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開展小組團隊力活動的流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案例展示

2020-09-10 蘇派課改

很多一線老師在組建學習小組之後,仍然會出現小組鬆散,沒有凝聚力;課堂紀律差,組內無管理,組員不服從管理;組內分工不明確,組長未發揮作用等一系列困惑與難題。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只構建小組還不行,有了小組組織,就要打造小組團隊之魂。即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通過開展從校內到校外,從徳育體育到藝術勞動、社會實踐,按一定的時間周期設計的系列活動,從而讓學生參與其中,體會團隊協作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小組各成員不斷地在一起為共同目標而共同行動,久而久之凝聚力協作力等團隊力自然形成。

那麼,該如何開展打造團隊力的活動呢?本文為大家分享團隊力活動之同心杆活動執行方案,希望對一線教師們有所啟發。

同心杆活動,打造具有凝聚力的小組

【教學目標】

1. 體驗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的關係,個人與團隊的關係;

2. 體會團隊合作、共處共事的一般法則;

3. 總結、提煉小組運行規則;

4. 增強團隊凝聚力與戰鬥力。

【活動準備】

1. 手指粗細、長約 2 米的 PVC 管每組一根;

2. 平坦的空地開展。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通過小組文化的構建建立小組共同的行為方式,小組文化是積極向上的,是理想化的,和行為化之間有一定的差距,怎樣才能減少差距,達到理想,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體會、感悟,制定小組的規則。

二、體驗活動

(一)請一名學生協助示範明確活動內容和規則

1.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一根 PVC 管。

2. 每人伸出一隻手的食指託住 PVC 管,手指要求平均分布在 PVC 管上。

3. PVC 管的起始高度以這組身高最矮者的肩膀為準。

4. 在過程中不允許出現離杆、勾杆、夾杆、手指彎曲的現象,否則必須重新開始。

5.以所有人的手著地為成功,標準始終掌握在老師或培訓者的手中。

(二)各小組簡單討論交流方案

教師適當的解答學生不明白的問題,並讓小組給出預計完成時間,要求小組成員商討目標。

(三)進行「同心杆」活動

將 PVC 管發放到每個小組,各小組站到指定的位置開始活動,教師要對各個小組進行監督,嚴格把握各項規則標準,稍有犯規立即要求返回重來。

(四)引導學生思考

在活動進行到一定時間時,每個小組會有同學因為不成功而相互開始指責抱怨、急躁、失去信心、心情也有些低落。此時,教師讓各組停止活動,PVC 管放在一旁,每小組成員站立圍成一圈,調整一下子自己的心情,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

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在剛才的活動中,大家仔細思考一下,有沒有互相指責,每個小組在最開始制定的目標呢?同心杆活動,什麼是同心?我們小組的成員是同心的嗎?我們小組的目標是什麼?將 PVC 管降到地面。我們每個人的目標是什麼?也是將 PVC 管降到地面。我的目標= 團隊的目標!團隊是由每一個「我」組成的,每一個「我」= 團隊!可你又在為團隊做著什麼呢?(引導學生做好自己,聽好本小組統一指揮,看好自己的手,努力實現目標)

(五)再次進行「同心杆」活動

每小組將杆子拿起重新活動,教師引導學生互相進行鼓勵,幾輪後,安排小組間 PK,在規定的時間內,哪一小組在不違反規則的條件下最先把 PVC 管放在地面即為獲勝。

三、交流分享

(一)小組內部交流討論

教師組織學生組內討論本次活動的體驗、感觸、心得和收穫。要求每個組員談談自己的感受,想想在今後的小組合作過程中在面對困難時怎樣解決,每組一名組員記錄。

(二)全班集體分享

討論結束並記錄下各組的感受體會後,每組派一名組員進行展示,教師要對各組展示的結果進行點評,非常精彩的部分要加以讚揚。

活動的核心指向:

1. 做最好的自己:要想團隊達到目標,首先先完成自己的任務,遇到問題首先找自己的原因,當每個人都能在能力範圍內做好自己,那團隊的目標就能夠實現。

2. 統一指揮:團隊合作中,不可以七嘴八舌,需要有一個說話算數的人按照規則組織安排,其餘人無條件服從和執行,從而提高成功的速度與效率。

3. 分工、合作:團隊中每個人的能力大小不一樣,所以接受任務的難易程度也應有所不同,根據能力大小進行分工再合作的過程才是達到團隊目標的方式所在。

4. 不指責、不抱怨:合作中會面臨很多問題與困難,這並不可怕,關鍵是看面對困難的態度與勇氣,指責和抱怨是直接導致團隊成員分崩離析的直接原因,多想辦法解決而減少抱怨指責才是接近目標的好辦法。

5. 相互鼓勵、支持,迎難而上: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關懷,團隊中的相互鼓勵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學會在困難時給他人加油打氣,在失敗時給他人必勝的信心,多一點鼓勵讚美,少一點批評指責,小組就會多一份寧靜和美。

(4)組長家長會

爭取組長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對組長的教育工作。

同心杆活動培養了組員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增強了小組成員的相互信任和理解,讓孩子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鍛鍊了計劃、組織、協調的能力。

這樣的團隊活動能更好地促進團隊建設,促進班組文化的建設,讓學習小組成為孩子們的感情共同體、行為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

文章節選自《蘇派課改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手冊》

相關焦點

  • 班組文化評比的流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案例展示
    班組文化評比活動是班組文化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開展 「美麗班級」評比活動,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倡導校園文明禮儀行為,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班組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創建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形成人人爭做文明學生的良好氛圍。以下是班組文化評比活動的詳細操作流程與方法,希望能給廣大的課改一線教師以參考和啟發。
  • 高效構建小組的策略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
    我們必須掌握小組構建的四大體系: 1、組織體系。即組名、組訓或口號、組徽、組規、組歌等(姓名及職責分工、個人及小組的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小組學習不是單純的將孩子分組,讓他們圍坐在一起,而是要從成績、品質、行為、習慣、個人等方面綜合衡量,進行強弱搭配,才能真正打造和諧、高效、積極的小組,才能實現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發揮所長。
  • 校長如何打造高效的課改核心團隊?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方法研討
    當下,學校不缺少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理念與方法,學校裡也不缺少具有改革意識和思想的幹部和教師,但是,真正能收穫改革成果的學校卻少之又少,原因在於即便擁有理念和操作方法,沒有超強決心、恆心、齊心的團隊,一樣無法將課改成功落地執行。
  • 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的操作流程,學校課改實操標準步驟展示
    通過規範的課堂流程,結合規範的導學案,讓學生輕鬆做到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讓教師和學生真正實現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為了讓師生在教學中能夠有的放矢,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序、高效地進行學習,逐步提高師生教學的積極性,穩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大面積提高學業成績,特對小組合作課堂流程的具體操作步驟進行詳細解讀。
  •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是班級學習的重要組織形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習個體學習時,都可以找到對象,找到組織,他們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相互研究 小組長是小組的核心,是小組的領頭羊,合理的培訓小組長很重要,培訓小組長學會組織本組成員學習,讓本組的成員了解並規範的執行學習流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困惑時,小組長可以帶領大家合理協商、自行處理。
  •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參考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公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二、小組分配    1、分配原則:同組異質、異組同質。
  • 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的四大策略
    那麼,如何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真實地發生、自然發生,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呢?以小學語文為例,歷下實驗小學總結形成了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的四大有效策略。
  • 小組合作學習如何處理好「十大關係」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吻合生本理念的一種學模。以小組文化建設為基礎的學生自主管理體系、自主教育體系是小組合作制的核心。這種學模被實踐證明是十分有效的。但在具體操作時,必須研究並處理好十大關係,方能使其朝良性方向發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發揮其育人功能。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取決於小組的合作力。
  • 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選擇(1)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大幅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生動性,既有利於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又有利於引導學生重視團隊合作
  • 小組合作教學發言稿
    一開始接觸小組教學的運用是在一次研討會上,當時被授課老師和學生的精彩展示及高效所震撼,於是也就萌生了自己想要體驗的衝動。但真正操作起來時,卻是顧吹顧不了打,一節課下來鬧哄哄,亂糟糟,當堂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都沒有完成,感覺很失敗,就想放棄。
  • 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改變過去單一、被動、陳舊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學習是這一學習方式得以落實的有效載體,「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主動求知慾的能力,而且是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能力」。我曾參與蘇派課改中心的培訓,並且有過兩年多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兩年多的時間裡付出了很多,有一段時間忙的心力交瘁。
  • 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乾貨請關注收藏
    以數學學科為例,小學生開展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分工、交流、合作來提高學生的理解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使之共同進步。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常常表現為「流於形式,忽略實質,缺乏時效」的現象。
  • 怎樣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程序1、創設學習情境。這一步主要是組織全體學生對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在廣泛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對各小組學習效果作出評價,學生對照他人的學習情況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
  • 學校課改推進體系團隊組建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目標指向課改另四大操作體系(文化體系、生訓體系、導流體系、評價體系)的落地執行規劃。推進體系是課改四大操作體系科學、合理、高效運轉的重要保障,直接決定學校課改落地的效果。只有科學的推進方法和超強的執行力相互配合,才能讓課改推進工作有序且高效地開展。而高效的推進和超強的執行都離不開學校推進體系團隊成員的合理分工與密切協作。如何搭建學校推進體系的團隊?團隊成員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 小組合作與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研究
    例如逯彩霞老師在教學四年級語文《巨人的花園》一課時,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一對一討論、研究解疑,確保每個小組成員實現高效學習,最終實現小組團隊的整體學習目標。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團隊作用,科學利用小組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互幫互學。
  • 合作學習 攜手共進 | 新城中學英語小組合作研討活動
    9月22日,為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落實「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樹立科學的育人觀,新城中學英語組開展小組合作研討活動,課程執行中心張舸主任為大家展示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英語課。在小組合作展示課上,學生以全英文順利完成小組合作任務,真正將英語融入課堂,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完美轉換。
  • 屠獻芳:推廣「合作小組」教學模式,追求「低負高效」教學效果
    她在教學中敢於嘗試創新,探索推廣以小組活動為主體、以教學中心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徵的「合作小組」教學新途徑,致力於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屠老師說,對於剛步入大學的學生而言,初遇同學時往往都會產生一種戒備心理,他們緊張、擔心、怕出糗,不願展示自己的英語能力。
  • 班組文化建設提升的內容及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討
    本文將為大家分享班組文化建設提升的內容及具體操作方法,同時指出了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給學校和一線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班會課建議主題:誇誇我的小組,小組月目標PK展示,優勝小組經驗分享,落後小組診斷與幫扶等。
  • 黃榮懷:如何開展在線的小組學習,並提升到合作學習?
    閱讀之前請您思考: 電視/網絡直播與在線學習如何有效銜接? 如何開展在線的小組學習, 並提升到合作(協作)學習? 還有一個詞是協作學習,對於合作學習和協作學習,我們在這裡不加區分,如果硬要區分的話就在於,合作學習是一個小組完成同一個任務,協作學習是小組成員的任務是不一樣的但也是關聯的。
  • 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標準流程,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討
    小組合作學習以獨學、合學(討論)、領學、補充、點評等學習環節組合而成,是一種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這種以學為中心的模式,之所以可能為絕大多數教師所掌控,是因為這樣的課堂不需要教師的表演,需要的是學生積極地學,對教師而言需要的是在課前對學路的設計,課堂流程設計的越科學,學習效率就會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