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社交平臺正被大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刷屏。電影《哪吒》畫面精美,像虛彌小空間,各種靈器法寶,丹藥,符錄,靈石等等,但最讓人驚嘆的就是太乙真人的法器---山河社稷圖,只需要毛筆一揮,各種美妙場景活靈活現,仿佛置身畫中,用現在的話說,直接把2D圖像轉化為3D立體動畫。
當然,《哪吒》只是一個神話故事,山河社稷圖在現實中也是不存在的。但是隨著科技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山河社稷圖」那隻「毛筆」的技術如今得到了實現。
8月4日消息,北京小小牛創意科技公司近期推出了一款可以實現2D圖像轉3D動畫軟體:《Wonder Painter》,該軟體集合AI、機器學習、人機互動等新技術,能夠為兒童娛樂、交互式遊戲、互動電影等活動創造出更好的體驗。
AI加持,2D圖像變3D動畫
據了解,《Wonder Painter》支持拍攝在現實紙張上畫的2D圖像,軟體會自動生成一幅基於此圖像的3D動畫出來。例如,在紙上畫一隻小鳥,拍攝到軟體後會變成會飛的小鳥;在紙上畫一隻獅子,用軟體拍攝後變成奔跑的獅子等等。重要的是,基於AI技術,即便你拍攝相同的2D圖像,但在軟體中呈現出來的3D動畫每次都不一樣,意味著你可以創造無數次不同的體驗。
實際上,這款軟體旨在創建一個完整的故事,甚至你還可以拍攝真實的人物圖像(軟體會自動摳圖),軟體會將真是圖像進行融入到故事中。
目前,該系列主打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故事,主要給兒童創造無限制的AI故事內容;第二個是遊戲,Wonder Painter Games SDK支持創建出一些輕鬆趣味的解謎遊戲,支持AR方式和現實物體互動;第三是2D轉3D,即上面講到的,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些展開。據悉,Wonder Painter SDK支持嵌入到各個App或作業系統級別的硬體中。
「人工智慧可以取代很多東西,但不能取代人的創造力」,作為小小牛創始人和CEO、自然人機互動技術國際專家曹翔表示。為此,由小小牛開發的Wonder Painter,其終極目標就是「無限釋放用戶創造力」。通過Wonder Painter,用戶無需使用任何預設道具,他的繪畫、玩具,甚至是自己本身,都可以被快速生成虛擬圖像並與虛擬世界進行互動。曹翔解釋:「Wonder Painter之所以能實現這樣的開放創意體驗,是通過智能算法分析現實世界的形狀、顏色、運動軌跡等本質元素,將這些元素轉化成相應的互動內容,為其賦予生命。」
目前,該公司已經與新東方和好未來、阿里巴巴、百度、LG等合作,嘗試將開方案應用兒童互動、廣告營銷等領域。
AI助力多款繪畫軟體
其實,除了Wonder Painter,還有很多繪畫AI軟體正在成為科研熱點。
去年,微軟的研究人員就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的新進展,他們開發了一個名為drawing bot的繪畫軟體。該軟體可以通過外界的輸入,然後生成一幅符合輸入信息的圖片,比如下面一幅小鳥的圖片,就是研究人員輸入a bird with a yellow body, black wings and a short beak( 一隻擁有黃色身體、黑色翅膀和短喙的鳥)生成的。
注意圖片是軟體生成的,並非聯網搜索而來,意思是這隻鳥在實際中並不存在,完全是軟體AI想像得到。
今年3月19日,NVIDIA在GTC2019大會上推出了一款名為GauGAN的圖像繪製軟體,這是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的彩繪軟體。
據悉,在這款GauGAN軟體中共有三種工具,分別是油漆桶、鋼筆和鉛筆,底部是各種事物的選項,例如雲、雪、石頭、灌木叢等等,當用戶選擇樹選項並用鉛筆繪製一條線,軟體就會自動生成一棵像照片一樣真實的樹。但是,這些繪製出來的圖片並不是固定的,如果你用鉛筆繪製了一棵樹的形狀,那麼軟體會生成一棵樹,如果只是繪製了一條線,那麼軟體則會生成一條光禿禿的樹幹。
此外,GauGAN也是多式聯運的,如果兩個用戶使用相同的選項,創建相同的草圖,那麼GauGAN會隨機創建出兩個不同的結果圖。
6月18日,Adobe公司在其博客上宣布新消息,將在iPad平臺推出繪圖和繪畫應用程式Adobe Fresco。Adobe Fresco的Live Brushes功能則可以模擬顏料交融的效果,通過Adobe Sensei平臺的AI技術重現了現實中油畫/水彩畫的效果——當用戶啟動Live Brushes,並使用兩種顏色來繪畫,這兩種顏色的邊緣就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用戶甚至可以稀釋或是混合軟體中提供的「顏料」,來調配出自己心儀的顏色。AI還幫助Fresco實現了不亞於Photoshop的摳圖效果。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藝術造詣」
隨著各種繪畫AI軟體的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的「藝術造詣」也越來越高。
幾天前,微軟旗下的人工智慧少女微軟小冰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觀展觀眾可以通過「命題」的方式,讓微軟小冰為自己畫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繪畫全程用時3分鐘。
在2018年舉辦的國際機器人藝術大賽中,冠軍CloudPainter機器人的作品使人十分印象深刻,它採用了機器學習技術,能使用多種抽象手法來繪製畫作。而馬裡蘭大學和Adobe公司研發出了一個新的機器學習系統LPaintB,它能夠在一分鐘內繪畫出達文西、梵谷、維梅爾風格的畫作,並且它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真實性和信服力。
澳大利亞資深程式設計師Jeremy Kraybill動用了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來產生創意,然後又動用了機械臂,把創意畫了出來,變身畫家。香港藝術家Victor Wong創造了一個人工智慧機器人,並花費三年的時間來構建和編程名為AI Gemini的機器人,將其繪畫藝術技巧傳授給AI Gemini機器人。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類似於繪畫這門技術更是要長年累月的學習積累。而如今,人工智慧讓一個普通人可以瞬間變身畫家,每個靈感都值得被尊重,每個畫面都可以變生動。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