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西企業境外上市主要資本市場平臺的港股市場,如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晉企進入其中分享國際資本的蛋糕。
上周五,在等待逾兩個月時間後,山西省屬重點國企山西大地控股旗下公司大地國際集團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更名上市,成為山西首家登陸H股的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自此,山西國有資本「上市公司+」戰略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A 大地國際在港更名上市
5月15日,港股智城控股發布公告,公司名稱已由「Zhi Cheng Holdings Limited」更改為「Dadi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而公司第二名稱已由「智城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大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兩者均自2019年5月14日起生效。此外,公司於香港聯交所買賣股份英文股份簡稱將由「ZHI CHENG H」更改為「DADIINTL GROUP」,中文股份簡稱將由「智城控股」更改為「大地國際集團」,自2019年5月17日上午9時正式生效。公司於聯交所股份代號將維持不變,仍為「8130」。
5月17日9時30分,大地國際集團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舉行更名上市儀式。
相關資料顯示,早在今年2月,山西省屬重點國企山西大地控股通過旗下大地國際以受讓和定增的方式持有港股公司智城控股23.34%股權並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山西國投又連續增持,目前合計持股達到27.09%。與此同時,山西大地控股迅速完成了智城控股董事會調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屈忠讓出任公司執行董事,而大地控股副總經理傅垣洪取代吳筱明成為智城控股新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
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在致辭中強調,山西省正在大力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推動國有資本向能源革命方向進軍,向新興產業方向集結,在公共服務領域優化,最大限度開放國有股權,全面掀起以改革促轉型的發展熱潮。這為香港商界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遇。大地國際登陸港股,決不只是名稱的變更,也不僅僅是業務方向的轉變,而是為晉港企業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範例,為香港企業把準山西改革脈搏、緊抓山西轉型機遇,提供了絕佳的平臺。誠邀各界港企港資走進山西,在山西國企改革轉型中掘金興業。希望大地控股用好香港資本市場,打造生態環境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希望更多省屬國企強化資本運作,加快上市步伐,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合力挺進全國國資國企改革第一方陣。
大地控股副總經理、大地國際董事會主席傅垣洪則表示,大地國際將充分發揮投融資平臺作用,努力打造服務實體經濟的「助推器」,當好山西國資境外上市的「模範生」,為晉港兩地經濟文化交流融通搭建平臺、貢獻力量。
B 民企在港上市屢見不鮮
事實上,早在此前,山西的民企選擇香港上市早已屢見不鮮。
去年6月27日,山西的葡萄酒生產企業怡園酒業控股有限公司(怡園酒業)正式在香港創業板敲響銅鑼,成為又一家經營主體在山西的香港上市公司。事實上,自從2004年晉企長城微光在香港成功掛牌,成為山西首家境內註冊的境外上市公司,此後,註冊於山西或在山西作為經營主體的中小企業不斷登陸境外交易所。
在業內人士看來,港股是一個核准制市場,對於公司淨利潤、現金流和估值等門檻不同於A股,有些條件只是備選項,換言之,未盈利企業難以登陸A股,滿足其他條件卻能掛牌港股。不過,由於很多公司在境外上市後並未在本地備案,至今,山西尚無監管機構能準確統計晉企赴境外上市公司的數量。
早在2004年5月18日,長城微光通過發行H股的方式在香港成功上市,首次融資4000萬港元。當時,這筆資金對一個中小企業來說,其實已經算是不小的數目。
據了解,當初在香港上市,長城微光還未融到資便直接支出上千萬元人民幣,而目前每年的上市和中介等費用,也將近100萬元人民幣。相比於在國內上市,在港上市確實遠遠不夠「實惠」。按照此前公司一位負責人的解釋,若在國內的創業板上市,每年所耗的費用要少於100萬,融資額度也會更大,可能達到1至2個億。如今,歷經十餘年,這家公司依然在港股市場立足,成為境外上市時間最長的晉企。
省內一位證券業人士介紹,港股市場的流動性相對較大,與境內類似,但如果企業本身資質較好,在香港上市還是有不錯的前景。
另外一家同樣仍在港股立足的晉企「辰興發展」,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股改程序,隨後向深交所遞交IPO申請,不過,因種種原因,在國內上市未能成行,其後,在2015年7月3日,該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成為山西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惟一一家企業,亦被認為山西企業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提供了範式。上市之時,這家註冊地位於晉中市的物業開發商向全球發行共計1億股股份,其中,香港公開發售股份佔10%,國際配售股份佔90%。每股發行價3港元,募集資金共計3億港元,用於晉中開發區龍田項目一期的開發建設。相關財報顯示,上市以來,公司每年都會有一定幅度的盈利,且有持續分紅,股價走勢相對較為穩定。
C 國企開啟「上市公司+」戰略
作為首家登陸H股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大地國際在一定程度上也擔負了山西國企改革的厚望。在2019年4月份召開的規格空前的全省深化國企改革大會上,明確提出山西國企要善於用好用活上市公司,今年要大力實施「上市公司+」戰略,力爭實現整體上市、新股上市兩個「零的突破」。
從2017年4月晉煤集團攜旗下藍焰煤層氣「亮相」A股,再到去年山西路橋歷時兩年終於「圓夢」A股,再到如今山西大地控股對智城控股的快速收購整合,如若再考慮到近期三晉國投擬對A股上市公司華控賽格控股股東華融泰的收購,山西省屬國企對上市公司平臺的重視度和關注度越來越大。
而在推廣「上市公司+」戰略之時,香港市場則成為山西瞄準的重要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香港作為國際化的金融、貿易中心,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第一站,是中國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如今,香港市場已成長為中國公司上市最多的海外市場,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平臺進行國際融資、國際併購,可以從資金、制度、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為我省企業發展提供幫助。
去年12月,山西省黨政代表團赴港訪問,專程拜會香港交易所,就山西企業赴港上市融資、建立常態溝通合作機制,進行了工作會談。會談中提出,山西要更好地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專業服務和科創成果,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同時,要進一步助力山西企業進入香港資本市場,為家族資產提供資產管理服務;三是進一步助力山西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幫助山西產品、裝備、服務提升國際競爭力。
與此同時,作為山西省級政府投資基金的山西太行產業投資基金,目前也正在探索省內私募機構的香港上市工作。將太行產業基金公司旗下子公司山西創投集團和浙銀招新、山煤國際計劃控股香港某上市公司,依託香港資本市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將更多的境外資金引入山西省內,為省內優質企業提供更為充沛的資金用於整合併購上下遊產業或傳統優質企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