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作為傳統老工業城市的達州,如何落實全會精神,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來看達州發展背後的「創新密碼」。
達州如何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我們將鏡頭首先對準了達州的傳統產業——能源化工。甕福達州公司坐落於達州高新區,是一家磷化工企業,就在上個月,企業淨利潤突破2個億,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但你想像不到,這家企業曾在7年時間裡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 劉立鋒:剛來達州的時候主要是生產這三款磷復肥的產品,由於行業的產能過剩,導致公司的效益一直不好,後來我們主要就轉型生產這三種工業級食品級(磷酸)。目前這三款產品的產值已經佔到(企業)產值的70%以上。
記者 王立東:您猜猜我手中的這瓶液體它是什麼呢?其實它並不是礦泉水,而是食品級磷酸,主要用於我們生活當中糖果、飲料的調味以及防腐的功能,而要想獲得這麼純淨的食品級磷酸的話,依靠的是溼法磷酸淨化技術,而這也是咱們目前國內食品級磷酸最先進的加工工藝。
目前,甕福達州公司磷酸年產能達到40萬噸,工業磷酸市場佔有率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在川渝地區市場佔有率高達70%以上。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也堅定了企業轉型的決心這兩天,年產兩萬噸的聚磷酸銨項目企業正在抓緊建設,預計年底前正式投產。
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聚磷酸銨項目組負責人 陶冶江:聚磷酸銨與傳統磷復肥相比 具有肥效高 全水溶等特點 可以廣泛用於滴溼 噴灌等農業場所 同時也填補了國內農用聚磷酸銨領域的空白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今年前三季度,達州高新區累計投入科創資金超3億元,發布科研項目121項,申請專利和行業標準84項,完成技改投資15.4億元,同比增長57.8%,實現GDP增速4.3%的好成績,創新正成為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
達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局局長 羅堾子:在招大引強、做大做強的同時,通過鞏固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推動更多的製造業項目落地落實,同時我們還加大了科技研發力度,最大程度地提升了製造業轉型升級活力,不斷激活先進位造業的發展動力。
既要「加緊轉」,更要「加快趕」。「加快趕」的辦法,還是在於落實全會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在位於達州宣漢的中國(普光)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每天,這裡都在上演「點石成金」的故事——來自國內外的礦石原材料,經過技術處理,最終被生產成附加值極高的玻璃纖維,再用到各種複合材料之中。
宣漢正原微玻纖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劉大巍:一個就是隔熱保溫的這個領域,第二塊就是空氣過濾這個領域,拿隔熱保溫這個領域(來說)作為高端冰箱隔熱層的原材料,比傳統材料會節能30%,同時(使)它(冰箱)的空間利用率會提高20%到30%。
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這也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此,宣漢縣近期開始與微玻纖行業國家隊科研機構——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深入對接,希望通過院縣合作,提供技術支撐,改變了以往企業主體在技術上單打獨鬥的局面。
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西南分院顧問、宣漢微玻纖新材料研究院院長 王洪模:對宣漢玻纖產業的產業規划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全力為我們入園企業服務,對他們技術進步以及推廣做出積極的努力,促進我們本地企業(成功)轉型升級3家,應該說是取得了比較積極的成效。
中國(普光)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 孫毅: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引進優惠政策,(截至目前)為園區入駐企業土地價格優惠6000餘萬元,工業資金獎補2000餘萬元,下一步我們將以五中全會精神為引領,加大延鏈補鏈強鏈招商力度,把園區建設成為全國首個微玻纖新材料全產業鏈示範園區。
堅持「存量改革提升、增量創新培育」兩條基本路徑,達州規上工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290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近440億元,增長51%。即便在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達州實現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帶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交出了經濟發展的高質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