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換「國產心」
運20自2016服役後便迅速進入了量產階段,到目前為止這款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50架,平均每年生產超過十架,這個產量對於一款大型運輸機來說已經是相當高的水平!運20的產量大一方面體現出我國航空製造業的強大產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空軍對大型運輸機的巨大需求,畢竟只有需求才是運20快速生產的唯一動力。
運20目前的產量並不低
不過此前的運20量產版還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使用的是D-30KP2航空發動機。D-30KP2的性能非常成熟,並且已在俄空軍包括伊爾76等大型運輸機上面應用多年,可靠性比較高,但如果一直使用D-30KP2,運20就達不到想生產多少架就能生產多少架的狀態。近日傳來好消息:運20終於換上「國產心」,這就是渦扇-20發動機。
運20換上「國產心」
使用國產心的運20動力更加澎湃
從出現在網絡上的這張圖片可以看出:這架運20使用的發動機明顯比D-30KP2的尺寸更大一些,說明這架運20正在搭載渦扇20進行試飛。渦扇20是以「太行」發動機為基礎,研發的一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那麼國產大運「心臟」渦扇20與D-30KP2發動機相比性能如何呢?雖然都是專為大型運輸機研發的航發,但兩者還是有較多的不同之處。
D-30KP2發動機
首先如果從外觀上來看,渦扇20擁有更大的涵道比,風扇直徑也更大,因此看起來比較粗壯,但長度相對較短,而D-30KP2發動機的涵道比與渦扇20相比要小一些,因此D-30KP2如果和渦扇20放到一起會顯得細長一些。但這只是外觀上的區別,渦扇20和D-30KP2的實際性能也有較大的不同。
渦扇20的整體性能要超過D-30KP2
渦扇20從外觀上來看更接近於CFM56-5航空發動機,(渦扇20的研發實際上就是照著超過D-30KP2這個標準去的)。D-30KP2的進口直徑為1455毫米,在11000米高空以0.8馬赫飛行時的油耗為0.7,而CFM56-5航空發動機的進口直徑則為1735毫米,相同高度相同速度下的CFM56-5航空發動機油耗則為0.6左右。更接近於CFM56-5的渦扇20會比D-30KP2更加省油,航程、推力也會超過D-30KP2,可以為運20提供更加澎湃的動力。
CFM56-5航空發動機
大運「機海」即將到來
我國對大型運輸機有非常大的需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伊爾76運輸機,但迄今為止的30年間引進的伊爾76總數量也只有30餘架,這與空軍巨大的需求相比算是杯水車薪。空警2000僅僅製造了5架就是最直觀的體現,大型平臺真的缺!運20四年時間生產超過50架,一方面在迅速彌補此前落下的,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實現大運國產化後機隊規模提升的效率比引進要高很多倍!
這樣的壯觀景象很快就可通過運20實現
運20可在幾個小時內將兩輛15式輕坦或一輛99A從東部沿海運送到青藏高原,理論上來說現有的運20機群在一天時間內即可實現近百輛重型裝甲車輛的跨時區部署,效率遠超鐵路或公路機動。不過運20的作用顯然不止是運輸,目前運20正在著手改進為加油機和運輸機的工作,僅僅這兩款機型的需求量就超過百架!在解決了發動機這最後一個問題後,運20的產量會徹底放開,我國大運「機海」的壯觀景象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