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明星虔誠學摺紙《這!就是原創》挖掘傳統藝術之美

2020-12-19 新民晚報

圖說:摺紙成品 官方圖

一張空無一物的紙張,在經過一番翻轉摺疊之後,一隻「靈感獸」出現於80後摺紙藝術家劉通手掌之上,叫人讚嘆。近日,由優酷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燦星製作聯合出品的《這就是原創》在錄製現場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創聯動」,活動邀請現代設計師劉通帶著為節目特地設計的「靈感獸」前來,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三位原創捕手在富有時代審美的傳統手藝面前,全然變成了小學生,一板一眼地學起了摺紙。

以時代審美,延續傳統文化

摺紙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紙飛機、紙船、紙塔等等,曾伴隨過幾代人度過物質與娛樂皆匱乏的歲月,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憧憬與想像。但80後這一代,也許是受摺紙影響的最後一代人,現在的青少年,可能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機緣再接觸摺紙。在《這!就是原創》中,一隻「靈感獸」的誕生,讓人不禁回想起摺紙在傳統文化中獨特而又令人難忘的位置。

圖說:眾明星虔誠學藝 官方圖

活動現場,劉通老師與三位原創捕手分享了「靈感獸」的摺紙流程與技巧,蕭敬騰、陳粒和王嘉爾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跟著老師學習摺紙藝術。學習過程中,蕭敬騰盡顯「強迫症」本色,從基礎開始就一絲不苟,每一條線都力求折到最齊,認真專注的狀態令陳粒、王嘉爾也不敢小覷,更加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陳粒領悟力不凡,獨立完成了大部分操作,被劉通老師誇獎「100分」。王嘉爾也不甘示弱,摺紙作品完成後力邀劉通老師給三個人的摺紙作品進行評分。整個摺紙過程趣味橫生,三位捕手也從「嚴厲隊長」秒變「小學生模式」,令人忍俊不禁。

以現代表達,煥發古樂新生

如果說從五代十國有了雛形的摺紙還不夠顯出節目組對傳統文化的虔誠,那麼在最新一期節(本周六)目中,出現了一種名為「中阮」的樂器,「中阮」是古琵琶一種,演奏者楊眾國用獨特的手法,為傳統民樂賦予了流行元素,演唱了《晚燈伏案》,令人耳目一新;創兒鄧見超演唱的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女書為創作主題的新曲《女書》,空靈大氣引人關注;趙景旭則將《離騷》譜曲演變為朗朗上口的流行音樂,奪得猛獸原創榜人氣冠軍,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就是原創》具有創新性地邁出了純音樂領域,與更廣泛的原創文化概念進行融合,讓這檔節目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令人觸動的變化。(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原創》蕭敬騰陳粒王嘉爾展現創作之美
    近日,由優酷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燦星製作聯合出品的《這就是原創》在錄製現場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創聯動」。活動邀請現代摺紙藝術家、設計師劉通帶著為節目特地設計的「靈感獸」,前來與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三位原創捕手共同創造專屬於他們的「靈感獸」摺紙。
  • 《這就是原創》助力文化傳遞 蕭敬騰展現創作之美
    近日,由優酷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燦星製作聯合出品的《這就是原創》在錄製現場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創聯動」。活動邀請現代摺紙藝術家、設計師劉通帶著為節目特地設計的「靈感獸」,前來與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三位原創捕手共同創造專屬於他們的「靈感獸」摺紙。
  • 摺紙不僅是藝術,更是科學
    日本摺紙大師吉澤章,有時候你會感覺到他的作品實實在在的會呼吸。是第一個在創作中故意讓紙保持潮溼狀態的人,還發明了圖樣摺紙法,讓摺紙真正成為了藝術。從前摺紙圖樣只有20步,到現在有200、300步圖樣,以後也許會達到1000步甚至更多。
  • 婁旭:飛機摺紙藝術第一人
    婁旭在thekhans國際摺紙網站舉辦的2009年摺紙藝術原創比賽中,榮獲軍事裝備和武器(military equipment and weapon)專題第一名。他的原創摺紙戰鬥機系列作品在此專題比賽作品中以絕對優勢取得第一,他也成了以後的比賽評委。
  • 探究中國傳統藝術之美
    在中國,傳統藝術是傳統文化家族中不可分割的組成,彰顯著無與倫比的魅力。這些年來,人們之所以越來越重視中國傳統藝術,就是因為透過這扇窗戶,能夠審視古代中國的歷史進程、社會風貌、生活日常和價值追求。中國傳統藝術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緊密相關。《根源之美:中國藝術3000年》(全三卷)對於了解中國藝術的浩瀚氣象,帶來多方面的啟發。
  • 探班|《這!就是原創》:用了屈原的詩,還算不算原創
    近日,由優酷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燦星製作聯合出品的《這!就是原創》在錄製現場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創聯動」。活動邀請現代摺紙藝術家、設計師劉通帶著為節目特地設計的「靈感獸」,前來與蕭敬騰、陳粒、王嘉爾三位原創捕手共同創造專屬於他們的「靈感獸」摺紙。
  • 摺紙藝術誕生於中國,「紙神」卻是日本人,這是為什麼?
    摺紙藝術,是指用完整的紙張不藉助裁、剪、粘、貼的方式,只通過摺疊彎曲等手法而塑造出各種藝術造型的過程。摺紙藝術不僅只是簡單的摺疊紙張,在摺疊的過程中也是開發人類大腦智力以及邏輯思維的一個過程,需要通過大腦和手的互相協調來完成摺紙,一張平面的紙經過摺疊以後變成了一件立體的物品其實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只是摺紙藝術有著深厚的奇妙所在,還有很多其它的傳統文化也是如此。毫無疑問,摺紙藝術起源於古老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為早期的摺紙藝術提供了可能。
  • 與數學和編程有關的摺紙藝術
    華龍網11月28日13時訊 摺紙絕對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手工遊戲,在各路高手的拓展之下,它早已成為一種特別的藝術門類。你可能想像不到,摺紙中還蘊藏著如此之多與數學、編程等有關的科學關係。其實歐洲人很早前已開始將數學上的幾何學原理應用到摺紙當中,這讓摺紙藝術有了更多科學價值。
  • 手工摺紙折服眾人 上海奶奶"指間功夫"點亮紙間藝術
    她笑吟吟地告訴記者,這耳環也是用紙折出來的,是比較簡單的「幸運星」折法。隨後,她向記者展示了新近折好的「耳環」系列。這些寶貝都被收藏在一個手機包裝盒內,細細一數,共有22對之多。其中,有小巧的「粽子」,也有誇張的金色垂柱;有單色的「玫瑰」,也有雙拼色的十字星、「小金魚」,以及兩邊不同色的「百合花」……仔細看,那對小金魚還是「鴛鴦色」,即一個是紅色魚身、金色魚嘴,另一個是金色魚身、紅色魚嘴。
  • 【數學老師愛摺紙】學生通過摺紙學數學
    或許多數人的作品都局限於飛機、輪船、千紙鶴……但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劉鐵老師不同,她的摺紙作品大多很「數學」。五重四面體、柏拉圖多面體、謝爾賓斯基三角形……靜態的紙張在指尖變得鮮活,數學之美也盡情穿梭於紙間。小小的紙片在劉鐵手中似乎煥發了新的生命。對摺、卷折、谷折,是謂摺紙之道;定義的深刻,邏輯的明晰,結果的精確,是謂數學之美。
  • 眾測| 這套好玩的可編程摺紙玩具,也許是孩子學編程的啟蒙老師
    摺紙,這種伴隨人類一路傳承下來的遊戲方式,在今天看來也有不少創新之處,當它和編程機器人合在一起,就有了我們今天眾測的主角——萌新編程號機器人。和市面上其它通過積木形式來玩的編程機器人不同,萌新編程號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帶有輪子的小車。
  • 藝術教案:摺紙船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藝術教案:摺紙船 2012-02-20 12:45 來源:[標籤:來源]
  • 東瀛摺紙小談
    摺紙藝術在7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具有自身風格的日式摺紙起源於平安時代,當時的蝴蝶摺紙被運用在神道婚禮上,武士也會使用摺紙來傳達相互之間的情誼。到了元祿時代,因為民眾的熱愛,摺紙演化成越來越多的樣式,明治時代,幼稚園和小學將摺紙編入教學項目。谷歌曾經出過一個摺紙形狀的doodle,紀念一位摺紙大師,也就是日本現代摺紙之父吉澤章。
  • 藝術美容冠:明星美牙的秘密武器
    電影、電視、雜誌上的影視明星們,無論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絕大多數明星的牙齒是又齊又白。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也早晚刷牙,甚至不抽菸不喝酒,牙齒卻難看得要死,不整齊也不白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疑問,一起來了解一下明星們的美牙秘笈。
  • 論藝術之美-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學藝術
    智力的外化形式是專業,心力和感情的外化,則主要表現為文學、聲樂、樂器、舞蹈、字畫等藝術(Art)作品。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運用想像力、技巧、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等,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審美形象在廣義上包含審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藝術活動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動的生動、具體、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 【獨家訪談】一楠原創藝術工坊解密
    原創工作室不限藝術形,本著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追求,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諧與平衡是想要表達的主題內涵。 2016 年創辦一楠原創藝術工坊,正式將自由藝術創作,作為自己的人生規劃推上了正軌。
  • 【杭州童畫•教研】摺紙藝術進課堂
    吳望如,臺灣新北市集美國小校長,臺灣米倉國小校長,臺灣藝術與人文課綱研修委員、藝術教育委員,臺灣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兼任教授,臺灣藝術大學工藝系兼任講師,新北市藝術教育委員。曾獲教育師鐸獎、新竹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新北市藝術教育貢獻獎、梅嶺美術教育精神貢獻獎、社會與人文教學優良獎、社會與人文教學著作獎等。
  • 廉潔好戲《草鞋縣令》進滬展演,傳播川劇藝術之美!
    廉潔好戲《草鞋縣令》進滬展演,傳播川劇藝術之美!廉潔川劇《草鞋縣令》繼去年受邀中央黨校大獲肯定後,今年又獲「藝起前行」——上海國際藝術節相邀,再登高規格藝術殿堂,在被譽為「東方明珠」之稱的上海,與來自北京、江蘇、廣東、陝西等七省區市13臺高水準原創劇目共同集結,向全世界共同展示中華優秀文化的藝術之美。
  • 中國傳統文化,國畫藝術,線條美
    、意味的形式對於主宰西方美術史的傳統理論一模仿說。中國畫線條美據《論語八佾》記載:「子夏問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日:『繪事後素'。」鄭玄解釋說:「素,白採也,後布之,為其易漬汙也」。
  • 姚崇新:石窟是祖先虔誠的結晶,現在我們的虔誠之心還有多少?
    作者:時代財經 張銀慧有碑刻描繪武州山:「上出浮雲,下臨絕壑」,雲山一體之景使人浮想聯翩。1500多年前,雲岡石窟正是在此依山開鑿。北魏天興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率眾遷都平城,改號皇帝。鮮卑族以鐵騎踏入中原,從一個遊牧民族向封建王朝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