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四川眉山接待遊客63.57萬人次,重點景區已恢復到去年...

2020-12-22 封面新聞

柳江古鎮

劉娟 林琳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圖據微眉山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恰逢中秋國慶「雙節」,8天的豪華長假讓各地遊客紛紛走出家門。

雙節期間,四川眉山各景區旅遊市場表現怎樣?

10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眉山市文廣旅局獲悉,在落實了限量、預約、錯峰、有序開放等措施的前提下,截至10月8日,眉山市已開放的22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63.5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70.8萬元;全市圖書館、文化館共接待到館群眾 5619人次,線上點擊11430人次。

重點景區人氣旺 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10月6日上午,在眉山城區三蘇祠景區,來自成都、樂山、雅安以及眉山本地的遊客絡繹不絕。遊客們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排隊、測量體溫後,有序進入景區。成都遊客張梅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她選擇了距離成都最近的眉山來旅遊。

「來眉山必來三蘇祠,這裡不僅可以欣賞美景,還能近距離感受東坡文化,非常好。」張梅說。

三蘇祠

據三蘇祠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國慶期間,三蘇祠實行限量進入,遊客人數已經達到去年國慶同期水平。

在洪雅縣柳江古鎮,臨近傍晚,隨著江兩岸燈光亮起,古鎮頓時熱鬧起來。烤肉鋪、小吃鋪外,叫賣聲此起彼伏,充滿煙火味。「沒想到今年國慶會有這麼多遊客,我們的房間在4號就已經把6號的預定完了。」柳江古鎮一客棧老闆說,今年國慶遊客增多,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古鎮小吃、美食生意也格外火爆。

活動豐富多彩 市場繁榮活躍

據悉,為迎接中秋、國慶假期,眉山緊扣節日主題,因地制宜,提前策劃,紛紛推出融「文化性、趣味性、參與性」為一體的主題活動,吸引了廣大遊客參與體驗,營造了濃鬱的節日氛圍,提升了假日旅遊綜合效應。

柳江古鎮

「節日期間,我們共推出了四川省2020年萬人賞月誦中秋集中展演--眉山市東坡區、彭山區、仁壽縣、洪雅縣、丹稜縣分會場活動;市圖書館舉辦了『迎中秋,頌國慶』傳統文化朗誦會雙節線上活動,市美術館舉辦了「同源·同心·同城」成德眉資書畫作品展;舉辦了東坡印象水街『雙節同慶,歡樂無限』活動;彭山稻香民宿『漢時明月之武陽記憶』茶會、半山森氧音樂節、丹稜縣豐收節、青神縣豐收節等國慶中秋文旅節會活動35個。」市文廣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假日經濟主力,全市重點旅遊景區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三蘇祠、瓦屋山、柳江古鎮、黑龍灘等重點景區遊客持續增長。

其中,三蘇祠景區推出講解員著宋服講解,宋服和配飾租賃,開啟宋人生活沉浸式體驗,接待遊客20782人次,實現門票收入68.91萬元;瓦屋山景區通過優惠政策,累計接待遊客1.49萬人;桂花湖景區推出國慶8天門票免費送活動,其空中玻璃漂流、七彩滑道、高空溜索、等遊玩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體驗,接待遊客9460人次;黑龍灘景區推出暖心套餐、煙花表演,開展篝火、舞蹈、猜謎等活動,接待遊客41364人次。新開業的中鐵火車來斯、天府茶靈谷山地運動公園,成為新的旅遊網紅打卡地,為遊客提供了全新多元的旅遊體驗。

不僅如此,節日期間,眉山鄉村旅遊也升溫明顯。各區縣紛紛推出一批觀田園風光、品農家美食、賞秋季花卉、住特色民宿,以及親子採摘、休閒垂釣、民俗體驗等旅遊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據統計,「雙節」期間,以家庭為主的自駕遊遊客佔眉山接待量的78%以上。

相關焦點

  • 武漢「十一」黃金周接待遊客超1800萬人次,黃鶴樓、歡樂谷等景區...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8日訊 8日,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2020年「十一」黃金周客流數據。統計顯示,武漢市黃金周8天接待遊客超1800萬人次,在限制景區最高接待量情況下,仍達到去年同期八成水平。(圖為10月1日,遊客在黃鶴樓下留影。
  • 假期廈門旅遊人氣旺 四景區共接待遊客6.63萬人次
    根據昨日統計數據,省文旅廳重點監測的我市四個景區共接待遊客6.63萬人次。其中鼓浪嶼接待遊客4.90萬人次,胡裡山炮臺接待遊客0.56萬人次,集美鰲園接待遊客0.84萬人次,同安影視城接待遊客0.33萬人次。我市重點監測的飯店賓館客房入住率為65.16%;旅館招待所客房入住率為61.58%。
  • 「五一」小長假 泉州接待遊客超106萬人次攬金8.63億元
    (陳英傑 攝)  今年「五一」假日天氣晴好,遊客出遊熱情高漲,或是到泉州古城逛逛金魚巷,看看「非遺」展覽,或是到周邊縣(市、區)賞花、踏青……據統計,假日期間,泉州共接待遊客106.69萬人次,攬金8.63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4%和28.2%,實現了客源和收入「雙豐收」。
  • 上海150家景區單日接待遊客123萬人次
    中新網上海10月3日電 (記者 殷立勤)10月2日,上海市150多主要景區(點)共接待遊客123萬人次,同比增長49%。記者從上海市文旅局獲悉,截至15時,上海市文化旅遊行業系統未發生重大安全事件,也未收到涉及疫情防控的突發事件報告。
  •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結束 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10月8日,據統計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調查測算,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5%和73.6%。其中,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遊客262.76萬人次;旅館業接待持證住宿旅客78.5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6%;鐵路、民航、公路累計發送旅客167.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6%;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前7天累計進出337.41萬輛次,同比增長44.2%。
  • 南通去年接待上海遊客近760萬人次
    中國江蘇網4月26日訊 21日,圓陀角花海,周末前來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大部分是跨江而來的上海人。位於江海交匯處的圓陀角旅遊度假區,是南通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基地建設的重特大項目之一。  發揮「靠江靠海靠上海」獨特區域優勢,以項目為龍頭,以特色聚人氣,以服務拓市場,南通引得滬上遊客紛至沓來。據市旅遊局統計,去年全市接待上海遊客759.68萬人次。
  • 北京重點景區接待千萬遊客,前門什剎海頤和園故宮最火熱
    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市重點監測的176家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285萬人次,同比增長1%;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下降1.8%。從接待人數來看,人氣最旺的三類景區分別是城市型公園、歷史文化觀光型景區和現代娛樂型景區,分別接待455.1萬人次、340萬人次和304萬人次。
  • 長假期間,青島接待遊客447萬人次,收入超46億元
    國慶假期8天,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監測的星級飯店,平均入住率為39.07%,營業總收入4331萬元;監測的A級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82.73萬人次,達到2019年同期的近七成。10月8日當天監測A級景區72家,共接待遊客24.24萬人次、營業收入398.48萬元。
  • 「十一」假期接待遊客1474萬人次、同比恢復近八成 西安文旅產業做...
    今年「十一」假期,西安共接待遊客1474.81萬人次,較去年同比恢復近八成,旅遊收入111.40億元,較去年同比恢復近七成。而據西安市文旅局消息,西安在這個假期中共接待遊客1474.81萬人次,在國內各城市接待遊客人數橫比中,西安市位列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第二名。旅遊收入方面,西安則攬下111.40億元,雖然沒有趕超去年旅遊收入水平,但西安接待遊客的總人數、總收入統計數據,均高於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對全國相同數據測算的平均值。
  • 「五一」假期首日 上海130家旅遊景區接待遊客45.6萬人次
    遊客在豫園商城九曲橋上遊玩。 殷立勤 攝中新網上海5月1日電 (記者 殷立勤)5月1日,遊客在南京東路步行街和豫園商城遊玩、購物。截至5月1日15時,上海市130家主要旅遊景區(點)當天接待遊客45.6萬人次,各個景區秩序井然有序。
  • 中秋小長假 濟寧15家景區接待遊客超53萬人次
    假日三天,全市納入重點監測的15家A級景區共接待遊客53.5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260.33萬元,其中門票收入897.69萬元。賈堌堆農家寨景區推出民間戲曲、公益演出、採摘等活動。水滸酒文化體驗館9月13日(農曆八月十五)對進入水滸文化體驗館景區的所有遊客提供三人行必免一人+古裝半價優惠(10元/位),假日期間提供地道的民俗文化感受,帶給遊客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 廣東省國慶中秋假期共接待遊客4820.8萬人次
    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廣東省共接待遊客4820.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按7天可比口徑,下同),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247.3萬人次,同比增長6.6%,接待一日遊遊客3573.5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境外遊客460.4萬人次(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省外國內遊客1563.0萬人次(不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省內遊客2797.4萬人次。
  • 廣州12個紅色景區接待遊客58萬人次
    大洋網訊 國慶假期已經過半,廣大市民參觀紅色景區的熱情高漲。10月1~4日,全市納入統計範圍的12個紅色旅遊景區(含6個國家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共接待遊客58.8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1%。1~3日,參觀市屬博物館人數達21萬餘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近21%。
  • 廣州躋身黃金周熱門客源地TOP10;廣東國慶假期共接待遊客4998萬人次
    廣東國慶假期共接待遊客4998萬人次 同比恢復八成 據悉,國慶中秋假期廣東全省共接待遊客4998.0萬人次,同比恢復81.2%(按可比口徑,下同),旅遊總收入356.7億元,同比恢復68.6%;納入監測的150家重點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327.6萬人次,同比恢復79.1%。
  • 象山雙節期間共接待遊客165.6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56億元
    記者從象山縣旅發中心獲悉,10月1日-8日,象山縣共接待遊客165.6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56億元。長假期間,象山縣核心景區因地制宜準備了多道「假期旅遊大餐」,打造了民俗演藝融合的沉浸式文旅體驗,文旅新「夜」態呈現新活力,「漁文化+旅遊」氛圍濃鬱,點燃了遊客出遊熱情。
  • 重點景區5天接待遊客82773人次「五一」假期旅遊業呈良好復甦勢頭
    星級景區吸引客來、美麗鄉村笑聲陣陣、酒店民宿人氣攀升……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柯橋無論是知名景點還是品質民宿,正有序恢復往日的人氣。記者從區文廣旅遊局獲悉,「五一」假期,我區假日旅遊市場總體運行平穩,5天時間柯巖、大香林·兜率天、安昌古鎮等全區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82773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03.07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日均降幅持續收窄,展現出良好復甦勢頭。在旅遊市場回暖的同時,我區各景區嚴把防疫關,做到安全美景兩不誤。
  • 2017年「十一」期間玉泉區旅遊接待穩步提升
    據統計,10月1-10月8日八天,玉泉區8個A級景區、通順大巷、河燈展累計接待遊客52.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03萬元。其中4A級景區大召歷史文化旅遊區共接待遊客3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3萬元;昭君博物院共接待遊客5.1萬人次(近期博物院免費對外開放);席力圖召共接待遊客8325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0.8萬元;五塔寺共接待遊客592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萬元;通順大巷共接待3.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7萬元;河燈展共接待1.6萬人次。對比去年十一假期,我區遊客人數增加了35%。
  • 國慶假期前三天廣東150家景區接待遊客超250萬人次
    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10月3日,截至15∶00,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家景區接待遊客253.1萬人次,同比恢復80.8%(按可比口徑,下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首個黃金周,市民紛紛重啟原有旅遊計劃,廣東旅遊行業迎來高峰,共同收穫「遲來的春節」。
  •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去年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
    (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熊明 攝/視覺重慶近日,博物館界知名新媒體平臺「博物館頭條」公布「2019年度中國博物館參觀量100強」榜單,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紅巖博物館」)以1150萬人次位居全國博物館2019年遊客接待量第二位,僅次於故宮博物院。這家博物館魅力何在?又將如何進一步發展?5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邯鄲:2017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859.8萬人次
    2017年,邯鄲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859.8萬人次。據邯鄲市旅發委主任苑清民介紹,2017年,邯鄲全市旅遊業突飛猛進,發展力度空前,在繼續領跑冀南地區旅遊業的同時,強勢進入全省旅遊業第一陣營。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859.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38.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63%、30.42%,全省排名第四。此外,邯鄲市還實現了全市旅遊企業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