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各種發電方式有感

2020-12-11 中國科學院

  各種發電方式,如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和固體發電等,它的發展都是從發電原理的創建,經過發電實驗的證實,進而設計高效率的發電機。發電機是把除電能以外的各種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機器。最早產生於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德國工程師西門子於1866年製成。由水輪機、汽輪機、柴油機或其他動力機械驅動,將水流、汽流、燃料燃燒或原子核裂變產生的能量轉換為機械能傳送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到目前為止,極大部份的發電機都是基於這種磁電感應原理的。然而,近年來從發電原理到實用發電機的設計研製都有新發展,如光伏、壓電、熱釋電等被稱為固體發電機的問世和發展。如今,在形式上有點相似,原理上絕然不同的發電原理有如下三種: 

  *交變磁場通過磁電感應產生交變電場; 

  *交變應力通過壓電耦合產生交變電場; 

  *交變溫度通過熱釋電耦合產生交變電場。 

  除了通過傳統的所謂導線在切割磁力線時能產生流過導線的電流外,一些特殊材料的發現和研製成功,特別是壓電陶瓷和熱釋電陶瓷的大量製備和應用,已能實現在合適的交變應力作用下產生有實用價值的電場、電流;和交變溫度作用下產生有應用價值的電場、電流。實現機械能和熱能到電能的直接轉換。 

  壓電、熱釋電陶瓷之所以能發電是因為這種陶瓷的每一個微小的晶粒內都存在可永久保存的自發極化。在強大的外電場作用下會沿電場方向排列整齊,使整個晶體具有極性。它們受應力或溫度的變化對外可感應電現象。外加應力愈大、變化頻率愈高,發電功率愈大。在共振頻率下可獲得很高的能量轉換效率。需要電壓高電流小的壓電電源時,可選用塊狀壓電陶瓷;需要低電壓較大電流的壓電電源時,可選用薄片壓電陶瓷集成。目前文獻報導已有各類產品,用於各種類型的充電電源。它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可隨身帶,特別是在沒有電源的高山區或沙漠地。它可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械動力、畜力發電,可使用於各種苛刻環境條件下,不受磁場以至核幅射的影響,不老化。 

  我們在1965年用一個食指那麼大小的壓電組件,它是由四個尺寸為直徑8-10毫米厚度為10毫米的壓電陶瓷組成的功能塊,在自製的動力機械上,能持久產生32-40瓦的交流電功率。研製成功用於手提壓電x光機的壓電功能塊,能持久一分鐘發電180瓦。從當前網上能查到的各種大小壓電發電應用看,今後的發展其規模會很大的。 

  我個人認為,曾經幾起幾落的熱釋電發電的發展前途更為誘人。極化後的鐵電陶瓷在交變溫度的作用下,由於鐵電體內固有存在的「自發極化」隨溫度的變化也能對外感應電場、電流。 

  最近實驗已證明,選用不同的熱釋電材料和適當的工作方式,並在所謂「匹配」的條件下可產生可觀的電能。這種電能是通過極化的變化從熱能轉換過來的。這就是所謂的熱釋電發電機。雖然目前尚未看到有實用的報導,但從熱釋電材料的發展和最近實驗的可喜結果,加上這種發電方式可適用於常溫和大量餘 熱得以應用等優點,前途是寬廣的。 

  值得注意的是磁電是在空間感應的,也就是在任何不導電的地方都可以超距離感應,但在水裡不行。壓電感應發生於壓電體內,但產生的聲波或超聲波可在水中傳波。熱釋電感應在鐵電體內,但產生的熱波可到處傳送。這三種不同性質的感應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固體發電無論從原理到應用尚處於發展起始階段,前途很大。譬如在月球、火星等其他星球上,固體發電機將有可能成為主要的電源。 

相關焦點

  • 婁底一小學生走進婁星區紅衛水力發電廠探索「水」的奧秘
    婁底一小學生走進婁星區紅衛水力發電廠探索「水」的奧秘《好人中國》湖南婁底站訊(通訊員:彭潤英 曾楊 攝影:陳萍)為了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水利科學,探索水的奧秘,了解水力發電的基本科學原理,從小樹立節約用水、保護水源的意識,8月20日,婁底一小1804班60餘位學生和家長在婁星區科學技術協會、婁底市環保志願者協會和婁星區石井鎮有關單位的組織下
  • 太陽能發電的方式可分為哪兩大類_太陽能發電的壽命大約多少年
    1.太陽能光發電   太陽能光發電是指無需通過熱過程直接將光能轉變為電能的發電方式。   2.太陽能熱發電   通過水或其他工質和裝置將太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方式,稱為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熱發電有多種類型,主要有以下五種:塔式系統、槽式系統、盤式系統、太陽池和太陽能塔熱氣流發電。 前三種是聚光型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後兩種是非聚光型。 一些發達國家將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作為國家研發重點,製造了數十臺各種類型的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電站,已達到併網發電的實際應用水平。
  • 關於5種發電方式的介紹
    火力發電,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固體、液體、氣體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 能量轉換 在汽輪機發電方式中,其基本流程是先將燃料送進鍋爐,同時送入空氣,鍋爐注入經過化學處理的給水,利用燃料燃燒放出的熱能使水變成高溫、高壓蒸汽,驅動汽輪機旋轉作功而帶動發電機發電。熱電聯產方式則是在利用原動機的排汽(或專門的抽汽)向工業生產或居民生活供熱。
  • 一種知道人不多的發電方式---磁流體發電
    這種發電的方式不像火力發電那樣經過多次的轉變,因此效率很高。又沒有什麼汙染,又沒有什麼高速旋轉裝置,因此,結構簡單,投資少。真的不錯。磁流體發電可以分很多種,如果以一次能源為標準,大致可分為化學燃料磁流體,此外,太陽能也有希望成為磁流體發電的一次能源。作為民用電站,磁流體發電能顯著提高電站的總效率。能大大節省燃料。
  • 湖南諾誠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清潔能源理想發電方式受好評
    湖南諾誠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清潔能源理想發電方式受好評。說到清潔能源,大家都知道,這種清潔能源更環保,不會對我們居住的環境產生任何的破壞,而且通過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這種自然資源來實現發電、取暖、照明等。因此,清潔能源是政府及老百姓心理理想的發電方式。湖南諾誠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發電項目一經問世,備受好評。
  • 中科院研究證實摩擦納米發電可與電磁感應發電比肩
    中國網4月1日訊(記者 吳瓊靜)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院士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期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證實了摩擦納米發電機與傳統電磁感應發電機具有對稱性和互補性,首次從理論高度提出了摩擦納米發電機是繼電磁感應發電機之後,採用機械能發電的又一種重要方式,是具有可能和電磁感應發電機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技術。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提起太陽能利用,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光伏發電,畢竟,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充電寶等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其實,太陽能還有另一種利用方式,太陽能光熱發電。了解光熱,記住光熱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都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差別在於,利用的原理不同。
  • 「第二個太陽」即將出現,中國全新發電方式大突破,或將成為霸主
    當下,人們發電方式,大概4種:主要是火力發電(燃燒煤發電,熱能轉化為電能)、水力發電。其中佔比:火力發電75.1%、水力發電13.1%、風力發電7.2%、核電4.2%,此外有太陽能發電、海浪發電、生物質發電、等等。
  • 2018年中國發電量及發電方式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圖」
    一、發電的定義與方式發電即利用發電動力裝置將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熱能、核能以及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轉換為電能。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核能發電是唯一能夠大規模替代火電的基礎能源,相對於火電發電方式,核電具有不排放汙染氣體、能源轉換效率高等優勢;相對於水電和風電等能源,核電不受季節和氣候影響,發電高效穩定。
  • 分析|火力發電依然是我國發電的主力軍嗎?
    來源:喲澤電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部分朋友會有所疑問,在新能源、清潔能源等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對未來的期待後,是不是我們的發電方式能夠離開似乎不那麼環保的火力發電了呢?小編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答案——目前來說,不能。
  • 學點知識 | 有哪些奇葩的發電方式?
    題圖:全景視覺有哪些奇葩的發電方式?海洋溫差發電大家都知道,表層海水和幾百米以下底層海水的溫度是不同的,可以達到 20 度的溫差。那麼如何利用這僅有的 20 度溫差來發電呢?下面是海洋溫差發電的原理圖。
  • 垃圾焚燒發電是世界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
    目前,生活垃圾處置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堆肥、焚燒發電。然而,填埋需要大量土地資源且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堆肥處理速度慢且適用規模小(多應用於鄉村地區),因此,土地資源消耗少、處理速度快、二次汙染少且能夠資源再利用的焚燒發電,成為世界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現在臺灣「用愛發電」已經OUT了,民進黨提出更奇葩的招兒!
    蔡英文「2025年非核家園」的口號顯得格外尷尬,看來「用愛發電」並沒有緩解臺灣用電的缺口。當初主婦聯盟在反核大遊行所舉的橫幅標語「用愛發電」,也成網友吐槽。顯然,在經歷了臺灣今夏限電的尷尬,用愛發電不夠。
  • ...生物質發電未必道艱路險 守船待援、生物質發電等不來風平浪靜
    近期光伏、生物質發電領域均有因補貼退坡引發的討論。對此,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聯盟近日也建議「生物質發電行業要探索不依賴補貼的運營模式」,不再堅持「生物質能熱電聯產優先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的發展思路。從種種現行補貼政策看,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希望擠乘「電價補貼」之舟的希望甚微,生物質發電也感到「歷史性」的緊迫感。
  • 課堂做實驗 蘋果梨子能發電
    12月21日,成都七中初中附小學生進行水果發電實驗。水果發電    你知道蘋果、梨子等各種水果都可以發電嗎?為什麼網上流行的「視覺差異圖」中,一幢房子的立柱看起來既像圓柱體、又像長方體?他與校長商議,在一年級開設「探索發現」課,專門講網絡上、生活中有意思的小實驗,從小培養孩子們發現問題的能力。  21日,一年級1班的小學生每人帶來了蘋果、梨子、檸檬等各種水果,開設了第一堂課。李偉告訴孩子們,「每個水果肚子裡的電寶寶都想出門旅行,到電子小鍾裡去玩兒,坐什麼交通工具呢?就選擇乘坐電線吧。」
  • 為什麼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比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高?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發電成本對於氣候變化與能源政策來說至關重要,而一份歐盟最新報告對各種發電形式的成本進行了估算。毫無疑問,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可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風力發電無疑比煤炭發電合算得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根據一份新的分析報告,太陽能發電比風力發電甚至比水力發電的成本要高,至少在歐盟是這樣的。
  • 科學家用病毒制發電鞋 人們可邊走路邊發電(圖)
    科學家用病毒制發電鞋 人們可邊走路邊發電(圖) 實驗表明,這種發電器所產生的電量相當於一塊7號電池所產生電能的四分之一這款發電器非常輕薄,科學家們認為其未來使用範圍將非常廣泛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4日報導,在能源日益緊缺的當今社會,各種新奇的發電方法層出不窮,類似「發電鞋」這種可隨時產生電能的技術成為各國科研人員競相研究的對象。
  • 三部門: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三部門出臺政策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本報北京2月3日電 (記者陸婭楠、曲哲涵)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對相關項目的財政補貼辦法。
  • 光伏發電每度增加補貼1角錢
    長沙晚報訊(記者 朱敏)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推行光電建築一體化建設、實施光伏下鄉、鼓勵申報光伏發電國家級示範區……昨日,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加快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末,全市確保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00兆瓦以上,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建設形成規模,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光伏研發、製造和應用的產業基地
  • 我的世界:工業時代2教程,多種發電方式,讓你輕鬆脫離石器時代
    那麼小黃象特意去找了一下以前玩過的工業時代2的版本,熟悉一下之後,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畢竟我也很久沒玩了,有差錯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見諒那麼本篇文章主要介紹各種道具的玩法,以創造模式為基礎,為大家推薦一些東西,而具體的生存玩法,在近期我會製作MC的工業時代生存實況,到時大家可以來觀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