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採用RFID智慧圖書館

2020-12-12 RFID世界網

中山大學是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的綜合性全國知名高校,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中山大學圖書館是一個擁有1個主館和4個分館的圖書館群,圖書館擁有百餘萬冊(件)館藏,其中包括上萬冊的珍稀善本。

中山大學圖書館的主館和分館位置分布遠,各場館的館藏數量龐大,圖書館原採用的磁條和條碼系統給館藏清點、圖書流通、圖書查找等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與不便。

中山大學採用了遠望谷提供的RFID智慧圖書館解決方案,為中山大學的5個場館進行了信息化智能改造,創新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模式改變了簡單的重複性工作模式,有效縮短圖書流通的周期,提升了人性化服務水平,發揮了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

中山大學圖書館具有悠久歷史,各個圖書館都有各自既定成型的規則(例如索書號排架規則),遠望谷需要在不改變原有既定習慣和規則的基礎上對各圖書館場館進行智能化改造,並且許多館藏圖書非常珍貴,因此對圖書的加工也有極高的要求。

遠望谷為中山大學圖書館的主要應用場景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應用場景智能化改造

1、館內無人值守大廳

圖書館出、入口的安全防盜門禁採用了「RFID標籤+磁條」的新型雙模防盜模式,可對粘貼有超高頻RFID標籤和磁條的流通文獻進行掃描、安全識別,以達到防盜和監控的目的,該門禁還具備分通道報警功能。


2、館外自助預約借還

在館外設置自助預約書櫃,可以滿足圖書館每天大量的圖書預約需求,讀者通過圖書館網站,預約單本或多本圖書,系統可自動通過簡訊或微信的方式通知讀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預約書櫃刷借書卡取所預約的圖書。



3、館外自助借還

在館外設置自助借還機,讀者無需入館,即可在任意時間歸還借閱圖書。



4、圖書自動分揀

館內圖書的分揀和管理採用了新型分揀系統,能分揀批量堆疊圖書,將多本堆疊在一起的圖書分離成單本序列進行分揀,該設備還具有不撕書、不卡頁、易清潔、易更換、穩定性高等特性。



遠望谷RFID智慧圖書館解決方案

遠望谷RFID智慧圖書館解決方案的軟體管理平臺將總館和各分館進行互聯互通,同時對所有終端設備進行數據打通,實行有效的統一數據監控和管理,從而實現了:

1、對圖書館館藏進行統一的RFID標籤管理;

2、通過自主借還,提高流通外借效率和讀者體驗;

3、通過館藏快速順架、盤點、定位和查找;

4、通過延伸圖書館的服務時間,優化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及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務全校師生讀者。

1

相關焦點

  • 臺北市立圖書館古亭RFID智慧圖書館開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古亭智慧圖書館14號開館,這也是臺北市第3座和學校合作、利用閒置教室改建而成的智慧圖書館,不但活化原有校舍空間,也提供社區民眾小而美的借閱圖書服務。  臺北市古亭智慧圖書館,位於寧波西街286號古亭國中進學樓1樓,是中正區第4個圖書館服務據點,同時也是第3座與學校合作利用閒置教室,改建而成的智慧圖書館,而古亭智慧圖書館的館舍面積約78坪,設有圖書區、期刊報紙區、信息檢索區、自助借書區及自助還書區等,館藏約可容納2萬冊,圖書內容以符合一般大眾閱覽為主,包含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圖書。
  • 基於CiteSpace 的國內智慧圖書館研究熱點分析
    學者沈奎林的研究方向的關鍵詞有圖書館建設、雲計算、rfid、虛擬化、射頻識別、圖書盤點、圖書館、機器人。3.2技術研究智慧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新方向,實現其智慧化服務與管理的技術維度,也即相關技術研究的熱點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物聯網、rfid(射頻識別)、大數據、雲計算。(1)物聯網,即所謂的基於網際網路無限延伸拓展客戶端至任意物品間所形成的信息互通網絡。
  • 中山大學圖書館|2021新年賀詞
    回首來路,2020年極不平凡,中山大學圖書館從未停止與讀者的陪伴,堅持用自己的努力,提供有溫度、有力度的服務,讓每一位學人能夠徜徉在閱讀的樂園,觸摸歷史的脈搏,仰望思想的星空。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圖書館全體同仁謹向熱愛閱讀的讀者,向關心支持圖書館發展的業界同仁、各界朋友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 沒辦法中山大學圖書館,總是最特別的那一個!
    這是開國際圖書館界先例之舉。去年4月23日,中山大學已在全國圖書館界率先實施「閱讀無止境,借閱不限量」政策,全面解除借閱圖書數量限制。不管是借閱超期豁免,還是借閱不限量,其實骨子裡都是到極致的為讀者服務的精神,而這似乎與中大圖書館的館訓「智慧與服務」尤為相得益彰。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在中大圖書館員工看來,讀者永遠是沒有錯的。
  • RFID智慧校園管理方案和傳統人員定位相比有什麼優勢?
    人員定位是校園管理系統一項很重要的部分,校園人員密集,傳統的人員定位系統多數採用主動式刷卡,即需要人員拿著學生卡主動在讀卡器前刷卡
  • 館·舍 | 中山大學南校園圖書館
    中山大學圖書館一貫秉承公平、開放、共享的圖書館理念和優良傳統,以 " 智慧與服務 " 為館訓,不斷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目前,圖書館引進了先進的 3M 安全監測系統,實行藏、借、閱、網一體化的管理與服務模式。圖書館周開館時間 100 餘小時,網絡服務每日 24 小時不間斷。
  • 最美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
    中山大學圖書館創辦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的信息資源與服務中心,初名廣東大學圖書館,由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政法專門學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和廣東公醫學校的藏書合併而成,其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兩廣優級師範學校藏書樓。
  • 臺北市立圖書館應用RFID成立無人服務智慧圖書館介紹
    民國94年7月臺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北市圖)獲財團法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提供其新開幕的內湖店五樓賣場約32坪空間無償使用10年,由北市圖運用RFID建造世界首創無人服務的智慧圖書館,接著於民國95年5月經市政府的協調及臺北捷運公司的支持,提供捷運西門站地下街約60坪空間設立第二座,這亦是捷運線上設置公共圖書館之首例,藉以促進北市圖之「營造快樂閱讀、熱愛學習的活力城市」目標
  • 臺灣桃園打造「書塘」空間概念 全面採用RFID系統建造智慧圖書館
    臺灣桃園市觀音區擁有全市許多的埤塘數與最優質的農產著名,新坡多功能場館在設計上以尊重原生老樹、融合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並規劃市立圖書館新坡分館、市立觀音幼兒園新坡分班及觀音區室內綜合球場等多功能場館,提供各年齡層市民良好的活動場所。
  • 廣州市協和小學利用RFID建設現代化智慧圖書館
    智慧圖書館:便利、高效、自主廣州市協和小學有著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閱讀氛圍濃鬱。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學校在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方面一直不遺餘力。針對原先校園圖書館開放時間不靈活、借閱歸還、圖書查找流程繁瑣費時的「痛點」,學校斥資三十多萬打造「智慧圖書館」。在交流活動中,工作人員對學校智慧圖書館項目以及閱讀線上平臺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享。
  • 服裝廠商用rfid管理實現了方便化
    rfid電子器件標籤的粘附方法能夠 採用:嵌入服裝內、製成出廠銘牌或衣服吊牌方法或採用能夠 收購的防盜硬標籤方法等。給每一件服裝授予了無法仿冒的全世界唯一的ID序號,能夠 合理地防止仿冒的個人行為,很切實解決了服裝的防偽標誌難題。
  • 臺北最大的圖書館引入RFID技術
    位在松山家商的福德智慧圖書館是臺北市第七座智慧圖書館,總面積多達204坪,也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智能圖書館,藏書量多達兩萬三千冊,全館採自助借還設備,不設館員,現已對外開放。  臺北市立圖書館副館長林淑娟說,福德智能圖書館全館採用RFID無線射頻辨識晶片,透過借書證的晶片辨識,民眾就可刷卡出入圖書館,現場設置自助借書機,也能自動感應RFID借書證讀取借閱紀錄或註銷借閱,讓民眾自行辦理圖書資料及歸還書籍,快速借還書。只要攜帶身分證、駕照或戶口簿正本等任一文件,就可申請借書證,若要有悠遊卡功能的借書證,得自行帶著悠遊卡。
  • 基隆公共圖書館優化 率先導入RFID系統與智慧圖書館服務對接
    基隆市文化局爭取教育部3年共695萬元補助計劃,17日「健全公共圖書館營運體制及組織體系發展」輔導團到基隆進行今年度第三次分組輔導訪視。市長林右昌表示,近年克服財政與資源不足困境,明年各區圖書館將有新變革,提供更專業服務。
  • 學誠法師應邀在廣州中山大學開示「禪的人生智慧」
    學誠法師應邀在廣州中山大學開示「禪的人生智慧」1500師生與會聆聽現場聽眾與學誠法師互動學誠法師向中山大學圖書館贈送《和尚博客》一套100本聘請學誠法師為中山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山大學副校長餘敏斌向學誠法師贈送特製的禮品留作紀念講座現場佛教在線廣東訊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學誠法師2014年12月21日應邀在廣州中山大學作《禪的人生智慧》專題講座,闡釋佛教禪宗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當中的人生智慧
  • 醫用rfid標籤印表機哪一種比較好用?
    rfid標籤印表機是指專門列印RFID標籤的一類印表機,rfid標籤印表機是在普通條碼印表機的結構基礎上,增加了RFID技術包括RFID設備模塊、控制單元以及閱讀器天線。不過其列印原理與條碼印表機是一樣的,一般都有熱敏和熱轉印列印模式,不同的是,除了將數據信息可視化列印在標籤紙表面,rfid標籤印表機還可以通過天線與RFID標籤進行無線通信,實現對標籤的識別碼和數據信息的讀取和寫入。醫用rfid標籤印表機即是在醫療機構環境下使用rfid標籤印表機,是需要配合醫療環境、醫護人員操作流程而開發設計。
  • rfid種類許多?可辨別距離也不相同!
    rfid體系運用標籤(tag)來辨別物體rfid技術廣泛應用於倉儲物流中,用於對貨物進行跟蹤,rfid體系運用標籤(tag)來辨別物體。在有源rfid體系裡也稱基站,讀取(有時還能夠寫入)標籤信息的設施,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本體系由手持巡檢儀、nfc標籤與系統管理系統平臺構成。
  • 物聯網RFID技術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在倉儲物流中應用如此巨大!
    利用RFID解決問題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應用rfid技術就可以了。 可以將貨品的時效信息存儲於貨物rfid電子標籤中,使得貨品進入倉庫時,信息便能自動讀出並存入資料庫,搬運工人可以通過裝於貨架上的瀏覽器或手持閱讀器對提示對此類貨物進行處理。 這麼做不但可以節省時間,也能夠避免了因食物等過時而招致的損失。
  • Camelback度假村和Aquatopia水上樂園採用PDC的RFID腕帶系統
    (PDC)日前宣布,位于波科諾山的Camelback度假村和Aquatopia室內水上樂園,採用PDC的智能腕帶系統進行訪問控制,無現金支付和儲物櫃租賃等。  PDC的智能腕帶內含13.56 MHz無源RFID標籤,它們擁有獨特的代碼用於客人房門、景點閘機和銷售點消費終端的數據驗證。
  • 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
    一、行業背景與應用需求       圖書管理是RFID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圖書館是圖書管理需求最為集中的應用場所。據調研分析,目前全國共有1萬多家圖書館,且大多數圖書館已經從純手工管理方式過渡到了採用條形碼識別、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軟體技術的數位化管理模式。雖然採用了許多現代化技術,但還是有許多問題困擾著圖書館的管理及工作人員。
  • 是什麼在催生智慧圖書館的快速發展?
    圖書館也從物理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走向智慧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成為了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和新形態,也成為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技術驅動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的興起成為各行業率先實現變革和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和契機。在圖書館行業的發展中,這些新興技術也在使圖書館發生顛覆性變化,向智慧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