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是學認字、單詞、數數?不!培養這3個方面的能力更重要

2020-09-03 糖果媽媽愛孩子

鄰居找我幫忙借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本,我問幹嘛,她說兒子的幼兒園剛統計完上學前班的學生名單,她家孩子3月出生的,上不了,然後老師提醒他們這些直接上一年級的學生家長要做好幼小銜接,否則孩子學習跟不上。

她之前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這下慌神了,想找一年級的課本趕緊給孩子教一下。

對幼小銜接,有不少家長都跟我這位鄰居一樣有誤解,以為就是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其實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能力具備了,知識隨時都能學會。在幼小銜接階段,比起學習知識,下面3種能力的培養,才是當務之急。


01.訓練專注力,為專心聽講、做作業做準備。

很多孩子課堂上根本坐不住,沒法靜下心來聽講,又怎麼能考出好成績呢?

村上春樹說:「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像睜大著雙眼,卻什麼也看不見。」

孩子如果專注力不好,不管老師講得多精彩,課本上的知識多有用,他都吸收不了,做作業也磨蹭拖拉,效率不高。

專注力包括注意的廣度、穩定性、分配和轉移。對於小學生,最重要的是穩定性,一節課要專心聽45分鐘,不經過訓練很難做到。


培養專注力有3個原則:不打斷、不幹擾和多訓練。

前兩種主要是保護孩子天生的專注力,在孩子專心做事時不要隨意打斷,減少周圍吸引孩子注意力、幹擾專注的東西。

增強專注力,就要多訓練。訓練方式有很多,如「眾裡尋他」、「陰差陽錯」等親子互動小遊戲。工具有舒爾特方格、番茄鍾等。

如果父母很忙,沒法長時間和孩子互動,可以買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即將幼升小的孩子,可以選適合3——8歲的《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裡面的迷宮、找不同、塗色、連線等遊戲很吸引孩子,能讓他們不知不覺地被動訓練專注力。前段時間在家線上教學,我錄課的時候,需要至少1個小時不被打擾,就是用這套書搞定我家兩個小神獸的。

這套書網上有很多父母買,我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同事後,他們的孩子都非常愛玩,尤其一位同事4歲的兒子特別好動,從來不碰書,看到這套書後每天能興致勃勃地玩好一會,效果顯著。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02.訓練手部肌肉,增強運筆能力,學會輕鬆寫字。

上小學後需要每天寫字做作業,手部肌肉缺乏訓練,孩子的運筆能力就不夠,寫字的時候容易手酸,寫字很慢,一點作業也要寫很長時間。


訓練手部肌肉的方法有很多,做手工、畫畫、貼紙等需要用到精細動作的活動都很有益。這也是一般好的幼兒園不會教孩子寫字,而是安排很多鍛鍊到精細動作的手工活動的原因。上面提到的專注力訓練書中的連線遊戲也可以鍛鍊手部肌肉。

父母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興趣多安排畫畫、塗色、剪紙、貼紙等活動。

我自己特別喜歡讓孩子摺紙,除了鍛鍊手部肌肉,這種立體、空間感強的活動能提升孩子的空間智能,為以後學習幾何打下良好的基礎,摺紙書推薦日本摺紙大師中村開己的《驚掉下巴的動態紙玩具》。

孩子照著圖例摺紙的過程中要邊看邊思考邊動手,這有利於手、眼、腦的協調能力發展,和上課時邊看黑板、邊思考、邊記筆記的學習過程完全一致。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03.學會自我管理是高效學習的保障。

  • 做作業磨蹭拖延,到睡覺時間了,作業還沒完成。
  • 丟三落四,寫作業找不到鉛筆、橡皮,上學忘帶作業本,還得父母去學校送。
  • 給錢買早點吃,隨便吃點沒營養的東西糊弄一下,省下錢買一大堆沒用的玩意。

許多小學生、甚至初中生的父母為這類問題煩惱不已,天天訓斥孩子。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法解決不了問題,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根本。

《忍住!別插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就是專門用來教父母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包含3冊,分別是《合理安排時間》、《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時間管理不僅對當前的學習有幫助,更會讓孩子受益終生,從小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學會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分清主次,才能在以後的生活、學習、工作中遊刃有餘。

關於整理東西,有的父母覺得沒必要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自己可以替孩子做,但我特別認同整理專家螞小蟻老師的理念,她認為學習整理物品,就是在學習管理自己的人生。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孩子就能逐步樹立自我責任感,是自主學習的動力。

有的父母覺得教小學的孩子管理金錢太早了。但學習管理金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小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僅關於當前的的零花錢怎麼花,更是為了以後繞開校園貸、信用卡透支等這種人生黑洞。

總之,教孩子學會自我管理,不僅是為了父母少操心,更是為了孩子能夠自由、獨立地度過一生。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家都想盡各種辦法,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財力物力幫助孩子學習知識。但如果說知識是金子,更重要的不是那點金的手指嗎?

磨刀不誤砍柴工,重視培養學習能力,就是在幫孩子擁有點石成金的手指。在幼小銜接的階段,沒有太多學習壓力、作業任務的時候,正好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黃金時間。


【更多精彩】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寫在評論區和我一起討論吧。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不是提前學認字和拼音,讓語文老師告訴你,學什麼最重要
    我常跟家長建議,不要太著急,如果家長有時間,就做好識字輔導和閱讀習慣的培養。但是家長總不相信,畢竟,當開學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都能流利的拼讀和書寫,你們家孩子還要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來適應課堂學習,這個時間家長等不起,遇到耐心不足的老師,也教不好。究竟在幼小銜接階段,語文該怎麼學?我想通過我的教學經驗,和大家分享3點學習方向。
  • 幼小銜接,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關鍵在於這2個方面
    尤其是對幼小銜接這一塊,更是重中之重。而且孩子上了小學,也要開始系統的學習一些知識了,為了不讓孩子上學的時候聽得一頭霧水,家長們就更想知道,應該如何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了?導致孩子在上了小學的不愛學習,而且對小學生活有所抗拒。所以要幼小銜接,那麼首先要銜接的就是孩子的習慣問題。讓孩子融入到小學生活中去,孩子才能夠安心在這個環境中學習知識。
  • 幼小銜接,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關鍵在於這2個方面
    尤其是對幼小銜接這一塊,更是重中之重。幼兒園的生活和小學生活太難差地別,上課方式也不盡相同,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一定是會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而且孩子上了小學,也要開始系統的學習一些知識了,為了不讓孩子上學的時候聽得一頭霧水,家長們就更想知道,應該如何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了?
  • 幼小銜接怎麼做?學會這幾點,升學沒煩惱
    憑著對孩子的愛,爸爸媽媽們拼過了渡劫一般的幼升小,迎來了笑中帶淚的畢業季,還來不及喘口氣,就開始處理一個讓焦頭爛額的問題——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不上會不會開學跟不上課?」「提前上,孩子會不會對小學牴觸?提前學了知識,開學是不是就不聽課了?」豆豆開學就是2年級的小學生了。老師對他的評價是「愛學愛鑽研,愛動愛探索,團結又有愛。」
  • 拒絕「填鴨」式教育,蒙臺梭利幼小銜接---完全不一樣的幼小銜接
    想要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填鴨式」提前教授小學一年級知識的」幼小銜接班對孩子沒有幫助,持續地培養孩子在學齡階段需要養成的各項能力才是重點。       幼小銜接不單單只是知識方面的銜接,兒童連續的、不間斷的社會性、心理和身體發展上的銜接才是「幼小銜接」的本質,對於孩子入學後的成長也更為重要。
  • 做好幼小銜接,我從這三件事入手
    ,昨天《避免將來陪寫作業到「心梗」,幼小銜接現在這麼做》談到了做兩個評估和四大原則中的其中三個。很多人到了成年,其實也並沒有學到這些。特別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如果文字過多的內容,他們就不知道怎麼看,看了也不知道說了什麼。這個就是從小並沒有養成仔細看和聽的能力,這個反而是我想強調,比認字算數更加重要的能力。
  • 幼小銜接怎麼做?過來人家長分享經驗:3方面很重要
    但若上小學就面試,這些都是孩子完全陌生的,萬一學習跟不上,自己的日子豈不是更難過了,於是她果斷聽從朋友的意見堅決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讓孩子能更順利入小學。然而婆婆聽說後卻不樂意了,指責寶媽就會瞎折騰,學前班上一下至少要大幾千,不賺錢就會花兒子的錢,一點都不懂得體諒。
  • 幼小銜接中 什麼比識字學拼音更重要?·都市快報
    快微課之校長有話說 青藍小學校長今天揭秘 記者 劉益梅 再過5個月,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即將升入小學,面對幼小銜接這個重要的轉折期,嚴陣以待的寶爸寶媽們開始陷入糾結和焦慮: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拼音、做口算,是讓孩子有個完整無憂的童年,還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幼小銜接拼音班哪家好
    這要看一年級學習的實際情況:其他孩子搶跑,老師教學進度快,孩子學習壓力大,打擊信心,自己教發音不準確,容易誤導孩子,學習效率低下,浪費寶貴時間,這個時候報名幼小銜接班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整體拼音字母的認讀和簡單拼讀,學會標準書寫拼音字母。諮詢:早知道天津學校的幼小銜接周末班有什麼優惠嗎?
  • 5-6歲學什麼?幼小銜接困難多,寶寶巴士有妙招!
    5-6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園大班的學習,面臨著幼小銜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從以遊戲為主到通過課堂、練習為主的學習方式轉變,是寶寶成長中的第一個重大轉折點,難免會產生不適應。因此,在幼升小來臨之前幫助孩子做好知識儲備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 李玫瑾:孩子上小學前,這三個方面能力培養,比上幼小銜接更關鍵
    前幾天跟一位媽媽聊天提到,自己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小學跟幼兒園應該有很大不同,不知道到時候學習會不會跟不上,要不要提前給孩子報個幼小銜接?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培養的側重點不同,0-3歲是情感培養、3-6歲是性格培養,小學開始是能力培養,包括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信等等。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一、基本的自理能力在幼兒園的時候,一個班級三個老師,孩子的生活都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顧。
  • 幼小銜接,怎樣幫孩子做好過度?
    當然,也有很多父母認為,幼小銜接,無非就是讓寶寶提前把一年級的課程學了,等到真的上一年級了,寶寶會因為已經學過了反而出現厭學的現象,得不償失。3、學前班會讓習慣遊戲化教學的孩子感到困擾麼?4、幼小銜接,爸媽能做些什麼?同時也為大家推薦幾本能夠幫助寶寶適應幼小銜接的輔助圖書,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學前班和大班有什麼區別?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
  • 年糕上小學了,來說說我眼中的幼小銜接
    因為陪年糕經歷了這一段,等到他上小學後我再回過頭來看幼小銜接的意義,對比身邊很多人的經歷,我看到太多父母對它有錯誤的「執念」。不建議隨便報班的理由,我有三個①超前學習本身沒有意義年糕身上就有個現成的案例。
  • 幼小銜接新神器!阿爾法蛋詞典筆Q3來啦!
    孩子一上大班,幼小銜接就成了很多年輕父母關注的焦點:「別的孩子都在學,我家不學就是變相退步。」 「現在不學,上課跟不上怎麼辦。」這種想法早已在廣大家長心中扎了根。實際上,除了給孩子報班之外,選擇一款能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小工具,同樣能夠助攻孩子的幼小銜接!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孩子入學後產生厭學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問題,多是由於幼小銜接不當所致。在中國,很大一部分是4個老人,加上父母兩人帶一個孩子,這就導致了一代小皇帝的誕生。大家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不知道孩子最應該擁有的不是溺愛,遷就;而是正確的引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幼小銜接」到底需不需要?這4個幼升小的底層學習能力一定要掌握!
    我們當然不能唯成績論,但是這麼多孩子都在追著趕著啟蒙英語、學數學,可最後孩子的語文卻總是拖後腿,這其中的原因還是應該想一想的。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幼小銜接階段,關於語文學習一定要做的4件事。培養孩子對文字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書中的文字以常用字為主,可以選擇一些帶拼音標註的書,向部編版要求逐漸靠攏。一年級的孩子入學後,除了要花精力適應新的環境,還有各種學習任務,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如果字母記不牢,拼音拼不好,字也不認識,孩子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會嚴重受挫。在數學方面,識字少的孩子弄不懂題意,得一邊認字一邊做題,解答不出問題,會養成亂猜的壞習慣。
  • 80%的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已陷入了「幼小銜接」這3大誤區
    誤區1:把幼小銜接等同於「提前學習語數外」。 對於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家長最省事的就是花錢給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班,提前學習語數外知識,或者費點兒心讓孩子在家學拼音認字、背古詩、背數學算式。 雖然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一年級的課程學習會比較輕鬆,但這種心理優勢是很難持久的。
  • 要不要讓孩子上「幼小銜接」?這是一個讓人頭禿的問題
    關於幼小銜接和超前教育,一直是家長們關心並存在爭議的一個熱點。爭論的焦點在於:超前教育是否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注意看文件中也特意強調了這點)不超前教育孩子上學跟不上怎麼辦? 朋友拼命勸我:「去吧去吧,挺好的,據說學前一年就能把孩子的習慣啊能力啊都培養出來,上了一年級自己就能記作業寫作業,家長啥也不用管。」 如果僅僅是習慣培養,那自然是好事,但是目前的幼兒園也一樣從各個方面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並不見得會差到哪裡去。 核心的重點,其實還在「超前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