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州統考,我們任教的歸柳小學三年級、四年級語文排名全鎮學校第一,五年級語文由倒數提升至全鎮學校第二!」這對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說,是令人欣喜的成績。
2019年6月28日,對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四朵金花來說,是一個讓她們終生難忘的日子。在歸柳小學為她們舉辦的歡送會上,孩子們在臺下鞠躬喊:「老師,您辛苦了!」大家眼眶噙滿了淚水。回到學校,這四名女生把她們支教的三百多個日夜整理成一篇值得永久紀念的回憶錄。
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姚玲滿懷深情地說:「我很慶幸,能夠用這一年不長的時間,把希望的種子播下去,並且能夠看到它們發芽。我也知道,後面的學弟學妹肯定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些幼苗不斷成長壯大!」
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與貴州省榕江縣歸柳小學的緣分始於5年前。2014年10月,在南中醫60周年校慶典禮上,時任歸柳小學校長的2005屆優秀畢業生陳曉明帶回一段視頻。視頻中,當地孩子們捧著碗蹲在地上吃飯的場景,深深觸動了全校師生。
為改善孩子們就餐環境與教育狀況,學校捐贈20萬新建食堂,成立了「貴州·遠志支教支醫服務團」專項援建歸柳小學。2018年7月,作為第一批前往那裡的研究生,阮未艾、姚玲等四名女生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艱苦支教生活。最初到那裡的時候,她們中的3個人,都患上比較嚴重的溼疹,晚上覺都睡不好。
歸柳小學位於貴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鎮歸柳村,榕江縣是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歸柳村就坐落在距離榕江縣城20多公裡的月亮山區。以侗族、苗族為主,有學生兩百多人。
姚玲通過布置摘抄、專題講解、讀寫訓練等方式,打牢孩子的學習基礎。針對孩子們怯於表達,每天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演講訓練。
姚玲花很多精力在備課上,經常熬夜到十一、十二點。在音樂課上,她採用學唱古詩的主題課,不僅讓學生們學到語文方面的知識,還能學到音樂方面的知識。
在全州期末統考中,阮未艾任教的班級平均分位於全鎮同類學校第二,及格率提升了53.3%。
阮未艾說:「有學生很興奮,跑到我面前說,小艾老師,我第一次語文考試及格,還有學生寫紙條說,老師你知道嗎?以前我們上課都沒有人回答問題的。這種改變,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真真切切的,很有意義的事情。」
為了幫助留守孩子實現「團圓」的願望,蔣晗牽頭髮起了「千裡傳相思·關愛留守兒童」中秋特別活動,16名留守兒童和遠在他鄉的父母通上了視頻電話。
畢業於護理專業的許悅利用專業知識,主動承擔起歸柳小學的醫務工作,在母校的幫助下,醫務室添置了適合當地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南京中醫藥大學團委副書記張裕強介紹:「一方面解決當地小學的師資短缺問題,第二是優化教師結構隊伍,進一步切實解決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俗話說得好,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我們就是從這個角度,將研究生支教團融入到脫貧致富的項目中來。」
2005年,南京中醫藥大學2005屆畢業生陳曉明以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的身份,第一次來到了陌生的貴州省月亮山區。
2015年,在陳曉明紮根貴州深山支教的第十個年頭,母校的師生帶著「遠志服務團」暑期支教支醫項目來到了陳曉明深愛的這座大山。
2018年,南京中醫藥大學正式將歸柳小學新增為學校研究生支教團的長期服務地,暑期支教與長期留駐的結合進一步解決了當地師資緊缺的難題。
有的人選擇終生留在這座大山,也因此感染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主動走進這座大山。
十五年牽絆,五年「黔行」,「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走出這座大山」。
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每晚9點35分《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編輯/趙夢琰)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