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名人韓安國

2021-02-22 老李話商丘

       西漢梁國,有說不完的故事。

寒假有睱,重讀《史記·韓長孺列傳》,韓安國這個人令我刮目相看。這個曾任西漢御史大夫的韓安國,是當時的成安縣人,有人考證成安縣隸屬於梁國,在今商丘市寧陵縣(也有人認為在民權縣)。這樣說來,韓安國就是地地道道的商丘老鄉。後來,韓安國舉家遷到梁國都城睢陽居住,他曾師從鄒縣人田生學習「韓子」和雜家學說,在梁孝王劉武手下做官,任中大夫。

一、抵抗吳楚叛軍,人稱韓將軍

吳楚七國之亂時,韓安國和張羽一道受命為大將,梁孝王命令他們帶領大軍在梁國的東部抵禦吳楚七國的兵馬。當時,韓、張相互配合,協調作戰。張羽率領將士加強守衛,嚴陣以待,與來犯之敵進行正面交鋒;韓安國負責後方調動,確保前方供給。由於分工明確,戰術得當,禦敵戰略成效顯著,吳楚叛軍幾次試圖進兵,都不能越過梁國,最終為大漢王朝贏得了有利戰機,平定了七國之亂。韓安國因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名聲享譽梁國及漢朝朝廷內外,人稱「韓將軍」。

七國之亂被平定了,西漢王朝和梁國本該天下太平,過一段家國和諧的生活。但事情的發展往往是複雜的,因為有功者易自傲,得意者易忘形。緊接著又發生的一件事,既顯示了梁王劉武的內心膨脹,也證明了韓安國的才能和智慧。

梁孝王劉武也因為平定七國之亂有功,受到漢景帝的嘉獎,加之他又是景帝劉啟的弟弟,竇太后的兒子,西漢政府對梁國賞賜很多,並且在政治上獲得了在封國內可以自行任免丞相和二千石官吏的特權,這是其他封國所沒有的殊榮。權利的提升使梁孝王劉武有點忘乎所以,最後竟然不顧政治禁忌,在出入所使用的儀仗上開始模仿天子的規制。這些舉動在封建社會的禮制方面被認為是僭越,是大忌諱,因此惹得漢景帝十分不高興。母親竇太后知道後,也通過梁王的使者,斥責劉武不知道好歹。梁孝王見自己惹了大麻煩,就慌忙派有才幹有名望的韓安國作為使者前去朝廷公關遊說。韓安國到了鹹陽,想見竇太后,竇太后正在氣頭上,拒絕了韓安國的求見。沒辦法,韓安國最後費盡周折見到了景帝的姐姐大長公主。在大長公主面前,韓安國聲淚俱下,極力為梁王劉武開脫,真情表白劉武對景帝的忠心和對太后的孝心:一是七國之亂之所以能順利平定,不能不說梁王著實功不可沒;二是梁王使用的車旗均來自皇上賞賜,儘管有所出格,但他的本意是想藉此來炫耀太后和皇上對他的恩寵;三是現在太后和皇上斥責並疏遠梁王,梁王因此擔驚受怕,常常一個人獨自傷心流淚,大傷身體。大長公主把韓安國的話稟奏給了太后,太后本來就對梁王寵愛有加,於是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漢景帝。漢景帝聽到入情入理的言辭,也不再生氣並召見韓安國,給他很豐厚的賞賜,太后和大長公主也用重金賞賜韓安國。韓安國完成了使命,回到梁國,又受到梁孝王的厚賞。

二、韓安國與成語「死灰復燃」

後來,韓安國因不慎觸犯刑律,被關押在蒙縣(今商丘市梁園區蒙牆寺)的監獄裡。有位名叫田甲的獄吏在監獄裡看管韓安國,並經常羞辱韓安國。有一天,韓安國問田甲:「死灰獨不復燃乎?」意思是說,我警告你「死灰可能復燃」,「你田甲一個如此小小的獄吏竟然對我百般羞辱,難道你不擔心日後我官復原職後會報復你嗎?」田甲畢竟就是一個獄吏,哪能理解韓安國的寓意,他不假思索地說道:「燃即溺之」——「如果真的死灰復燃,我就用一泡尿把它澆滅。」「想報復我?你恐怕要等到來世了。」言下之意,此次韓安國必死無疑。事情的發展往往是曲折的,沒過多久,梁國內史職位空缺,梁王傾向於讓他的寵臣公孫詭接任,但竇太后欣賞韓安國的才能,堅持舉薦韓安國。韓安國於是被赦免,從一個階下囚一夜之間變成了梁國的內史,成為食俸祿二千石的大官。獄吏田甲聞此訊馬上棄官離家逃跑。韓安國發布信息說:「田甲如果膽敢不回來就任,我就殺了他的全家。」田甲被迫無奈,回來向韓安國「肉袒」負荊請罪。韓安國笑著說:「你可以撒尿了!看看能不能把復燃的死灰澆滅。」田甲嚇得不輕,只顧請罪,想著自己必死無疑了。但韓安國很大度,對田甲說「像你們這些人值得我懲辦嗎?」韓安國最後並沒有懲辦田甲,並很友好地讓他官復原職,繼續做他的獄吏,田甲羞愧難當,感動得涕淚交流。

這個故事,到了北宋,被政治家、大學者王安石提起。王安石有《蒙城清燕堂》詩,高度讚揚27歲任蒙城知縣的蘇舜欽:

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后世風。

庭下早知閒木索,坐間遙想御絲桐。

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

「清燕堂」是蘇舜欽的住所,他知蒙縣後,立志仿效莊子,做清廉縣官。王安石有感而發,用天下聞名的梁國酷吏田甲與一代先哲莊子作對比,高度讚揚蘇舜欽。需要說明的是,蘇舜欽所知的蒙縣,為今安徽蒙城,不是梁國的蒙縣。今安徽蒙城,漢代開始置縣,稱山桑,唐朝天寶元年(742)始更名蒙縣。很顯然,今安徽蒙城與莊子「嘗為蒙漆園吏」之「蒙」,毫無關係。所以今天,若有人依據王安石的《蒙城清燕堂》詩,說莊子是安徽蒙城人,那是錯誤地理解了王安石的詩意,也是與莊子的故裡以及韓安國和田甲的梁國故事南轅北轍的。

三、在袁盎事件中主張懲辦兇手

梁孝王乘車「超標」的事雖然被韓安國擺平了,但由於他是景帝的弟弟、竇太后的兒子,竇太后還曾說讓他接替景帝做皇帝,於是梁孝王志得意滿,在都城睢陽東門外建築浩大的梁園,招攬四方文士和豪傑。羊勝、公孫詭、枚乘、鄒陽、嚴忌、司馬相如等海內名士望風而來。作為劉武的座上賓,這些名士在梁園撰文作賦,形成極具影響的文學群體。一時梁園名士匯聚,由此而形成的「梁園風流」也如歷史的繁星而輝耀天空。

在這群「梁園風流」之中,羊勝和公孫詭,都來自齊國,號稱「齊人」。是齊人也是奇人,雖然兩人出生年不詳,但可以肯定地說,他們都死在景帝中元二年(前148)。

根據史料記載,羊勝「善辭賦」「負韜略」,為當時之著名策士。公孫詭這個人「多奇邪計」,他慕梁孝王之名來到梁國,梁孝王非常喜歡他,第一次見面就賞賜他千金,並官至中尉,號曰「公孫將軍」。

羊勝和公孫詭如果僅僅待在梁孝王劉武身邊從事文學創作,在梁園唱和之中,他們很可能會留下更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很可惜,這兩個才華橫溢的名士參與到了一次刺殺漢朝朝廷大臣的行動之中,並因此而早早終結了自己的性命。

被羊勝、公孫詭盯上的大臣叫袁盎,個性剛直,有才幹,為人敢言直諫,以膽識與見解為漢文帝所賞識。袁盎有較濃厚的儒家思想,強調等級名分、按「禮」行事,不能有僭越行為。在吳楚七國以誅晁錯為名發動的叛亂中,袁盎奏請皇帝斬殺晁錯以平眾怒,被封為太常,位列漢朝九卿之首。叛亂平定後,袁盎被封為楚相。

雖然西漢的皇帝是景帝劉啟,但竇太后似乎更喜歡劉武,力促景帝冊封劉武為儲君。景帝三年(前154)劉武入朝,在與景帝喝酒時,景帝說了句「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的話,劉武內心歡喜,以為是哥哥對自己的承諾。但景帝的提議遭到了竇嬰的堅決反對,理由是西漢皇帝是父子相傳,不能傳給弟弟。這樣,劉武的願望落空了。

漢景帝七年(前150),景帝廢黜慄太子,這又讓劉武看到了希望。竇太后也不斷提醒景帝,希望他履行承諾。但此事遭到了大臣袁盎等人的堅決反對。劉武的皇帝之夢成為泡影,他將這一切歸罪於袁盎等大臣,心中懷有深深的怨恨。這種怨恨,促使劉武做出了不明智的舉動,他與羊勝、公孫詭密謀,於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派刺客殺死袁盎等十餘人。

袁盎案件發生後,景帝懷疑暗殺事件為梁王主使,先後派遣十多批使者來梁國反覆察驗,捉拿謀主。為保護羊勝與公孫詭,劉武將二人藏匿在自己的後宮中。朝廷派出的使者捕獲不到二人,於是對劉武督責甚急,劉武心中萬分恐懼。

在這關鍵時刻,內史韓安國出現了。他哭著對梁孝王說:「主上受到恥辱臣下罪當該死。大王沒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才紊亂到這種地步。現在既然抓不到公孫詭、羊勝,請讓我向您辭別,並賜我自殺。」梁孝王說:「你何必這樣呢?」韓安國眼淚滾滾而下,說道:「現在大王您位列諸侯卻聽信一個邪惡臣子的虛妄言論,違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撓了彰明法紀。皇上因為太后的緣故,不忍心用法令來對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改過,可是大王最終也不能覺悟。假如太后突然離世,大王您還能依靠誰呢?」話還沒有說完,梁孝王痛哭流涕,感謝韓安國說:「我現在就交出公孫詭、羊勝。」於是令公孫詭、羊勝兩人自殺。這樣,兩個著名的漢賦大家,因捲入宮廷鬥爭而早早地伏劍殞身。漢朝廷的使者回去報告了情況,梁國的事情得到了解決。
   這是劉武急於當皇帝而做的一件「糗事」!刺殺袁盎事情敗露後,他雖然把羊勝、公孫詭作為犧牲品和替罪羊並令二人自殺,但其哥哥景帝的怨恨已因刺殺事件而起,並從此看不起梁國的這個弟弟了。景帝之後一步一步地疏遠了劉武。刺殺袁盎事件之後,梁孝王心情十分矛盾,雖然放棄了立儲的想法,但又於心不甘;他負荊請罪於漢景帝面前,希望得到哥哥的諒解,但哥哥不為所動,並確定了立第十子劉徹為太子,即後來的漢武帝。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再次入朝,請求留在長安,入侍皇太后,但景帝沒有批准。他和母親竇太后整天哭泣,心情十分糟糕,回到睢陽後四個月,突患熱病,病情急劇惡化,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漢代封國中很少有梁孝王如此的「風光」過,但他愚蠢的舉動不僅使自己在歷史上留下笑柄,同時也改變了梁國歷史的走向。在他死後,景帝將梁國一分為五。梁國之外,另立了濟川國(都濟陽,今河南蘭考境內)、濟東國(都無鹽,今山東東平境內)、濟陰國(都定陶,今山東定陶境內)、山陽國(都昌邑,今山東昌邑境內)。被拆分後的梁國仍然都睢陽,雖有當年的梁國之名,卻已無當年的梁國之實。此時梁國的轄境約相當於今安徽碭山,河南虞城、商丘、民權等地。與平定七國之亂後梁國最強盛時期的局面相比,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四、任西漢御史大夫力主對匈奴和親

粱孝王去世後,共王劉買繼位,韓安國因別人觸犯法律受到牽連,遭免官,長期閒居在家。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武安侯田蚡任丞相,韓安國因田蚡推薦擔任御史大夫,從此進入到漢朝中央政權的核心圈子。當時匈奴派人前來請求和親,皇上交由朝臣討論。其實,漢武帝好大喜功,加上當時漢朝國庫充盈,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正蒸蒸日上,而且兵強馬壯,又有充足的財力,因此漢武帝心裡更加傾向於解除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西北邊境的威脅,不願意再實行和親政策。他讓大臣們議論這件事,想聽聽大臣們的意見。當時朝臣中間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是以武將王恢為代表的反對和親派,主張對匈奴進兵。另一派是以韓安國為代表的和親派。韓安國堅決不同意對匈奴用兵,他說:「部隊遠徵,將士疲憊,本來就是作戰的大忌」。「匈奴習慣於遊牧,居無定所,對西北地形異常熟悉」,這些情況決定我們對它作戰很難會取得勝利。韓安國力主採取和親政策,反對對匈奴用兵。朝中大臣有很多人贊成韓安國的看法,於是,漢武帝就採取了和親的政策,使漢王朝北方多年無戰事。

但主戰派很不滿意,故意製造事端,逼漢武帝對匈奴用兵。第二年(前135),王恢製造假情報,漢武帝派他率三十萬大軍出兵雁門。由於匈奴首領單于非常狡猾,王恢只好罷兵。漢武帝責怪王恢浪費大量軍費,無功而返,反而讓匈奴笑話,就下詔殺王恢以謝罪於天下。

御史大夫韓安國為人忠厚,有才有識,不邀功名。同時,他不妒賢嫉能,多次為朝廷舉薦的名士不計其數。丞相田蚧去世後,韓安國代理丞相,漢武帝本來要任命他為丞相,但是他年紀大了,體弱多病。後來,漢武帝任命平棘侯薛澤為丞相,韓安國為中尉,不久又升遷為衛尉。

人生是複雜的。本來一向力主對匈奴和親的韓安國,卻在擔任衛尉後出於自己的職守和對漢武帝主戰思想的尊重,隨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因在戰鬥中失敗,損失慘重,漢武帝對他非常不滿,多有責備。韓安國也非常慚愧,心中悶悶不樂,過了幾個月,生病吐血,元朔二年(前127)在鬱悶中病逝。

司馬遷評價說,韓安國為人有大韜略,他的才智足夠迎合世俗,但都出於忠厚之心。他貪嗜錢財。他所推薦的都是廉潔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國推薦了壺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對他很稱道和仰慕,就連漢武帝也認為他是治國之才。

掩卷沉思,知人論世,可見歷史的複雜性和人性的多樣性。

封國地處一隅,梁國牽動天下。 

相關焦點

  • 你能分清梁朝、後梁、西梁、梁國嗎?
    蕭氏後梁雖然小,但卻出了個大名人,一男一女。男的是蕭巋的四子蕭瑀,就是後來的大唐名相,入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女的更有名了,只要有影視劇出現隋煬帝楊廣,必有此女,就是著名的蕭皇后。圖-夾在隋和南陳之間的蕭氏傀儡後梁之所以稱蕭氏後梁,是和朱溫建立的後梁區別開。但在朱溫之前,史書上提到後梁,只能是指蕭詧建立的傀儡後梁。
  • 朱溫從小家庭貧困,是怎麼建立的梁國?
    朱溫從小家庭貧困,是怎麼建立的梁國?我們說起古代姓朱的家族領導的王朝就很容易想起兩個王朝,一個是朱元璋開創的大明王朝,另一個就是五代十國的時候朱溫創立的梁國。
  • 梁國新同學被錄取為空軍飛行學員,實現翱翔藍天夢
    看到孩子離夢想又近了一步,梁國新家人倍感欣慰。梁國新爺爺更是揮毫灑墨來慶賀孫子實現飛行夢。劉岑芳 梁國新媽媽好開心可以考到這樣的學校,這是他的理想,因為他喜歡,從小就比較嚮往(飛行員)這方面。
  • 【名人歷史百科】盛世之主暴戾殘忍的另一面——漢景帝劉啟
    【名人簡歷】漢景帝劉啟(前188—前141年),漢文帝劉恆長子,母親竇漪(竇太后),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賞析:西漢景帝時,梁孝王劉武的手下中大夫韓安國因犯事被關在蒙地監獄,獄卒田甲經常欺辱他,韓安國說: 「死灰獨不復燃耶?」田甲說撒泡尿澆滅它。不久韓安國被釋放並做了更大的官,田甲便光著身子向韓安國求饒,韓安國並沒報復他。明汪廷訥《獅吼記·廷薦》:「今當元聖人即位,詔以七品服人侍延和,改賜銀緋,尋除中書舍人,誰料死灰復燃,榮生望外!」
  • 她本是梁國公主,因生在二月被視為不祥,一生嫁誰誰倒黴!
    這皇后本是後梁國公主,出身也算名門望族,但是由於此女生在二月,民間以為是不祥之兆,所以她就一直被寄養在別人家裡。她從小在民間長大,很小就自己做農活。為楊廣選王妃時,候選的多為公主居然都與楊廣八字不合,但蕭氏一來,八字完全符合,因此被立刻選作王妃。蕭氏無論美麗的長相,還是溫柔的性格,還有說話辦事的能力,都讓作為公婆的皇帝和皇后都很喜歡。
  • 勵志名人傳記推薦 30部必讀的名人傳記經典
    並且,有超過一半的富人閱讀的書籍主要是名人傳記,他們從這些傳奇人物身上吸取人生教訓,吸取謀略智慧。馬雲最愛讀胡雪巖,自稱他的傳記他認認真真看了2遍,胡雪巖的個人得失都讓他受益匪淺,這也是他今天成為這樣敏銳地對中國商業規則甚至潛規則洞悉的精明商人,很大的原因之一。王石80年代在深圳,經常專程到香港淘書看,他最愛看名人傳記。
  • 歷史名人雕塑——分享名人故事,欣賞名人風採
    名人雕像,王陽明石雕,傳統工藝雕塑 蘇東坡銅雕,名人雕像,校園景觀雕塑 名人銅雕,傳統工藝雕像,紀念性雕塑
  • 名人薦書泛濫 作家陳村稱名人推薦就是狗皮膏藥
    更神奇的是,隨著名人推薦越來越泛濫,讀者反響的邊際效應日趨凸顯,如今,一本書靠一個名家已經不夠了,往往要幾個名家「聯合推薦」,乃至「腰封」越做越大,有的甚至接近了封面。然而,在採訪中,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名人對自己「推薦」並不知情,作家陳村甚至曾公開批評「名人推薦都是狗皮膏藥」。究竟是什麼,讓名人推薦變成了「狗皮膏藥」?又如何才能徹底治理這個「狗皮膏藥」呢?
  • 淺談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和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在20世紀,世界範圍紀念的文化名人僅有兩次。(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一次是1953年全世界範圍紀念的四位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名人。1950年11月22日在波蘭華沙成立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於1953年在赫爾辛基頒布了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他們是中國的屈原,波蘭的天文學家、日心說創始人哥白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之一弗朗索瓦·拉伯雷;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威廉·莎士比亞。
  • ...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畔走來的大漢賦聖
    梁孝王回梁國後,司馬相如便稱病辭官。公元前155年冬,24歲的司馬相如投奔梁孝王,成為梁孝王的座上賓,成天與梁孝王及身邊的文人飲酒作賦,如魚得水。司馬相如曾在梁國菟園作《子虛賦》,梁孝王看後讚賞有加,把自己喜愛的綠綺古琴贈送給司馬相如。 公元前144年,梁孝王病逝,司馬相如孤苦無依,只得離開梁王府回蜀。落魄南歸的司馬相如萬萬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浪漫愛情。
  • 合肥籍的晚清重臣李鴻章,安徽名人館裡的名人故事
    接著分享安徽名人館裡的名人故事。合肥的幾個博物館,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最牛的當屬這個安徽名人館,我們一起去看看。安徽名人館座落於巢湖之濱的草坡高臺之上,在安徽歷史中,留下了許多非安徽籍的重要人物的足跡,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也都在安徽名人館內集中「亮相」。我從火車站出發坐地鐵1號線雲谷路站下,轉526路公交渡江戰役紀念館站下車即到。
  • 近代文化名人有哪些-中國現代文化名人錄
    20世紀中國100文化名人、中國當代文化名人36人、中國近代十大偉人、教育界當代十大名人、五四時期的文化名人、中國當代文化名人38人、最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國當今文化名人排名;中國自古就是文化聖地,因此,從古至今文化特別的繁榮,例如近現代的季羨林、陳寅恪、胡適、鬱達夫、聞一多、老舍先生、郭沫若、傅雷先生、冰心、顏廷利先生、魯迅、徐志摩 林徽因、梁簌銘、沈從文、臧克家、艾青
  • 名人名言可信嗎?
    名人名言,即幹出一番事業有益人類,並有廣泛肯定,這叫名人。名人說過的一些話能讓世界人們認可,並以人為本為中心,以科學為依據,比較經典,且能永恆適用於大眾。那麼需要說明的是,①名人說的話並不是都是名言,只有個別句子是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