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知名醫院"看病難"引爭議
據臺海網報導,近日,有臺灣網友爆料上知名醫院看病難的問題,沒想到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大家紛紛曬出自己上醫院的辛酸經歷。據爆料,有些大醫院的名醫,沒有提前八小時去掛號根本就掛不到。 大多數臺灣人平常不大會去大醫院看病,若身體不適需要看醫生可能也會選擇跑診所。
-
寵物看病引爭議,寵物看病貴於人,寵物醫院該何去何從呢?
寵物看病引爭議,寵物看病貴於人,寵物醫院該何去何從呢?現在人們養的最多的寵物就是貓咪和狗狗啦,我們知道貓咪狗狗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狗狗就屬於特別的暖男型的,而且她們可以安慰自己的主人,小貓咪就不一樣了,小貓咪是需要主人去安慰她的,小貓咪是特別的高冷的。
-
臺專家:解決看病難 大陸不妨借鑑臺灣經驗
臺灣專家表示,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也曾出現過「醫患矛盾」、「看病難」等問題,後因臺灣當局進行了醫療改革,才使得這些問題逐步解決。目前,臺灣民眾對臺灣醫療服務的滿意度高達88.2%。所以,臺灣專家建議—— 2013年6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籤署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
臺灣醫療供需兩極化:大醫院一床難求 偏鄉看病難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醫療供需兩極化,「衛生署」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奇美、長庚、臺大、榮總等臺灣醫學中心一床難求,每天門診人數成千上萬,屏東佑青醫院每天卻看診僅0.6人,偏鄉醫師少,民眾看病難。「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19日說,這項「醫院評鑑信息公開專區」不是民眾就醫信息。
-
在上海可找臺灣醫生看病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
今後,不僅臺灣地區居民可以找到熟悉的臺灣醫生看病,上海本地居民也能找臺灣醫生看病了!今天上午,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儀式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舉行。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帶領四十餘位上海臺商參加了開業儀式。
-
少林寺開醫院再引爭議 少林法師:推廣禪醫藥文化
少林寺擬開醫院推廣功能飲品,稱不以贏利為目的,新聞一出,再次引起網友熱議,褒貶不一。12月22日下午,記者對話少林寺監院、少林藥局負責人釋延琳,稱開設少林醫院為推廣禪醫藥文化。 少林寺開醫院再引爭議 前些時間,少林寺開網店,銷售《武功秘集》被網友爭議不休。
-
四川一知名醫院取消現場掛號引爭議 專家稱社會應為老年人留一條通道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萬軍日前,媒體報導了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取消現場掛號,致老年人就醫難的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武漢多家知名醫院發現,除個別醫院外,其他醫院都可以現場掛號。社會學家梅志罡認為,在「信息鴻溝」時代,社會應該善待老年人,為他們留下一個通道。
-
教授「看病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說法引爭議
北師大教授張靜如總結看病經驗「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引爭議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近日,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總結自己一生看病經驗得出的這句結論,在網上引發巨大反響。 正方 常見病無需找權威 「看病不必直奔『教授、主任醫師』,尤其是常見病、初診病人。」廣東省人民醫院一位心內科專家表示,醫學生畢業後,至少臨床工作十年才能評上副高職稱,此時臨床經驗比較豐富,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能獨當一面。臨床上遇到的病例七八成屬於常見病,主治醫師搞不掂的病,轉診給副主任醫師,大部分可以妥善解決。
-
「看病難」「看病貴」?省衛健委向公立醫院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亮劍」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洋銀 通訊員 胡玉明基因檢測費高、藥佔比較高、掛號時間長、檢查時間長、停車難……一直以來,「看病難」「看病貴」是群眾反映最多的問題。2020年5月以來,省衛健委向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亮劍」,委各直屬公立醫院紀委主動作為,推出多項措施化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日,記者回訪長沙市多家公立醫院。
-
先預約再就診,各大醫院看病究竟難不難?
2020年4月17日,微博大V「藍莓醫生」——知名醫師周文勝在社交平臺表示,疫情後「報復性」看病成為事實。而這一看法也得到了不少網友認可,大家紛紛曬出了自己預約就診的截圖。某三甲醫院驗血室門前排起長隊各大醫院迎來就診高峰隨著國內疫情向好向穩,各地醫院門診逐步恢復正常。
-
在上海的臺灣醫院:不僅給臺灣人看病,更將臺灣醫療服務理念帶到...
昨天,上海辰新醫院復業慶典舉行。15年前,作為首家進入大陸市場的臺資獨資醫院,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旗下的辰新醫院在長寧區開業。2011年,由於院址擴建而搬離。時隔五年多,這家臺資醫院重新開業,並迎來了十五年的慶典。
-
@湖南人 你還在為這些公立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發愁嗎?省衛健...
省衛健委:向公立醫院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亮劍」基因檢測費高、藥佔比較高、掛號時間長、檢查時間長、停車難……一直以來,「看病難」「看病貴」是群眾反映最多的問題。民有所呼,必有所應。今年5月以來,省衛健委向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亮劍」,委各直屬公立醫院紀委主動作為,推出多項措施化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
臺灣獨資醫院大陸成長史:想跟公立醫院同待遇
人民視覺 說起看病,一般人總習慣去公立醫院。全國9成以上就診量在公立醫院,日門診量過萬人的醫院已不罕見。其實,看病難,主要是指在公立醫院看病難,就診體驗不好,服務質量不高。解決看病難,改善看病體驗,必須鼓勵社會辦醫,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社會辦醫。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創新社會辦醫機制。」國務院醫改「十二五」規劃給出具體目標——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
-
六大臺商大陸開醫院 臺胞看病不用再往臺灣跑
解決臺胞「看病難」 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在大陸投資並居住的臺商及其家屬人數不斷增加,估計在大陸常住的達150萬人左右,僅上海就有50萬人左右。為解決臺胞在大陸「看病難」問題,大陸一些地方採取了各種辦法,如上海、汕頭等地設立了多家「臺胞定點醫院」,開闢了方便臺胞就醫的「綠色通道」。
-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上海市級醫院出招來破解!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市民百姓關切的民生難題。一到夏天,暑假就診高峰期外加夏季部分疾病多發,市民前往就診頗多無奈。出招看病難:為夏季就診高峰開方子每逢夏季,掛號就診常會人滿為患。近日,特意挑著暑假來問診的小劉媽媽,發現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裡的新現象:兒子來看泌尿外科門診,平日搶號都要「秒殺」,如今不同了,暑假科室裡新增夜門診專科服務,「下了班我來帶孩子看病,啥也不耽擱,醫院的溫馨服務真心為我們家長帶來了便利!」
-
臺灣島內大醫院看病要漲價 落實分級醫療
小病到大醫院看,不光變貴還可能被拒?為落實分級醫療,臺灣「衛福部」正計劃推出新政策——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要漲價,還將限制大醫院看輕症病患的數量。 據臺灣《中國時報》13日報導,臺灣醫學會12日舉辦學術研討會,臺「衛福部長」林奏延當天表示,許多醫學中心門診、急診人滿為患,顯示臺灣分級醫療有待加強。
-
臺灣樂透彩中獎無法兌 公平性引爭議
臺灣樂透彩中獎無法兌 公平性引爭議 2002年12月16日 14:4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國婦嬰、新華、復旦兒科醫院明確落地奉賢,遠郊百姓多年「看病難...
看病難、看病遠,一直是奉賢老百姓的一樁掛心事,特別是那些患有大病重病的老百姓,到市區看病很不方便。在9月22日上午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奉賢區區長郭芳說,奉賢今年大量引進知名醫院,國婦嬰奉賢院區建設順利推進,預計2022年上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新華醫院、復旦兒科醫院也在奉賢新城明確選址,目前正在抓緊立項,計劃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中。
-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2017-08-29 21:43 據《聯合報》等臺媒報導,2019年度開始,韓愈《師說》、諸葛亮《出師表》、顧炎武《廉恥》等經典文章,恐將從臺灣高中語文教材中銷聲匿跡;「師道」、「忠君愛國」、「廉恥」的義理,不再是選文的標準。 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29日以《古文與慈母》為題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回憶與母親秦厚修比賽背誦古文《桃花源記》的過往。
-
口腔醫院24小時服務 進社區解決看病難
本報訊 「看病貴,看病難」一直是蘇州百姓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蘇州口腔醫院5月30日起在全市首推口腔服務進社區,延長門診就醫時間,特困病人醫療費減免等10項服務措施,真正解決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蘇州口腔醫院從5月30日起在蘇州市首推24小時全天候醫院,口腔病人任何時間到醫院都能得到專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