」不過,放眼整個歐洲,荷蘭的桌球推廣最好,「李佼當了男隊教練後男隊的進步也很大,歐洲比賽成績不錯,有人能亮相奧運會,對於荷蘭乒協和奧委會來說,已經很棒了。」比賽之餘,荷蘭乒協還定期讓「二李」去小學的孩子們中間打表演賽,影響了很多人。「這十年來,荷蘭的桌球在歐洲發展算很好的了。」
因為「二李」的影響力,荷蘭隊成了歐洲豪門,而其他國家顯然不如荷蘭那麼幸運,比如,東道主巴西隊。記者在採訪巴西國家足球博物館時,那位英語解說員聽說記者來自中國,非常傲嬌地炫耀:「我是一個桌球超級高手,當然不算偉大的球手。」而他的水平到底怎樣,估計也是個懸案。當然,他告訴記者,在巴西打桌球的人很少,「在我們的語言裡,對桌球有兩種稱呼,一種就是它正規的英文名字翻譯來的,一種就是『PINGPANG』,而『PINGPANG』這種說法有一點不尊重人,或者說嘲諷,意思是小孩兒玩的遊戲,比較簡單、幼稚。」來到裡約十天,走訪了不少社區和賽場,見過羽毛球場,但至今從沒看到過桌球桌。
不過,本屆奧運會最大的亮點,肯定是那匹來自非洲的狼——誇德裡·阿魯納,他在連滅了韓國名將莊智淵和德國名將波爾後,成為非洲歷史上第一位闖入奧運會桌球男單八強的選手。他的背後,沒有中國乒協輸出的教練團隊,卻是來自德國的教練。不論師承何派,誇德裡·阿魯納的亮眼表現也說明了,狼群們也許會像星星之火一般,總有一天能和夢之隊來個燎原之勢的碰撞。華西都市報特派記者陳甘露裡約熱內盧現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