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是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組,以小組的成績為激勵依據,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合作幫助的方式進行學習。旨在促進不同程度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個性和諧發展的新型的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分組的標準必須要適應課程的需要。第二,小組內成員之間必須要相互合作。第三,小組的成績是激勵的依據。體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為了完成既定目標,結合學生個人技能、體能、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最終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體育教學方式。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增 強責任意識。近年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不容樂觀。從學校 教育的任務出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社 會責任意識。體育課堂和其他科目的課堂相比,學習的活動 範圍更大,空間更廣。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知識結構的 探討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還是身體的相互碰撞。小組內的 每個成員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親力親為地去保護幫助同伴。學生在體驗動作完成的同時,體現的還有情感。第二,合作 與競爭並存。在傳統教育理念下,學校教育往往忽視了合作 的價值,而過分強調競爭的作用。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產生焦慮的心態。一味地強調競爭會讓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也會讓部分學生學習的壓力過大。
在體育教學中,合作在多數情況下是與競爭同時存在的。每 一個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的合作是為了對抗其他小組。對抗性 項目的練習是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的「另類」合作。小組 合作學習強化的是小組內的幫扶與互助,它消除了人與人之 間的個體化競爭。使的學生可以在一個相對和諧與健康的學 習氛圍中互相研究探討,對於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 感有很大的幫助,對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大有益處。第三,學習主動性增強。傳統的體育教學課堂活動形式老師 在體育教學中承擔著主體作用。學生沒有發言權,只能被動 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個性特長很難得到發揮,課堂變得 沉悶、單調。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只承擔組織與指導作用, 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在這個過程中, 體育教師要以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不再 被動地服從,而是主動去參與。
3 小組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中的意義
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高低及體育運動水平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輔相成,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青少年在參與混合性身體運動時產生的愉悅、興奮的情緒情感, 可加強了身體和心理活動,在加速青少年個體自我構建的同時,不斷完善自我適應能力,又能有效地促進其青少年的個性發展,並以在此基礎上的提高青少年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積極恰當的體育鍛鍊不僅具有調節個人情緒、增進個體的健 康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在心理疾病治療方面起到積極有效的 促進作用。體育遊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施加可改善中學生的學 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恐怖傾向等多種心理狀況, 並可以在總體上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楊靜在《聾啞 學生安全感、人際信任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中指出,與 聾啞人交流的過程中,和諧相處,多溝通和鼓勵,創造安全 和諧的成長環境等有利於提升聾啞人的心理健康狀況。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中的意義:第一,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團隊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有身體和精神上的接觸。這些接觸使得他們更為了解彼此,更為信任彼此。他們在相互的合作中不斷的溝通和交流,這對於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將來的社會適應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第二,調節和改善學生的情緒。特殊教育群體一般都存在身體上或者是精神上的缺陷。他們相較於普通人來說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長期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著大家相互的幫助和理解,再加上身體上的釋放可以緩解緊張的狀態,從而改善不良的情緒。第三,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由於身體上的缺陷,特殊群體在體育訓練上往往有著很大的難度。別人很容易就完成的動作,可能他們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都不能完成。小組合作學習,大家互相幫助,讓一些單獨無法完成的動作能更為容易。
4 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對於特殊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殘疾人來說,體育教育活動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對殘疾人的智力與非智力的發展都有著積極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 的學習方法,有利於在殘疾人的體育運動教學中的多邊互動。在特殊教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提高殘疾學生的寫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調節和改善學生情緒,幫助其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