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要去遠方》首映 攻堅克難致敬地震人

2020-12-25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電影《我要去遠方》首映 攻堅克難致敬地震人

  10月12日,由青年導演孫傳林執導,何為、魏嘉鎂、賀雲慶、韓伯維等領銜主演,國內首部聚焦地震人題材的電影《我要去遠方》在北京舉辦首映禮。影片製片人齊浩南攜主創團隊悉數亮相活動現場,並與現場媒體及廣大影迷一同分享了影片臺前幕後及創作歷程。

  作為國內首部聚焦地震人題材的電影,《我要去遠方》以講好「地震人」的故事為立意點,通過描述地震監測工作者青春、成長以及充滿擔當精神的經歷,不僅弘揚了防震減災行業堅守奉獻的崇高信念與人格追求,同時也普及了防震減災的科普知識。電影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做為宣傳語,希望讓更多公眾關注防震減災工作,讓更多的公眾參與防災文化建設中。

  在主創互動環節,孫傳林導演表示《我要去遠方》是一部細膩真誠、歡樂逗趣、積極勵志的作品。影片的創作歷程也是非常艱辛,有時候甚至需要一邊拍攝一邊吸氧,感謝劇組夥伴們為這部電影的所有付出。「能用這樣一部作品,向兢兢業業堅守平凡工作崗位的地震工作者們致敬,我表示非常榮幸」。談到影片中最難的部分,現場氣氛瞬間高漲,互相爆料,親密互懟,笑聲不斷。男主何為與女主魏嘉鎂也都表示,「影片中極致的情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很多事情,迅速的成長,最終找到了自我價值。」

  談到影片的創作初衷,影片製片人齊浩南表示「是地震人身上堅守、敬業的精神深刻感染到我,他們日復一日不辭勞累的堅守和努力不應該被忽視,堅守也是一個普世價值觀,面對這些寶貴、真實、動人的故事,我們義不容辭應該把這樣的正能量通過大熒幕呈現給大家。」

  在與觀眾交流互動環節,一位年輕學生表達了對該片的喜愛,「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重任,遠方,之前對我是一種嚮往,現在我決定付出勇氣」。對於影片的品質,現場不少觀眾朋友也表達了同樣的認可,引發現場觀眾陣陣掌聲,「為平凡工作者們點讚」,「充實的工作,可以從容的把我自己的生活,原來幸福近在咫尺」。

  據悉,電影《我要去遠方》將於10月16日登陸全國院線。          

(責編:馮粒、袁勃)

相關焦點

  • 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 地震題材電影《我要去遠方》10月16日登陸...
    10月12日下午,由中國地震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支持和指導,北京市地震局牽頭,聯合雲南省、浙江省、上海市地震局和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共同創作的院線級地震題材電影《我要去遠方》在北京舉辦首映禮。電影由青年導演孫傳林執導,何為、魏佳鎂、賀雲慶、韓伯維等領銜主演,是國內首部聚焦「地震人」題材的電影。
  • 關於對地震題材電影《我要去遠方》開展宣傳的通知
    關於對地震題材電影《我要去遠方》開展宣傳的通知 來源: 市城鄉建設局 發布時間:2018-09-28 字體:[ 大 中 小 ] 各縣(市)、通州區地震局,崇川區、港閘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 根據江蘇省地震局通知要求
  • 紀錄電影《武漢日夜》首映 電影人眾志成城致敬武漢
    發起《武漢日夜》公映觀影活動的電影人還在持續增加,在電影頻道和所有電影人的帶動下,全國院線及眾多企業也自發加入到以光影傳遞溫暖的行列,並通過這一正能量的活動向全社會發聲,讓點點微光匯聚成炙熱的光亮,以此向英雄的城市武漢、英雄的武漢人民致敬。   1月16日,《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特別節目。
  • 電影首映致敬老師 省內首家巨幕校園電影院線落戶安徽醫科大學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9月9日晚,教師節專題影片《老師·好》在安徽醫科大學校園電影院線與師生見面。安徽醫科大學2019-2020年度十佳教師和師生代表500餘人共同觀看了影片,並見證了校園電影院線啟動。安徽醫科大學校黨委書記顧家山、校長曹雲霞,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袁超,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安徽電影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胡濱分別為「安徽星空校園院線」「安徽醫科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校黨委副書記劉群英主持儀式。
  • 小人物大感動 昭通輔警題材電影《我的男友是輔警》首映
    8月25日,反映昭通輔警題材的第1部電影《我的男友是輔警》在昭通1895影城首映。《我的男友是輔警》是國內第一部以輔警為題材的劇情片。其作者是昭通人,拍攝的地點在昭通,首映也在昭通。這部影片以昭通為背景反映出昭通的人文風俗,也反映出昭通交警人的電影夢。
  • UCC致敬每位創業者 新的一年,攻堅克難,「我們」一起再出發
    UCC國際洗衣所有加盟商攻堅克難,凝聚融合,共同創造屬於乾洗創業的「光榮時刻」。開一家店,護一社區人,日夜奮鬥,咬牙堅持的,是你;鏖戰之時,壁壘森嚴,聯合美團,溫暖人心的,是你;國有所需,走出家門,復工復產,加班加點的,是你;對抗病毒,殺菌消毒,升級設備,是你;凝氣奮進,促進經濟發展,捐贈加油的,是你……2020年底,UCC國際洗衣總經理顧生富先生與上海市區各級領導、各省市駐滬辦領導、知名學者專家、各地在滬企業一起參與「攻堅克難,凝聚融合再出發」活動
  • 靠改革攻堅克難闖關奪隘
    靠改革攻堅克難闖關奪隘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24 07:21 來源: 經濟日報要想啃下一系列「硬骨頭」,沒有書本答案、沒有模仿樣本,也不可等待觀望,要汲取改革的歷史經驗,向改革先行者們學習,以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靠改革攻堅克難、闖關奪隘10月23日,我國資深農村問題專家杜潤生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作為農村改革的重要倡導者、支持者和親歷者,杜潤生一生的主要精力都在研究中國農村經濟改革。
  • 丹江口市「我的扶貧日記」徵文頒獎 扶貧網絡電影《艾葉青青》首映
    頒獎暨首映會場。通訊員 塗大明攝  通訊員 塗大明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塗大明 許光澤)11月22日,丹江口市委宣傳部、市扶貧辦等部門舉行「我的扶貧日記」徵文頒獎暨我省首部扶貧網絡電影《艾葉青青》首映儀式。市委常委、宣傳部張姚峰致辭,與副市長馬力等共同為「扶貧日記」一等獎獲得者頒獎。500多名與會者觀看了網絡電影《艾葉青青》。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愛情故事改編《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去年的九寨溝地震後,一篇名為「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和別人結婚了」的文章在網絡上爆出,汶川地震親歷者董蕭楊埋藏在心裡深處九年的愛情故事,因再一次的四川地震在作者李小木的筆下而深情流出,感動著成千上萬的網友們,看過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流下淚水,時至今日,再讀此文還會忍不住溼潤了眼眸
  • 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最美逆行》武漢首映
    記者 王晨 周煒 中國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最美逆行》7月26日在武漢首映,該片真實再現了廣東醫務人員、公安幹警支援武漢的感人故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電影《最美逆行》親筆寫片名。曾打造過《康熙微服私訪》、《公主出山》等知名影視作品的鄧建國擔任該片總出品人和編劇,他表示,這部電影致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面對生死從未退縮的最美「逆行者」,會將部分票房收入捐給生活困難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據主辦方透露,電影《最美逆行》是抗疫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與海外支援有關的兩部曲也正在籌劃中。
  • 攻堅克難抓推進 高點定位深謀劃
    沈峻峰在縣黨政例會研究部署相關重點工作時要求 攻堅克難抓推進 高點定位深謀劃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09
  • 電影《最後一課》湖大首映
    本報9月15日訊(記者 何國慶 通訊員 黃紅立)今天下午,湖南大學禮堂座無虛席,一部根據該校77級校友、抗震救災英雄譚千秋事跡創作的電影《最後一課》在這裡首映。譚千秋妻子張關容和學校師生及省有關部門代表近千人含著熱淚,觀看了這部情節感人至深的電影佳作。
  • 黃陽栩:攻堅克難 使命必達
    黃陽栩:攻堅克難 使命必達 2020/12/25 06:3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598
  • 《追兇十九年》首映 聚焦光環背後的真相
    《追兇十九年》首映向「守衛者」致敬 獲刑偵ICON力挺勾起全民回憶11月17日,刑偵題材電影《追兇十九年》「致敬守衛者」首映禮在京舉辦。首映當天,導演徐翔雲攜手演員宋寧峰、滕哲以及片尾曲演唱者張遠出席,同到場觀眾暢談影片臺前幕後,分享創作感悟。
  • 我的電影故事|廣春蘭:「一個電影人」是對我最高的評價
    為記錄、定格我國電影藝術家珍貴影像,向與新中國同齡的老一輩電影人致敬,CCTV-6電影頻道從9月1日起,每日20:10播出70集電影系列人物專題節目《封面——我的電影故事》。節目拍攝採訪了70位七十歲以上電影藝術家,一段段口述「我的電影故事」串起新中國銀幕往事。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沒有電影到不了的遠方」
    作為中國電影的國家獎,它理應同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去年重新設計的金雞獎獎盃一樣:煥然一新,分量更重、成色更足。青年演員易烊千璽、劉浩存11月28日,是「四字弟弟」易烊千璽的20歲生日,也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58歲生日。電影《一秒鐘》「缺席」了開幕當天的全球首映,20歲的女演員劉浩存卻無疑是昨晚紅毯上最亮的一顆星。
  • 建強用好工作專班 克難攻堅提升實效
    方毅在專題督查重點工作專班運行時強調建強用好工作專班 克難攻堅提升實效昨日上午,縣委書記方毅專題督查全面依法治縣工作專班和社會綜合治理「1+X」工作專班運行情況。他強調,要進一步建強用好重點工作專班,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克難攻堅、縱深推進,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更大實效。周揚、徐曉東參加。
  • 凝心聚力 務實篤行 攻堅克難
    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新聞特刊系列報導之一 凝心聚力 務實篤行 攻堅克難——記嶽陽經開區康王鄉人居環境整治階段性成果凸顯紀實特別在五線「四房」集中攻堅行動中,鄉長胡復興同志下達「不拆除,不收兵」死命令,一線帶隊指揮,機關幹部全員出動,以「無我」的工作狀態,採取「白加黑」、「五5+2」的工作模式,連續奮戰8天,採取雙線作業,壓實責任、壓實任務,兩個攻小組進行評比作業,比作風、比安全、比進程,立竿見影推進集中攻堅,共拆除296處49046平方米,多年以來未拆除的存量違法建設在此次集中攻堅中均全面攻克,實現五線「四房」清零。
  • 青春勵志電影《一席之地》武漢高校首映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洪文)12月10日,湖北籍青年導演楊子城導演的青春勵志電影《一席之地》在湖北經濟學院首映,引起學子們的強烈反響。《一席之地》編劇熊朝學接受採訪時感慨:「有夢想,有追求,才會有一席之地!」
  • 導演宣布全球首映「撤檔」《鐵榔頭》改為中國首映
    導演陳衝宣布全球首映緊急「撤檔」 《鐵榔頭》改為中國首映6月8日,紀錄片《鐵榔頭》的導演陳衝在微博上宣布,《鐵榔頭》要和大家暫時「失約」了。該片由8日的全球首映緊急「撤檔」,改為中國首映。此外,攝製組還去歐洲找到郎平當年在義大利認識的一些人做了採訪,其中包括擔任土耳其國家隊主教練的古德蒂。據悉,陳衝也在《鐵榔頭》中展現出了郎平「脆弱」的一面,紀錄片中,郎平坦言事業上有不順的時候,「就是想怎麼面對各種困難。」「人就是一個選擇題,就看你選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