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集團捐贈港幣1億元,作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在香港率先籌辦的經費。6月10日上午,「越秀集團·香港科技大學捐贈儀式」在香港科技大學清水灣校區舉辦。越秀集團的捐贈將用於支持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科研創新、學科建設;另贊助人民幣1000萬元,用於培育穗港兩地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
啟動學術先導計劃在港試行招生
去年12月,廣州市政府、廣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籤署舉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合作協議。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確定落戶廣州南沙,為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創新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人才培養模式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香港科技大學已啟動學術先導計劃,圍繞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擬開設的專業,在香港科技大學先行招生,以聚集相應的師資、完善相應的培養方案和積累教學資源,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辦、順利開展教育教學提前打好基礎。目前學術先導計劃已招收碩士生60名左右,生源包含內地、香港及國際生。
「我們採取開放的招生方式,學術先導計劃將不設置具體的招收指標,不設上限也不設下限。只要有合適的學生與有興趣的教授,共同探索跨學科的研究和學習,不局限於一個學期招滿。」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教授表示,「港科大(廣州)項目重點在學位發展和學術架構方面開展創新探索。項目將探索跨學科、跨院系方面建設,突破以往的院系分工,學位上力爭不與香港科技大學本部產生重疊。未來將重點探索研究人工智慧、智能製造、高等材料、公共政策等領域,把最前沿的科技作為教學研究的方向。」
港科大應充當開放、創新、跨學科的聯絡員
「港科大(廣州)項目已落戶南沙,此番越秀集團向港科大捐贈1億元港幣作為項目啟動經費,將支持港科大(廣州)學科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發展。」越秀集團董事長張招興表示,捐贈將有助於推動大灣區核心城市交流,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將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多方共贏。他認為,通過與港科大的合作,越秀集團的企業資本將會與高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對接,進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升級。
史維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不同城市與地區之間合作交流。「大灣區有許多在國際上有地位的工業和產業,大學是一個開放的群體,香港科技大學的角色,應該是一個開放、創新、跨學科的聯絡員,將這些領先的工業與商業全方位地和學術研究聯絡起來,通過大灣區的產業實踐培育大灣區創新人才。學生畢業後,立足灣區實際,服務灣區發展。」史維很有信心,他相信這是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際高等教育界,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史維還期望,未來通過體育比賽增強兩地青年互動,讓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灣區。
據了解,為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培育優秀創業項目快速成長及培養中小型創新企業成功創業,越秀集團與香港科技大學深度合作,雙方以「越秀集團創新大賽」和「香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兩大賽事為基點,挖掘孵化優秀創新項目並提供資金支持、戰略合作及投資機會,共同助力大灣區創新產業升級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張招興透露,越秀集團還將聯合華南理工大學、澳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市科技部門等共同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高校之間的科技聯盟,該項目將整合科技、金融、產業等資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建設。
創新要素不斷匯聚南沙再添新動力
香港科技大學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達世界一流水平。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認為,在大灣區發展視角下,港科大有更寬廣的發展契機,這是港科大(廣州)項目落戶南沙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了解,港科大(廣州)選址南沙慶盛高鐵站樞紐區域,佔地1.13平方公裡,相當於港科大本部面積的兩倍。項目分兩期進行,第一期預計在2021年能夠完工。
隨著廣深港高鐵的開通、港珠澳大橋的建成,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廣州市南沙區,通過搭建高鐵、城際、地鐵、高快速路相互銜接的路網體系,成為促進高端要素流通的重要樞紐。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國際科創中心,產學研合作是其中重要一環。「讓港科大科研優勢在廣州落地生根。」廖長城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將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發揮該校知識轉移、人才培育等優勢,通過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探索跨學科教學和科研,培養創新型人才。
根據廣州南沙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的消息,南沙將力爭推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9月開工。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目標之一,未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將為南沙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等教育注入更多國際化的創新要素,輻射灣區內城市群、驅動城市創新發展。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