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大實話:吐奶!雖遲但到!
就像下面這個媽媽,娃的一口奶,澆得媽媽懷疑人生,他還悠然自得,甚至都沒有把手指從嘴裡拿出來。
吐奶發生頻率太高了,高到當媽的簡直麻木。
但是,萬一遇上嗆奶呢?大家知道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嗎?
近日,西安就有一名出生僅10多天的寶寶因為嗆奶呼吸困難,送到醫院時已經逐漸失去了意識,生命垂危!
隨便搜一搜,類似的新聞多得讓人害怕。
正確預防、應對寶寶吐奶和嗆奶,是每一對父母都必須了解的!孕e家衷心希望大家動動小手指,把這節「防嗆奶秘笈」轉發給更多人知道!
小寶寶吐奶,是一種很普遍現象。
這是因為小寶寶的胃容量很小,而且胃呈水平位,加上食管與胃之間的賁門沒發育成熟,吃進去的奶很容易就會反流回食道。
而且,餵養不當、奶前哭鬧、吸空奶瓶等情況也會造成寶寶大量吞入空氣,導致食物回流,以致出現溢奶、吐奶,甚至嗆奶的狀況。
(比如,衝泡奶粉時上下搖晃就會造成大量氣泡)
儘管都是把奶「吐」出來,但溢奶、吐奶和嗆奶之間大有不同!
01 生理性吐奶
我們最常見的「吐奶」,實際上是生理性吐奶,也稱溢奶。(為便於區分,下稱溢奶)
溢奶,指寶寶吃完奶後,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奶順著嘴角一點點流出,或隨著打嗝流出,或動作幅度較大時猛地湧出一口,而寶寶通常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痛苦的表情。
隨著月齡的增長,溢奶的現象會自然消失,媽媽不需要太緊張。
02 病理性吐奶
區別於生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一定要引起注意!
比如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門痙攣、肥厚性幽門狹窄等就會導致寶寶出現病理性吐奶。
一般來說,病理性吐奶的奶量很大,而且吐奶反應激烈,寶寶會非常痛苦和難受。
03 嗆奶
嗆奶是指寶寶喝奶時或吐奶後,奶水誤入氣管引起的咳嗽現象,類似大人喝水被嗆到。
寶寶嗆奶通常會表現出頻繁、劇烈的咳嗽,甚至伴有顏面青紫、全身抽動、呼吸不規則,吐出奶液或泡沫等狀況。
所以,一旦嗆奶,家長必須馬上進行幹預。
預防嗆奶,最主要就是預防吐奶。
除了生理因素外,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寶寶在吃奶時,都可能發生空氣和奶水一起進入胃裡的情況。
因此,想要降低寶寶吐奶的發生,媽媽餵奶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餵奶前
及時寶寶換好尿布,避免喝完奶後換,一動就會易引起寶寶吐奶。而且,也不要等到寶寶餓到哇哇直哭採取餵奶,否則寶寶吃太快太急,很容易吸入空氣引起吐奶。
02 餵奶時
選擇要適宜的餵奶姿勢和吸吮姿勢。儘量抱起來,不要平躺,最好讓寶寶身體呈45度左右的斜角。
03 餵奶後
餵奶後及時拍嗝,排出吃奶時吞進去的氣體。而且,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躺下,拍嗝後可以先豎抱一會兒,然後先側臥再改為仰臥。
一般來說,幫寶寶拍嗝,有2種方法可選。
>>>坐式拍嗝
在腿上放一塊消毒過後的紗布巾
讓寶寶坐在腿上,頭部向前
用一隻手的手臂支撐寶寶的胸部、固定寶寶的頭部,另外一隻手,以空心掌輕拍或輕撫他的背,拍打數分鐘,直到寶寶排出空氣
>>>豎式拍嗝
在肩上放置一塊已消毒的純棉紗布巾
把寶寶豎直抱在胸前,頭靠在肩膀的紗布巾上
用一隻手穩穩地抱住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以空心掌(拱起手掌,呈半圓弧形)在寶寶背部連續不斷地輕拍或輕撫
很多媽媽一遇到寶寶嗆奶,往往就會很驚慌,下意識就會把寶寶抱起來拍背,以為是和拍嗝一樣,把奶水拍出來就沒事兒了。
實際上,這個做法非常不對,甚至非常危險!
拍嗝只是預防吐奶方式,而不是處理方法。
嬰兒的神經系統剛剛發育,一些反射還很薄弱。
如果把正在吐奶或嗆奶的寶寶豎抱起來,那麼奶水不僅不容易被咳出來,反而會被吸入氣管和肺部,引發更嚴重的嗆奶,甚至是吸入性肺炎。
所以,當寶寶在平躺狀態出現吐奶或輕微嗆奶,媽媽應該馬上讓寶寶側臥,如果來不及側身先馬上把頭側過來,空心掌輕拍背,讓反流的奶水排出口腔,防止嗆到氣道裡面。
等吐奶停止後,再把寶寶斜抱或豎抱起來拍背,防止繼續吐奶。
寶寶輕微嗆奶,只要護理得當,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如果是嚴重的嗆奶,一旦如處理不好,寶寶就很容易發生窒息!
主持人李艾在節目中就分享過自己寶寶半夜嗆奶到窒息的經歷,幸好護士及時進行了正確的處理。
所以寶寶嗆奶一旦出現顏面青紫、全身抽動、呼吸不規則、窒息等表現,就要馬上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1歲以下)
媽媽一隻手虎口處拖住寶寶下頜部,起到一個保護和開放氣道的作用。
把嬰兒臉朝下趴在媽媽的手上,頭肩膝蓋成一條直線。
之後靠在大腿上稍微傾斜向下,頭低足高。
找到寶寶兩側肩胛骨中點處,用手掌跟對準此處。
從高度約30-40cm的高度,用力向下向內連續叩擊5次,以刺激嬰兒把奶咳出來。注意不要拍到嬰兒的後腦勺,以免引起顱腦損傷。
用另一隻手託住寶寶頭部,把嬰兒翻過來,呈面朝天,頭低腳高的體位,做胸外按壓。
按壓的位置是在兩個乳頭連線的下方,胸骨上進行按壓,重複五次之後將孩子翻過來重複以上步驟,直至奶液流出。
祝天下的寶寶「吃飯」香香,身體壯壯,健康成長每一天!
編輯:黑鳳梨 | 審校:子力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service@gzmon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