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 | 我們這樣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2021-01-16 中儲糧集團公司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今天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糧食儲備歷史

數千年來,

是如何通過儲糧養活自己的?

新時代的今天,

又是如何管好「大國糧倉」

端牢中國人飯碗的?


早在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開始出現以地下或半地下窖穴為主的原始粗放的糧食儲藏方式,從此拉開了人類社會糧食儲藏歷史的序幕。


快來聽古人給你講


↑觀看視頻


這位,



他提出「輕重之術」、「以賤洩平」,就是當糧食過剩糧價暴跌之時,國家以較高價格收購形成儲備,引導市場物價回升,當糧食短缺引起糧價飛漲時,國家則開倉發散,低價拋售糧食,促使市場糧價回落至平價水平。


這位,



他在革新變法中實施「 平糴」制度。糴,就是買進糧食;糶,就是賣出糧食。他認為「糧食賣得太貴會傷害消費者,太便宜會傷害農民」。因此,應由國家來適度吞吐糧食,從而達到平抑價格、穩定市場的目的。


他提出建立常平倉,「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常平倉的建立,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


新中國成立後,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糧食儲備制度成為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的重要政策。


為解決糧食連續增產帶來的農民「賣糧難」問題,國家建立起專項糧食儲備制度,標誌著我國糧食儲備制度初步成型。但這個時期,儲備糧分級管理於各級地方企業手中,政企不分,責任不清,導致「儲備糧數量不實、質量不保、調動困難、巨額虧損掛帳」等問題。國家開始對中央儲備糧實行垂直管理、政企分開,成立中儲糧公司,建立市場化運作新機制,標誌著中央儲備糧管理進入嶄新階段。


作為緊密連接億萬售糧農民

和百姓餐桌的糧食儲備央企

究竟如何儲存糧食的呢?

倉儲設施是啥樣?


如果你以為現在中央儲備糧庫

還是那種破舊不堪的老式倉房

那就「OUT」了


↑50、60年代傳統老式倉房VS 現代化高大平房倉、淺圓倉、立筒倉


目前,中儲糧管理的總倉(罐)容接近1億噸,是其成立初期倉容的6.8倍,倉儲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中央儲備糧宜存率從中儲糧公司成立前不到60%迅速提高並穩定在95%以上,2003年就徹底消滅了陳化糧。



不過癮?沒關係! 


今年9月開始,中儲糧在全國各地的數十個直屬糧庫相繼向公眾開放,包括近30個省區的50多個城市,覆蓋稻穀、小麥、玉米、大豆、食用油、棉花等中儲糧管理的所有儲備品種,涉及收購、倉儲、加工、調運、科研等儲備管理全鏈條,還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樣、新鮮有趣的互動體驗活動,邀請社會各界公眾零距離感受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國糧倉!

跟著小編一起來探秘吧!






2005年以來,為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國家開始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中儲糧作為政策執行主體,開始執行國家政策性收購任務至今。如何防止穀賤傷農、谷貴傷民?快來戳動畫解鎖

說到收購,不得不提中儲糧「一卡通」糧食收購系統。售糧農民一卡在手,可以輕鬆完成登記入庫、驗質檢斤、糧款結算等全過程。目前,「一卡通」收購系統已在中儲糧1萬多個委託收儲庫點全面應用,農民賣糧變得高效透明,盲扦避免「人情糧」,糧款實時到帳杜絕「打白條」。

拿扦樣環節來說,以前人工取樣化驗需要1小時,現在機器自動取樣化驗,僅僅需要10分鐘時間,效率提高了整整6倍。

收糧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質量指標、衛生指標檢驗,做到源頭嚴格把控。收儲高峰時,中儲糧質檢員每天要細緻檢驗大約10萬粒糧食樣品,關鍵是還容不得半點馬虎。



值得一提的,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個農民豐收節,中儲糧「惠三農」售糧預約APP已在全國推廣應用,所有中儲糧直屬庫和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收購的近萬家庫點,全面接受農民通過APP預約賣糧!農民賣糧從此可以少跑路、少排隊、快售糧,不僅效率提高,還節省了租車、人工費用。

售糧APP還與中儲糧「一卡通」收購系統實現全面對接,打通預約、收購、結算全鏈條,切實為農民帶來更大便利和更多實惠。家住湖南澧縣中武鄉同車村的種糧大戶胡禮平今年到中儲糧常德直屬庫送糧也通過APP進行了預約。他粗略算了一筆帳:「由於不用過早租車,又減少了不必要的勞務雜費,現在賣一次糧可以節省200元左右。」節省了時間,降低了送糧成本,就等於增加了收入。



目前,中儲糧儲備品種涵蓋稻穀、小麥、玉米、大豆、食用油、棉花等主要農產品,已逐步發展成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儲備集團。


其中,中央儲備糧綠色科技儲糧覆蓋率已達到98%,中央儲備糧庫廣泛採用電子測溫、機械通風、氮氣氣調、內環流控溫等先進綠色儲糧技術,確保糧食綠色、保鮮、營養,努力滿足人們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放心」轉變。



稻穀抗高溫性較差,控溫儲藏是關鍵。小麥和玉米,主要產區在北方。北方氣溫變化差異大,中儲糧因地制宜,研發並推廣應用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就是冬季自然通風,在糧堆內蓄積冷空氣,夏季高溫季節藉助內部環流系統使倉內平均糧溫保持在20攝氏度以下,冬冷夏用,糧食常年置身於天然「冷藏庫」中,實現常儲常新。



如果你還以為現在糧庫滅殺蟲害

主要依賴化學藥物燻蒸等傳統方法

那也是「OUT」了


今天的中央儲備糧庫,已經廣泛採用氮氣儲糧技術替代化學燻蒸,即從空氣中提煉氮氣充入倉內,當濃度達到98%以上低氧環境時,糧食呼吸減弱,害蟲不是被餓死,就是被憋死,實現儲糧綠色無汙染。




目前,中儲糧在全國布局6大油脂儲備綜合基地,大豆倉儲、壓榨、精練、包裝配套完整,圍繞儲備輪換開展油脂加工,年加工大豆能力783萬噸,精練油脂能力206萬噸,包裝油灌裝能力77萬噸。



中儲糧不斷做強油脂油料倉儲、加工、物流、質檢、研發供應鏈,將儲備輪出大豆迅速轉化為油脂消費品,減少中間環節,迅速投放市場,增強終端調控能力,提高服務調控效率,發揮油脂市場「穩定器」作用,不斷築牢食用油安全屏障。




今天,我們不僅吃得飽,還能穿得暖,背後少不了「大國棉倉」。看,倉內棉包整齊堆碼,近9米高的「棉山」展現在眼前,棉包用墊石與地面隔離防潮,溫(溼)度計實時顯示倉內溫度和溼度。



消防監控室可對每一個倉庫實時監控,藉助熱點監測功能,一旦某處出現熱點報警,消防人員能在偌大的倉庫內準確找到報警點,及時處理保棉安。今天,近千個中央儲備糧庫已實現智能化管理全覆蓋,中儲糧全系統81158個監控探頭,432萬個糧情傳感器,構成全球糧食倉儲行業最大的一張物聯網。遠在千裡之外的集團總部,可以不用出門、不打招呼,全天候無盲點實時監控任一直屬庫倉內外實況。高清攝像頭23倍放大、360旋轉,倉內糧食顆粒清晰,糧堆中傳感器實時採集、分析、預警倉內糧溫細微變化,成為名副其實的糧食倉儲管理「千裡眼」。


怎麼樣確保國家急需時,糧食調得動、調得快、用得上?


依託中儲糧覆蓋全國的倉儲和調運網絡,發揮垂直體系協調高效運作優勢,可以高效服務國家調控需要,做到一聲令下、立即響應、全網協同。自成立以來,這個調控網絡經受住多次應急救災調控考驗,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動、調得快、用得上。



例如,2007年到2008年的世界糧食危機期間,中儲糧根據國家需要,迅速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糧,在全球糧價飆升暴跌、大幅震蕩的形勢下,確保了國內糧食價格不大漲、不大落,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基本保持穩定,與國際糧價形成鮮明對比,中國也被稱之為世界糧食危機中的「安全島」。

 

再比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中儲糧緊急調運63萬噸中央儲備糧油和1.4萬噸中央儲備食用油動用計劃,「24小時供貨」、「隨到隨取」,保證災區人民口糧和油料供應。


中儲糧成立以來,累計完成國家政策性糧食跨省移庫及省內跨縣集並7500萬噸,接運進口糧2300萬噸。2006-2018年,中儲糧累計調撥政策性糧食6421萬噸。2013年完成1369萬噸移庫集並任務,創造了新中國糧食調運新紀錄。



每粒糧食都是一個生命體,存放一定時間就要推陳儲新。


用行話講,就叫「輪換」。具體來說,分不同的儲存區域,稻穀、玉米每2-3年要輪換一次,小麥每3-5年要輪換一次,大豆每1-2年要輪換一次。


目前,中央儲備糧已建立成熟穩定的輪換機制,做到應輪必輪、常儲常新。藉助現代綠色儲糧技術,達到儲存期的輪出糧品質依然良好。總之,就是好價收好糧、好倉儲好糧,好糧賣好價。來看看不同儲存年限的各品種糧食加工烹製的特色美食!



 



相關焦點

  •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指示精神暨建設「中國...
    糧食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產業。2019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的審議時強調:在新的形勢下,要「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要有新擔當新作為。」
  • 積極應對疫情影響 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糧食安全是關係國運民生的壓艙石,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糧食安全更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糧食加工、物流中轉、終端配送等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受個別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等因素影響,引發國內對糧食安全的關注和擔憂,也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多年未有的壓力和考驗。
  •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
    本報訊(記者李若凡)12月14日,省政府召開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專題研究2020年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工作。    副省長武國定出席會議並講話。武國定指出,要切實提升政治站位,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不折不扣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各項規定;要切實履行好部門職責,堅持對標達標,狠抓問題整改,確保2020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再創佳績;要切實組織好對市縣的考核,堅持較真碰硬,突出考核重點,強化結果應用,牢牢壓實市縣政府扛穩扛牢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要切實落實好明年糧食安全目標任務,加強耕地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確保儲糧安全,做強糧食產業
  • 地方黨政同責扛起糧食安全重任
    從「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到書記、省長共同把糧食安全的責任扛在肩上,這有利於把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真正落到實處,持續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要進一步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切實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不斷提高地方政府糧食安全意識。
  •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訪全國人大代表、駐馬店市長朱是西
    作為一名來自農業大市、糧食主產區的代表,河南省駐馬店市市長朱是西特別關注政府報告中關於「三農」工作的內容。  河南駐馬店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等美譽,是全國、全省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全市常年糧食產量140億斤,每年外調原糧及製成品超過80億斤。
  • 永城榮獲我省2019年度糧食安全市長縣長責任制考核「優秀」等級
    商丘新聞網訊 12月14日,從省政府召開的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上傳來喜訊,據會議通報的2019年度糧食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考核結果,永城市榮獲我省2019年度糧食安全市長縣長責任制考核「優秀」等級。
  • 世界糧食日|不負「糧」心 保衛糧食安全
    今天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民以食為天,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杜絕浪費,珍惜糧食已成為了當今社會的新風尚。糧食安全,是指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夠食品,糧食安全是人們幸福生活的根本,是國泰民安的重要基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
  • 福建工程學院舉辦世界糧食日暨全國糧食安全周進校園宣傳活動
    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如何,全國的口糧庫存夠吃多久?居民家庭如何科學儲存大米、麵粉、食用油?……10月16日,福建工程學院聯合福州市糧食與物資儲備局共同舉辦了世界糧食日暨全國糧食安全周進校園系列宣傳活動,向師生科普糧食安全有關知識,傳遞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理念。
  • 袁隆平用英語講糧食安全 讓雜交水稻造福世界
    本報記者 郭立亮 山南報記者 次仁龍布 攝影報導       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與種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長舉行   袁隆平用英語發表主題演講,雜交水稻被公認為確保世界糧食安全的得力工具   糧食安全困擾全球,種業科技帶來希望,雜交水稻肩負重任
  • 任丘市啟動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周系列宣傳活動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為大力宣傳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普及糧食安全知識,增強全社會愛糧節糧意識,任丘市發展和改革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裕華西路「河北軍糧」門店和「老街口」超市門前,啟動「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為主題的任丘市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周系列宣傳活動
  • 袁隆平用英語講糧食安全
    本報記者 郭立亮 山南報記者 次仁龍布 攝影報導       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與種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長舉行   袁隆平用英語發表主題演講,雜交水稻被公認為確保世界糧食安全的得力工具   糧食安全困擾全球,種業科技帶來希望,雜交水稻肩負重任
  • 和面、鋤地、掰玉米 歷城區萬象新天學校師生這樣迎接「世界糧食日」
    舜網訊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響應濟南市「積極開展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萬象新天學校的師生利用假日、周末和課餘時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與糧食有關的活動。
  • 2020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挑戰答題來啦~
    2020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挑戰答題來啦~ 2020-10-15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糧食日,給孩子講和糧食有關的故事
    世界糧食日。並且,此後,每一年的10月16日都作為「世界糧食日。今天是公曆的2020年10月16日,也就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知道了什麼是糧食,那麼,世界糧食日就是指和這些糧食有關的一天。現在,Danney每天在幼兒園都能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小肚子也吃的飽飽的。可你知道嗎?還有很多很多別的地方的小朋友還有大人,他們吃不飽,他們沒有很多的糧食。Danney經常說的非洲,缺少糧食,吃不飽的情況是最嚴重的。
  • 第40個世界糧食日由來簡介 世界糧食日的目的及意義是什麼?
    2020 年 10 月 16 日是第 40 個世界糧食日,活動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同時所在周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
  •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什麼?
    10.16 世界糧食日「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決定共同組織開展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
  • 中國力保糧食安全:穩面積,八方攜手齊發力
    因為,穩了面積,就是穩了民生。「中央三令五申,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就是要站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高度,穩住糧食麵積。」安徽省省長李國英4月11日一大早,就風塵僕僕趕到鳳臺、潁上兩縣指導春播。目前,安徽春播糧食146萬畝,同比多13萬畝。
  •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來源:人民日報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這一明確要求,對於我們紮實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朱嘉明:世界的複雜性和糧食安全的長期性
    本文係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莫幹山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朱嘉明教授於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糧食與食物安全中心、莫幹山研究院、國際綠色經濟協會、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聯合主辦的「世界糧食安全與中國對策高峰論壇」活動上的主題發言。
  • 中國發布丨世界糧食日:公安部公布危害糧食安全犯罪十大案例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網10月16日訊(記者 張豔玲)今日是世界糧食日。全國公安機關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非法佔用農用地、汙染環境等危害糧食生產安全的犯罪活動,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公安部今日公布打擊危害糧食生產安全犯罪十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