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捷克有一座歷經50年才建成的教堂正式落成。教堂的高塔邊上圓形教堂的彩色環形玻璃窗 。接下來讓我們從建築外觀和室內空間,一起來看看這個美妙的空間。
最近,在捷克有一座歷經50年才建成的教堂正式落成——「Church of Beatified Restitute」。
這座教堂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高塔邊上圓形教堂的彩色環形玻璃窗 。
得益於這一圈彩色的玻璃窗,教堂的室內空間充滿了獨特的彩色光景 。
在深入探究之前,先來認識一下這座教堂的設計者:建築師 Marek Jan těpán 。
他曾經設計過許多教堂建築,例如同樣位於捷克的 Church of St Wenceslas,簡潔乾淨的室內空間給人寧靜與和平的感覺 。
而最新的這座教堂,是他最早在 1968 年就提出的想法,在過去 30 年間斷斷續續調整設計和構思,終於在 50 年後被建造了出來 。
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字叫做 Marie Restituta 而建造的,它距離這位修女出生的地方只有 1.6 公裡。
接下來讓我們從建築外觀和室內空間,一起來看看這個美妙的空間。
01.柔和形體與光影之美
教堂的室內設計充滿了「光影」的美感,因為設計師想要打造一個「宇宙」,讓它成為一個可以與上帝溝通的空間。
因此首先可以看到室內充滿了柔和的形體與曲線 。
而頂部的拱頂充滿色彩美感的光影,照進教堂內部諾大的空間,讓這裡成為一個充滿夢幻感的空間 。
建築師的設計手繪圖 。
牆壁被三角形的窗戶「撕破」。
進入這個三角形的窗戶,便能看到一個環形天窗 。
在三角形的上方,能看到最重要的彩色光影穹頂 。
頂部穹頂的細部能看到獨特的處理方式,讓其充滿紋理 。
這個圓形穹頂上有一個通道,光線透過不同顏色的玻璃窗戶成為不同色彩的光線,進入室內 。
透過彩虹窗戶,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 。
環形窗戶全長 80 米 。
彩虹環形窗戶設計示意圖 。
圓形的穹頂象徵著永恆與和諧,而不同色彩的光線則是給予了空間一種神秘且夢幻的氣氛 。
回到一層,這裡能看到充滿秩序美感的窗戶,整齊地排列;上方便是採用了曲面設計的站臺 。
混凝土營造出了一個安定、簡單和冷靜的空間,讓身在其中的人感到安全、平衡,不被打擾 。
突出的站臺部分則是採用了木材,自然怡人 。
02.充滿幾何美感的建築
這座教堂的建築面積為 1220㎡,總體分為三個體量:教堂、高塔和宗教中心 。
這些建築的形狀分別採用了圓形、矩形和三角形,這些幾何形狀一對比,形成一種和諧的狀態 。
整體建築採用的是混凝土材料,自帶一種莊嚴而嚴肅的感覺,但同時又用鮮明而明亮的色彩增加了整個建築的活潑感與辨識度 。
教堂的外立面除了彩色的玻璃窗戶之外,還有牆面上的線條插畫也非常吸引人注意 。
這些線條是刻畫出來的,有眼睛、太陽、人臉甚至還有啤酒等等,非常有趣活潑 。
教堂周圍被周圍的綠色景觀所環抱,整體讓人感到非常自然舒適 。
塔樓非常獨特,採用了三角柱的建築形體 。
在塔樓與圓形的教堂之間,採用了一個鐵網連廊來連接連著的空間 。
塔樓頂部朝向街道的立面上有一個鏤空的十字架 。
夜晚的時候,建築內的燈光會將十字架照亮 。
在夜晚,整個建築的光亮會讓這個教堂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獨特的「燈光裝置」,成為周圍環境中最獨特的存在 。
塔樓則是通過在三角形的空間內置入了一個旋轉樓梯,用金屬材料與混凝土材料形成反差的對比;連廊同樣也是採用了金屬網的材料 。
自古以來,教堂都是神聖而莊嚴的建築空間。在過去,教堂都會有非常繁複而華麗的外觀,但現代的教堂已經不再如此。
更加注重空間感、形體和光影的作用,才是現在設計這類場所空間的趨勢。
以上就是建築界知識頻道給您帶來的「50年才建成的教堂,用80米玻璃廊道向上帝「借光」」分享。我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建築設計相關的知識給大家,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歡迎關注我們~
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4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