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託前的準備

2020-09-09 蘭朵兒教育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儘早學會與人相處,提高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幼兒園恰恰是最早對孩子進行集體教育的地方。所以小兒到了2~3歲就應該上託兒所或幼兒園了。小兒初去託兒所或幼兒園時由於環境的生疏,常會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一些不適應,如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定、不說話,甚至拒絕進食。為了預防小兒出現這些情況,讓小兒願意入託或入園,事前應該一些準備:

1、日常生活中多與鄰居接觸,與鄰居的小兒玩要和交往,讓孩子學會和別人相處,為過集體生活做準備。

2、加強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如學會自己洗手洗臉,吃飯,穿脫衣服,獨立睡眠等。這樣入託或入園後,小兒可少碰到一些生活上的困難。

3、了解一下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和要求,入園前就讓小兒在家照這個作息制度生活一段時間,入託後會更快地適應新生活。

4、人託前幾天多帶小兒去幼兒園玩,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交朋友,一起做遊戲,唱歌跳舞,讓小兒喜歡和嚮往集體生活。家裡的談話要圍繞幼兒園的優點說,也要和小兒講講入園的道理,鼓勵小兒自己願意去託兒所或幼兒園。

做了以上準備,小兒入託或入園就基本上不會碰到什麼麻煩了,當然也不要忘記物質方面的準備,如毛巾、牙刷、衣服和被褥等等,按照園裡的要求準備好。

相關焦點

  • 送寶寶入託前,這幾點一定要想清楚
    看上去都很有道理,那到底要不要讓寶寶入託呢?還是要根據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大部分正規幼兒園的小小班,都要求寶寶年齡在2~3歲之間。這樣不但可以為接下來的入園做準備,也不會讓寶寶因為太早和爸爸媽媽分離,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展。二寶現在兩歲半,正是非常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所以阿蓮覺得,這個時候選擇入託是合適的。
  • 寶寶入託了
    寶寶入託了 2分鐘前寶寶二周歲八個月,家裡有人帶,我兒媳婦把他送進幼兒園的託班了。一個星期下來寶寶哭得稀裡譁啦,嗓子都啞了。看了好多育兒知識,寶寶患上了分離焦慮症了,我跟兒媳婦說,要不就晚一點再上吧?可是,寶寶的爺爺和媽媽都說,忍忍就過去了。我真的好心疼,寶寶都瘦了。不知道怎麼辦了?
  • 汝州家長:寶寶入園入託去哪裡體檢?要帶什麼?點進來
    體檢依據根據衛生部、教育部2010年頒布的關於《託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辦法》、《託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細則的要求》和我市衛健委、教體局聯合下發的《託幼機構兒童健康管理實施方案》要求,學齡前兒童入託機構前應進行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入園。
  • 聽說這個八個月就入託育園的寶寶,成長不一般
    我是FAMIC珠江帝景園最小的寶寶,我叫一一啦! 我出生以來一直喝的是母乳,雖然媽媽提前一個月就為送託做準備,給我嘗試用奶瓶喝奶,但我不喜歡,動動嘴巴做做樣子不去認真吸。
  • 新生入託、入學需查驗接種證,你準備好了嗎?
    兒童入託、入學時,託幼機構、學校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今年入託、入學接種證查驗,家長在家可自助辦理。 入託入學為什麼查驗接種證? 託幼機構、學校查驗預防接種證,目的是核實兒童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完成情況,也是託幼機構、學校預防控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 2-3歲繪本書單,為寶寶入託做準備!
    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準備一些能夠保護孩子好奇、愛學習的天性,培養孩子自尊、自信和自控等品質的繪本進行閱讀,並為入託開始做準備。1.「兔子小白」系列小白是法國家喻戶曉的形象,在歐洲極受孩子們的喜愛。該套繪本叢書通過小白這個簡潔、可愛的兔子形象,講述了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藉由繪本故事,讓孩子深入了解生活。2.
  • 海鹽8200多名寶寶入託入幼體檢結果出爐,三大問題需重視
    學齡前兒童入託入幼體檢,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幼兒的生長發育及健康狀況,有效防止患病兒童將傳染病帶入幼兒園,同時可以向家長及兒童宣傳育兒、衛生知識,確保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今年因疫情原因,上半年沒有上幼兒園的寶寶需要重新檢查,故體檢人數是往年的兩倍。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今年縣婦保院總結去年工作經驗,完善體檢流程,繼續開展入託檢查預約服務。
  • ——入託入園準備之超長實戰乾貨篇
    轉眼間,我家的神獸已經乘著8月的涼風回籠一周了(前文回顧:幼兒園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丫丫入託記)直到現在我整個人還沉浸在巨大的恍惚和幸福中。周一早上和娃爸一起把她懟進幼兒園後,回家後兩個人呆呆地坐在沙發上感慨,這個家好久沒有隻有我們兩個人,如此的安靜和空曠了。一時間竟出現了空巢老人的一絲落寞,哈哈哈!
  • 國家衛健委擬定兒童入託、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辦法!
    日前,國家衛生委疾控局發布關於《兒童入託、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辦法通過後對上海幼兒的影響◎兒童入託、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須在新生開學後或兒童轉學、插班30天內完成◎補種疫苗的應在當年12月前再次查驗預防接種證……
  • 龍巖市入園入託體檢開始啦!!!寶爸寶媽們速看
    體檢依據根據衛生部、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學齡前兒童入託機構前應進行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入園。每年開學前(8月底9月初)是體檢高峰期,異常擁擠扎堆排隊是非常可怕滴,建議擬入園的兒童提前進行體檢,錯開高峰期,利用暑假期間進行入園體檢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 廈門2019入園入託體檢時間確定 要帶上這些資料
    廈門2019入園入託體檢時間確定了 還要帶上這些資料  東南網7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根據國家衛健委與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兒童入園入託前需進行體格檢查,廈門2019年入園入託體檢時間為7月11日至8月31日。
  • 寶寶出生前,這六個證最好提前辦好,寶媽提前準備好材料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面對寶寶的出生,全家人都會陷入無盡的喜悅當中。不過一個寶寶的降臨,要準備的東西真的太多了,產前會準備一些嬰兒用品,從寶寶的衣食住行開始準備。而「卸貨」以後,隨著寶寶的漸漸長大,會發現需要辦理一些證明,麻煩的可謂是焦頭爛額,所以提前知道也方便準備一下。
  • 重慶落地首家0~3歲託育機構 打造沉浸式教學,2個月大寶寶就能入託
    凱爾諾特國際託育中心創始人董智慧女士在接受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凱爾諾特國際託育中心,引進臺灣標準,打造沉浸式教學,2個月大寶寶就能入託。據董智慧介紹,與幼兒園或國內數十年前曾有過的「託兒所」不同,專業託育機構在嬰幼兒安全、身體與心理健康、個性與能力塑造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在該託育中心,育兒師均為本科畢業,必須擁有嬰幼兒醫護、學前教育等學科背景,且須經過專業培訓才能上崗。
  • 如何解決「入託難、入託貴、入託差」?上海這個區建了資料庫
    問題何在  幼兒入託呈現供需不對等  閔行區教育局經過調研後發現,閔行的幼託缺口主要由三方面因素疊加造成:  生育高峰帶來託育需求的快速增長,全面二孩政策開放、大量外來人口導入等因素,導致新生兒在這幾年迅速增長。
  • 寶寶入園前家長們必做的一件事
    寶爸寶媽爺爺奶奶們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有一種快樂叫「孩子終於要開學了」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們快來看看這份入園體檢攻略為什麼要進行入園體檢根據《託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衛生部、教育部第76號令)和湖北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湖北省託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
  • 入託前晨檢 上海託育機構為幼兒提供安全照護
    入託前晨檢 上海託育機構為幼兒提供安全照護時間:2018/7/31 8:58:49 來源:上觀    作者:許沁    選稿:趙耘寧 在閔行區虹橋鎮德英樂託育園,牆壁、走廊上到處都是溫馨的卡通圖案,閱讀角裡擺放了各種兒童繪本,無不洋溢著童趣。
  • 看日本企業如何解決職工子女入託難:探訪豐田幼兒園
    新華網東京3月23日電(記者馬曹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走進職場,全職媽媽減少,但社會上各類育兒設施的容納能力卻並沒有增強,日本社會入託難問題逐漸顯現。許多日本兒童只能在家等待幼兒園空位,被稱作「待機兒童」。
  • 「愛優餵智育星球」好的飲食習慣讓寶寶順利上幼兒園
    寶寶要上幼兒園,好多事情都要未雨綢繆,比如吃飯這件事。那寶寶入託前,飲食應該如何調整呢?1、三餐要規律入託後意味著寶寶的作息時間和三餐都要規律起來,從家庭的飲食環境過渡到幼兒園健康規律的飲食所以在入託前,媽媽一定要提前調整好寶寶的作息和飲食時間,按規律就餐,這樣能讓寶寶更好的適應幼兒園。2、營養要均衡平時在家,寶寶的飲食相對隨便,媽媽們普遍會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安排飲食,甚至大魚大肉也是家常便飯,但幼兒園的飲食就完全由不得寶寶喜不喜歡。
  • 孩子入園需要準備的證件,您都清楚嗎?其中一樣有效期只有三個月
    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離秋季開學是越來越近了,這個夏天略略一直在給寶爸寶媽們分享孩子入園前需要的各種能力準備,生活能力和語言能力等等。當然了還要給寶寶上幼兒園買的各種東西!錯過了的家長不著急,關注略略查看之前的文章就可以找到。
  • 入託第一天的安安成了「團寵」 她很開心
    安安爸爸婉拒熱心市民捐款住在電瓶車送貨筐裡跟著爸爸風雨奔波 這個2歲女孩讓人心疼11月30日一早,安安入託了!剛報到的她很快成了真愛幼幼早託機構裡的「團寵」,小哥哥、小姐姐大方分享玩具,老師更是全程護在身旁,引導她熟悉環境。騎著玩具木馬,手捧海洋球的安安眼睛笑成了彎彎的月牙,她一個勁地「咿咿呀呀」,表達自己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