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有毒有害降糖類保健食品被輕易貼上「國食健字」編號

2020-12-14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糖尿病是常見慢性病之一,現代醫學還無法治癒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得不終身服藥。但在浙江台州,卻有網店宣稱有一種食品能代替藥物降低血糖,對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展開了調查。

稽查人員以消費者的名義從這家網店購買了店內正在銷售的所有可疑商品,通過外觀可以看到,像這款標稱由中國中醫藥科學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聯合監製的仁和胰寶膠囊,標明了可以清除藥毒、修復胰島;而這款在網店中售價最高的標稱為胰島素二代的產品,更是宣稱擁有美國技術支持、由美國軍方醫學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監製,是一款僅供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除此之外,這些商品的包裝盒上還都印有國食健字保健食品的批准編號,也就是消費者熟知的「藍帽子」,經稽查人員查證,這些批准文號都是虛假的,包裝盒上的廠名廠址也都無法對應。為了進一步分析查證,稽查人員將這批商品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分析。

檢測結果;假保健品多數含西藥成分

沿著這個思路,檢測人員制定了具體的檢測方案,專門針對11種對應糖尿病症的藥品進行了逐一篩查,結果發現這些保健食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西藥成分。

在被檢測的19個樣品裡,有14個樣品被檢出含有西藥成分,其中8個樣品中檢出含有鹽酸苯乙雙胍的化學成分,另外6個樣品中還同時檢出含有格列苯脲和鹽酸二甲雙胍兩種化學成分。

據了解,鹽酸苯乙雙胍和格列本脲都是抑制中度二型糖尿病、有一定分泌胰島素功能的處方藥,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明確規定,保健食品作為食品,不得添加藥品;同時,保健食品的標籤說明中也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表述。這些宣稱具有降血糖功效的保健食品不但被檢出含有西藥成分,而且還使用虛假的「國食健字」保健食品編號,是典型的假冒保健食品,因此其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

層層分銷 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在確定存在違法行為後,稽查人員立即對網店經營者進行了問詢,店主提供了供貨人居住在河南省的線索,稽查人員立即會同當地公安部門成立了專案組,在河南省鞏義市控制了供貨商。

供貨商不到一年進貨四十萬

據供貨商周鵬衛交代,他並不知道給自己供貨的上家的身份,雙方都是通過微信進行聯繫發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累計在這個上家手裡進了五個品種、四十多萬元的貨品。經過持續不斷的監控,浙江台州市監局的電子數據取證鑑定中心監測到這個上家的登陸地是在河南鄭州。

經過調查,楊建東夫妻開設有一家快遞公司,但奇怪的是快遞公司卻幾乎沒有什麼生意,一天也發不了幾個包裹。通過倒查在周鵬衛那裡收繳來的幾十箱貨物的快遞單,辦案人員鎖定了一個叫朱想娜的發貨人,最終確定貨物就是從朱想娜家車庫的地下儲藏間發出的。

全國批發商月銷售假保健品數十萬

辦案人員聯合當地公安部門採取收網行動, 確認朱想娜就是周鵬衛銷售渠道的上家,是個面向全國的批發商。她主要是通過微信群進行銷售,每個月的走貨量平均都在二三十萬元左右。

通過送貨車司機提供的線索,辦案人員在河南省中牟縣將生產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貨主劉偉抓捕歸案。在他的生產加工場所,可以看到這裡存放著大量已包裝完成的膠囊板片、半成品原料粉末,現場收繳了已經生產但尚未銷售的保健食品膠囊大約70萬粒。他發給朱想娜和楊建東等人的貨品共計200多萬粒,累計銷售金額大約二十萬元。

追查到西藥原料 竟來自正規藥廠

據貨主交代,膠囊生產中最主要的原料西藥粉末是安徽亳州一個叫張興林的人託運給他的。辦案人員對張興林進行了基本的信息摸排,發現此人曾有製售假藥案底。

 西藥原料被偽裝成魚食

張興林經常出入的五個地方分別是:實際住所、戶籍所在地、一個在偏僻郊區的農家院、託運站和一家中藥生產廠。他偶爾去中藥生產廠買些裝在黃色蛇皮袋裡的中藥粉末,還會不定期的到託運站去寄,從託運單上看,他寄送的貨物標明的是魚食。辦案人員在貨運站將正在託運藥品粉末的張興林抓獲。在辦案人員帶領張興林指認涉案現場的倉庫裡可以看到,成箱的西藥格列本脲片還沒有拆封,從中藥廠送來裝著中藥粉末的蛇皮袋堆放在屋角,另外還有很多裝有白色粉末的圓桶。在拆包加工點,拆完倒空西藥的瓶子滿地都是,就這樣堆放在房屋的一角,經稽查人員清點,在張興林的加工點收繳的西藥空瓶有多達32萬個。

假保健食品加工場所骯髒無比

進入另一個加工點,眼前的骯髒場面讓人根本無法想像這竟然是加工保健食品原料的場所,一袋袋連張興林自己都分不清成分的各種顆粒細粉堆得滿地都是,收集到一起的西藥顆粒,就在這樣的機器上被打成藥粉,然後再用這樣的工具將藥粉和各種其他的粉末隨意配比後進行粗略的攪拌,就可以裝桶,成為賣給下家的成品藥粉了,而那一袋袋裝在蛇皮袋中的黃色粉末是他在中藥廠批發來的藥渣碎屑,其目的只為讓膠囊中可以散發出一些中藥的味道。

部分涉案原材料來自正規藥廠

張興林交代,他銷售的西藥粉是以每公斤80元的價格賣給劉偉的,一年多的時間,他賣給劉偉的藥粉和原料銷售金額共計二十多萬元。在張興林的倉庫裡辦案人員收繳了25箱還沒有拆封的格列本脲片,經過對這些藥品批號的檢索,並且通過與廠家核實,確定都是正規藥廠生產的正品西藥。根據這一線索,辦案人員在安徽省太和縣抓獲了不具有藥品經營資格的供貨商李盼盼。至此,這一覆蓋全國的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徹底告破。

編造「國食健字」編號 牟取暴利

嫌疑人到案後,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們將含有藥品成分的食品包裝成保健食品,編造一個「國食健字」的編號,就對外銷售了。據朱想娜交代,他們的產品之所以銷量這麼大,就是因為服用者在開始一段時間降血糖的效果非常明顯,因而這些購買者多數都會再回購 。

格列本脲是一種專門抑制中度二型糖尿病的化學藥品,每瓶裡面有一百片這樣的小藥粒,每粒只有2.5毫克,服用說明書中寫明,正常的病人一天只能服用一片,如果是輕微病症者,每天只能服用半片。稽查人員介紹說,通過整個假冒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可以了解到,食用者所面臨最大的風險就在於這些保健食品中所添加藥量的不均勻,有可能導致食用者輕者患上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重者出現肝腎代謝機能障礙,甚至猝死。

稽查人員還介紹說,這樣的保健食品幾乎沒有持續的品牌經營,基本上都是一個品名和包裝一次印刷幾百盒或一兩千盒,用完了再換其他品名和包裝,甚至連生產地址,「國食健字」的編號都是隨意印刷上去的。

記者隨機找了一家藥店,在處方藥區的櫃檯上找到了格列本脲片,一瓶內容量為100片的包裝,零售價為2.5元。張興林是按照批發價成箱的從李盼盼處購得的格列本脲片,可追溯的藥品費用已達30多萬元,張興林以80元一公斤的價格把西藥粉末賣給了生產商劉偉,劉偉將西藥原料經過混合攪拌、灌裝成膠囊,裝在各種品牌的包裝盒裡製成降血糖類保健食品,以12.5元的價格賣給朱想娜、楊建東等人,他們在微信群裡以30-35元的價格批發給包括周鵬衛在內的代理商,周鵬衛這樣的代理商再以45-50元的價格賣給了像章良波這樣的經銷商,等到這些非法添加了西藥成分的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候,每盒的價格已經加碼到125元了。

為了逃避監管,這些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人會藉助日漸發達的網絡,降低各環節的關聯度,同時利用虛擬身份完成交易和錢款轉帳,這些都給案件辦理增加了極大的難度。為此,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制定了案件偵辦行刑銜接制度,對每一個小線索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這起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降糖類保健食品案,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通過這次打擊行動,市場監管部門共搗毀生產、銷售、儲存窩點十處,查獲假冒保健食品十萬多盒,案值16億元。

相關焦點

  • 16億丨這些「國食健字」編號「保健品」,有毒有害!
    稽查人員發現,這些可疑商品的包裝盒上都印有國食健字保健食品的批准編號,也就是消費者熟知的「藍帽子」。其中,還有一款標稱為胰島素二代的產品,宣稱擁有美國技術支持、由美國軍方醫學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監製,是一款僅供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
  • 保健食品禁止添加西藥成分 濟南公安提醒市民官網查詢
    含有國家禁止在食品、保健食品中添加的西藥成分近日,濟南市公安局通報一起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查獲宣稱具有降糖、降壓作用的涉嫌有毒有害保健食品12種,共計9900餘盒。,屬有毒有害食品。
  • 食藥監管總局曝光12個保健食品違法廣告-保健食品 食藥 保健功能...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昨天曝光了12個未經審批或篡改審批內容、擅自長期大量發布虛假違法廣告的保健食品。  1.「歡樂海洋牌舒通諾口服液」  廣州市歡樂海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證件持有人)的保健食品「歡樂海洋牌舒通諾口服液」,衛食健字〔2002〕第0262號,其批准的保健功能為「調節血脂」。
  • 重慶製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
    > |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1.基本案情  2019年9月,重慶市合川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局以重慶地區網上銷售的涉嫌假冒保健食品為線索
  • 食品藥品監管局曝光六種保健食品嚴重違法廣告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集中曝光了「厚德牌蜂膠軟膠囊」等六種違法情節嚴重、違法發布廣告頻次高的保健食品廣告。目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經將這些違法廣告移送有關部門查處。    為加大對違法發布保健食品廣告的整治力度,規範廣告發布秩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全國部分報紙發布的保健食品廣告進行了重點監測。
  • 科學認知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十大常見騙局
    針對「保健」市場中虛假宣傳、違法會銷等違規違法問題,綜合運用檢查抽檢、約談警告、曝光公示、行政處罰、行刑銜接等手段,打組合拳、出連環招。截至4月18日,全省共立案961件,罰沒款6367.73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64.33萬元。
  • 涉嫌有毒有害食品犯罪 鄭州天龍生物科技公司等被查處
    公告顯示,經查,河南洛陽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銷售山藥枸杞壓片糖果(標識生產企業為鄭州天龍杏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號為SC11341019400147)過程中,同時搭售無標示膠囊或標識「降糖專用」膠囊,並宣稱所售產品具有降糖功能,搭售的膠囊產品中檢出格列本脲、鹽酸苯乙雙胍和鹽酸二甲雙胍等藥物成分。
  • 南昌:男子涉嫌無證銷售有毒有害男性保健食品被提起公訴
    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劉瑞芬報導:近日,一男子在沒有辦理銷售藥品、食品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有毒的男性保健食品,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被告人羅林華依法提起公訴
  • 喜力來膠囊等23種假冒保健食品上國家藥監局黑榜
    喜力來膠囊等23種假冒保健食品上國家藥監局黑榜 2012-02-07 14:21:39
  • 關於保健食品、保健品,這篇文章說清楚了!(附防騙指南)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長期存在的頑疾,受害的是一些老人、病人,社會反映強烈,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近日曝光的權健事件再次折射出保健品市場的各種亂象。什麼是保健食品?它和藥品有什麼區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怎樣鑑別保健品的真假好壞呢?一起來了解!
  • 上海市查處八種保健食品和五種祛痘類化妝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為保障市民保健食品化妝品消費安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計劃開展了市售保健食品、化妝品專項監督抽檢。抽檢結果8種保健食品被檢出含西布曲明、酚酞、西地那非、他達拉非、伐地那非等違禁藥物成分(附件1),5種祛痘類化妝品被檢出含有甲硝唑、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成份(附件2)。
  • 江西省食藥監局:11批保健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江西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抽檢信息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本期公布抽檢信息涉及保健食品31批次樣品,現將抽檢信息公布如下:總體情況:本次抽檢保健食品共31批次,其中合格20批次,不合格11批。主要涉及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輔助降血脂、改善睡眠、通便類等保健食品。
  • 長白警方破獲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
    近日,白山市長白縣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破獲一起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件 9月12日,長白縣居民到公安局報案稱,有人在微信上銷售假保健品經檢測發現,該保健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成分「西地那非」。得知情況後,長白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深挖線索,全力偵破。專案組經過巡線追蹤、分析研判、走訪摸排等大量工作,日夜奮戰12天,終於逐步摸清保健品銷售網絡,並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延邊州白河林區某地的落腳點。
  • 央視曝光何為酵素- 簡書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今天是第35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而就在剛剛央視的3•15晚會上,第一個被曝光的就與保健食品有關!!!  據報導,號稱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不但信息的準確性真假難辨,有時甚至變成虛假信息的放大器,只需4800元,「自製詞條」帶回家!
  • 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保健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本次通告抽檢合格的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通便、對胃黏膜有輔助保護功能、改善睡眠、改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等共9類23批保健食品。檢驗依據為經過相關部門備案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補充檢驗方法等。檢驗項目包括感官指標、功效/標誌性成分、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非法添加物等。
  • 14種保健食品違規宣傳 厚德蜂膠膠囊等被禁售
    自全省開展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以來,省食藥監局加強了保健食品違規宣傳的監督和打擊,保健食品違規宣傳現象明顯減少。但仍有一些經銷商利慾薰心、明知故犯,發布嚴重違規的保健食品廣告,宣稱產品能治療某種疾病,虛誇功效、虛編療效,利用醫療機構、專家和患者的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 南通市食藥監局抽檢:2批次保健食品樣品檢出非法添加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3月14日,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官網公告南通市2016年保健食品抽檢結果,2批次樣品檢出非法添加。據公告,2016年,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流通領域(含網絡購物平臺)的減肥、輔助降血糖、緩解體力疲勞(宣稱壯陽)、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等6類易非法添加的保健食品(包括已取得國家批准文號和未取得合法文號但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類產品)開展非法添加抽檢,檢測樣品101批次,檢出非法添加2批次,合格率98.02%。檢出非法添加的產品已移送公安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