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和調味料,幾乎全國各地均有種植,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顯然這裡說的是種蒜的時間,其中有個關鍵字「九」,有人認為是九月,有人認為是數九寒天的「九」。我們這裡也有一句農諺,叫做「七蔥八蒜九藠頭」,意思是到了七月就要種蔥,八月就要種蒜,九月要種藠頭(這裡說的是農曆),據此,知微認為「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中的「九」指的是九月。
也就是說,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是:種植大蒜的時間不要超過九月,超過九月的話就容易長成獨頭蒜。以南方為例,大蒜栽種時間一般在寒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C左右。
當然,我國幅員遼闊,種植大蒜時間也因各地氣候不同而異。像我們這裡大蒜一般是秋天播種,到下一年的春天收穫;而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天平均氣溫在-10°C以下,大蒜在露地不能越冬,所以適宜在早春播種,夏天收穫。只是由於秋播生長期長,積累養分多,蒜薹和蒜頭的產量都要比春播高一些。
但如果說「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中這個「九」字,是數九寒天中的「九」也是說得過去的。因為每年的九九寒天結束時已經是下一年的3月中旬,比如去年是3月12日,今年是3月11日,3月也是一些地方春播大蒜的時候,越往後播種,大蒜生長期就會縮短,蒜頭也會越小,就看個人怎麼去理解。
總的來說,大蒜屬於耐寒性蔬菜,其莖葉生長適宜溫度為12~16°C,花莖和鱗莖發育適宜溫度為15~20°C,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在-5~26°C。若播種過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長過旺而消耗養分,會降低越冬能力;還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長,從而降低大蒜的品質。
而播種過晚,則蒜苗植株還很弱小,根系也弱,養分積累少,抗寒能力低。由於蒜苗莖葉生長時間變短,葉子少,蒜頭也長得小,會影響大蒜的產量和品質,因此栽種大蒜必須嚴格掌握播種的時間。從這一點來說,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播種時間只是影響大蒜個頭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栽種品種的優劣、肥力是否充足、種植密度是否合適,以及管理方式是否恰當,也都會影響到獨頭蒜的產出率。好在現在有些人認為獨頭蒜吃起來更香,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普通大蒜高出一些,因此收益差距也在減少。
大家都知道,農村俗語老話是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對我們日常生活和農事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值得後人去借鑑學習。這句「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你記住了嗎?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