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生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020-12-18 糖豆普法

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年來,校園安全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防止校園暴力發生是我們的長效機制,但是完全制止是很難的,這需要我們家長和學生們加強對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求學心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參與打架事件,禁止暴力情形在學校發生。現在我們談談青少年學生該如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暴力在自己身上發生:

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自我保護和控制能力較弱,遇事不能保持冷靜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很容易受不良的誘惑不考慮後果做出衝動之事。所以以下幾點供請參考:

一、青少年在人員密集的學校裡,遇事要學會冷靜,三思而後行;

二、平常間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要積極了解安全健康知識,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學習安全知識,培養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在遇到心煩事情而自己又無法解決時,要及時與家長或老師溝通,獲得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四、身上儘量不攜帶太多的錢物;受到暴力侵害時,要機智靈活、沉著冷靜,儘量不刺激對方,最大程度保護自身安全,並在事後立即報案。

五、由於老人溺愛子女對孩子避免不了存在錯誤的引導,孩子本身要充分分析誰對誰錯?

六、學生的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產生正義感,學習好人的好事,插上理想的翅膀,走向美好的明天。我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身心健康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有些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方法簡單粗暴,對孩子常用暴力等方式,這樣的孩子的心理會有著極大的壓力。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將孩子引入歧途。我們家長需要的是正確的去引導孩子接受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科學觀。從自身找原因,做到不卑不亢,不要將被欺凌當做命運,在行為上思想上強大自己。

導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那麼, 我國刑法對未成年犯罪的量刑?或許我們都知道在法律上對成年人的認定年齡是十八周歲,很多罪行針對成年人。對於未成年的犯罪在法律上是如何規定,量刑上是否會適當減輕?還是不需要判刑?我國刑法對未成年犯罪的相關規定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微講堂︱未成年人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6補課——學校應當與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保證未成年學生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鍊時間,不得加重其學習負擔。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一、戰勝不良誘惑:青少年要善於鑑別身邊的不良誘惑,鼓起戰勝不良誘惑的勇氣,並學會用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方法擺脫它們的幹擾,避免其對自己的危害。
  • 峨眉三小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中國網12月3日訊(張曉玲 徐靜)進一步增強全校同學的交通安全法規意識和安全文明意識,使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切實避免交通傷害事故發生,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近日,峨眉山市第三小學借「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教育契機,為大家進行了「珍愛生命,安全出行」為主題的國旗下展示活動。
  • 如何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體育課堂中的安全隱患對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出了哪些要求?我們在常態體育課堂上誰也做不到每一堂體育課上不發生意外傷害事件,只能說,儘可能主動規避運動傷害方式的機率,或儘量少發生,或拒絕方式重大運動傷害事故。體育課發生的運動傷害,一方面由於體育教師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方式失當而造成的,另一方面由於場地、器材器械和學生自身不當運動方式、行為造成的。
  • 大班科學教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係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 萬盛萬東鎮:暑期安全教育 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護意識
    (通訊員黃志衛 朱勝芳)為增強轄區學生的自我安全防範意識,7月14日,萬盛經開區萬東鎮關工委邀請區普法辦老師在六井村(花卉園社區)開展「珍愛生命 遠離溺水」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活動。活動中,區普法辦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及家長講解了防溺水「七不準」等相關安全知識,還通過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詳細講解了青少年不要隨便或獨自下水域進行遊泳,遇到有同伴溺水時,千萬不要盲目救人。
  • 安全教育小課堂,小朋友自我保護意識在增強
    為了讓兒童在掌握安全知識的同時,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2019年6月18日,由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文明辦、貢井區民政局、貢井團區委、長土鎮政府主辦,自貢靈犀義工聯合會、黃泥坳社區承辦的壹基金·壹樂園兒童服務站黃泥坳社區站點開展「安全教育小課堂」活動。當天,11名小朋友及家長參與了本次活動。
  • 學習應急救援知識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為提高轄區未成年人安全防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近日,七裡河區西園街道上西園社區聯合甘肅厚天應急救援隊開展了未成年人應急救援知識志願服務活動,轄區未成年人及家長8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隨後,救援隊隊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採用現場互動、情景模擬方式,講述發生踩踏情況下的自我保護及氣管被異物堵塞的急救知識。救援隊隊員生動形象的講解了遇到各種危險應對方法,告誡青少年遇到危險不要慌張,先觀察周邊環境,不能解決的危險大聲呼救。通過此次活動,提升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孩子們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營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 成武公安法制宣傳進校園,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遵紀守法自覺性,提高自我保護意識,12月14日,成武縣公安局汶上集派出所所長盛守金與民警深入轄區中學開展法制宣傳,為學校師生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盛守金針對青少年好奇心強、辨別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誘惑的特點,以具體的案例為切入點,通過以案釋法、以事說法,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學生違法原因,教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預防違法犯罪。
  • 初一政治知識點教案:保護自我
    ,培養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   5、學會認識和判斷可能面臨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6、學會運用有效方法,避免不法侵害逐步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7、使學生體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勇氣和信心;   8、使學生樹立依法維權意識,增強學法用法的主動性。
  • 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提高學生守法和自我保護意識
    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提高學生守法和自我保護意識 2020-10-1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特徵對未來教育觀念的影響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並對自身的成長發揮特殊作用的時期,網際網路時期青少年在各式各樣的觀念影響下自主判斷事物的能力不斷加強。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的發展對指導青少年未來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意義,它決定了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的走完一生。健全的自我意識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網際網路虛擬性、不確定性和多元性的特徵也會給青少年自我意識的形成產生不良的影響。
  • 暑期青少年自我保護提示發布 14項內容強化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
    14項內容強化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  本報北京7月29日訊記者朱磊「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不沉迷網路遊戲,不瀏覽內容不健康的網頁,慎重會見網友。」「在公共場所或參加大型活動時,注意緊急疏散路線,注意防盜、防搶、防擁擠踩踏」……針對暑期易發生青少年安全事故的情況,今天,共青團中央權益部、公安部宣傳局首次聯合發布了「2007年暑期青少年自我保護提示」。  該提示旨在強化青少年的暑期安全意識、法制觀念,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自我保護提示共有14項內容,涵蓋了青少年在旅遊、食品衛生、人身安全等方面需注意的安全事項。
  • 強化安全意識 從自我保護開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日訊 「安全工作的第一步是安全教育,樹立「教育在先、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識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強化安全意識,就要從自我保護開始。」歷城區彩石中心小學任鵬校長在開學第一課發言引起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
  • 增強安全意識 ·​ 構建法制校園
    繼光小學開展校園安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為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圍,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法制觀念,加強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
  • 教育札記|青少年自我保護:溺水與自救
    我國法律在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雖然規定了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護措施,但由於環境和條件所限,這些保護有時會出現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教給他們必要的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們更冷靜地面對侵害,保護自己,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的空間。
  • 小組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中,增強學生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
    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增 強責任意識。近年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不容樂觀。從學校 教育的任務出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社 會責任意識。
  • 防止校園傷害 加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
    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說幾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  校園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多種:食物中毒、體育運動損傷、網絡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災火險、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愛滋病等。  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將可以避免。
  • 安全教育進校園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一堂「安全教育課」。藍天救援隊隊員通過趣味問答與學生進行互動。劉楨丞攝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2月23日訊(記者 莫流潔 劉楨丞)12月21日下午,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了一堂特別的「安全教育課」。
  • 河北泊頭市檢察院編印手冊 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
    正義網滄州6月28日電(通訊員 張丙真)河北省泊頭市人民檢察院為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避免或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近日,編寫印製了《青少年自護、自救知識手冊》,發放到了泊頭市轄區內各中、小學校師生和未成年家長手中。   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侵害未成年人的惡性事件。
  • 「堅果科學」如何增強孩子的防範意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在刷微博或者看新聞的時候都能收到這樣的新聞內容,某某社區幾歲孩子出現被侵害;某某學校某某學生被老師侵害等等,諸如此類的新聞幾乎已經是屢見不鮮,讓不少家長都為之惶惶。有不少嫌疑人開始拿孩子入手,因為孩子懂得少,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都不夠,在遇到危險或者遭遇侵害的時候,不知道該做出何種反應,不知道抓住時機逃跑或者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