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不搞小圈子……

2020-12-18 中國搜索

北京時間6月12日,一則重磅消息從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國外空委第62屆會議傳出:中國空間站第一批空間科學實驗國際合作項目入選結果正式發布,共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

「這再次說明,中國空間站合作開放包容,不摻雜自身私利,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群大使在現場的一番話,讓這次發布增添了幾分意味。

王群說,和平探索與利用外空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空間站合作充分體現開放包容,關注發展中國家需求,鼓勵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聯合提出項目申請,考慮為政府和非營利機構承擔部分費用,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跨越技術鴻溝,實現對外層空間的進入和探索。

2018年5月,我國和聯合國外空司發布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王群將這一舉動理解為「中國空間站向世界敞開大門」。他說,無論國家、組織還是私營實體、學術機構,均可平等參與,而中國空間站合作從合作機會發布到項目評審遴選,從合作協議籤署到後續協調實施,也都是在中國同聯合國外空司的合作軌道上進行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此前曾向記者介紹國際合作項目遴選的標準,即符合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基本原則;科學意義突出,能夠大幅帶動相關科學技術領域進展,或能有效促進項目申請國家的航天科學技術發展和科研能力提升;技術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工程可實施性,不對空間站構成威脅;能夠自行承擔項目研發經費。

從如今公布的結果來看,入選項目內容涵蓋空間天文、空間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航天醫學、空間物理、應用新技術等諸多前沿科學領域;項目主體則有的來自政府,有的來自學術或私營實體,有的來自發達國家,同樣也有的來自發展中國家。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呂從民介紹,中國空間站規劃部署了密封艙內的16臺科學實驗櫃、艙外暴露實驗平臺以及共軌飛行的光學艙,支持在軌實施空間天文、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等11個學科方向30餘個研究主題的數百項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

這其中,16臺科學實驗櫃將分別安裝在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目前核心艙科學實驗櫃即將完成初樣階段研製,實驗艙I科學實驗櫃正在開展初樣研製工作,實驗艙II科學實驗櫃則已全部完成關鍵技術攻關。

呂從民透露,如今這一批空間科學實驗項目定選後,我國將根據中國空間站各類項目的研製和實施進度統籌規劃,為定選項目提供實(試)驗發射和空間站運行機會,以及測控、回收等保障性服務支持。

比如,我國將利用中國空間站上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上的實驗機櫃空間,空間站各艙段已規劃研製的航天醫學、空間生命科學、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等領域的應用機櫃和機櫃內實驗裝置,以及若干空間站艙外載荷適配器,並配套相應的平臺和應用資源,開展合作。此外,還將開展實(試)驗研製和運行階段的接口和資源協調、技術支持和相關的條件保障等工作。

至於和國外科學團隊的合作模式,目前來看主要有三種——

一是外方獨立或與中國聯合研製的實(試)驗裝置,安裝在預留的國際合作機櫃空間內,開展實(試)驗與應用。實(試)驗裝置在空間站運營階段隨貨運飛船上行後在軌組裝。

二是外方獨立或與中國合作提出實驗方案,利用中國已規劃研製的相關領域應用機櫃內實(試)驗裝置開展實驗與應用。在空間站建造階段開始實施,外方實驗單元和樣品隨艙發射或隨貨運飛船上行。

三是外方獨立或與中國合作研製艙外載荷,安裝在預留的艙外載荷適配器上,開展相應試(實)驗與應用。國際合作艙外載荷所需艙內支持設備,在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預留的國際合作機櫃空間中統籌安排。外方艙外載荷在空間站運營階段隨貨運飛船上行後在軌安裝。

呂從民說,在這些搭載試驗中,中國將為各國科研人員提供非常稀有和珍貴的資源,「畢竟,太空站進入太空需要發射成本。」

他還提到,中國也需要保障這些裝置可靠和安全,需要為適應空間環境所做的設計,研究等工作,投入代價是非常大的,此舉展示出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國際合作精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這條消息時使用的是「第一批合作項目入選結果」,這就意味著未來不排除有第二批、第三批乃至更多合作項目。正如王群所說,中國將繼續豐富實驗項目,拓展空間站平臺設施,擴大合作項目範圍。這些合作作為國際社會和平利用外空活動的一部分,將為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林西強也透露,未來空間站任務中,中國載人航天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在設備研製、空間應用、航天員培養、聯合飛行和航天醫學等多個方面,積極開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果。

對於未來是否會有其他國家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林西強回應稱,此次項目入選結果發布,主要是為世界各地科學家提供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實驗,至於未來發展,要根據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具體情況需要系統研究,再適時安排。

在談及中美航天領域合作前景時,林西強說,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以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為目的的國家和地區,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與交流。

「遺憾的是,美國國會出臺的有關法案禁止美方在航天領域與我國開展合作,嚴重阻礙了中美航天交流合作的正常發展。只要美方取消不具建設性的法案,中美在載人航天領域是有廣闊的合作前景的。」林西強說。

特別推薦

不吃藥不手術的新療法?要小心了!

網絡新騙局,涉嫌詐騙5000多人!

下半年放假安排來了!

認購它一年淨賺十幾倍?上當者遍布15省

來自父親的檢討書

注意!你的收入可能會發生大變化

「多不要臉吶!」

有一種心痛,叫「袁隆平們輸了」……

最大地下錢莊案:萬億黑金「暗流」起底

中國北鬥靠的是什麼?

3位老人被藏屍冰櫃,警方:不予立案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徐驍驍

相關焦點

  • 川普針對中國搞小圈子,普京表態
    原標題:川普針對中國搞小圈子,普京表態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一度推遲至6月底、以視頻形式舉行。美國總統川普5月30日宣布再度推遲會期,堅持以面對面方式舉行峰會,會期可能定在今年9月或更晚時候。他提議邀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參會。
  • 中國空間站正式部署,為什麼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
    今天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9月24日NASA局長要求保住國際空間站,他建議可以把它承包給私人公司進行維護。而就在此前三天,我們剛好宣布了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當然,我不認為NASA的反應能如此神速,事實上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早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後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了。
  • 國際時評 | 搞「小圈子」「秀肌肉」不利於亞太安全穩定
    但是,在地區局勢複雜敏感、新冠疫情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拉幫結派搞「小圈子」,以軍演方式展示合作關係,不利於地區安全穩定。亞太地區國家眾多,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各異,各國應當尊重這一客觀現實,和平共處,共謀發展,而不是奉行過時的冷戰思維,以政治制度劃線,搞意識形態對立。這樣的做法違背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也無法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NASA局長急了:給錢
    美國已經不是阿波羅時代那個美國,能夠拿出來搞載人航天的錢是非常有限的。到2004年之前,這份財力幾乎全都用在了國際空間站上。具體來說可以分成三個主要部分:空間站的建設、空間站的日常運行、太空梭的往返飛行。但是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美國開始反思自己的載人航天技術選擇。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
    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空間站(英文名稱:Chinese Space Station )一般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中的一個空間站系統。最終目標是在低地軌道由中國大陸自主建設一個常駐的60至180噸級的大型空間站。
  • 揭秘中國空間站(深度觀察)
    從發射載人飛船將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艙、發射空間實驗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隨著空間站工程全面展開,中國正式邁入了「空間站時代」。按規劃,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
  • 人民日報縱橫:領導幹部應遠離「小圈子」
    羊祜所說的「樹立私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搞小圈子」,搞團團夥夥。從羊祜的時代到今天,1700多年過去了,社會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可是「搞小圈子」這種政治陋習,卻十分頑固,至今綿延不絕,屢禁不止。「小圈子」害人害己,也損害黨的事業。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曾深刻指出:「小圈子那個東西害死人吶!
  • 除了中國再無二家!全球唯一空間站將停擺,未來只有「天宮」可用
    但是,搞航天不僅僅需要技術,也需要錢。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當中,雖然俄羅斯提供了核心艙和一大部分重要的艙段,還在後期提供了幾乎全部載人飛船,但建造和使用國際空間站的經費,幾乎都是美國、歐洲和日本支付的。
  • 新知問答|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有什麼區別?
    人類目前共有四代空間站,中國要建設的是一個相當於第三代空間站水平的天宮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完成,壽命十年,亦可通過維護延期。相較而言,它比起目前420噸級的第四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確要小一圈,但天宮空間站對於我國而言已經是最佳方案。先說一下前三代空間站的歷史和特點。
  • 來吧,與中國空間站「一起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是中國空間站官方宣傳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新華社維也納6月12日電(記者王子辰 趙菲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12日在維也納聯合宣布,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國際社會專家對此紛紛點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說,中國開放空間站是一個「偉大範例」。
  • 辦公室裡搞小團體,如何駕馭你站位的小圈子!
    辦公室裡搞小團體,對於人際關係來說也非常不利,很容易讓人失去做事的原則,走個後門、開個綠燈都是在所難免的。不痛不癢的小事也就算了,假如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羅姐和小娟其實非常瞧不起藍雅琴,她們覺得藍雅琴只不過是為了討好她們,不讓自己太孤單而已,所以她們兩人背地裡做了出賣公司的事情根本就沒和藍雅琴提過。第一次做沒被發現,做第二次的時候被領導抓了個正著。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黨員幹部要服從組織決定 黨員領導幹部不得搞「小圈子」
    對劉某這一不服從組織決定的行為,該如何處理?  答:黨員幹部拒不執行組織人事安排等決定的行為屬於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七章第七十二條規定:「拒不執行黨組織的分配、調動、交流等決定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在特殊時期或者緊急狀況下,拒不執行黨組織決定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 四川省委:要始終對黨忠誠老實不搞小圈子和人身依附
    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做到嚴於律己,堅持廉潔從政、廉潔自律,堅守底線,不觸紅線,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利,絕不以權謀私,淨化朋友圈生活圈,管好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和子女,帶頭執行和嚴格遵守黨紀國法。要堅持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繼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堅持不懈地糾正「四風」,鞏固和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
  • 中國空間站迎來最強外援,華麗變身新國際空間站,美國啞口無言!
    一直以來,人類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離不開中國的參與。近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街頭響起了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還有義大利民眾高喊「感謝中國」,這是義大利人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謝。
  • 輪到美國被拒絕,中國空間站:申報不達標
    輪到美國被拒絕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國方面拒絕了美國加入中國空間站的申請,由於目前中美兩國處在對抗的態勢之下,這一消息一經曝出立刻就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對於這樣的情況,許多人都認為是中國對於美國的反制,因為在過去,中國要求加入美國空間站時,也曾經受到過美國方面的拒絕。
  • 為中國航天加油!第三批航天員選拔不限於飛行員登上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因空間站有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任務和空間應用技術試驗的任務,第三批航天員選拔不限於飛行員,還將包括飛行工程師和科學家。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已經拉開!中國加油!
  • 中國敞開胸懷:邀請全世界來我們的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ISS)是目前唯一在軌的大型空間站,也是國際合作項目,但它很快就會結束歷史使命,而在另一方面,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空間站建設,很可能過不了幾年,中國將擁有全球唯一的空間站。儘管國際空間站將中國排除在外,但是中國的空間站,並不會封閉。
  • 國際空間站散架,全球目光轉向中國,俄: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在部分領域,中國就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比如在空間站方面,今後美國就很可能必須求助中國。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對幫助人類探索太空有著重大的意義。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目前在軌運行的最大空間站,但如今已經開始散架,很可能等到2024年,就必須面臨退役。
  • 中國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論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再發布會上表示,未來關於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指出,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