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凌晨,中國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嫦娥五號完成兩個大動作,探測器上的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引全球矚目。
據央視網12月6日報導,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後續,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從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到12月3日23時樣品採集完成,期間嫦娥五號進行了著陸點區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測,成功完成了樣品採集任務,並與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建立聯繫。
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發射之初,在經歷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於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抵達月球成功實現軟著陸。嫦娥五號抵達月球之後,一面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五星紅旗在探測器上徐徐展開。據了解,這面五星紅旗與嫦娥三號、四號的展示方式不同,它是一面真正的旗幟。為了克服宇宙中各類極端環境,免受強電磁輻射及溫差對旗幟的幹擾,研製團隊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選擇國旗材料。嫦娥五號的每一個細節中,都蘊藏了中國航天科研工作者背後的辛勤付出和心血。
嫦娥五號的成功軟著陸標誌著中國在航天探測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的進展,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科學家們通過探測器對樣品數據的分析,能夠進一步了解月壤的構造分布及每一層的特徵。它推進了人類月球探測工作的發展,是中國月球探測史上一個裡程碑,為中國後續的月球探測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為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成分提供了數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