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濟南報導
2020年12月,在韓國濟州島一家餐廳工作的高芳沒想到,她的第一個小目標——半年攢6萬元人民幣,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如今,她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在韓國工作滿3年,勞動合同到期的時候,能攢50多萬元,回到老家所在的市裡,再買套房子!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國際間的人員往來少了,實則不然。」高芳說,短期的跨國旅遊沒了,但持有長期工作籤證到韓國工作,暢通無阻。這背後是我國在疫情之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堅持擴大對外開放「走出去」「保就業」。
疫情之下,按時還房貸成為大難題
老家德州農村的高芳已到不惑之年,原來在縣城一家婚紗相框廠工作,一個月兩三千塊錢的工資,一幹就是七八年;老公在北京幹建築,每月工資七八千元,每月過萬的家庭收入,雖不算十分富裕,但養兩個孩子還算可以,2019年初,他們在老家縣城買了一套房,背上了每月3000多元的房貸。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高芳一家原本正常的生活節奏:「我們只留了一萬多塊錢過年,年前辦年貨花了4000多,還剩6000多,需要還3000多的房貸,生活費只剩不到3000元;但大年初二,村裡就因為疫情封了,進不來出不去,原來的工作單位也不再不招人。」
高芳一家陷入了坐吃山空的境地,此時他們在思考,過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是否還需要繼續,別看每月過萬的家庭收入,那也得幹才有啊,不幹,一個蹦子兒也沒有,必須得有所積蓄,以應對不測風雲。然而以目前的家庭收入和花銷,根本攢不下錢,月月光。
高芳算了一筆帳,兒子即將高考,每月至少1000元;女兒報了一些輔導班,需要花錢;還有3000多元的房貸,人情世故、禮尚往來,樣樣需要花錢。「算算就富了,花花就窮了,這就講的我們家。」高芳說,他們結婚將近20年,只攢了18萬元,平均一年攢不一萬,去年還因為買房全付首付了。
差距很大,在韓國幹餐飲起薪人民幣1萬多
疫情讓高芳一家陷入困境,但如果能做出改變,也不見得是壞事。此時,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髮小,十裡八村的風雲人物——趙強,他結婚沒幾年就去韓國打工了,幹了兩年,把妻子也接去了,如今不僅在縣城一把付買了套房子,還在德州買了房子,留著給兒子結婚用。
同樣是在外打工,差距為啥那麼大?高芳去找趙強取經,原來人家在韓國賺外匯,工資待遇水平比國內高得多。舉例來講,同樣是在餐廳幹後廚,在韓國起薪就是18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一萬多元;而在國內從事餐飲行業,一個月三四千塊錢就算多的。
在趙強的引薦之下,高芳找到了總部位於濟南的山東國立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出國在外,人生地不熟,必須得找個可靠、正規的服務機構,以防日後遇到什麼問題,好協調解決。」
而這也是趙強在國外打工這麼多年取得的經驗:服務機構必須具有商務主管部門頒發的《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證書》;對外勞務合作項目必須有中國駐外使館頒發的《對外勞務合作確認函》;還得具有商務主管部門對給項目審查合格後頒發的《外派勞務項目審查表》。
「目前有些服務機構不具備上述資格,屬於違法經營;與其合作的韓國僱主還違反韓國法律法規,不按韓國法定標準發放工資,違規收取管理費,剋扣在外務工者的工資,這都是不允許的。」趙強說。
方便來往,中韓開啟「便捷通道」
事實上,趙強介紹的只是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韓國務工者的工資還會更高。山東國立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永智介紹,韓國方面已經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到1822480韓元/月,約合人民幣將近1.1萬元,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具體到餐飲行業,進入韓國工作基本工資便是185萬韓元,工作兩三個月轉正之後會達到220萬-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3萬-1.8萬元,而且還會有獎金收入、小費收入,餐飲企業都會提供免費的食宿;工作滿12個月之後,還會多給一個月的退職金,相當於養老金。
一般到韓國幹餐飲,合同籤三年,三年之後可以續籤,時間長了還可以把親人和符合條件的兒女一塊帶去工作。高芳了解清楚之後,當即就決定接受韓國語培訓,培訓合格後,於2020年4月6日啟程赴韓國工作。
也許很多人會問,4月份正值國外疫情上升期,出國就這麼方便嗎?殊不知韓國有規定,受韓國企業之邀持有韓國長期工作籤證的個人進入韓國,並不受影響;同時5月1日,中韓著眼於後疫情時代,在全球範圍內率先開通「快捷通道」,為重要商務、物流、生產和技術服務人員等來往提供便利。
保持必要人員來往,促進經濟一體化
如今,高芳在韓國濟州島工作將近半年了,攢了1000多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萬多元,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大的一筆存款:「還記得我上次最有錢是在剛結婚的那一年,總共2萬元存款,包含了9000元的彩禮,公公婆婆給的買衣服的錢,婚前自己打工攢的4000多元。」
如今,高芳一個月的工資相當於此前家庭總收入,她也有了更大的目標,等工作滿三年,要攢50多萬元,也要像發小趙強那樣,到市裡買個房子,留著給兒子結婚用。如今兒子經過高考讀大學了,學國際貿易專業,她希望未來兒子也能跟她一起來韓國工作,為國家賺外匯。
高芳的這種願望並非遙不可及,如今中韓雙方已經約定,完善並逐步擴大「快捷通道」適用範圍,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和韓方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提升雙邊自貿水平,助力兩國經濟社會復甦發展。
同時,雙方還要保持必要人員往來,積極開展復工復產合作,在成功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基礎上,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朝著建立亞太自貿區的方向努力。
到韓國工作,高芳也感受到了國外迫切需要普通工作人員:「以我所在的濟州島餐飲業為例,人們幾乎不做飯,一日三餐全在外面吃;而且因為疫情,韓國也不建議國民出國旅遊,於是人們都湧向濟州島遊玩,導致這裡餐飲業用工需求量非常大,待遇也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