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工作,租房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明明房子還沒到期卻被房東硬趕出去了,明明籤的是租房電子合同最後卻變成了貸款合同。有的事情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但是貸款的事情可不能忍,何況還是莫名其妙就辦了貸款,現在是信用社會,一旦因貸款逾期未還導致徵信出了問題,購房貸款可能不能申請,高鐵飛機都被限制乘坐。
現在有很多公寓式合租房,企業從房東手中收購房源進行統一裝修統一管理,確實要更可靠一些。但是,部分企業卻為租客埋下了隱患。
據新聞報導,某長租公寓在收購原來的房屋中介之後,要求相關租客籤署新的合同,新的合同並非按照原來合同續籤,而是籤署為期一年的新合同,付款方式也從「押一付三」變為「押一付一」,房租繳納也變成某付款APP,但是在籤署過程中,長租公寓業務員卻未提及貸款一事。等到租客發現「被貸款」之後,公寓業務員仍稱不影響徵信。
面對這種情況,租客如果要想不影響個人徵信,除了按時還款外不增加逾期記錄,或跟房屋中介及貸款公司協商、清除央行徵信中的逾期記錄外,還可以找相關部門報案維權。
這樣的事情並非孤例,而是相當普遍。
山東的盧某曾在某房屋租賃公司租賃了一居室,租期一年,業務員稱房租可押一付一,可通過公眾號每個月定期網上繳費。習慣網上支付的盧某完全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分期付款」的貸款陷阱。直到盧某看到房租貸的新聞,他才意識到可能出了問題。
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站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盧某發現名下確實存在兩筆未結清的貸款,他翻閱了用於交房租的公眾號,找出了一份電子貸款合同,借款人正是自己。這份電子合同通過在線籤約的方式進行,乙方點擊「同意並繼續」按鈕後自動生成。
目前,有很多平臺都有「分期月付」的金融服務,有的平臺會進行詳細介紹,有的卻是簡單略過。「分期月付」實質上是房租消費分期貸款產品。選擇貸款付房租的租客,長租公寓會給出超低首付、按月付租的優惠。
看上去有優惠,但是,實際上風險也是存在的。就像上面提到的盧某,雖然按時交房租卻還是有兩筆未結清的貸款。
而租客和長租公寓籤訂的電子合同,就莫名其妙地背了一口大黑鍋。電子合同在租房行業應用已經相當廣泛,幾乎大一些的頭部長租公寓企業都會採用電子合同降低成本、縮短合同籤訂時間,降低合同管理成本。
在文中的兩個案例中,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長租公寓自身的管理與經營層面,所以,法律也對企業進行了懲處。電子合同本身是安全的,採用時間戳技術,實名認證系統,並且可以加密存儲。像放心籤電子合同,還可以進行第三方在線公證,在線驗籤。
電子合同本身是安全的,不安全的是企業經營者過度逐利的心理與欺詐行為。當然,也要提醒一下租客們,跟長租公寓籤合同的時候務必要注意一下合同內容哦!
【版權提示】放心籤電子合同尊重並保護版權。部分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處理;若需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並標明出處,否則將保留法律追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