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微商訴訟被騙100億?中國最大微商公司被指傳銷

2020-12-25 騰訊網

北京摩能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上的宣傳圖

自稱為中國最大的微商公司"摩能國際"近日陷入傳銷爭議。

5月30日,一篇題為《10萬微商集體訴訟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的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

31日,代理商們來到摩能國際位於北京華茂購物中心的辦公室外,要求退款。公司大門緊閉。

摩能國際總裁萬兵昨日對新京報解釋稱,因端午休假,公司沒開門。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目前要求退款的代理商有近200名。

2016年,該公司在武漢、廣州等地召開千人"峰會",吸引代理商打款進貨,分成7層代理級別,逐層發展下線,中間的代理商靠差價掙錢。但是,因貨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銷售,代理商們退貨無門,從半年前開始與公司對峙。

峰會現場照片,電子屏幕上寫著「每一個天使,都應該高空翱翔。」受訪者供圖。

有法律專家認為,摩能國際的模式具備傳銷的幾個特質,但萬兵對此否認。

至今,警方仍未立案。

7層代理發展下線

摩能國際的全稱為北京摩能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宣傳材料顯示,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注於女性美容 、健康行業的移動社交電商公司,先後推出棒女郎抑菌私護凝膠、女神泡泡等女性用品。

符女士因常年患有婦科疾病,曾花費20多萬治療卻未見起效。2015年10月,她被某微信公眾號裡對棒女郎功效的描述所吸引:"純中藥、無副作用、有治療效果"。

在公眾號小編的介紹下,符女士認識了一位摩能國際內部員工。2015年10 月25號,符女士通過微信將600元轉給這位"上家",通過快遞收到了8盒棒女郎,27號開始使用。她發現有一些效果,便將產品介紹給好友,收穫好評後,符女士決定成為摩能國際的代理,開始在朋友圈裡"做生意"。

符女士獲得的一張"微商各級代理提貨標準"顯示,公司給代理明確了7個層級的提貨標準,從高至低依次為官方核心、大核心、小核心、總代、皇冠、鉑金和天使級別。級別不同,相同產品的進價不同。以棒女郎為例,根據2016年8月漲價後的標準,要成為"官方"級別的代理,需交600萬,每盒僅30元;入門級別"天使",需交640元,每盒80元。

相關產品圖片

符女士了解到,級別越高,單盒成本越低。上家告訴她,只有升級,才能爭取更多的差價。

2015年12月,符女士給上家先後微信支付1萬元,購入4箱棒女郎。沒等賣完,她又交了19800元,購入10箱新產品"女神泡泡",成為公司聲稱平時需花38000元才能升級的"總代"級別。

受訪者供圖

2016年7月底,摩能國際在武漢舉辦"峰會"。面對臺下的一千多人,公司老闆聲稱,每個代理都能掙很多錢,還有人上臺講述因做代理改變命運的故事。

會上,公司還打出標語:你想月入50萬以上,請您選擇600萬官方大核心;你想月入過3~5萬,請選擇21萬小核心……

湖南的劉女士受到鼓舞,心想:"還有這麼好的人,專門來幫我們改變命運,很羨慕他們,我也想往上爬。"她借錢湊夠21萬,買了100箱女神泡泡。

2個月後,摩能國際在廣州開峰會。會後,江西的唐先生給公司的一個私人銀行帳號轉帳 282萬,入手1700箱女神泡泡,成為最高級別的官方代理。

峰會現場照片。受訪者供圖。

貨物變質,退貨扣款

很快,代理們逐漸發現,現實並不如峰會上公司老闆們吹噓的那麼美好。

符女士、劉女士、唐先生都加入了微信營銷大軍,每天在朋友圈發廣告,一天甚至達到10多條。

但廣告效果並不好。同類型的產品在市面上只需10多元,女神泡泡的零售價卻高達138元。

有的客戶使用產品後產生副作用,還有的貨物變質,凝膠變成液態,味道發臭。貨到現在還沒賣出去,親戚朋友也不願接盤做下級代理。

此前公司承諾給不同級別代理贈送微信客戶,幫助代理"分流"。唐先生級別高,收到5000個"精準粉絲",但他發現,只有零星幾個能夠發展成為下線,其餘的都是"殭屍粉"。

近200位代理聚集在一個群裡,2016年11月,他們決定開始維權,要求公司退貨。

對此,摩能國際給出回復,若退貨,代理只能拿到1/4的貨款;對於已付錢但公司還未交貨的,代理可以拿到3/4的貨款。

代理們不接受這個方案。

「對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為零」

為了取證,今年4月,代理維權代表柏勇在國家輕工業香料化妝品洗滌用品質量檢測廣州站給棒女郎、女神泡泡兩款產品做了檢驗報告。

報告顯示,產品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抑菌有抑制作用,但對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為0。

在棒女郞的包裝盒上,印有"對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抗菌率達到50%以上 "。柏勇認為,摩能國際涉嫌虛假宣傳。

摩能國際的產品宣傳語中,有"治療多種婦科炎症"、"增強免疫力"、"抗腫瘤"等字眼,微商們的朋友圈廣告由此發展,一般圖文結合,有時配上視頻,不乏誇張的內容。

實際上,棒女郎、女神泡泡兩款產品的許可證號均為消字號。根據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和《衛生部關於消毒產品標籤說明書管理規範》,"消字號"是經地方衛生部門審核批准的衛生批號,其產品不具備任何療效,僅屬於衛生消毒用品範疇,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不應該對"消"字產品做任何有療效的宣傳。

棒女郎的包裝盒上還顯示,該產品由臺灣隱泉健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監製,但據記者調查,該公司註冊地在香港,與臺灣無關。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該公司的註冊地在香港,註冊資本金為港幣10000元,公司的唯一股東是萬定金,身份證號顯示其為1995年1月出生,系貴州省遵義縣沙灣鎮建設村巖偏組村民。

峰會現場,升為總代或小核心的代理在用pose刷卡交款。

傳銷爭議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的代理都認為自己落入了傳銷陷阱,在他們看來,洗腦峰會、分層代理符合傳銷的特點。

根據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至今 的《禁止傳銷條例》,傳銷行為的三個主要特點是: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

2013年11月,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指出,傳銷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政法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認為,摩能國際符合上述傳銷的特徵。"這個公司以發展會員為目的拉人頭、用層級關係來獲取差價、物品本身價值遠低於銷售價格,本質不是為了銷售商品,而是為了通過產品獲取會員利潤。"

摩能國際總裁萬兵昨日中午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稱,"我們早就諮詢了相關法律專家,這種方式不屬於傳銷,不存在拉人頭的嫌疑。"

他說,摩能國際的銷售通過微商進行,通過三級代理模式,以賣貨掙取差價獲得利潤,"從官方,到總代,到天使,和傳統的批發差不多的。"

對於7級模式,他稱屬於銷售過程中代理們自己形成的層級,與公司無關。

但是,記者獲得的一張7級代理模式介紹圖表裡,蓋有摩能國際旗下子公司的公章。

在武長海看來,正規的經銷商應該有經銷資質,需與公司籤訂合同,確定雙方的關係,以真正的銷售為目的。

對此,萬兵稱,公司與最高級別的"官方"代理都籤訂了合同,之後的逐級銷售與公司無關。

唐先生說,只有一小部分"官方"代理與摩能籤訂了合同,他本人沒有合同,只有銀行轉帳單能夠證明他與公司的往來。

北京日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武威曾代表柏勇等人與摩能國際一位伍姓負責人談判,雙方就退款方案沒有達成一致。

武威認為,從現有證據來看,摩能國際的模式很難被認定為構成刑法224條的合同詐騙或"刑法修正案九"的傳銷。

他認為,警方至今沒有立案,代理們要拿到退款,唯一的方式是通過民事訴訟,由法院來裁定是否退款。即便如此,舉證難度也很大,"這個案子訴訟主體不統一,權利義務關係不一致,涉及的人數太多,取證困難。"

據武威統計,目前涉及到這個案子的代理分布在24個省、市、自治區,範圍太廣,金額龐雜,多則數百萬,少則幾萬元,因網絡交易,未籤訂合同,交易記錄取證困難。

在武威看來,微商是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出現的新興事物,但國家現有的法律和司法機構並不完善,相關法律比較滯後。

截至記者發稿,維權代理們和摩能國際仍在僵持中。

相關焦點

  • 10萬微商集體訴訟被騙100億 最大微商集團涉嫌傳銷
    據鈦媒體援引微信公眾號「啃美妝」消息稱,那個號稱年回款了100億的「第一大微商」摩能國際炸鍋了,10萬全國代理面臨血本無歸,開始圍攻總部、拼死維權。 一年回款100億,旗下擁有棒女郎私護凝膠、女神泡泡慕斯洗液、V塑水光棒、水靈珠洗衣膠囊、綠色呼吸牛蒡茶、私密日記蠶絲衛生巾、俏天下黃金沙棘油、韓室氣泡水精華等微商品牌產品,總有一款曾經出現在你我的朋友圈。 這家公司叫「摩能國際」,號稱國內最大的微商公司。
  • 曾經最大的微商團隊,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
    曾經最大的微商團隊,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提到微商,估計大家都不陌生,現在每個人的朋友圈裡基本上都有微商的存在。微商本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很多人也通過做微商致富賺得盆滿缽滿。一旦涉及到傳銷就演變成了非法事件,之前也有一些微商被舉報,有些微商涉及的案件金額過大,還曾一度被央視點名,比如說摩能國際。摩能國際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小團隊,他們的團隊被稱為第1微商,從15年開始就主要做一些女性產品。他們的創始人蔣德才一直都在不斷推廣自己其他的品牌,通過不斷地打廣告總算是有了一些人氣。
  • 明星夫婦微商納稅12億,微商究竟有多賺?
    現在,微商縮減了傳遞價值的渠道環節,把朋友圈變為人與人之間的一個觸點來賣東西。他們構建的基於熟人的信任關係(個體微商與品牌方,微商與終端消費者,微商群體相互之間),會瞬間擊穿心理防線,因此朋友之間的口碑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解決產品信任問題的關鍵。在背後支撐這個動力系統的,是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複雜多層的市場結構。
  • 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 大量代理大呼被騙
    清揚君在網絡上查詢了一下,結果一大堆親自做過或朋友做過神首集團微商的人都在吐槽:「神首集團微商是騙人的!神首集團是傳銷!」 關於神首集團微商的騙術清揚君在之前的連載中也有提到過,並且列舉了一些知乎平臺的網友評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一個清揚君之前的文章。
  • 傳銷害人不淺,直銷與微商又怎麼樣?
    當我到網上找小生意的時候,京師商城這家騙子公司的網上商城的家盟進入了我的視線,由於缺乏頭腦盲目的加盟了。加盟了以後商城的銷售不好,偶爾出去一兩件貨還提不了現。我去問商城維護人員,他說滿五百元才能提現。已經被套路了,我還傻傻的認為商城宣傳沒做好,就有了下面傳銷被騙的事。
  • 百億微商帝國覆滅!摩能國際涉傳銷被一窩端 10萬代理血本無歸
    不過今天我們聊一個不太快樂的話題:那就是所謂的百億微商傳銷帝國——摩能國際一夜覆滅!  【新聞背景】  2017年5月,一篇題為《10萬微商集體訴訟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中寫道,魔能國際的分級經營模式和傳銷一樣。
  • 最大微商集團摩能國際因涉嫌傳銷被「剷除」!這種形式微商要遠離
    微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在移動網際網路崛起的當下,藉助社交軟體,以社交為紐帶展開的新商業。這一模式剛剛興起之時,初代微商不少人都賺到了第一桶金。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微商所售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的權益在這一模式之下很難得到更好的保障,打擦邊球的微商更不在少數。
  • 微商產品效果堪憂,公司實為傳銷公司
    在10年初那幾年,微信剛剛風生水起的時候。一個行業悄無聲息地產生。它就是,微商行業。微商顧名思義,微信上面的商貿交易,簡稱微商。而瘦瘦包的公司是:一家名為南京蓓儷芙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涉嫌網絡傳銷,已經被調查。她們是通過微信發展分級代理的,這家公司已經發展成為6個階級。而這個公司旗下有一款愛飄飄產品。這個愛飄飄下面有一款酵素,是景甜代言的。所以這種微商模式屬於一種網絡新型傳銷。
  • 【財經百科】又一微商大頭騙局被揭穿,全國10萬代理或血本無歸
    近日,號稱國內最大的微商公司「摩能國際」,10萬代理維權,被指」傳銷「。後面又和與丁秀洪一起創辦「大可樂手機」,雖然兩個手機品牌都失敗了,但是在微商界卻做的風生水起。  10萬代理維權,摩能不僅被指「傳銷」,旗下產品也有問題  摩能旗下的多位代理透漏,摩能國際採取「傳銷」的模式招商,到全國各地巡迴的開會洗腦,誘騙了幾十萬微商小白的加入,被騙的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一些微商甚至因此鬧得家破人亡。
  • 有微商依靠傳銷模式賺錢 警惕朋友圈「殺熟」
    記者調查發現,微商藉助微信朋友圈進行關係擴散,一些微商甚至採取傳銷的模式發展下線,形成了層層騙局和一個個陷阱,讓人一不留神就上當受騙。事件誤入微商傳銷買了3萬多元化妝品「不忍心欺騙朋友,也不願意再發展下線,所以損失了3萬多元。」近日,在城關區做美容美髮生意的張女士說。
  • 當心,多家微商涉嫌傳銷被查!
    到2013年,在微信賣貨的群體不斷壯大,「微商」這一名詞隨之誕生,這一年也被許多人稱為「微商元年」。大量微商湧現的背後,是隨之展現在人們面前的行業亂象。微商們探索出了多層級代理模式,微商傳銷、朋友圈造假、三無產品等問題頻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最近幾家涉嫌傳銷被查處的微商!
  • 「百億」微商摩能國際被指傳銷 七級代理層層發展下線
    日前,一篇「百億微商公司被爆涉嫌傳銷」的文章在網上傳播甚廣。  5月31日,從各地趕來的摩能國際代理商聚集到摩能國際在北京的辦公室外,集體要求退款。而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目前開展維權的代理商有近200名,而要求摩能國際退款的代理商則遠不止這些。
  • 國內最大微商要崩盤?涉嫌傳銷董事長總裁被抓,帳上7億遭凍結
    號稱國內最大微商公司的摩能國際,再一次面臨危機。1月3日,據三言財經消息,摩能國際因旗下「閨蜜MALL」品牌涉嫌傳銷,公司核心成員包括摩能國際董事長蔣德才、摩能國際總裁和閨蜜Mall創始人萬兵、棒女郎董事和閨蜜Mall創始合伙人黃子珊等人在11月14日悉數被抓,帳號也被凍結7個億。
  • 以形式與實質雙重特徵認定微商傳銷
    如果將本屬合法的微商經營認定為傳銷,既不利於微商發展,又有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可見從法律層面合理界定微商經營的合法與非法的界限、準確區分微商合法經營與傳銷,對於我國制定《電子商務法(草案)》和《微商行業規範(徵求意見稿)》,以此來引導與規範微商行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 解讀:如何最簡單區分微商與傳銷?
    晏濤:持這種觀點的人應該是對傳銷和微商的概念理解的都不太透徹,因為微商和傳銷的確在某些環節上有一定的近似,比較容易混淆。但正常的微商和傳銷其實有著本質區別。第一是出發點。傳銷本身就是為了非法謀利,是不正當的商業行為。正常的微商卻是一個合法的企業利用微商建立一套合理的銷售體系,或者通過微商體系將客戶的忠誠度串聯起來。
  • 中國最大的微商集團覆滅!總裁總監董事長被公安機構一鍋端!
    蒙派營銷來自於內蒙古保健公司們的短平快營銷手法,主要依賴於電視購物專題,手機社交大規模廣告轟炸,短時間內迅速引爆市場,深諳此道的蔣德才在從事微商之前就用過此手法玩過一次 尼採手機!當年電視上鋪天蓋地的【尼採手機工廠店,一臺只賺十塊錢】廣告語也是洗腦了無數人啊,憑著iPhone的外形和399的低價再加上一陣各種功能的吹噓,迅速在三五線城市鋪開,當年風頭無出其右。
  • 財經觀察家 | 包冉:百億微商帝國摩能國際如何覆滅?
    萬微商集體訴訟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中寫道,魔能國際的分級經營模式和傳銷一樣。近日,摩能國際董事長蔣德才,摩能國際總裁、閨蜜Mall創始人萬兵,摩能董事、棒女郎董事、閨蜜Mall創始合伙人黃子珊,四大團隊長,財務總監等人悉數被抓,帳號被凍結7個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電話客服也無人接聽,被騙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幾十萬微商,正在忙著維權。
  • 加盟微商真的可以賺錢嗎?曾經最大的微商騙局,目前依舊存在
    在移動終端革命性爆發的今天,各種社交媒介層出不窮,而作為這些應用軟體中的佼佼者,微信無疑是獨佔鰲頭的網絡大戶,而隨著這個平臺的發展,很多人也開始關註上了它的商業價值,在微信朋友群中開始出現大量的商業信息,而更有很多人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群中炫耀各種高端生活,跑車,紅酒,豪宅,似乎靠著這個網絡平臺,他們都走上了人生的巔峰,而這些人也有一個專屬的名字——微商
  • 第一微商集團「爆雷」,數10萬寶媽、主婦交智商稅,警惕代理陷阱
    現階段微信是我們溝通交流的主要應用軟體,不得不說騰訊在這方面做得還是很不錯的,從QQ到微信可以說是無縫連接,現在的微信已經有超過10億的用戶了,當出現如此大量級的用戶群體之後,是肯定會產生商機的,這幾年來,微商已經被更多的人認知,因為在朋友圈打廣告是不收費的,而且成本也很低,所以對於很多想要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創業的人來說,微商是一個很不錯的創業渠道
  • 冰與火之歌:微商的遊戲
    文/龔文祥真正出現才2年多的微商發展太快,現在還處於草莽的早期,所以我每個季度整理一次中國微商發展最新態勢給業界參考,過去一年我寫過《龔文祥:2014 年中國微商最新總結報告》《龔文祥:截至2015 年1 月中國微商最新總結報告》,以及《龔文祥:截至2015 年4 月中國微商最新總結報告》等原創微商文章,是這個微商行業的風向標與綱領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