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地球快沒沙子了,沒想到沙子用處竟然這麼廣泛……

2020-12-18 中國網財經

我們居住的大樓、喝水用的杯子、工作用的電腦,難道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沙子。這是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種關鍵性原料。

但可怕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人知道現在地球還有多少沙子,又有多少還能被挖掘。

近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評論稱,目前沙子和礫石的採掘速度,已經超過了其自然恢復的速度。導致這種不可持續採挖的原因是失察。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聯合國環境署(UNEP)的報告,已經「在沙子裡踏下了一個重重的腳印」,接下來,行動和法規必須跟上。

需求可能很快超過供給

很多人不相信沙子會短缺。因為眾所周知,沙漠佔到了地球上陸地表面積的20%。然而可惜的是,沙漠裡的沙子太過光滑以致無法使用。適合工業用的有稜角的沙子,絕大多數都來源於河流——其僅佔地球面積不到1%。

目前沙子和礫石已經是採掘量最大的一類原料,甚至比化石燃料更多。需求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城市化和全球人口增長。全世界每年大約會使用320億噸至500億噸沙子,主要用來製造水泥、玻璃和電子產品。

最新研究認為,這個用量比自然再生率要高。因此,只要到本世紀中葉,需求就可能會超過供給。

一直以來,人們對全球採沙量的估計並不可靠——顯然是過低了。截至2019年初,研究人員搜索了443篇關於採沙的論文,其中只有38篇定量地描述了採沙量,長期性、全流域的沉積層監控項目也很少。

當然,從技術上講,想要定量評估沙子如何移動或是沿河流如何沉積也是很困難的;而且很多大河會流經多個國家,使得統計更加不容易。

亟待建立監管和統計系統

所有這些問題,在WWF和UNEP的報告中都有所強調,報告也質疑了當前的採沙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報告認為,問題出現的根源,在於缺乏足夠的數據和政策來引導人們以合理的速度消耗和採挖沙子。

例如,聯合國的商貿資料庫僅根據質量和成分,將沙子和礫石的進出口量分成一兩種類別。其中沒有區分沙子的來源是有自然補充的主動來源,例如河流和三角洲;還是無補充的被動來源,例如地質沉積層。

而另一方面,國際沙子貿易資料庫則過於簡陋,也導致無法判斷可持續性。《自然》文章稱,大多數沙子貿易未記錄在案。如2006年到2016年之間,新加坡報告從柬埔寨進口了8千萬噸沙子,但柬埔寨確認的出口量只有不到4%。

現在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呼籲,UNEP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有必要建立並監管一個全球性的沙子監控系統。而科學界則應該構建一套可以統計河流中沙子的生成量和採挖量的系統。

新系統要包括合法和非法的採挖。他們需要將這個問題的規模,一五一十地展現在公眾、學界和政府面前。此外,各地必須訂立用沙限額和法案,以鼓勵合理的使用。

可持續性至關重要

在系統建立和規則制定的過程中,《自然》文章給出幾點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尋找並確證可持續性的沙子來源。

例如,格陵蘭因冰蓋減退而補充到海岸線上的沙子。聯合國需要訂立類似於可持續性森林管理的計劃。還要尋找不會影響河流的新被動沙源,從而減少對生態的影響。

其次是可替代性方案,地方和國家政府以及相關規劃部門應當鼓勵使用沙子的替代品,例如碎石、工業礦渣、回收塑料等等。同時,基材料也應當儘可能地回收利用。

再次,是減少需求。這就需要制定行業標準,把控材料質量並強制執行。

另外,則是治理和教育,需要建立起國際或多邊的政策框架,規範並控制沙子的採挖,UNEP和WTO也應拿出一份全球性的採沙指南,例如指出在哪裡採沙是或不是可持續的。而政府、科學家和工業界則有義務宣傳有關採沙問題的訊息。

最後,是監測問題。一個全球性的數據收集和分享項目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所有的執行方案,都要依賴定量統計採沙地點、規模,以及全球河沙的自然波動。

在這一點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2021年發射的「地表水與海洋地形」任務,將可以監測寬度超過100米的大河的流量,覆蓋規模遠超以往;而歐盟的「原材料與哥白尼地球」觀測任務,也會使用太空成像技術來協助管理。

來源:科技日報

新媒體編輯:徐錚

相關焦點

  • 地球快沒沙子了,沙子都去哪裡了
    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地球快沒沙子了, 第一反應大概是搞笑吧, 怎麼可能沒沙子了, 地球上不是還有那麼多沙漠嗎?要知道, 沙漠佔到了地球上陸地表面積的20%,沙漠裡面那麼多沙子, 難道都不算?實際上, 沙漠裡的沙子還真不算。
  • 「科普」製造晶片的沙子快沒了?
    矽是半導體行業的基石,而沙子是提取矽的重要原料主要是從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沙子中經過高純度提純而得出,一般的材料為6N(99.9999%),更有甚者可以達到11N的,足可見fab廠工藝精細程度有多麼可怕。
  • 沙子可以蓋房,卻不知還能造晶片,原來沙子還有這麼多的用處
    晶片屬於半導體材料,也是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很多人只知道半導體器件原材料是矽,但不知道矽主要來自於砂礫,之前英國的《自然》雜誌就曾經發過一篇文章,在文章中表示,沙子和礫石的的採掘速度已經超過自然恢復速度,也就是說需求量大於供給量。
  • 需求量僅次於水,建築用沙快沒了,為何拒絕使用沙漠沙子和海沙?
    ,液態水不僅覆蓋地球71%的表面積,還是一切生命之源,從外太空看,擁有蓬勃生命的地球可以說就是一個藍色的大水球,但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隨著環境汙染的加重、氣候的極端化和世界人口的增加,今天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越來越短缺了。
  • 《沙子與黏土》
    、黏土與石頭一樣,都屬於巖石,都是組成地球的重要物質。第二個活動,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細緻地觀察觀察幹沙子和土,比較二者有什麼不同,知道可以從顆粒大小、細膩還是粗糙、沾不等方面來描述和區別幹沙子和幹黏土的特點。第三個活動,做沙子和黏水的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從沙子和黏土顆粒大小的角度,描解釋看到的現象。第四個活動,通過讀圖,討論沙子和黏土的用途,意識到沙子和黏土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知道沙子與黏土是人們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
  • 地球沙子枯竭?或引半導體行業價格暴漲
    當然這裡的土指的不是真的土,而是沙子。沙子由礦物和微小的巖石碎片組成。巖石碎片是巖石經過侵蝕和風化而成。沙子的成分因地方而異,具體情況視當地巖石的來源和條件而定。沙子的用途很廣泛:它除了用於建築、修路、過濾、養殖美化、當冶煉的速容劑外、還是製造玻璃和半導體的主要材料它含矽元素......
  •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玩沙子?沙子對孩子的吸引力在哪裡?原因很簡單
    昨天小區正在建設運動器材,所以就運來了一些沙,沒想到這堆沙子反而成為了孩子們的玩具。每天下午就有一夥小朋友聚在沙子面前,甚至有些孩子還拿出了很多容器,把沙子裝在容器中,和其他孩子玩過家家。回想起我的童年,也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過沙子,並且還會拿沙子做出各種各樣的「堡壘」,百玩不厭。
  • 我的世界:浮動的沙子,一般玩家沒見過,卻是個十分有效的陷阱
    比如說設計一個能困住生物的沙子陷阱,如果是沒見過沙子會動的玩家,可能就會好奇前去查看,這樣就會困在沙子中無法逃出。要製作這樣一個沙子陷阱很簡單,玩家只需在地上先挖一個坑,然後往裡面放上潛影貝。潛影貝這種生物能夠一張一合,正好可以用來製造沙子會動的假象。
  • 屈老師大班遊戲詳案教案《多變的沙子》
    意在通過幼兒在玩沙子的過程中更多的了解沙的特性,通過探索實踐,使他們發現沙的許多有趣的現象和變化,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溫馨。活動目標  1.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調動各種感官去發現。  2.通過玩沙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通過合作實踐,體驗探索的快樂。
  • 地球上的沙子能用完嗎?本世紀中葉需求超供給
    ▼ 很多人不相信沙子會短缺,事實上,沙礫是地球上提取最多的物質,超過了化石燃料。6月11日,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之前計算沙子的方法是錯誤的。
  • 一把沙子撒盆裡,土不板結根不爛,葉不黃小飛蟲也沒了!
    「沙子養花」-墊在盆底不爛根-沙子中的粗砂,可以用來墊在盆底作為排水層使用。養花最怕爛根,而一旦排水不暢,水堵在花盆中,就比較容易出現問題。沙子中有一些顆粒很大的砂石,就可以放在盆底,花草就不容易爛根了。當然其他的礫石也有同樣的效果。
  • 建築上的「河沙」與沙漠裡的沙子區別在哪裡?為何不能用?
    很多人就在質疑,沙漠裡的沙子能利用起來嗎?確實沙漠面積在全球佔據了不少位置,並且沙子的含量非常高,但是為什麼沒有被利用起來,而是放置在哪裡了呢?我們下面就通過修建建築使用的「河沙」例子,來進行說明沙漠裡的沙子是否能利用起來,首先我們來看看建築為何不能使用沙漠裡面的沙子。沙漠裡的沙子能利用起來嗎?為什麼?
  • 《一秒鐘》是張藝謀內心的最後一粒沙子
    不少中年人感覺到「震驚」——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看《紅高粱》的時候,明明我們還那麼年輕,張藝謀也不老。1988年,影片《紅高粱》的導演張藝謀(左)、演員鞏俐(中)、攝影師顧長衛。《一秒鐘》劇照為什麼想到張藝謀就想到傷痕?他其實和這個詞沒有太大的關係。從《紅高粱》到《我的父親母親》再到《英雄》《歸來》《影》,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能看到最多的依次是:光影、情懷、俠義、生命衝動……或許傷痕曾是他作品的主題之一,但從頭到尾捋完他的電影片單,會發現驅動他拍片的最大動力來自荷爾蒙。
  • 沙子也能強買強賣 賣沙子的稱「霸王」
    「沙霸」這個名字,故名思意:就是欺行霸市,強制要求你買他的沙子。他們是在新小區專業賣沙子、水泥、磚頭的人,而每個業主收房後都要裝修房子,那你就必須要在他那裡買沙子、水泥、磚頭。如果正常買賣也就算了,但是他們的沙子往往比外面市場的貴好幾倍,而如果你想從外面買,外面賣沙子的卻根本也不敢送,因為這樣會被小區的沙霸打的。所以很多人為了太平,所以也就認吃虧了。
  • 玻璃瓶秒變成沙子,這家啤酒公司竟要拯救地球
    建築和製藥都需要使用沙子,大量的沙子被過度採挖。因此,自然界中的沙子已逐漸變成了稀有資源,終有一天會被用盡。 因為,它可以把人們喝完的啤酒瓶變成沙子。
  • 點沙成芯∣沙子是如何變成晶片的?
    而在2013年,雷軍曾說過:未來三到五年,晶片的價格將會和沙子的價格一樣。甚至還流傳這樣一句話:拉車沙子拿到授權,然後交給臺積電代工,晶片就生產出來了。如今七年過去了,雷軍說晶片的價格將會和沙子的價格一樣顯然沒有實現。不過,生產晶片所用的矽材料,確實主要來源於沙子。今天要跟大家科普的就是晶片和沙子的關係。
  • 多做一步,鮮嫩入味,沒腥味也沒沙子
    多做一步,鮮嫩入味,沒腥味也沒沙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4月,碰見它我必買5斤,便宜好吃還營養,炒一盤5塊錢,開胃解饞!』花甲買回家後,千萬別衝洗乾淨就直接下鍋炒了,應該把花甲放進盆裡,加入沒過花甲的清水,加少量食鹽和油養2個小時,花甲就會把體內的沙子都吐出來,這樣才不會有沙。花甲浸泡好後,把盆子蓋上蓋子,輕輕地搖晃幾下,加快其吐沙,太使勁花甲會被搖暈,殼兒也會撞碎。花甲吐完沙子後撈出,用清水衝洗乾淨後瀝乾水分,這樣才算是處理乾淨了,再炒保證沒腥味也沒沙子。
  • 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多深?挖開沙子以後下面是什麼?
    我們知道,沙漠是地球陸地的主要地形之一,約佔到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在沙漠地形當中,撒哈拉沙漠聞名世界,一個撒哈拉沙漠的面積就有932萬平方公裡,幾乎跟我們的領土面積差不多大了。撒哈拉沙漠裡,自然都是大片大片的沙子。
  • 沒想到!託福考場竟然痛失半壁江山!沒想到NEEA和ETS玩的這麼大!
    沒想到,教育部考試中心NEEA和ETS悄咪咪的做了這麼大事!按照ETS在2020年9月28日公布的託福考場名單,顯示在2020年9月28日這一天,已經確定要恢復的託福考場,在全國範圍內一共有55個,名單如下。
  • 沙漠裡的沙子一望無際,為什麼不能用來建房?聽聽科學的解釋
    沙漠的沙子為不能用於建築用沙?大到房屋建築,小到玻璃、晶片,沙子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沙子的需求量更是日益增多。早在201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就在沙子比你想像的更稀缺報告中提到,全球每年已有超過400億噸的沙子和礫石被開採出來,其中70%的沙子消耗在了亞洲。我國單2011年到2013年使用的砂子量就超過了美國二十世紀100年的消耗。2019年7月2號,《自然》雜誌更是直接的發表評論稱,地球上的沙子快不夠用了,但是這些言論也會讓人產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