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松陽15處絕美古村落,早春尋覓浙南山水間秘藏江南遺韻

2020-12-25 古村記

浙江麗水,松陽縣。

坐落松古平原,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上,甌江支流松蔭溪畔。

西面地形險要,南面交通閉塞,裡人生活無憂無慮,是為世外之桃源。

因山環水繞、偏居一隅,這裡古村落保存完好,被稱為江南最後秘境。

一起來看松陽秘境中最美15個古村落!

1 西坑村

西坑村始於明代,坐落在海拔640米的山頂臺地上,村子有一條北宋的松宣古驛道,至今保存完好。全村至今保留有12幢清代古民居、宗祠、社廟、香火堂等歷史建築,30餘幢民國至上世紀70年代的民居也保存完好,這在浙江古村落中實屬不多。

2 平田村

具有國際範兒的深山民宿村,就是這個人口只有幾百人的小村莊,憑著自然貌美,以及松陽政府的「活化」傳統古村落政策,吸引了設計大咖們駐紮在此,公益設計,保護性改造村裡28棟閒置的古民居房。

平田是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雲霧繚繞的世外桃源,古樹參天的百年古村,別具一格的鄉村建築,溫馨如家的爆款民宿。

3 橫坑村

因村前有環村而過的小溪「橫坑」而得名。錯落有致的黃牆黑瓦,稜角分明的臺階巷弄,整個村莊布局呈倒三角形排列,就像一條威風凜凜的眼鏡王蛇,橫臥在竹海深處,顯得豪邁而威嚴。村裡新建的竹林劇場很具特色,設計師徐甜甜直接利用生長的竹子,像編竹筐一樣,用天然竹子圍合出一個類似穹頂的自然空間。

4 寨頭

寨頭的雲霧堪稱松陽一絕,每當雨後或者空氣溼度較大之時,變化莫測、夢幻迷離的雲海就會籠罩在山之上,縈繞山間,景象壯觀,如置身仙境,吸引無數攝影愛好者前往創作。

5 陳家鋪村

陳家鋪有600多年的歷史,村民並不姓陳,而是鮑姓的宗族村,村後後山將陳家鋪村三面圍住,從南側可以俯瞰到20多公裡之外的縣城。站在山上俯瞰陳家鋪村,幾十幢由泥土、木板、青磚、石頭的老建築,是典型的階梯式古村落。陳家鋪村備受關注,先鋒書店攜手杭州亦舍酒店將在陳家鋪村打造最美鄉村書店和鄉土藝術酒店;蕾拉私旅酒店也在把各個地方的旅行記憶,放進陳家鋪。

6 楊家堂村

該村已有350多年的歷史,階梯式建築格局被人譽為江南之「布達拉宮」。古民居建築比較樸素,最大的亮點是每幢老屋的院牆上都有毛筆書寫的《詩經》、《論語》等經典詞句及古訓,字跡雋永飄逸,落筆生風,仿佛書家剛剛落筆,還帶著清香的墨汁。雖然不是什麼大師名家的墨寶,卻是質樸的楊家堂人所信奉的人生格言,體現著宋氏一族「勤於耕作篤於讀」的傳統思想。

7 酉田村

處在大山凹裡,村頭蒼松迎客,猶如古代山水中畫的古松,「直幹壯川嶽,秀色無等倫。」可稱村的地標。依坡而建黑瓦、黃泥土牆的幾排農舍和通向村裡幾條樸素的山路組成的古村落。在叢山峻岭中,與青山翠樹、梯田茶壟相映,宛如一幅色彩富麗又自然和諧巴比松油畫。

8 松莊村

松莊村是個典型的傍水古村落,地處崇山峻岭的山坳之中,水口茂盛林木遮掩著村落,從狹窄的路口進入,立即豁然開朗。孱孱流水呈「S」形繞村而過,泥牆青瓦依山傍水而建,遠遠望去,呈現出一幅立體的「小橋流水人家」畫卷。

9 呈回村

呈回坐落於三都鄉一處坦坦蕩的群山之腰上,村莊兩側、上下都是層層錯落的梯田,村莊前面開闊,四周群山環峙。村頭的青石牌坊上鐫刻著「呈回故裡」的字樣,順著村頭古樹謙卑的指引,一條青石板路將眾人的目光一一俘獲。一個村莊,子孫且耕且讀,且讀且商,且靜且動,經商的一頭在繁華的蘇杭天堂,耕讀的一頭在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

10 岱頭村

國家級傳統村落岱頭,距縣城約20公裡,坐落在縣城西南之南岱山頂峰麻士尖南麓,海拔860米,舊名「岱峰」。清光緒版《松陽縣誌》稱,「望祀山,在縣西南四十裡,高六千丈,時有雲氣出沒其間,云:古柴塑處也。故名。」「柴望」即燔柴祭,遙敬諸神之意。岱頭村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保留著四時八節敬神祭祖的傳統禮俗,松陽最有名的地方神——毛洞主娘娘的洞主殿坐落在該村金坑源。每年都會舉辦插秧節,別具「鄉土氣息」的活動。

11 山下陽村

清朝初期,張氏先祖舉家遷入便開始進行嚴謹的布局。村莊布局宛如八卦迷宮,與自然風水緊密結合。老屋鱗次櫛比,巷弄曲曲折折,高大巍峨的馬頭牆使得巷道逼仄而幽深。懸浮著一派盎然的古意,宛若一幅被現代文明遺落的歷史畫卷。時間曾經遺忘了山下陽村,山下陽村卻在數百年之後彰顯出了無窮的魅力,黃土牆,白灰牆面,馬頭牆,卵石道,密布的風水痕跡。

12 沿坑嶺頭村

這個村名就算在松陽也是相當古樸,村落已有400餘年歷史。村口一路柿樹,每每秋風起時,遍黃紅間錯著搖曳迎客。

13 水墨石倉

大多數人對石倉的印象大概是這樣的:客家建築泥牆青瓦、雕梁畫棟;客家人民自然淳樸、熱情好客;客家民俗傳承悠久,鮮活延續......石倉每幢大宅都有雅致的堂號,門樓建築大都為磚雕仿木樑結構,「泉水井、大水缸、硬山頂、馬頭牆,雕梁畫棟、泥牆青瓦」是石倉古民居的真實寫照。作為浙江省最大的客家文化聚居區,正如中國美院孫恆教授感慨的:「十裡古宅,百裡山道,為官闕氏,閩俗閩調,山溪跌宕,石橋花轎,妙哉石倉,依然三百年風貌」。

14 橫樟村

橫樟村位於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群山環抱,古樸自然,有建於嘉慶七年(1802)的包氏宗祠,松陽通往龍泉的古道,村口有廟,廟邊曾有棵古老的大樟樹,枝幹橫伸路外,村名由此而來。如要造訪橫樟村,宜走港玉線,在蛤湖村口外1公裡許過溪跨橋北折,沿著傍橫樟源的那條2.5公裡許的通村康莊路,終點便是橫樟村。

15 章山村

據記載,章山村的呂姓子孫是秦始皇國相呂不韋的後代。很久很久以前,章山附近鬱鬱蔥蔥的密林中,深藏著一座古剎,晨鐘暮鼓,香火繚繞,香客雲集,鼎盛一時,叫章山寺,章山村因此而得名。風霜雨雪,滄海桑田,章山寺早已傾圮,多少故事都已淹沒在廢墟中。

清康熙年間,章山村先祖呂祖富受高人的點撥來到此風水寶地搭寮安居,繁衍生息。光陰競逝,世事變遷,形成了今天的章山村。 章山,是個畲漢多元文化的交融地,畲族文化,油茶文化,耕讀文化,古村落文化……它們憑著自身優勢,分別綻放著絢麗的光彩。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歡迎關注古村記

相關焦點

  • 麗水青田曼山居民宿預訂-走進考坑古村落,山水之間的野墅民宿!
    麗水青田曼山居民宿坐落於青田縣石溪鄉考坑古村,考坑古村林茂山俊,石溪清泉與斑駁石牆相映成趣,成為浙江三大古村落之一。崇山峻岭間一條蜿蜒的溪水流過整個村莊,滋養著這片古樸村落。「曼山居」民宿,便坐落於此。考坑古村28幢明清石頭古屋得以完整保存下來,以不規則的溪石砌成石頭牆,木結構,小青瓦,形成群山峻林間的一座石頭城堡。
  • 在最後的江南秘境,覓一個絕美的古典中國!
    這裡田園風光秀麗,是浙江的攝影之鄉,有「養在深山人未識」的中國最美古村落群,有寧靜質樸、恬淡安逸的人間煙火,有奇異的自然美景,這裡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最後的江南秘境」,被學界驚呼為活態的「古典中國」。如果你想探訪中國式的古典美,松陽自不可錯過!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從 麗水出發,則順流而下,亦以江心嶼為終點。從區域空間看,江心嶼處於甌江的出 海口 ,溝通浙西南與 東海 ,又處於閩粵與江浙的南 北海道 航線交匯的樞紐位置。江心嶼邊上的 溫州 港長期以來是 浙南 和閩東北 最大的吐納口,擔負著 浙南 地區以及 麗水 、 台州 、 福建 寧德 地區部分縣的內外貿易貨物和旅客運輸中轉任務。
  • 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丨築夢之鄉雲上松陽 古老村落的逆勢復興
    松陽民宿——雲端覓境雲端覓境,是坐落在浙江麗水松陽縣大山深處的一間「網紅」民宿,由古舊民舍結合現代裝修風格改造而成,如同一個隱匿在雲端的夢境之鄉。除了周圍讓人心醉的美景之外,這間民宿的美好還體現在細節裡,隨處可見的這些溫暖的語句,常不經意間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柔軟。
  • 松陽:松陰溪畔白鷺翩躚 儼然世外桃源
    無論是廣闊的松古盆地,還是蜿蜒的松陰溪,無論是綠意盎然的茶園,還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村落,都在默默書寫那種「不足為外人道」的美麗。  松陽縣始建於東漢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縣南鄉置松陽縣,屬會稽郡,是麗水地區建置最早的縣份。  松古盆地松陽縣地處浙南山地,全境以中、低山丘陵地帶為主,四面環山,以松陰溪為中軸線,浙南地區最大的山間盆地——松古盆地橫亙其間。
  • 它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最近剛開通鐵路,又得火火火!
    01江南最後的秘境/被時光遺忘的慢生活宋代狀元沈晦曾發出讚嘆:「惟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中國國家地理》將松陽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百餘座千年古村落在這裡留存;最華麗的辭藻都不足以形容松陽,唯有親自前往才能一窺究竟。
  •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築夢之鄉雲上松陽 古老村落...
    原標題:【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築夢之鄉雲上松陽古老村落的逆勢復興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瑛):「可愛之人,必遇可愛之事,所以,你來啦。」「你所站的方向,吹來的風都是暖的。」松陽民宿——雲端覓境雲端覓境,是坐落在浙江麗水松陽縣大山深處的一間「網紅」民宿,由古舊民舍結合現代裝修風格改造而成,如同一個隱匿在雲端的夢境之鄉。
  • 浙江三門10處最美古村落,尋常少有人知的秘藏風景
    西枕天台山,東瀕三門灣,山海之間,總有秘藏風景。這裡據說是中國最鮮美的小城,這裡有最美的寧靜韻味。在這個美好的土地之上,一起來尋覓最美的10處古村落,你可曾去過幾處?1 巖下村三門縣橫渡鎮,村莊前溪後水,西部山崖有清泉飛瀑,奇山異石,風光旖旎,至今仍保持著田園牧歌式的原生態風情。
  • 九舍#麗水松陽一座藏在800米處的雲中民宿,超美無邊泳池等你打卡
    麗水松陽,被國家地理雜誌稱為「最後的江南秘境」的地方,猶如一本1800多年的歷史書,神秘而壯闊。 圖/商家授權 在雲蒸霞蔚間,有一處山房——九舍 伴著茶田竹林,直面整片山谷
  • 沉醉浙江:愛上山水田園間的返璞生活
    路過海寧百裡錢塘國際旅遊長廊我們來到了紹興大香林景區,景區由香林寺、漱石流、潛龍井、飛雲潭和忘情坡等五處景點組成。「水流曲曲樹重重,樹裡春山一兩峰」,正是對該景區最好的寫照。大香林因桂而成景,旅遊區內桂花不但面積廣達千畝,而且多為近千年的古桂。因香而生的山村幽谷,寂靜而清新。
  • 拿著晚報 遊《麥香》中的麗水景點
    古堰畫鄉 記者 陳煒 攝  昨天,晚報對央視熱播劇《麥香》進行大規模報導,再次提升《麥香》在麗水的熱度、提高群眾對麗水美景的期待。  仙都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閒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亦是一個山明水秀、景物優美、氣候宜人的遊覽勝地。境內九曲練溪,十裡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  河陽村馬頭牆群  河陽村是一個千年村落,其古建築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走進松陽築夢老屋 麗水學院學子感受鄉村振興
    近日,麗水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14名同學組建的「走進松陽,築夢老屋」實踐隊來到「最後的江南秘境」——浙江松陽縣,走訪四都鄉陳家鋪以及三都鄉毛源村、松莊村、界首村,開展關於「拯救老屋行動」項目的調研活動。
  • 遊走在浙江山水間 鐵二代的攝影一組|浙江|新華號|廿八都鎮|麗水|...
    於是,整理行囊,備好健康碼,背著單眼相機,向著浙江麗水等地青山綠水進發。5月10日乘高鐵直達浙江麗水市,這是我心儀已久的旅行之地。麗水被譽為「浙江綠谷」,被冠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5月15日抵達浙江衢州市,衢州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這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浙贛粵三省交界之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它終於來了,即將被高鐵帶火的浙南秘境榔樹古村民宿!
    最近小編在離上海400公裡的松陽,發現了同款世外美景。這裡一年有200多天都可以見到雲霧繞山,有100多座千年古村落不是景區,而是充滿煙火氣的家園。依山勢層層建造的房屋,遠看也像極了布達拉宮。但其實這些千年村落此前逐漸荒廢,險些被時代遺忘,還好,2005年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的一張美圖將它以「江南最後的秘境」的美譽帶到了我們面前。
  • 浙江環境「最好」的地方,陳赫前妻在這開民宿,被譽為江南秘境
    浙江省環境「最好」的地方,陳赫前妻在此開民宿,被稱為江南秘境,不知您有沒有這種感覺,不知您身邊的人,越來越喜歡找一個小鎮,安靜享受周末的快樂,看風景,體驗慢生活…來這裡,滿足您對田園生活的一切想像。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農耕文明的國家,其廣袤的國土分布著各具特色、風格各異、傳統悠久的村莊,因此,松陽這座古老的村莊,如國家地理雜誌的書信所說,偶然之間,這處被稱為「最後的江南秘境」和「中國古典的村落標本」,讓世人忘卻。
  • 「活著」的古村落——浙江松陽「拯救老屋行動」啟示錄
    橫樟村的房屋大部分建於清代中晚期,最早的可追溯至400多年前,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的古村落。像這樣的古村落,松陽縣境內還有百餘個,其中71個已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單,數量位居華東地區第一、全國第二。但這些古村落裡的老屋,由於修繕成本高、原住民無力承擔等原因,多數破爛不堪。如今,葉毛娣居住的老屋已修繕一新。
  • 花一周的時間探訪麗水古村落,第一站就讓石頭包圍了,硬碰硬一下
    眾所周知的原因閒在家很長一段時間,很想出去走走,但是又不太願意走人多又遠的地方,所以決定探訪一下浙江麗水的古村落。浙江麗水被譽為「江南最後的秘境」,地勢上多丘陵地貌,自然環境保護得當,所轄的各個縣都有著眾多的古村落可以探訪。所以這一站就選擇在麗水的古村落之間穿梭探訪一番了。
  • 鐵路連接詩和遠方 「松陽故事」走進長三角唱響雙城記 從上海到松陽,一場行走的推介會帶你感受江南秘境之美
    昨天上午,「中國茶鄉·田園松陽」品牌列車首發,今後到松陽將更加便捷。乘著火車聽「松陽故事」,感受松陽作為「最後的江南秘境」的美,尋找屬於心中的田園鄉村夢吧。鐵路是連接詩和遠方的大動脈,也是眾多遊客的出行首選。伴隨著鐵路時代的到來,松陽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長三角、暢通大循環、走向國際化。伴隨著鐵路線,將書寫出更加燦爛的「松陽故事」。
  • 河南焦作最美8個古村落,中原山水間隱藏的風景
    在這片土地上,還有不少美好的古村落,靜靜躺在山水間少為人知,古樸而秀美。一起來看看焦作最美的8個古村落,你曾經去過幾個?在青龍峽、峰林峽景區的入口處,一個典型的石頭村落。"雙廟"得名於村裡的上、下兩座廟宇。山坡上頭的叫佛爺廟,下面的叫菩薩廟。兩座廟都有300多年歷史。雙廟村無論是石屋還是廟宇,建築工藝都頗為考究。一排排石屋依山而建,因山就勢,掩映在茂盛的樹林間,山、水、建築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