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希望的種子播撒在黔中大山裡!南中醫四名女研究生支教歸柳小學

2020-12-12 荔枝新聞

「這次全州統考,我們任教的歸柳小學三年級、四年級語文排名全鎮學校第一,五年級語文由倒數提升至全鎮學校第二!」這對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說,是令人欣喜的成績。

2019年6月28日,對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四朵金花來說,是一個讓她們終生難忘的日子。在歸柳小學為她們舉辦的歡送會上,孩子們在臺下鞠躬喊:「老師,您辛苦了!」大家眼眶噙滿了淚水。回到學校,這四名女生把她們支教的三百多個日夜整理成一篇值得永久紀念的回憶錄。

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姚玲滿懷深情地說:「我很慶幸,能夠用這一年不長的時間,把希望的種子播下去,並且能夠看到它們發芽。我也知道,後面的學弟學妹肯定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些幼苗不斷成長壯大!」

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與貴州省榕江縣歸柳小學的緣分始於5年前。2014年10月,在南中醫60周年校慶典禮上,時任歸柳小學校長的2005屆優秀畢業生陳曉明帶回一段視頻。視頻中,當地孩子們捧著碗蹲在地上吃飯的場景,深深觸動了全校師生。

為改善孩子們就餐環境與教育狀況,學校捐贈20萬新建食堂,成立了「貴州·遠志支教支醫服務團」專項援建歸柳小學。2018年7月,作為第一批前往那裡的研究生,阮未艾、姚玲等四名女生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艱苦支教生活。最初到那裡的時候,她們中的3個人,都患上比較嚴重的溼疹,晚上覺都睡不好。

歸柳小學位於貴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鎮歸柳村,榕江縣是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歸柳村就坐落在距離榕江縣城20多公裡的月亮山區。以侗族、苗族為主,有學生兩百多人。

姚玲通過布置摘抄、專題講解、讀寫訓練等方式,打牢孩子的學習基礎。針對孩子們怯於表達,每天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演講訓練。

姚玲花很多精力在備課上,經常熬夜到十一、十二點。在音樂課上,她採用學唱古詩的主題課,不僅讓學生們學到語文方面的知識,還能學到音樂方面的知識。

在全州期末統考中,阮未艾任教的班級平均分位於全鎮同類學校第二,及格率提升了53.3%。

阮未艾說:「有學生很興奮,跑到我面前說,小艾老師,我第一次語文考試及格,還有學生寫紙條說,老師你知道嗎?以前我們上課都沒有人回答問題的。這種改變,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真真切切的,很有意義的事情。」

為了幫助留守孩子實現「團圓」的願望,蔣晗牽頭髮起了「千裡傳相思·關愛留守兒童」中秋特別活動,16名留守兒童和遠在他鄉的父母通上了視頻電話。

畢業於護理專業的許悅利用專業知識,主動承擔起歸柳小學的醫務工作,在母校的幫助下,醫務室添置了適合當地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南京中醫藥大學團委副書記張裕強介紹:「一方面解決當地小學的師資短缺問題,第二是優化教師結構隊伍,進一步切實解決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俗話說得好,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我們就是從這個角度,將研究生支教團融入到脫貧致富的項目中來。」

2005年,南京中醫藥大學2005屆畢業生陳曉明以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的身份,第一次來到了陌生的貴州省月亮山區。

2015年,在陳曉明紮根貴州深山支教的第十個年頭,母校的師生帶著「遠志服務團」暑期支教支醫項目來到了陳曉明深愛的這座大山。

2018年,南京中醫藥大學正式將歸柳小學新增為學校研究生支教團的長期服務地,暑期支教與長期留駐的結合進一步解決了當地師資緊缺的難題。

有的人選擇終生留在這座大山,也因此感染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主動走進這座大山。

十五年牽絆,五年「黔行」,「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走出這座大山」。

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每晚9點35分《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編輯/趙夢琰)

來源:荔枝網

相關焦點

  • 我校「遠志服務團」赴貴州開展支教支醫活動
    經過學校連續五年的志願服務和項目援建,杏林遠志食堂投入使用,杏仁圖書室內書目齊全,校園醫務室藥品豐富,去年研究生支教團的加入,使得歸柳小學的面貌煥然一新。7月9日,喬學斌副校長一行走訪歸柳小學,慰問學校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座談會上,支教團阮未艾、許悅、姚玲和蔣晗4位志願者匯報了一年來支教收穫和感悟。
  • 海澱區赤城支教教師張燕青:支教播撒希望星火
    今年9月,海澱教委積極選派13位優秀教師到我縣開展支教工作,為鄉村學校帶來了豐富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經驗,也讓結對幫扶關係越走越緊密,以支教播撒教育星火。「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樣田鄉中心小學一年級二班的教室裡,支教老師張燕青正在上語文公開課,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課堂設計讓孩子們仿佛置身於明麗美妙的江南美景,課堂氛圍熱烈,學生興趣高漲。
  • 估嗎回收助力花田支教公益 播撒知識的種子
    本次支教公益活動,由估嗎創始人向方遜和其兄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發起,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人民大學、四川大學的10名支教大學生,免費為37名來自白馬鎮各村的6-12歲的孩子們授課,採用國際前沿的STEAM教學模式,通過語文、數學、英語、和藝術等科目的綜合講授,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實踐力,為孩子們打開全新的知識海洋世界,滿足孩子們擁抱知識海洋的渴求。
  • 音樂浸潤著孩子的心靈,播撒下美育的種子!修武縣西村完全小學樂聲...
    1月7日9時,一場大雪如約而至,修武縣西村鄉西村完全小學瞬間披上了銀裝,從學校的音樂教室裡傳出清脆的陶笛聲,陶笛社團的孩子們正在進行寒假前的最後一次排練,雪花飛舞,曲聲悠揚,令人陶醉。音樂為山村小學帶來了生機,更為每個學生帶來了快樂。
  • 劍河:支教扶貧 為這群合肥工業大學的研究生點讚!
    「希望岑松小學的學生能夠努力學習,茁壯成長,心懷感恩,養成良好品德,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近日,在共青團劍河縣委負責人的鼓勵下,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2020「戰疫情、心連心」1V1助學金與2020「合支抗疫」活動於劍河縣岑松鎮岑松小學圓滿落下帷幕。朱玉璞、任雪維、陳永輝、李聰聰是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劍河服務隊的四名成員。作為學生黨員,談及畢業和未來,他們感慨萬千。
  • 巾幗志願服務展播 | 用「N+1」的方式播撒志願服務的種子
    巾幗志願服務展播 | 用「N+1」的方式播撒志願服務的種子 2020-12-21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菲律賓外派老師:寓教於樂 播撒中華文化的種子
    寓教於樂 播撒中華文化的種子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根植於愛」。我暫別了中國的親人和朋友來到菲律賓馬尼拉英才培幼園支教,這裡的孩子就像是我的孩子,成了我生活的重心。在學習形狀類「三角形」「長方形」的詞彙時,我組織孩子們玩站三角、站四角的音樂遊戲,大家興致高昂,很快就掌握了課堂內容。每一節華語課我都用心準備,希望孩子們在課堂上獲得快樂和滿足,他們也喜歡在課堂快結束的時候緊緊抱住我。我想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顆中華文化的種子,未來他們會更喜歡學華語,甚至嚮往中國。
  • 支教招募|您能來山裡,當我們的老師嗎?
    他們是山裡的孩子。他們總是那麼真摯、自然、淳樸,眼裡總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對知識的渴望。每到晨起,在韶關梅塘平安希望小學的每個角落,響起的是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但由於學校地處偏僻,教學資源非常缺乏:學校僅設有1-3年級,教師也僅有4名!加之家庭經濟的拮据,這裡的孩子想要學習,要付出太多太多。我們之中絕大多數人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但是,哪怕只能改變一點點,我們也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播撒夢想的種子
    播撒夢想的種子李珉夢、王卉所帶班級,許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並不能幫助他們的學習;有的家長面對孩子不盡人意的成績只知道打罵責罰,卻不懂得與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不願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有的孩子從小父母離異,給他們帶來了心理上的創傷。農村的孩子相比城裡的孩子缺失的是什麼?陪伴?關愛?還是敢想敢做的勇氣?隨著與孩子們的日益熟悉,李珉夢、王卉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 支教圓了多年的夢 5名志願者赴郴州寨前希望小學支教
    「2018湖南平安人壽愛心支教活動」的首批5名志願者來到郴州寨前希望小學進行支教。志願者代表易躍軍講話。學生為志願者繫上紅領巾。這5名志願者是「2018湖南平安人壽愛心支教活動」的首批志願者,將進行為期一個星期(9月9日至9月14日)的支教活動。該活動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指導、平安人壽湖南分公司主辦、紅網協辦。這5名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有湖南平安的工作人員、有教育系統的公務員,有退休的小學老師,還有媒體工作者。
  • 女研究生到石柱支教,離別時為全班女生實現「公主夢」
    7月12日,微博話題「研究生支教結束送每個女生公主裙」衝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而離別時,這位支教研究生不舍的哭泣聲,感動了許多網友。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這位支教研究生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2019年8月,四川外國語大學研支團的志願者來到石柱,以「支教、支夢、支心」為宗旨,教育引導山區學子成人成才,築牢山區學子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青春夢想。張靜宇是五位志願者之一,她來到石柱縣西沱鎮小學一年級支教,成為一名班主任。張靜宇負責的班上有42個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家訪時,張靜宇發現很多孩子家庭條件不好。
  • 支教感悟:支教是滿懷泥土的坦誠與淳樸
    編者按:已是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紮根貴州的第十個年頭,一路黔行,127名支教志願者前赴後繼,將汗水揮灑在西部,讓青春綻放在黔山秀水之間。十年築夢,築志願者的支教夢,圓大山裡孩子的讀書夢,一場沒有終點的愛心接力,他們仍在堅守愛與責任。
  • 安徽師大學子三下鄉:播撒環保種子,收穫綠色希望
    中國青年網黃山8月4日電(通訊員 蔣成影) 安徽師大學子走進小學課堂,以「播撒環保種子,收穫綠色希望」為主題,培養環保意識為目的,展開生動的環境知識線下課堂。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加強並重視對小孩子們的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
  • 英語教育學院:播撒在心間的種子,一定會開出絢爛的花朵|三下鄉
    開闢花田,播撒花種在仲夏伊始的八月,跟隨著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學院旬陽中學「雲」支教隊的腳步,我開始踏上了我的「雲」支教路程。在支教剛開始的這段時間,我不禁開始回想起當年我在高中時被支教的經歷。二零一七年的夏天,所有同學都沉浸在期末臨放假的喜悅和高三即將開始的複雜情緒中忐忑不安地數著日子。
  • 大四女學生山區支教,自費給全校師生購買護手霜
    根據相關媒體近期報導,新鄉有一名大四的女大學生來到了這裡擔任一名支教,自己掏腰包給全校師生購買了護手霜,看起來這個禮物是非常小的,但是情感卻和學生連接在了一起。這名大學生的名為趙一諾,是河南師範大學的一名大四生,之前在省教育廳組織文藝志願活動,因為趙一諾本就是非常熱愛做公益,隨後直接報名擔任一名支教。
  • 西湖大學博士生赴黔東南科普支教:撒播科學的種子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科普團成員一絲不苟。大家根據生命科學、理學、工學分組,各自備課。張蘭說,她想在四年級看完每一個玻片。對於臺江縣的孩子們來說,科學夢想或已萌芽。對於西湖大學11位博士生來說,他們對科普、對科研都有了新的理解。活動中蘊含的為社會提供科普教育的公益精神,正慢慢滲入西湖大學的科研文化中。
  • 張婕:在雪域高原播撒「美」的種子
    2011年8月,留下一封遺書,包河區美術教師張婕毅然踏上了前往新疆支教的旅途,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援疆支教工作;2018年8月,張婕再次出發,作為安徽首批「萬人援藏計劃」25名教師之一,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支教一年。
  • ——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定西支教記
    遠在1600公裡之外的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用持續22年的支教接力為這道難題提供了答案。  1998年,天津師範大學師生捐款20萬元,在定西市安定區捐建了一所希望學校,命名為「天津師範大學希望學校」。2002年,天津師範大學成立研究生支教團,在全校選拔了第一批研究生奔赴西部,服務地正是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一年一屆研究生赴定西支教的扶貧接力大幕就此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