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事情在古代並不是太嚴重的事情。
這是因為,古代婦女和今天不同。
古代婦女基本沒有避孕措施,而且嫁人很早。
很多時代,女孩十三四歲,也就是剛有了月經就嫁人了。
一般嫁人以後,一二年內就會懷孕。
因沒有避孕手段,婦女基本始終都在懷孕和生育。
有時候上一個孩子還在哺乳期,婦女就又懷孕了。
這種生育基本要到婦女自然絕經為止。
所以,古代婦女的經期其實很短。
現代女性在可生育年齡階段中,平均有450次月經,3000多天,8年左右的時間。
但古代就不同了,很多女人只有50次而已。
所以,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太大問題。
古代中國女性,鄉下完全不講究的不提,相對條件好一點的,會用月經帶。
月經帶不是單純的布袋,裡面還是中空的,一般會放一些草木灰之類吸水的東西。
這可以看做是衛生巾的雛形。
這玩意第一不衛生,第二用處有限,也就是略勝於無吧。
所以古代婦女婦科病很多,而醫生又清一色是男人,所以基本沒有婦科醫生。
很多婦女因此早逝,也算是很悲慘了。
而建國後,我國婦女也長時間使用草紙之類。
比如當年女兵進入部隊,會多發一點津貼,叫做衛生費,就是買這些東西的。
不過,鄉下婦女則沒有這種待遇。
改革開放前,很多鄉下連吃飯都困難,哪裡顧得上衛生用品,擦屁股也不用衛生紙的。
一個老人回憶:擦屁股可以使用胡圾,但是月經就有問題。那個時候的婦女月經來後,一般都是使用舊棉花舊衣服做成碎棉布作成棉墊,用過之後再洗乾淨,重複使用。這也是從古代一直沿用下來的方法。
這種情況直到1982年,才稍微有所好轉。
北京造紙十一廠從日本瑞光株式會社引進了第一條衛生巾生產線,這時候的「粘貼型衛生巾」已經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