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利工程管理,對於老水利人可能都知道,這是各級水利部門都最初設立的基本職能科室,承擔著對已建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對水管單位工作隊伍提供必備的業務支撐與基本政策落實。但歷史遺留原因,多數人還是有如下多種疑惑:
縣局部分同志:先前我們設立這個科室的目的是什麼?水利工程管理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我們究竟幹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真正的好?我們覺得已經做的很好了,可為什麼一逢檢查,仍舊沒有十足底氣、怕還有所自己尚不知道的瑕疵?每一項工作我都認真傳達給水管單位了,他們也認真反饋了,我好像也不便再改什麼?已經對全縣水利工程好像統計的很明白了,但因現場去的頻次不夠導致某些事實出處又解釋不夠清楚。
水管單位部分同志:我們每天在忙忙碌碌,也一板一眼按照規範化做了,但似乎總有隱患,總有各種不達標,為啥?各種制度、臺帳都已上牆了,甚至有各種管理規範化的證書了,上級還要我們再繼續幹什麼?至今任何事故沒發生,我們也認真履行了,為什麼還要反覆強調安全生產?
針對如上疑問,惠民水利人也集中討論多次。比如:我們為什麼會懼怕領導,其實並不是我們懼怕具體的人,而是因為對我們對自己業務能力和知識儲備量的不自信造成的恐慌,時刻總擔心無心的失誤會造成追責。假如能做到上級要求的任何一個細節,我們必然會自信坦然交代任何一項工作任務。若我們對政策精準傳達到,自己掌握的基數又明晰,落實又到位,出現突發事件又順利解決,自然面對誰也會自信滿滿。實事求是的說,惠民水利人一直有任勞任怨的幹勁,但長期以來,又真的一直苦於沒有找到一個關於工程管理的具體可操作標準。
直到2019年末,幸福閘因建設質量過關、管理相對完善,「被」市水利局推選為省級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試點單位,此刻惠民水利人才恍然大悟,得到了明確答案:原來把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做好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標準化管理」!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涵蓋了工程管理的全部精髓,並且祛除了昂繁模糊的條條框框,管理結果能用數位化直觀的表現出來。同時我們不必要擔憂的是,專家與領導們肯定都能理解合理性缺項(比如山區水庫與平原水庫的標準不是完全相同)。
現狀惠民縣河道管理所(幸福閘水管單位)也是基本做到了,但也曾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自去年末列為省水利工程管理標準化試點單位以來,這個集體一直在不斷的突破、完善、提升,而標準化創建的過程,也更是個人業務能力提升的一條捷徑。目前縣河道管理所根據《山東省大中型水閘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正在對自己一對一的全面檢驗,信心滿滿的待省級驗收。
類比情況是,在今年10月,惠民縣重要的水管單位-李莊水庫申報為第二批水利工程標準化創建單位。他們如同惠民縣所有水管單位一樣,開始了從規範化向標準化邁進的步伐--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不僅要做的好,而且要有理有據、經得起層層核查與事實考驗。
惠民水利人已徹底領悟到,一個水利工程管理結果讓人眼前一亮,把複雜的事件簡單化數位化處理、讓昂繁的工作能一目了然,任何工作的過程與結果都能有相關人員負責擔當,並且最終保證民眾利益,這就是水利工程管理標準化管理的脈搏精髓。(劉洪濤)
【來源:市水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