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工作人員費力推拉鴕鳥,以把它送上搬運車。 闞力 攝
中新網鄭州8月9日電(記者 門傑丹)隨著600隻鴕鳥種鳥的首批搬遷,鄭州「人鳥大戰」拉開帷幕,備受關注。8月9日,記者採訪獲悉,本周內,鄭州一鴕鳥園3000餘只兇猛的鴕鳥將陸續被戴上頭套,妥善轉移安置。待新園區建好後,這些承載眾多小朋友喜愛之情的鴕鳥將再度迎客。
工作人員費力推拉鴕鳥,以把它送上搬運車。 闞力 攝
8月9日,記者在位於鄭州南郊的鴕鳥園看到,圈養鴕鳥的場地裡,「人鳥大戰」正在上演。只見一些被戴上頭套、蒙著眼睛的鴕鳥在圍欄裡橫衝直撞,幾名工作人員圍追堵截、前拉後推之下,合力把一隻只鴕鳥送上搬運車。
「鴕鳥園自繁自養的種鳥、幼鳥、商品鳥共3000餘只,昨天搬遷的600隻種鳥是第一批,所有鴕鳥都搬遷完畢,大約需要一周時間。」鴕鳥園一名王姓負責人介紹說,搬遷的過程堪比「人鳥大戰」。
這位王姓負責人告訴記者,鴕鳥是野生動物,膽小,不喜歡被人束縛,一旦被抓住頭或脖子,它就拼命掙扎,有的鳥甚至在抓的過程中,會用自己的腳蹬住自己的頭,甚至把自己的脖子都踢爛了,非常兇猛。一隻種鳥體重在300斤左右,一個成年人是控制不了的,最少得兩到三個人。
「就這也避免不了受傷,你看,我們這腿上都是被踢被踩的痕跡。」王經理說,針對鴕鳥的性情,工作人員經過多年摸索總結,練就了一套抓鴕鳥的方法——給鴕鳥戴個頭套,蒙住眼睛,儘量避免它激烈反抗。即便如此,鴕鳥還是會橫衝直撞,工作人員也少不了圍追堵截、前拉後推,才能把它送上車。可以說,鴕鳥搬遷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
一批批鴕鳥將隨著搬運車轉移安置到新的養殖基地。 闞力 攝
據了解,作為中國最大的鴕鳥種鳥飼養基地,鄭州鴕鳥園2000年正式建成開放,2014年,因城市建設,被列入拆遷範圍。今年6月12日,正式閉園謝客。近期隨著鴕鳥的搬遷完畢,園區也會拆除。16年來,眾多市民,尤其是小朋友都對這些鴕鳥印象深刻,喜愛有加。那麼什麼時候,大家還能再見到這些鴕鳥呢?
對此,工作人員稱,目前已經搬遷的鴕鳥陸續安置到了位於新鄭的新建養殖基地,而鴕鳥園也正在籌建中,不久的將來它將以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會帶給大家新的歡樂和驚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