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文旅:一枝紅杏出牆來

2020-12-20 新華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壽縣的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旅遊景點和線路的設計開發正突破古城牆的樊籬,向周邊和名山勝水古鎮延伸和輻射,由此帶來的名城名山名水名人效應非常顯著,一個以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為依託,以八公山、古城、安豐塘為主線的生態旅遊線已初步形成,壽縣成為皖西北地區的一個引人注目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安徽省7個重要旅遊城市之一。遊客接待量和旅遊綜合效益逐年攀升。

    壽縣財政每年列支旅遊業發展基金,出臺優惠政策,本著「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力量和個人興辦旅遊業,繁榮旅遊經濟。由於重視有力,投入到位,積極推進壽縣明清古城牆打包申遺,近年來先後修葺了孔廟、月壩、孫公祠、靖淮門城樓、淮南王家族墓地、廉頗墓、安豐塘等景點和古蹟,對古城北大街和東大街部分街面實行「穿衣戴帽」的仿古處理,凸顯了古城風貌。

    壽縣八公山鄉是該縣名勝古蹟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淝水古戰場、豆腐發祥地。近年來,建立了八公山森林公園、重修了地母宮,新建了中國豆腐村,整治了大泉、瑪瑙泉等名泉附件的環境。每逢春暖花開之際,八公山鄉境內,萬畝梨園千樹萬樹梨花開,油菜花沿著山路兩邊一派金黃,蘇浙滬、合肥、淮南等地的遊客紛至沓來,踏青賞花,憑弔廉頗墓、追思劉安發明豆腐的貢獻。

    安豐塘,古稱芍陂,是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以世界最大的人工塘而著稱於世,享譽海內外。安豐塘現已成為中國著名水利風景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在積極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已修復並對外開放的孫公祠,供奉有楚國令尹孫叔敖的石刻像,陳列有安豐塘水系圖、梁巘《重修安豐塘碑記》等珍貴文物。目前,安豐塘在做好水利文化的同時,引進創意農業,豐富安豐塘景區內涵。從2016年開始,在安豐塘鎮柿園村種植「稻田畫」,在稻田裡設計好各種圖案和文字,利用稻子成熟後呈現的不同顏色,讓「稻田畫」映入人們的眼帘。近年來,先後設計出「壽縣古城」「安豐塘古亭」「孫叔敖」「八公山豆腐」等具有壽縣歷史文化元素的「稻田畫」,吸引了省內外遊客前來觀賞,提高了安豐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當地農家樂和農民增收。目前,以安豐塘為中心,已形成集懷古、泛舟、觀光、垂釣於一體的古塘生態遊。

    號稱「七十二水歸正陽」的中華名關正陽關,是一個因水而興的古鎮,開市於明代。近年來,該鎮開發與保護並重,修復千年古剎玄帝廟,保護一部分古街區,成功舉辦玄帝廟物資交流大會。當地集雜技與戲劇於一體的抬閣、肘閣表演,傳統美食「大美興茶幹」、枸杞老公雞等都深受遊客喜愛。與「銀正陽」並稱的是「金瓦埠」,亦為古風悠悠的千年古鎮。相傳,孔子七十二賢之一的宓子賤由魯使吳,客死在瓦埠,葬於鎮東南之鐵佛崗,故瓦埠又稱「君子故裡」,自古民風淳樸。因有舟楫之利,一度商賈雲集,樓櫓崢嶸,因此留下的古巷深宅和百十裡湖光水色,頗有觀賞價值。2018年以來,瓦埠鎮黨委、政府利用整合資金,對瓦埠老街進行了修舊如舊的復建,再現了古鎮的遺韻。隱賢是位於淠河之濱的一個古鎮,相傳三國時曹操的兵士在此冶煉兵器,留下煉爐百餘座,故城百爐鎮。這裡還是唐代大學士董邵南歸隱的地方,故隱賢之名流傳至今。古色古香的老街,青磚灰瓦的老屋,鎮南建於唐貞觀年間的泰山古庵成了遊人觀光憑弔的好去處。

    壽縣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得益於縣委、縣政府對投資旅遊業的優惠政策扶持,也為民營經濟參與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來,壽縣城鄉興辦了許多農家樂,利用當地綠色無公害土特產,吸引前來旅遊的客戶。如八公山鄉的中國豆腐文化體驗館,既能了解源遠流長的豆腐文化,又能親手體驗磨製豆腐的過程,又能品味到正宗的八公山豆腐,成了文化體驗遊的熱門景點。聚紅盛農莊、壽西湖飯店都是壽縣享譽周邊的美食老字號,寶根園、牡丹園是近年來新的起農家樂品牌,它們成為旅遊業中吃住行遊購娛中重要的環節。

    壽縣旅遊業發展的副產品是當地具有特色的特產、工藝品等,它們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四海友人、五洲賓朋,成為旅遊經濟中不可小覷的增長點。在壽縣的名優特產中,有八公山豆腐、大救駕、郝圩酥梨、瓦埠湖銀魚、瓦蝦、八公山紫金硯等。隨著國家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政策的不斷深入,假日經濟的發展必將為壽縣旅遊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繁榮。壽縣這座「文化古名城,江淮新明珠」必將在新時代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趙鴻冰/ 趙忠瀚/圖)

相關焦點

  • 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據說,「一枝紅杏出牆來」被稱為史上最萬能的七言下聯,無論上一句詩是什麼,用這句來對準沒錯,比如「仰天大笑出門去,一枝紅杏出牆來」,「去年今日此門中,一枝紅杏出牆來」,「兩岸猿聲啼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城無處不飛花,一枝紅杏出牆來」,「兩個黃醇鳴翠柳,一枝紅杏出牆來」……諸如此類,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看得我掩嘴笑個不停。
  •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文/周洪宇「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絕《遊園不值》,是宋朝詩人葉紹翁所作。柴門雖然不開,滿園春色卻難以關住,一枝紅杏探出牆頭,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它啟示人們:「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牆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衝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 葉紹翁: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我輕輕地敲打柴門,卻久久不見人來開門。也許是園子的主人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了他的青苔吧。雖然進不去,但滿園子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你瞧,那開得正盛的紅杏,就有一枝枝條伸到牆外來了。 詩人去好友家拜訪,或許是有事要談,也或許是想與好友一起欣賞春景,但不巧的是好友不在家。大約那個時候沒有微信QQ也沒有電話,而出門拜訪很多都是臨時起意,所以撲個空是常有的事情。詩人賈島《尋隱者不遇 》寫的就是類似的情形。「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是寫春色,後來如何被人玩「邪」了?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是寫春色,後來如何被人玩「邪」了?二流詩人改動陸遊一個字,成就一首千古名篇,原詩反而被人淡忘! 其實,「紅杏出牆」的本意並非形容豔情,而是春色的,它化用的是南宋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中的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龍泉(今浙江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南宋中期詩人。葉紹翁原姓李,後因受祖父李穎士牽連,家業中衰,少時即嗣於龍泉葉氏。
  • 144期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詩人葉紹翁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每天一古人詩詞,一起來欣賞經典詩詞!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譯賞應憐屐(jī)齒印蒼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 身為宋人不愛寫詞偏愛寫詩,更創出「一枝紅杏出牆來」的典故
    南宋詩人葉紹翁故居也正是因為這個詩人,寫出了「一枝紅杏出牆來」的優美詩句,讓後世的我們記住了他的名字。而這句著名的詩歌,出自他的一篇《遊園不值》。全詩如下: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吳融的這首杏花詩,成就了後世葉紹翁的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
    吳融,字子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一生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而且他大部分的詩作也是極為經典,特別是他的這首《途中見杏花》,更是詩人眾多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另外這首詩還成就後世葉紹翁的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怎麼吳融的詩就成就了葉紹翁的名句?
  • 家長給孩子說「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思,老師:不會解釋就別瞎說
    其中有一位父親,給我講了講他陪兒子讀千古名句「一枝紅杏出牆來」時的細節。我們先一起來讀一讀這首小學課本中的經典宋詩:《遊園不值》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葉紹翁想遊園主人不開門,寫下一枝紅杏出牆來,是氣憤還是欣喜
    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這首《遊園不值》憑藉最後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而流傳千古。學生時代讀詩只覺得這兩句寫得好,不到園林便知春色滿園,一枝紅杏更給人留下無窮想像,亦如南北朝陸凱「聊贈一枝春」,一枝梅花便可傳去春意。
  • 江湖詩派詩人葉紹翁名詩十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兩句詩選自《遊園不值》,相信我們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對於這首詩的作者,我們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他就是南宋中期著名的詩人——葉紹翁。尤其是《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真的是絕美之詩作。還有一首《漢武帝》,寫盡諷刺揶揄。還有一首有意思的小詩,叫做《貓圖》,只有短短的12個字,卻生動活潑、形象風趣的把貓的一幅動態之圖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非常有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葉紹翁的十首有代表性的詩作,來感受一下這位江湖派詩人的詩風吧。
  • 葉紹翁「一枝紅杏出牆來」堪稱絕句,廣為流傳,但「紅杏尚書」卻另...
    春色滿園關不住 , 一枝紅杏出牆來。 (園子主人)應該是憐惜園內青石板上的青苔,怕被我的木屐鞋踐踏到,所以敲了很久木門,仍然沒有主人來開門。一園子的繁花盛開的春景是關不住的,盛開的杏花枝頭已經探出了牆外。 此篇詩作,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也是葉紹翁的名篇。
  • 讀一首詩葉紹翁《遊園不值》,一枝紅杏出牆,無憾滿園春色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代: 葉紹翁《遊園不值》作詩不同於作文,作文常先立意,詩則不必待意,有感遂發。即景興情,則有宛然天成之妙。葉紹翁這首《遊園不值》詩,寫春遊所遇,詩中所寫都是真實所見,恬淡自然,並無奇思奇語,然而有趣有理,有不知所以之妙,遂成佳作,眾口爭傳。
  • 宋詩不可忽略的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值得一讀
    那麼除了上面的那幾位之外,一些看似比較小眾的詩人,他們的作品,也是非常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宋朝葉紹翁的一首七言絕句《遊園不值》,應當說大家對這首詩並不陌生,這首詩還被收錄進了小學的課本裡 ,尤其是其中那一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更是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幾百年來,人們對於它的解讀,已經超越了這首詩的本身。
  •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寓趣於養花賞花之中
    春去夏來,蓮荷綻開,「出汙泥而不染」,不愧為「花中君子」,有詩云:「朝天蓮葉無窮碧,三映日荷花別樣紅」,秋風吹過,菊花盛開,傲霜吐豔,「卓為霜下傑」,有詩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進入寒冬,臘梅吐香,迎冰鬥雪,一身鐵骨腰不折,有詩云:「窗梅綻花蕾,微風吹雪飛」。故賞花,可煥發人的青春,增強人的活力,給人以樂趣。
  • 一枝紅杏出牆來——蘇教國際加拿大公益修學旅行項目紀實
    原標題:一枝紅杏出牆來——蘇教國際加拿大公益修學旅行項目紀實   中國江蘇網4月17日訊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一種求知模式,也是中國人提高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  但是修學旅行,特別是去國遠遊,往往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  然而,改革開放讓夢想變為現實!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婚姻裡遭遇背叛,該如何應對?
    導讀:滾滾紅塵,有太多的誘惑,婚姻也會變得不再牢固,男人和女人似乎都有一顆浮躁的心,面對著各種壓力和誘惑,就會有人被外面的風景所吸引,從而,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那麼問題來了,面對著家庭和責任,愛人出軌了該怎麼辦?
  • 幸得一枝紅杏 能見無限春光——葉紹翁捕捉到的一方春色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我們寫春天美景,總是先描繪萬物復甦,天地一派生機的宏大場景,再加上剛吐新芽的嫩草,爭奇鬥豔的百花,恨不得將春日所有的景物都放在一幅圖畫裡,卻總覺得還不足夠展現春的色彩。而葉紹翁的這首《遊園不值》,僅僅用了一處場景就把春天的蓬勃朝氣和美好風光描述得淋漓盡致,如今人們看到肆意生長的花葉,還是會聯想到「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畫面。詩人同時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新鮮的生命是不會被外力阻擋的,它們總能衝破層層阻隔,按照原本的生長軌跡登上舞臺。
  • 散文《鷦鷯巢林,不過一枝》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價值妙在駕馭。同樣的價錢,不一樣的尺碼,若鞋太長,不但不能發揮應有作用,反而成為累贅。值,不值?為了貪慾,迷失自我、鋌而走險、雁過拔毛。春秋戰國時,能棲於一枝、水漿滿腹,幾成奢望。而衣食無憂的今天,一些人為膨脹之私慾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何也?一枝一葉,歷盡風霜雨雪;白髮漁樵,慣看秋月春風。「釃酒臨江,橫槊賦詩」而今安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動人春色不在多,「一枝紅杏出牆來」。
  • 壽縣一中2020年高考文、理科第一名!
    本人照片【由個人寫高考狀元】個人介紹安徽省淮南市壽縣2020年高考淮南市理科狀元 學生介紹:詹可堯同學畢業於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一中壽縣一中高三(1)班張杰老師是今年狀元的班主任!詹可堯同學品學兼優,曾經榮獲第十二屆宋慶齡獎學金、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高一組全國一等獎、《當代中學生報》第三屆英語作文大賽一等獎、壽縣第三屆「百名優秀學生」稱號、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高中組總決賽二等獎、201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省二等獎、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省三等獎、2019年安徽省「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