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信仰和風俗隸屬於不同的國家,但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民族,生活在風景優美的「天堂裡」,但是生活質量卻如同「地獄」,而且連國籍都沒有,在三個國家裡搖擺流浪。
這個民族便是巴瑤族,又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
這個可悲的民族生活的地方是東南亞廣大的珊瑚三角區,那裡面積廣闊,跨越東南亞6個國家,是地球上海洋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分布著全球約76%的珊瑚和巖礁魚類。他們主要出現在今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以潛海捕魚為生,他們沒有國籍、沒有身份、沒有屬於自己的地域,到處被各國趕著攆著,就這樣在海上流浪飄蕩,說好聽點叫流浪,說不好聽點便是「乞討」。
現在的巴瑤族除了傳統捕魚以外,便是在海上以「乞討」為生,在印尼的沙巴州,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前往去看這些巴瑤族,他們說著聽不懂的語言,以表演「跳水」來博取遊客的禮物,而此次疫情的影響,許多人無法去旅遊,也就說巴瑤族的生活將受到重大影響。
3歲便捕魚,身體已進化
而關於這個民族從哪裡來一直都沒有一個定論,只知道他們在這三個國家裡到處流浪,沒有國籍沒有身份證沒有語言沒有文字,現在僅剩下6千人,他們常年生活在海上,並且最後也會死於大海。他們生活在海上,每個家庭有一艘小木船,從小便學會遊泳,有的3歲便下海捕魚,許多小孩子八九歲就能下到30米的海域去捕撈魚,讓人十分震驚。
這是因為長期在海上捕魚,他們身體已經發生了變化,也就是環境造就的進化。一般來說我們普通人在海水裡正常可以憋氣做到30秒左右,但是巴瑤族卻可以做到半分鐘以上,而且讓他們的視力也異於常人,即便是在光線較暗的水中也可以通過超強的視力,快速找到魚類,而且他們的脾臟比常年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大50%左右以便適應他們潛水。
巴瑤族人以捕撈魚蝦為生,世世代代的海洋生活鍛鍊了他們的生存能力,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小孩子最先學會的不是說話,而是遊泳。而且為了減輕在海水裡面的痛苦,巴瑤人年幼的時候會選擇將耳鼓膜戳破,以至於年齡大了後便聾了,為了生存這是一種殘忍的進化。
隨著世界的關注,巴瑤族的生活也得到了不少改善,菲律賓沙巴州的政要在選舉的時候便會安排人買好各種食物前去沙巴州製造選舉新聞,博得好感。當然選舉完了後,巴瑤族還是回到原本的生活狀態中。
但要徹底解決巴瑤族的生活問題,估計不是近幾十年能解決的,因為巴瑤族分布的地區是橫跨幾個國家,誰也不想負擔這樣一個「有問題」的民族,自然巴瑤族得不到任何改善,再這樣下去巴瑤族估計也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消失在歷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