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公司治理評分卡的結果呈健康水平,企業仍需改進以真正落實公司治理常規
公司治理必須「高層定調」 由董事長、董事會及執行長組成鐵三角,在作為公司治理專業人士的公司秘書的協助下推動
香港2019年10月16日 /美通社/ -- 香港特許秘書公會(公會)剛出版的調查報告《探討-現狀:香港與內地公司治理實踐狀況》指出,儘管香港及內地的公司治理評分卡結果呈健康水平,企業應與公司秘書(本文中的「公司秘書」包括「董事會秘書」)緊密合作,善用他們的專業治理知識,真正落實公司治理常規。
是次訪問調查對象是400多名特許秘書、Chartered Governance Professionals以及公會聯席成員。他們任職於香港及內地上市及/或註冊成立的各類型公司。調查發現,公司治理機制由「高層定調」。
調查發現,企業的日常公司治理實踐受到不同參與者影響。除監管機構等外部影響者,企業內「最具影響力」的人士包括董事長(30%)、董事會(27%)及執行長(22%),此發現適用於受訪的香港及內地公司。
儘管超過四分之一(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用心承諾」公司治理,但調查發現,優秀的公司治理仍然主要出於合規義務,約67%受訪者表示公司治理由「一般合規」驅動。因此,在評估企業實施公司治理時,企業仍有進步空間,應在公司秘書的協助下以實現其全力實施公司治理之決心。
公會會長傅溢鴻先生FCIS FCS(PE) 表示:「公司秘書是主要的公司治理專業人士,最適合及最有資格和能力向高級領導層提供意見。」他進一步指出:「公司秘書在日常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以幫助建立及實現穩健的治理文化。」
調查亦得出其他結論:
公司秘書(包括董事會秘書)定期就不同治理事宜,包括確保法律合規(78%)、關聯方交易(54%)及須予披露交易(49%)提供諮詢意見。 香港和內地的受訪者均認為,採納穩健公司治理常規的最大益處是改善風險管理(75%)、運營效率(43%)及財務控制質量(39%)。 在評估公司在若干關鍵領域中實施最佳治理常規的突出表現時,香港及內地的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其企業在採用恰當的行為準則(23%)、實施財務控制(23%)、反賄賂和反腐措施(22%)及實施高道德標準(18%)方面表現「非常強」。僅極少數公司(2%及以下)認為他們在這些方面表現「不佳」。 然而,有關人力、社會以及關係管理和互動的事項不易被識別、界定或實施。企業為以上範疇制定政策及程序時,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當衡量公司在「多元化和包容性」、「反性騷擾」、「舉報」政策及程序是否有效並採用最佳規範時,兩地受訪者表示「非常強烈地」認同的百分比分別是10%、15%及12%。 與在同一市場上市或註冊成立的其他公司以及亞太地區(包括印度及澳大利亞)公司相比,絕大多數受訪者(83%)認為他們公司的治理情況「高於平均值」、「好」或「非常好」。與在英國、歐洲或北美註冊成立的公司相比,24%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公司的治理情況「低於平均值」或「更差」。 近乎所有香港及內地受訪者(98%)預計公司治理要求會有增無減。56%受訪者認為治理要求將會「大幅」提升或「非常大幅度」提升。傅先生續稱:「雖然現時市場普遍的公司治理水平已達到一定標準,為確保公司繼續保持健康趨勢,我們任重道遠,仍需共同努力。」
如欲下載《探討-現狀:香港與內地公司治理實踐狀況》調查報告,請瀏覽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