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佔倉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力量,近年來我省專利發明與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以此為新的起點,還要乘勢而上,從提升發明創新能力、加快轉化應用、加大研發投入等方面入手,推動智慧財產權工作再上新臺階,激發出更大的社會創新力。
河南專利工作取得新突破。2019年,全省申請專利14.4萬件,是2015年的2倍,增長趨勢喜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專利申請量達80868件,同比增長21.4%,授權量達52106件,同比增長25.4%。全省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2件,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省政府設立的省級專利獎已評選兩屆,其中90%的獲獎專利來自企業,充分顯示了我省企業日益增強的創新活力。此外,在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我省共有23項專利獲獎,獲獎數量實現連續五年持續增長,切實反映了河南專利工作的快速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河南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我省先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逐步構建了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具體、各方聯動的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新格局。2019年以來,專利、商標、地理標誌實現了集中統一管理,為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奠定了紮實的體制機制基礎;全省9個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試點城市、12個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示範縣(區)、2個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先後獲批;逐步完善的「3+1+X」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新體系,為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撐。
與此同時,智慧財產權與全省經濟融合發展成果明顯。鄭州、洛陽分別獲批首批和第四批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共獲得中央財政3.5億元資金支持;鄭州成功設立規模2億元的鄭州高新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2017年至2019年,全省專利質押融資總額達68.9億元,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專利動能。
下一步,要以專利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升專利技術發明創新能力。發揮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優勢,組織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建設,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指導企業實施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開展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積極推薦申報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示範企業,培育一批智慧財產權強企;調整高校智慧財產權工作思路,做好高校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建設;完善馳名商標的激勵獎勵政策,探索研究包含專利、商標、地理標誌在內的智慧財產權綜合性獎項。
促進專利技術加快轉化應用。以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交易運營(鄭州)試點平臺為抓手,持續推動我省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與完善,加快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並協助試點平臺開展掛牌項目篩選和儲備,暢通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渠道;督促鄭州、洛陽加快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各項工作;指導河南省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加快運行並發揮引導作用;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推動建立財政、保險等多方參與的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開展省級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考核工作,實施一批專利導航項目,推動認定一批省級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示範區)。
保障充足的研發投入。專利技術在科技創新中佔據重要地位,要想擁有更多高質量的專利技術,需要全社會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這是專利技術創新發展的規律。省、市、縣政府要瞄準研發投入佔GDP2.50%的國際化目標,想方設法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在全國全省的位次,以比較充裕的研發投入營造寬鬆的發明創新氛圍,進而吸引人才、集聚資源、滋養項目、激發熱情、積澱成果,以不斷擴大的專利技術推廣應用規模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不竭動力。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