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中,增強學生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

2020-12-12 李晨博說美食

1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是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組,以小組的成績為激勵依據,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合作幫助的方式進行學習。旨在促進不同程度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個性和諧發展的新型的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分組的標準必須要適應課程的需要。第二,小組內成員之間必須要相互合作。第三,小組的成績是激勵的依據。體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為了完成既定目標,結合學生個人技能、體能、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最終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體育教學方式。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增 強責任意識。近年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不容樂觀。從學校 教育的任務出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社 會責任意識。體育課堂和其他科目的課堂相比,學習的活動 範圍更大,空間更廣。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知識結構的 探討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還是身體的相互碰撞。小組內的 每個成員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親力親為地去保護幫助同伴。學生在體驗動作完成的同時,體現的還有情感。第二,合作 與競爭並存。在傳統教育理念下,學校教育往往忽視了合作 的價值,而過分強調競爭的作用。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產生焦慮的心態。一味地強調競爭會讓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也會讓部分學生學習的壓力過大。

在體育教學中,合作在多數情況下是與競爭同時存在的。每 一個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的合作是為了對抗其他小組。對抗性 項目的練習是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的「另類」合作。小組 合作學習強化的是小組內的幫扶與互助,它消除了人與人之 間的個體化競爭。使的學生可以在一個相對和諧與健康的學 習氛圍中互相研究探討,對於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 感有很大的幫助,對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大有益處。第三,學習主動性增強。傳統的體育教學課堂活動形式老師 在體育教學中承擔著主體作用。學生沒有發言權,只能被動 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個性特長很難得到發揮,課堂變得 沉悶、單調。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只承擔組織與指導作用, 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在這個過程中, 體育教師要以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不再 被動地服從,而是主動去參與。

3 小組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中的意義

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高低及體育運動水平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輔相成,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青少年在參與混合性身體運動時產生的愉悅、興奮的情緒情感, 可加強了身體和心理活動,在加速青少年個體自我構建的同時,不斷完善自我適應能力,又能有效地促進其青少年的個性發展,並以在此基礎上的提高青少年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積極恰當的體育鍛鍊不僅具有調節個人情緒、增進個體的健 康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在心理疾病治療方面起到積極有效的 促進作用。體育遊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施加可改善中學生的學 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恐怖傾向等多種心理狀況, 並可以在總體上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楊靜在《聾啞 學生安全感、人際信任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中指出,與 聾啞人交流的過程中,和諧相處,多溝通和鼓勵,創造安全 和諧的成長環境等有利於提升聾啞人的心理健康狀況。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合作學習在特殊教育中的意義:第一,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團隊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有身體和精神上的接觸。這些接觸使得他們更為了解彼此,更為信任彼此。他們在相互的合作中不斷的溝通和交流,這對於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將來的社會適應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第二,調節和改善學生的情緒。特殊教育群體一般都存在身體上或者是精神上的缺陷。他們相較於普通人來說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長期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著大家相互的幫助和理解,再加上身體上的釋放可以緩解緊張的狀態,從而改善不良的情緒。第三,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由於身體上的缺陷,特殊群體在體育訓練上往往有著很大的難度。別人很容易就完成的動作,可能他們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都不能完成。小組合作學習,大家互相幫助,讓一些單獨無法完成的動作能更為容易。

4 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對於特殊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殘疾人來說,體育教育活動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對殘疾人的智力與非智力的發展都有著積極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 的學習方法,有利於在殘疾人的體育運動教學中的多邊互動。在特殊教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提高殘疾學生的寫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調節和改善學生情緒,幫助其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意識和合作意識
    學生不合作的原因通常不是缺乏學生對合作與溝通的渴望,而是缺乏合作與溝通方法中的社交技巧。因此,教師最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必要的社交技巧。良好的社交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它們不僅使學生能夠在小組中學習更多,而且對於同學,家人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和成功事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要。
  • 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溝通和合作的意識
    合理的分組就是保證在分組過程中學生平均地進行分配,使每一個小組成員之間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既有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有學習成績中下遊的學生,這樣才能能保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例如,在分組過程中,可以按照學生的性格、學習成績和個人的表現能力進行分組,控制好小組的成員,維持在每個小組3~5人左右,保證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來。
  • 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英語教學內容比較多,且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感覺英語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導致其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此,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講解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注重運用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如,引導學生共同合作探究,進一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分小組進行知識的學習和交流,小組成員之間不斷融合,通過自我的展現和成員之間的取長補短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並且能通過小組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學生學習的動能,讓科學課堂不斷地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 高效開展小組團隊力活動的流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案例展示
    很多一線老師在組建學習小組之後,仍然會出現小組鬆散,沒有凝聚力;課堂紀律差,組內無管理,組員不服從管理;組內分工不明確,組長未發揮作用等一系列困惑與難題。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只構建小組還不行,有了小組組織,就要打造小組團隊之魂。
  • 新教師如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較有成效的教學策略之一,與新課改所倡導的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的理念相吻合。作為一名新教師,小組合作學習該如何分組?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哪些問題應該避免?在組織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如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引導,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等,是擺在新教師面前的一系列的問題。
  • 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與合作
    新課改強調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恰好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途徑,該教學模式區別於傳統單一、單向教學模式,強調了學生的主動學習,鼓勵其參與學習交流,在合作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並有計劃、針對性地完善個人知識結構。
  • 【創意課堂】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探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取各位學生的長處,能促進他們的共同進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合作研究的模式,能夠有效優化英語課程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整體英語素質。
  • 「卡包式」合作小組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 管理好班級對整個教育教學來說尤為重要,但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惑,班主任可能花了很多精力仍難改變班級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我市菁才中學在「自主嘗試」教學下,應用了「卡包式」合作小組的方式,在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眾所周知,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逐漸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與此同時,很多英語教師正在通過這種學習模式不斷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不僅如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 合作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
    合作學習具有以下的精神實質:(1)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2)合作學習要做到精心準備。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必須要有一定的社會技能,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準備和必要的訓練;(3)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為中心,要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 合作學習小組建設的階段
    在組內每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在主發言人表達之後,如有遺漏,其他發言人可以補充。小組合作學習,要著眼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結協作精神,讓學會學會學習、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思考、學會表達等。合作學習小組一般可分分為:小組組建初期、小組衝突期、小組磨合期和小組穩定期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徵。1.小組組建初期。小組不是一個完整、合作的整體,成員對小組的目標、任務和作用還不理解,缺乏合作意識。他們對分配給自己的角色沒有認識,但卻希望在小組中有自己的位置,給他人留下印象。小組成員雖然對其他組員開始熟悉,並著手研究自己的任務和目標,但是對小組活動的參與度還是很低。
  • 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由於每個小組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強調異質分組,這是因為同質分組已被實踐證明是弊多利少,它容易養成學生盲目自信或過度自卑的心理。
  •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本問題研究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每個成員充分參與,共同創新性地完成學習任務,並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並形成相對穩定的技能和思想認識的一種學習方式。這些作業可以個別完成,但小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並可以監督作業拖拉的學生及時完成作業,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感受集體團結一致的力量,真正獲得學習成就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做作業的樂趣,從而避免作業馬虎應付。2.2.6.
  • 關於合作學習的思考
    合作學習既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合作學習還有助於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 學校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團隊能力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甚至是在日後的工作中,都離不開團隊合作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去完成。因此,學校必須認識到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在充分了解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制定培養方案,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日後就業奠定基礎。
  • 小組合作模式是班級管理的必然選擇
    真正以小主人的姿態投入到小組及班級活動中,個性特點得到展示,收穫成就、歡樂與尊重,變得陽光自信,更容易發現自我、肯定自我、創新自我;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協作、配合得到訓練,更容易找到朋友,愉悅身心,有利於身心自然完整;在小組的工作中培養的奉獻意識、組織協調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激發孩子勤勞勤奮、責任擔當、上進心等優良品質,有利於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自由勝任。
  • 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與行動
    作為當下最重要的學習組織形式之一,教育工作者對於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踐已經相當普遍,但是在價值的挖掘上尚處於初級階段。特別是在核心素養時代,小組合作學習所具有的優勢和價值需要不斷研究,並通過高質量的實踐來驗證。本期特別呈現於偉教授的解讀文章,以饗讀者。
  • 高效構建小組的策略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
    小組文化建設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和保障,關乎學校課改能否順利地實施與推進。那麼,該如何構建小組文化?怎樣針對性地打造小組文化才能讓學生變得陽光自信、樂學好學?
  • 小組合作學習 促師生共同成長——初中篇
    本學期,為強化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豐富評價手段,增加評價效益,我們在課上課下使用了「班級優化大師」軟體,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即時性的綜合評價,經過九月份一個月評價,初見成效,現將初中優秀小組進行展示。通過一個月的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深知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才能讓小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